»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请教关于日商的“画面”实力问题……

画面实力怎么算?要说技术实力还能分个三六九等,要说美工实力也能分个三六九等,掺和一块,就不好说了。

从长远看,美工堆出来的游戏必将被淘汰,因为人工费将越来越高。雇佣额外200美工干2年,多少钱?

至于技术,除了C社和T社,日本公司技术陈乏可新。

WII?那个东西卖的好和技术先进毫无瓜葛,WII现在卖一台至少赚100美元,成本就是GC加上那个遥控器。棒子的精准度连一般鼠标都比不了,何谈先进?任天堂擅长的也是把老东西综合一下。WII就是把过去没人会综合在一起的东西综合了起来。


TOP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 !
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  
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  
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的女王的我。。。?
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女王武藏就是我!
随从小次郎——这样不对呀?
可以随心所欲控制神奇宝贝的女王!
白洞!白色的明天有在等着我们吗!  

就是这样
喵喵~~



TOP

日商对驾驭硬件的软件编写能力?

现在还处于硬件驾驭日商的水平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离神最近的人 于 2007-6-10 03:38 发表
如果单论程式设计,计算机图形技术,当今世界上没有人能比老美更牛B的了。从编译器,到3DMAX,到PhotoShop,全部都是美国佬做的;当今世界上最牛B的图形引擎(Unreal 3无疑是其中之一)也是美国佬做的。在纯技术 ...
技术是根基和基础,没有任何技术的公司是不存在的,只是大小问题。

在当今时代越发需要对新技术了解——尤其GPU和PPu技术,你不研究就根本理解不了什么NV的CG写法或者DX9的SM3。0指令,这些东西不是美工能够替代的。也不是买了UE3就能用的——UE3本身就是超级大散装工具包(我没亲眼见过3,但见过UE2的,它们一个包装思路),有了它你还得自己装,就跟涂模型一样,没有仔细研究的人是涂不了的(这个比方其实不恰当)。

说日商技术还停留在TNT2时代,毫不夸张。最典型的就是制作《天诛》系列游戏的公司了,虽然它是小公司,但很有代表性——能在PS2上制作出PS加强版的游戏,能在360上制作出PS2加强版的游戏。而且美工上也不见长,其游戏经常拖慢、死角、效果错误等等暴露了很多问题。

而且,为什么日本公司对开发次时代游戏都颇有微词,普遍延期?很简单,美工见长的日商在这个时候发现再增加庞大的美工队伍,人工就要吃不消了——在中国美工10万日元月薪就打发了,日本30万都嫌少。。。不怕价格贵就怕量太多,数十上百美工的队伍,开发一个游戏的周期,要负多少钱?游戏销量却能有多少?从20万就能保底赚钱的PS2时代日本主流作品(RPG、ACT等,SLG和AVG只需要10万就赚,动画改编更低),到现在50万才能保赚得时代,投入一笔巨额资金来改善技术值得呢,还是继续增加美工队伍来缩减周期值得呢?

而且,75万美元版本的UE3,是授权使用1-5年类型的,不是终身授权。。。专业软件都是卖持续授权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7-6-10 08:56 发表
日厂也一样聘用欧美的技术人员。

但令人看不懂的是,旗下子会社居然不是共享技术资源,比如说kcet和kcej就是用两套3d引擎。
所谓公司内部的门派之争就是这个意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Nothing 于 2007-6-11 15:25 发表
技术,尤其画面上,分trick和tech(自己划分,请稍等拍砖)。trick效果可能会比较炫,但是适用面窄难继续发展,tech做起来难度更大,不过可延续发展性好。在如今技术领头的几家日商里,C和K的tech都还算可以,比 ...
恩,差不多就是这样。T社要不是加入XB大军,恐怕技术力还是《影牢2》的水平。。。所以相比之下这两年T社进步很快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