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为啥国内很少做纯2D动画电影?

其实国内大银幕也是不断有2D作品登场的,去年有不思凡的《大雨》,还有《伞少女》什么之类,没引起什么大动静,先不说影片质量,2D自身就有一个二次元受众相对狭窄的劣势,市场对3D动画反应显然更友好

市场投资回报是一个方面,另外就制作来说,2D制作吃力不讨好,不像3D可以砸硬件砸特效,2D画面品质主要还得靠人,人力成本更高,2D流水线人才比3D更难培养,3D有电脑助力至少不会出现人物走形线条扭曲之类问题,国内高水准原画师、动画师数量是不够熬几年去磨几部长片的,有高品质的原创短片番剧看都已经算不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287215 于 2025-2-13 20:17 发表

刚才好奇去看了一下预告,握草如果中国2D动画都是这水平的话,少点也挺好。

但是想姜子牙片头这种,其实也不是不能有。如果姜子牙全片都用这种风格制作,那绝对在历史上和票房上,都能写下一笔。
美人鱼的夏天是3D动画啊,只不过画面是3渲2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287215 于 2025-2-13 19: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怎么觉得画2d的比画3d的好培养?有美术基础就能上,中国各大美院一抓一大把,3d还得学建模学软件学动画学贴图学照明…
有美术基础去学3D就是学软件操作,像100亿大导演饺子就是3D动画自学成才,再说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这贴屡被提及的3D大作《美人鱼的夏天》,该片制作团队只有2个人,以非全职方式创作,其选择3渲2也正说明他们本身期望的其实是2D动画,之所以用3D建模去搞2D画面,就因为3D的性价比更高,品控更好掌握,虽说最终因其美术及技术太差而导致成片画面糟烂,但倘若这真是一部90分钟2D长片,即便如此寒碜的画面,以主流日式1拍3(每秒8帧)的方式,以人力手工画出43200帧画面来,光靠2个人别说爱发电就是全职爱发疯怕也……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287215 于 2025-2-15 06: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感觉没那么难,有分镜以后,画师画一帧线稿其实很快的,后期的上色扫描什么也是很流程化。

我的意思是,论成本论复杂程度,3D动画也不低,这次哪吒2也用了一百多个动画公司几千 ...
3D由建模师建好模型,就是团队后续可以重复使用的资产,模型建好就不会垮,而2D有了原画师的关键帧分镜,中间画的质量就要看流水线动画师的个人能力,人物走形画面崩坏的环节就是在中间画这个环节出现的,所以人力成本高。或者换种说法,2D做长片,不管画面好坏都得堆人头,因为那玩意必须要靠人手画出来,朝鲜能做2D动画外包赚外汇就是因为不缺廉价的流水线熟练工;而国产做原创2D长片,市场不大投资风险大,还不如接日本欧美的加工片来的稳妥实惠,毕竟一定能收到钱,团队得吃饭,又不用自己砸钱承担市场风险。3D成本高体现在硬件成本高,渲染农场什么的要烧钱,烧钱方式跟2D不是一回事。

[ 本帖最后由 jgl2046 于 2025-2-15 19: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287215 于 2025-2-15 2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的意思就是,成本都一样高(中国),但市场一样的,并没有数据支持3D比2D更受欢迎,而且3D看过多了真的腻,想看高质量2D手绘动画。
不不,成本都高,但市场接受度并不一样,世界上只有日本市场能稳定支撑常年2D电影的制作,国内市场3D比2D占优是有很清晰的数据证明的,内地票房前十(含引进)的动画片全部是3D动画,票房前十的原创动画片也全是3D,当然2D动画国内有很多受众没错,目前内地票房成绩最好的2D动画是新海诚《铃芽之旅》卖到8亿,最高的原创2D是5.7亿的《大鱼海棠》(原创榜只能排到第11名),成绩不错但相比那些卖座3D还是差了些,只能等哪天出个2D爆款给市场注入更多信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262287215 于 2025-2-16 13:38 发表


对啊,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市场可以孕育一部2D爆款,比如《哪吒2》同样的内容使用《姜子牙》片头那种2D标准来制作,票房也不会差
但2D目前天花板是8亿,3D天花板超100亿,资本天性逐利,得有人乐意冒这个风险才行。其实《姜子牙》最初的策划就是一部全2D动画,后来估计也是内部各种纠结跟角力,最后变成了一个3D项目。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