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adiator 于 2017-4-21 19:07 发表
地平线最大的硬伤就是射箭手感非常屎,过长动画里的箭那谜一样的运动方式真是让人尴尬, 看看赛尔达 上古卷轴 孤岛惊魂 古墓丽影 哪一个不比地平线里的弓手感好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7-4-21 22:58 发表
其实这游戏的问题就是开放地图,如果这些个机器敌人是一本道,编排好一路让你杀过来的,就不会感觉缺少BOSS战了。
开放地图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玩家都会在早期绕道去尝试杀那些个强力敌人,而这游戏的敌人一旦被 ...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7-4-21 22:58 发表
其实这游戏的问题就是开放地图,如果这些个机器敌人是一本道,编排好一路让你杀过来的,就不会感觉缺少BOSS战了。
开放地图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玩家都会在早期绕道去尝试杀那些个强力敌人,而这游戏的敌人一旦被 ...
原帖由 @永恒蔚蓝 于 2017-4-21 19:02 发表
你出发点不对啊,你和塞尔达比游戏性,和电视剧大师巫师3比剧情?
和塞尔达比画面,和巫师3比战斗,不就赢了?
看游戏要客观,什么叫和大家评价的一样,地平线是难得的在泥潭正面评价比例高的索尼游戏
原帖由 @myis8848 于 21/4/2017 22:57 发表
从这贴你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微软爱好者支持的游戏机永远卖不好
原帖由 @石指圣 于 2017-4-23 09:27 发表
喷了 你讲讲这帖跟微软关系在哪里?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4-23 09:53 发表
地平线有一个问题就是:有RPG的框架,没有RPG的实质。
这游戏其实完全是一款动作游戏,和巨大机械兽战斗就是它最大的乐趣,却一定要做成开放世界RPG的形式。但RPG元素又做的异常浅薄稀少,比如及其简单的资源系统、 ...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17-4-23 11:31 发表
同意。这游戏应该做成线性游戏。
既然有约20个敌方兵种,那完全可以做成关卡式设计。
地面的牙口兽搭配空中的风暴鸟,限定一个8分钟必须杀死救人的条件,设定一些环境限制,游戏性立马上升。
某些关卡不准 ...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3/4/2017 17:21 发表
说别的缺点也就罢了,说故事不好没法投入我就笑了,地平线的故事还不好,难道这次塞尔达有故事可言?
地平线作为沙盘游戏,除了塞尔达荒野大表哥等少数几个没法比,根本就是一线阵容的素质
原帖由 WWF 于 2017-4-23 18: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巫师3这种破手感都能玩上百小时的,忍耐力也挺强的,要看剧情我还不如读金庸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4-23 22: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零之曙光计划揭秘部分是剧情最棒的部分,相对的现代相关故事线显得非常平庸
续作可没有零之曙光这样的秘密可以抖了,游击队需要把现代故事线的质量向巫师的水平靠拢才能延续故事的 ...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4/4/2017 00:09 发表
那只是你觉得而已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4-23 22:31 发表
卖的好原因有很多,索尼第一方大作+话题性的画质表现+游戏淡季,但我是感觉这游戏续作可提升空间不大,不管系统玩法还是剧情背景设定都不是能火的类型,当然索尼看销量还不错需要的时候再来一作、作为战略棋子使用 ...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17-4-23 22:53 发表
续作是肯定有的,问题是怎么做。
如果把这次的毛病都改掉,更加注重关卡设计,也许会成为一代神作。
这个组的动作部分很有潜力,关键是制作人的理念。目前这个设定,太开放了,削弱了打机器的核心乐趣,不知道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4-23 22:19 发表
说实话我感觉这游戏不出续作的可能性很高。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4-23 23: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是不知道你怎么感觉的,在我看来这显然是SIE大力培养的新系列
而从客观事实来说宣布销量破260w时项目经理就说扩展包和续作的计划已经开始了,推上已经宣布在组建新的系统设计团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4-23 23:12 发表
我确实不太看好这系列,主要也是从自己的游玩体验得到的感受以及几个论坛的讨论热度,或许将来被打脸吧。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17-4-23 19:41 发表
金庸小说出个游戏,你玩不玩?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4-23 23: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所以我一直觉得拿地平线和BOW做对比是很可笑的事,就像对比一个看起来生长前途不错的嫩株和一个已经结满累累果实的巨枝一样荒谬,显得既矫情又尖酸刻薄
原帖由 @88ace88 于 2017-4-23 23:45 发表
http://club.tgfcer.com/thread728850316.html >>wap
被盗号了这是?
原帖由 @88ace88 于 2017-4-23 23:45 发表
http://club.tgfcer.com/thread728850316.html >>wap
被盗号了这是?
原帖由 WWF 于 2017-4-23 23: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做成ARPG只要战斗系统好就能玩,ARPG的A做不好没法玩,不然的话还不如做成RPG一拍一,至少金庸讲故事是不担心的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4-23 23: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矛盾吗?还是你连我的比喻对象里谁对照的是谁都辨认不清就回复了?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017-4-24 08:58 发表
第一,关键剧情都有不少精彩的预制动画,我不知道你的观感从何而来
第二,当然有很多站着对话的剧情,但我问你现在哪个沙盘游戏不是这样?和沙盘同类比,别和神海4这种神级一本道比。难道巫师3交代剧情的时候 ...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017-4-24 08:58 发表
第一,关键剧情都有不少精彩的预制动画,我不知道你的观感从何而来
第二,当然有很多站着对话的剧情,但我问你现在哪个沙盘游戏不是这样?和沙盘同类比,别和神海4这种神级一本道比。难道巫师3交代剧情的时候 ...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7-4-24 11:35 发表
对人战只要take down能直接杀的,口哨基本属于BUG
原帖由 hanzo 于 2017-4-24 12: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人战口哨加暗杀也不为过,因为硬怼的体验并不好
对中型以上机器就没法一击杀了,而这游戏的战斗出彩就在对机器战,口哨能成为影响战斗体验的巨大的问题吗?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7-4-24 12:28 发表
对人战除非喜欢潜入的,基本上都是垃圾。对人强制战斗的部分属于倒扣分项目。
对机器战的问题就是玩家DPS压制能力,武器的不平衡性,拉弓蓄力操作设计的问题了。
所谓出彩也就是在角色比较弱,玩家学习过程中 ...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17-4-24 12:33 发表
在一堆无脑突突突中,这游戏已经很难得了,能有挑战和boss战。
但是。和日本成熟时期的游戏相比,还是太欠打磨。
有潜力,如果能够让高人点拨监制一下,应该会成为一代神作。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017-4-24 08:58 发表
第一,关键剧情都有不少精彩的预制动画,我不知道你的观感从何而来
第二,当然有很多站着对话的剧情,但我问你现在哪个沙盘游戏不是这样?和沙盘同类比,别和神海4这种神级一本道比。难道巫师3交代剧情的时候 ...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7-4-24 12:39 发表
以一个体验型的游戏来说,这游戏做的非常好。
流程稍微长了一点,后期会觉得有些重复感,少部分喂屎的内容但不过分,从提供大众口味的游戏体验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反而如果把很多东西按照极致的思路去做会 ...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7-4-24 12:39 发表
以一个体验型的游戏来说,这游戏做的非常好。
流程稍微长了一点,后期会觉得有些重复感,少部分喂屎的内容但不过分,从提供大众口味的游戏体验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反而如果把很多东西按照极致的思路去做会 ...
原帖由 @abracadabra949 于 24/4/2017 10:58 发表
第一,关键剧情都有不少精彩的预制动画,我不知道你的观感从何而来
第二,当然有很多站着对话的剧情,但我问你现在哪个沙盘游戏不是这样?和沙盘同类比,别和神海4这种神级一本道比。难道巫师3交代剧情的时候不是面瘫?龙腾世纪不是面瘫?仙女座不是面瘫?刺客信条不是面瘫?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7-4-24 12:28 发表
对人战除非喜欢潜入的,基本上都是垃圾。对人强制战斗的部分属于倒扣分项目。
对机器战的问题就是玩家DPS压制能力,武器的不平衡性,拉弓蓄力操作设计的问题了。
所谓出彩也就是在角色比较弱,玩家学习过程中还有点意思。
真弄个end game斗技场1v1认真玩,所有的机器都毫无挑战可言,没有技巧没有深度。
1v多就是无限翻滚和无限利用子弹时间。
我一直以为这种战斗不对Hard Core动作游戏爱好者的口味的。
原帖由 @石指圣 于 2017-4-23 19:02 发表
故事设定不错 讲故事的方法极差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4/4/2017 11:02 发表
同意,主线的关键剧情都是预制的分镜头动画。
只有不重要的支线,才是大头。其实已经很用心了,要我说,直接不配音不大头,光是文字就可以。都是增加成本和工作量的东西。
原帖由 @石指圣 于 2017-4-24 13:55 发表
最后开门之后老太太回忆干爹被逐原因 和 在遗迹最初发现主角的重要情景都是对谈 哪怕搞个全息投影叙事都好太多
原帖由 @hanzo 于 24/4/2017 15:55 发表
不至于
那怎么评价赛尔达呢?
原帖由 @石指圣 于 2017-4-24 14:02 发表
刚有人说过 地平线 塞尔达是不是一本书的问题。
如果觉得塞尔达不是书,那就不能强行要求他讲故事的能力。即便如此仅凭那十几段回忆的叙事功底,也可以把地平线秒的体无完肤。地平线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故事设定,相对完整有条理,然而作为一个全新ip,本应当更完备的故事交代没有做好。
原帖由 石指圣 于 2017-4-24 13: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最后开门之后老太太回忆干爹被逐原因 和 在遗迹最初发现主角的重要情景都是对谈 哪怕搞个全息投影叙事都好太多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