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开了tesla models,速度确实太快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7-6-5 08:47 发表
主要还是充电不方便,哪怕是污染转移也比都在城市里排放强。
ABB的研发真的说明不了多大问题的,电动机动力系统本身就更简单。以ABB的实力,真的要在消费市场转型不至于那么困难,转混动难度高还有可能。连马斯克这样没做过车的都可以做起来,ABB咋可能不会做?
市场的认可和接受是没准的,慢了10多年都不行,快了就几年的事情。08年的时候诺基亚还回光返照呢,没几年就死了。一开始iphone在国内还都用GPRS呢,3G一发力,满打满算不到5年的时间4G都铺满了。
与iphone不同,特斯拉的问题是除了电动就没别的亮点了,还卖那么贵,充电还不方便,电池本身的技术短板也多,真不具备iphone那样革命性的条件。
无知者无畏,不过这种传统车厂转EV Tesla就死的言论在华尔街也是主流。
Tesla的优势是四点:
1. 电池技术。不是所有的锂电池里面化学成分都是一样的,锂元素只占3%,其他化学成分决定了电池的寿命,稳定性。还有如何保障锂电池运行在理想温度下无论是夏季40度以上高温还是冬天零下30度。Tesla能做到20w公里5%的电池损耗,业界还没有第二家。
2. 量产能力,一个Giga fatory可以占世界锂电池50%的产量,Tesla短期计划至少还要造2个,还有整个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业界领先的德国Grohmann Automation已经被Tesla买下。等其他传统车厂2-3年后开始量产的时候Tesla的生产能力早已达到顶峰水平。
3. 自动驾驶系统。Tasla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眼光绝对是最前瞻的,这几年的发展其实不是最快速度,主要是因为一代HW1的技术合作商能力有限,所以Tesla基本上是2年前开始重新自主开发第二代技术。今年年底HW2将会突破HW1的水平。Tesla的优势是所有的车全部联网共享machine learning的数据,这个数据积累的过程早已领先了所有其他自动驾驶平台。
4. Elon Musk。Elon的执行能力和对技术的理解,业界发展眼光已经爆表。不相信Tesla?去看看SpaceX,看看Boring company和Hyperloop,看看Supercharge网络如何在几年内覆盖全球公路网络的。Tesla已经完成了和Solar City的合并,转型成为了能源公司。目前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很多风能,太阳能系统都需要Tesla这样的公司提供能源储蓄系统保证系统在高峰值和低峰值直接能够稳定输出。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zhangyunsony  于 2017-9-4 17:55 发表
特斯拉自己建的电池厂就是生产另外一种电池 所以才会有modle3这种车型出现
不是另外一种电池,只是电池cell封装规格改了,从而达到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生产成本。目前新规格只用于Model 3和Powerwall2,以后也会用于Model S和X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7-9-4 15:47 发表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其实没想象或者宣传的那么牛逼。当初特斯拉为啥要选钴酸锂18650封装?因为没有自己的电池技术,而当时能大量稳定供货又靠谱的只有松下的18650。所以只能选择用18650自己来“攒机”。其实就重量和管理来说,几千节18650是灾难性的,好在管理软件方面是特斯拉这种科技企业的长处,这也是特斯拉所谓电池技术厉害的地方。但是抛开软件方面,只看硬件,其实特斯拉的电池真的没啥先进的东西,拆开看下散热,没有泵,只有被动散热的冷却液带穿行于每个18650之间,看上去挺“山寨”的解决方案。对比下通用的电池技术,使用软包方案,每片电池之间都设计了冷却液管路,呈「三明治」结构,电池单体和冷却液管路之间贴合更紧密,热传递效率更高,而且冷却液的流动是可以控制的,在夏天温度过高时,冷却液能用空调系统降温。按照官方的说法可适应30~60 摄氏度的环境。看图片是不是就觉得这种设计“技术含量”更高?其实我觉得奇怪的是,特斯拉经过了原始积累期,有了市场有了资金,为啥还抱着18650不放。至于你说的20W公里损耗5%,如果数据没猫腻的话,我只能猜想是当初在电芯数量上做了冗余,因为钴酸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几百次撑死了,20W公里/400公里=500次循环,500次循环对于一般的三元锂电来说已经快寿终正寝了,松下的居然只有5%的损耗,只能解释为做了冗余,比如实际满电是100,但是每次只充到70就充满了。
949288
949289
949290
用18650封装是因为和松下合作的松下的生产线就这规格,这只是单个Cell的量产封装规格,和核心电池技术完全没有关系。
Tesla的锂电池技术主要是两部分,一个是锂电池内化学原料成分,另一个是锂电池运行温度控制。你可以说这些不是尖端科技,因为锂电池本身就是成熟技术,但是Tesla在这两点上做到了业界绝对领先。还有对于充电控制,到底多少安培流量对于电池寿命和充电速度达到最佳平衡。之前有人问Elon说很多德系概念EV声称可以达到几分钟速冲,Elon说我们也可以,只要软件控制参数改动一下就能做到,但是以目前锂电池技术,速冲对于电池寿命影响很大。

Tesla充电是让用户自己控制冗余,一般预设两档。日常冲到80%,然后长途出行,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冲100%。冗余对于日常日冲频率来说对电池循环控制最佳。
你不觉得控制温度算是什么高科技,你要考虑温控系统成本和温控系统运行能量损耗。比较其他市面上EV,Tesla的电池表现是最稳定的。日产Leaf这种,为了拼价格,连温控系统都没有。

关于这方面,你要是英文过关,可以看锂电池界专家Dalhousie University的Jeff Dahn教授2013年的一个讲座:https://youtu.be/9qi03QawZEk
他后来从2016年开始和Tesla合作帮助Tesla改进电池技术。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7-9-4 22:55 发表
当年由于技术问题,选择18650封装,现在大单体软包封装的一致性应该比当年成熟多了吧,日产的确是没有温控,但是通用的温控貌似从原理上来说更先进?直接在2片软包电池之间布置水道,散热更好,电池数量也大幅度下降,控制难度也大幅度降低了。新的21700貌似还是松下供应电芯,超级工厂只是攒机吧。以特斯拉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走订制路线啊,为啥非要抱着金属圆柱体不放?自己或者合作研发大单体软包,能量密度不是更大?

本帖最后由 waller 于 201794 23:06 通过手机版编辑
18650是技术问题?那是当时业界标准好哇。2170是Tesla定制的松下生产线,松下目前在逐步淡出和Tesla的合作关系。以后Tesla将会逐步完全控制电池的生产。
单个Cell不能做太大,一方面如果单个Cell出问题,影响太大,其次单个Cell内化学成分质量不能过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speedghoul  于 2017-9-5 00:57 发表
锂电池低温容量大减这一关还没过去呢……哪辆汽油车会告诉你加满油之后不同温度行程不同的。
在高温和低温下,行程简短无论是EV还是内燃机车都是一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7-9-5 10:50 发表
看下通用方案,http://www.elecfans.com/dianyuan/487641.html?1487932628
不是说通用的就一定更好,只是比起特斯拉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案,明显通用的更合理先进些。
Bolt先解决一个模块失效导致整个电池组失效的问题再说吧。
https://www.engadget.com/2017/08/26/chevy-bolt-ev-battery-issues/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9-6 02:31 发表
家用充电时10.5个小时

之前老客户超充免费但充电桩很少,好像北京也就十几个

今年之后再买的充电要收费
充电10个小时那是你用平时插电脑电视的低电流线路,如果无法安装Tesla的挂墙充电器的话,至少应该用空调的那种高电流线路。
北美这边220v给炉子烤箱,烘干机用的是NEMA 14-50接口和普通110v的插座不一样。一般都能保证48安培电流。冲200KM只需4小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7-9-6 07:55 发表
大电芯失效>免费换>容量效率不损失
n个小电芯失效>电脑处理>容量缩水,耗电变快(内阻变大 一致性下降)关键的是你还啥都不知道的蒙在鼓里
你愿意选择哪个?
这种鸡贼的做法省的是厂家的成本,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你这就是无脑论点了,部分模组失效就是battery degradation,容量缩水,完全显示在Range上,还是可以继续开,然后联系Tesla一样是免费更换。
比起Bolt一旦部分模组失效,车就立刻趴窝在高速上,要拖回去,你愿意选择哪个?

TOP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7-9-7 07: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Xplay3S
放心吧,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问题大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示的,厂家肯定设了阈值的,而且本来就有冗余,低于阈值前先用冗余顶上,用寿命换容量,你能发现?用屁股想想吧,好几千 ...
你这就是自己YY了,Tesla的任何程度的degradation都会显示的在预计历程上的。冗余是固定值,所以所有信息都是完全对用户透明的。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跟踪Model S degradation的研究了。
Tesla目前的电池质保是8年无限里程。如果8年内,电池degradation超过70%,就可以免费换新。目前绝大多数电池在8年20W公里以内,degradation不会超过10%。
故障自然有,Tesla不是完美的,特别是在品控上还有很长路要走。但是电池技术上,显然Tesla是领先的。
电池温控上Model S和X的技术已经是5年前的技术了,Model 3用的是新一代技术,据说更加有效和成本更低,但是目前技术细节还没出来。 Tesla目前的技术重点在降低成本和量产上,这方面绝对是领先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am 于 2017-9-7 09:27 发表
续航、充电问题不解决,纯电瓶车永远无法替代燃油汽车
要经济节能又要方便易用,传统混动显然更好

比电动车更SB的是插电混动
欧洲目前立法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就会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了。
美国目前Tesla Model S一款销量超过奔驰S系,宝马7系和奥迪7系的总和。

EV来的比你想象的要快的多。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