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剪刀手有够无聊--《碟中谍3》

上午带远道而来的侄女去青宫看《碟中谍3》。
看完问她好不好看,结果她先说了一句,我四年没进电影院了,适应了好一阵子。
在中国,看电影的人真的只是一小撮啊。



回来查到这则新闻,印证自己的感觉。跟上月在香港看原版比,的确是如下精确列出来的,删了这么些。
或许可以说无关紧要,只觉得为了维护一个所谓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这样做可以称为“人不能无聊到这个地步”。
ent.sina.com.cn/m/f/2006-07-18/00581161980.html
“第一处:片头部分有一段带有闪回性质的5分钟段落被整个拿掉;”

这一段删除应该是最伤筋动骨的。
删掉这个开头,让《碟中谍3》的叙述从倒叙完全变成了顺叙。由倒叙带来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悬疑感完全消失了。
不知什么人为什么敢这么大胆剪?
原创导演也许挖空心思想到的一个花活(虽然我觉得因为这个小技巧带来的悬念其实也不是很大不了的)--打个比方,这个片头类似于一个留了IT光头发型的人精心蓄在脑后的一小绺沾沾自喜的头发--现在,咱这位二度创作者看着多余,就给它喀嚓掉了。
旁人看了不会觉得什么;
见过这位仁兄剪发前后真容的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觉得这位先生朴实了;
这位仁兄可就在心里吐血呢。
“第二处:片中进入上海的第一个镜头就被删,即一只鸟正在鸟笼上面跳着;”

原片中,导演这里大概是想来个微型的闲笔吧。现没了。

“第三处:阿汤哥从浦西的民居窗口看到浦东的高楼群,其中镜头滑过晾晒在阳台上的衣裤场景被删;”

比原片那段戏的节奏有点变化。

“第四处:繁华南京路上的紧张追车戏份被部分缩短;”

这个不得不借用性方面的比喻,那个……就是,时间短了。你自己体会去吧。

“第五处:在西塘,阿汤寻找爱妻,推门看见的一群老人正在打麻将的场面也不翼而飞;”

当时看到这里时,我和满场观众都笑了。因为这个场面跟前面阿汤飞奔的急切对比强烈。

“第六处:西塘四处横生的晾衣竿镜头没有了;”

没话说。

“第七处:阿汤哥遭遇大反派菲利普·霍夫曼严刑拷打的段落被全部删除,原片中这段场面显得有些暴力血腥;”

哦,就是这样。现在这样子删就不觉得阿汤哥太辛苦了。想起来电影前面四人组捉到这位大反派时,阿汤哥暴怒,打开飞机底部修理他的场面也被剪了。剪刀手倒挺能搞平衡的。

“第八处:阿汤哥拿着手机在西塘奔跑,老人们无动于衷地望他的镜头没了。”

忘了。

总结一下,的确这些剪得都不影响剧情,也不是都很影响观感,

反正有够无聊就是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