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剧透] 疫情期间看了部可以说难看的电影,但是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Alloyo  于 2020-2-24 10:54 发表
狂黑伟光正的犹太佬和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有大大的抹黑伟大城市nyc
47街犹太佬还用黑,本片几乎约等于把口口相传的巴依老爷赋予了阿凡提的人性:D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颁奖季最喜欢的一部。萨夫迪兄弟进入主流工业制作体系的第一部,一点儿没怵完全没耽误玩儿好自己那套,甚至还借由飚升的制作条件完成了一点进化。虽然对美国颁奖季来说还是超纲了,但能获得北美影评人的共识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过去的萨夫迪电影,脱胎于直接电影门徒的手持长焦+现实主义基调的街头奇谭+新时代情绪调动手段,进行到上一部「好时光」的电音超级压迫大特写和焦躁剪辑,已经走到了一个极致,眼看要在自我重复的边缘徘徊。本次遇上经验丰富的老派黄金标准DoP(服务过芬奇伍艾贝托鲁奇波兰斯基哈内克),为哥俩以人像特写为主体的影像体系里引入了变形宽银幕镜头,相比「好时光」让人呼吸困难的压迫感,本作的特写视角更广,人像之外的空间更大,距离角色也比「好时光」要显得更远一点。留出的空间给了视觉的另一个母题:由各种以玻璃为主的杂物及其造成的反光、倒影等等等等碍眼的「杂象」,这一切除了在感官上继续加强焦虑和烦躁感,也形成一个不能直接看到但能被观众感受到的画外的墙,隔在角色与观众之间,就好像那道防盗门,它们把主角困在一座透明监狱之中,配合高反差和蓝灰色的80年代影调,融合故意脏兮兮的胶片质感,呼应了影片在城市空间上对营造「Michael Graves式城市监狱」意象的痴迷。
主角仿佛鱼缸里一条不甘寂寞的观赏鱼,想从无聊又艳俗的鱼缸里蹦出去,这个作死举动在常识上没有意义,但危险本身就是给他的奖赏,成为drama queen是它铤而走险写就drama的驱动力,某种意义上它是Free Solo的一种变体甚至反面,他并不思考「free」,但是要主动创作困兽之斗来对抗静默,恰如那些哥俩一如既往迷恋的LSD配色的聒噪。也想过影片是否有更多关于社会性的探讨,但是并没找到太多支撑,顶多也就算是顺带侧写个时代不安全感。相反,一个更私人化的创作意图猜测反而在一次专访里被证实了,哥俩直言故事投射了对扎钱拍独立电影艰辛却无法自拔的感受,是一种创作者挣扎的隐喻。这个倒是有些共感,就像老马丁总引用卡普拉的名言:「拍电影像西毒,唯一的解药就是更多电影」;同样的意思在「下众之爱」里被内田英治换了个说法:「拍电影就像爱上一个荡妇,只能一直不断的操下去。」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甚至感动到想哭…
如果说「好时光」中的观看视角是对观众一种近乎强暴式的逼近,那「原石」则像是观众坐在钻石街拿着看珠宝的放大镜,望向原石中的宇宙观,看里面疯狂积累的焦灼。这提供了一种安全又危险的观察距离,它给予角色更多戏剧式的存在感,提供了少许间离效果,然而强大的视听技巧,引诱一个对主角毫无代入爱不起来甚至厌烦但也谈不上恨的观众,半推半就的跟随着感受到了一次忍受许久的射精,之后又急转直下。此时跟着呼应开头又一次通往原石内部的CGI主观镜头又在提供一种提示,让电影中的世界和某些敏感的观众形成一种对望,谁又能保证自己没在监狱里呢,谁特么又能保证你那颗原石的中心不通往另一个中年男人的直肠呢?(然后这就成了一部精神gay片:D )
这又是一次A24式的影像装置艺术,正如夜店抓奸戏中,顺其自然把那件荧光上衣当做动机光源来用一样惊艳而生猛,这种浑然天成的华彩跟那些暮气沉沉的老算计们得到的「精品」完全不同,与去年的「仲夏夜」、「灯塔」、「浪潮」一起,这些A24收留的家庭受害者80后导演们,用一种诞生在新时代逼近主流的反骨,预示着某种正在孕育的革命,如果这届观众们运气爆棚,也许还能看到无聊老迈的好莱坞有重新勃起的机会。

最后报个菜名,「巴格达咖啡馆」;老马丁的「After Hours」;费拉拉版「坏中尉」;「遁入虚无」;「漫长的告别」和「Short Cuts」;安东尼奥尼的「过客」。这些都是「原钻」让我想到的电影们,越往后对普通观众越不友好,但是哪一部都是值得你时间的真正的「作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gogoler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20-2-27 06:30
  • c40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20-2-26 00:46
  • 无所适从 激骚 +2 精品文章 2020-2-25 23:15
  • 上海狗狗 激骚 +10 最骚 Rated by wap 2020-2-25 20:08
  • baki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20-2-25 19:49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您这一长串菜名太狠了,我就看过Into the Void(加斯帕诺的吧),Short Cuts,the Passager…

《原钻》如果能跟那些片相比,大概理解路数了。看来我也要打起精神再看一遍…亚当桑德勒表演的那劲儿实在太像帕西诺了,讲真跟他的脸对不太上orz

本帖最后由 laciel 于 2020-2-25 17:58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我觉得挺好看的,典型的drama

TOP

安东尼奥尼《过客》最后那个7分钟长镜头屌死了,1917这种两个小时的长镜头就跟小学生似的。



    这种视觉崇拜在本片倒数第二个镜头中达到高潮,这个最后的著名长镜头持续了七分钟,极端缓慢的推镜头穿过洛克的旅馆房间,透过窗户栅栏推向外面的广场。这个精彩而有力的长镜头在主题和形式上的分量,大体相当于《蚀》中的最后一个镜头,虽然这个镜头被蒙太奇统治。《旅客》中的这个长镜头展示的许多内容显然是随机的:两个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一只狗;一辆教练车,车顶上挂着教练车的标记;一个穿红色衬衫的孩子在踢球;离开房间后的女人。接着,一直在追逐罗伯森/洛克的雇佣杀手来到院子里,但是观众需要仔细观看,以确定他们的到来并高清他们是谁,因为安东尼奥尼非常有个性地拒绝以任何方式强调他们的出场。其中的一个杀手进入旅馆,另一个暂时阻止女人进入旅馆。

    在这个视觉被加重的时刻,声音以补充视觉的方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几乎任何明显“有意义的”声音都被排除了。我们听到有人说外语,可能是西班牙语,与斗牛有关的小号曲,以及偶然传来的噪音,其中有些噪音尤其意味深长(但是从来没有被突出),比如杀手打开和关上洛克的房门的声音。对于安东尼奥尼来说,我们在这个长镜头中看到与听到的任何东西,始终以一种现象学的观念表现了“世界”。导演向一位采访者解释了这个镜头的哲学和心理学意义:“海德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就是存在于世界之中(Being is being-in-the-world)。洛克在感觉到这种结局时(尽管他自己不确定),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之中了。世界在窗外。”采访者也指出,这个镜头几乎就像是洛克在镜头之后报道他自己的死亡,虽然这种做法好像与创造情绪无关,但是似乎导演同意了这个说法。也许他只是表面上同意这个说法。

    镜头加速移动,无情地穿过空间,穿过栅栏,进入尘土飞扬的广场。一种奇怪的感觉产生了,混合黑暗的预兆和自由的承诺。最后,镜头聚焦一辆警车,车上的人包括蕾切尔,紧接着是杀手开车离去,镜头向右摇到房间,然后从广场通过窗户拍摄房间。

    安东尼奥尼解释这个镜头的成因时说,他想让洛克死,但不想展示他的死。然后,一个来自海明威的主意掠过他的脑海:海明威关于斗牛的书《死在午后》(Death in the Afternoon),书中描写了尘土飞扬的斗牛场、斗牛音乐等等,所有这些都在洛克窗外发生的事情中得到了暗示。而且,“你可以看到外面的女孩,她的动作,你不用更靠近她,就能非常明白她在做什么,甚至在想什么。你看,我是将这个很长的镜头用作特写,这个镜头实际上代替了特写”。

    对这个镜头的哲学推力的最有趣描述,无疑是山姆·罗蒂的描述。对他来说这个镜头是“客观的”,因为它展示了任何一个角色都没有看到的某种事情。也许是为了将现场拍摄的紧急状态做一点浪漫化的处理,他宣称“镜头观看故事展开过程,但只加以单独表现……这些事件发生时,镜头意识到了它们”。他总结说:“这种自发的但是非主流的叙事的一个目的是寻找意义,而不是宣布意义。”

    对罗蒂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长镜头将镜头本身包括在了它所拍摄的外部现实中;换言之,“镜头也在观看自己观看现实(it also watches itself watching them)……正如安东尼奥尼评论的那样,镜头不是由观看图解的思想,而是形成过程中的思想,包括对自己的思考的思考(It is not a thought illustrated by a sight, but a thought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a reflection on its own thinking)”。这是因为,镜头既站在任何角色的观点之外,又站在任何主流叙事的观点之外,观众不认同任何角色或叙述者,因为分享与镜头相同的自由。就像洛克那样,他已经同时成为主体与客体,镜头是双重的:

    “作为主体,镜头移动、观看,但是于此同时,镜头又是其自身观看的客体;镜头围绕广场旋转,并观看自己的旋转。恰恰是在镜头结束自身运动及其持续观看时,观众也发现自己处在相似的位置,他们观看镜头的运动,但是同时也捕获了镜头自身的反思。”

    借助罗蒂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个镜头运动看作安东尼奥尼对于影像实验的崇拜,这种实验涉及叙事与不断质疑视觉影像的地位,以及他自己在创造影像过程中的作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gogoler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20-2-27 06:30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wpang  于 2020-2-25 17:49 发表
颁奖季最喜欢的一部。萨夫迪兄弟进入主流工业制作体系的第一部,一点儿没怵完全没耽误玩儿好自己那套,甚至还借由飚升的制作条件完成了一点进化。虽然对美国颁奖季来说还是超纲了,但能获得北美影评人的共识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过去的萨夫迪电影,脱胎于直接电影门徒的手持长焦+现实主义基调的街头奇谭+新时代情绪调动手段,进行到上一部「好时光」的电音超级压迫大特写和焦躁剪辑,已经走到了一个极致,眼看要在自我重复的边缘徘徊。本次遇上经验丰富的老派黄金标准DoP(服务过芬奇伍艾贝托鲁奇波兰斯基哈内克),为哥俩以人像特写为主体的影像体系里引入了变形宽银幕镜头,相比「好时光」让人呼吸困难的压迫感,本作的特写视角更广,人像之外的空间更大,距离角色也比「好时光」要显得更远一点。留出的空间给了视觉的另一个母题:由各种以玻璃为主的杂物及其造成的反光、倒影等等等等碍眼的「杂象」,这一切除了在感官上继续加强焦虑和烦躁感,也形成一个不能直接看到但能被观众感受到的画外的墙,隔在角色与观众之间,就好像那道防盗门,它们把主角困在一座透明监狱之中,配合高反差和蓝灰色的80年代影调,融合故意脏兮兮的胶片质感,呼应了影片在城市空间上对营造「Michael Graves式城市监狱」意象的痴迷。
主角仿佛鱼缸里一条不甘寂寞的观赏鱼,想从无聊又艳俗的鱼缸里蹦出去,这个作死举动在常识上没有意义,但危险本身就是给他的奖赏,成为drama queen是它铤而走险写就drama的驱动力,某种意义上它是Free Solo的一种变体甚至反面,他并不思考「free」,但是要主动创作困兽之斗来对抗静默,恰如那些哥俩一如既往迷恋的LSD配色的聒噪。也想过影片是否有更多关于社会性的探讨,但是并没找到太多支撑,顶多也就算是顺带侧写个时代不安全感。相反,一个更私人化的创作意图猜测反而在一次专访里被证实了,哥俩直言故事投射了对扎钱拍独立电影艰辛却无法自拔的感受,是一种创作者挣扎的隐喻。这个倒是有些共感,就像老马丁总引用卡普拉的名言:「拍电影像西毒,唯一的解药就是更多电影」;同样的意思在「下众之爱」里被内田英治换了个说法:「拍电影就像爱上一个荡妇,只能一直不断的操下去。」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甚至感动到想哭…
如果说「好时光」中的观看视角是对观众一种近乎强暴式的逼近,那「原石」则像是观众坐在钻石街拿着看珠宝的放大镜,望向原石中的宇宙观,看里面疯狂积累的焦灼。这提供了一种安全又危险的观察距离,它给予角色更多戏 ...
大师!!

TOP

个人观点,为啥你觉得好,主要是因为有KG演自己,这个片有点打破第几面墙的新鲜体验

TOP

 22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