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刚才有朋友说到机核网越来越差,我的一些想法

泥潭果然反向标准,听过vg,突然觉得机核广播还行,起码还能听。听vg感觉还在十年前混lu


TOP

现在很喜欢社长说,那开局看着就带感,小视频不长但句句干活,语言风趣幽默,好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残部 激骚 -1 恭喜发财 2018-1-1 13:43

TOP

说索狗之夜的,经常听机核应该知道就是自嘲,熊走了任饭基本没有,微软常年被数落。KGS的节目还是不错。怀念熊在的时候的滔滔不绝,还有赖聪跟一冰老师的开撕,还有安腾的定场诗。

另,这特么是什么操行?我说了句社长说不错就跑来扣我分?也是可以。

[ 本帖最后由 KYOJYF 于 2018-1-1 14: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ifi王道 于 2017-12-31 10: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不少常规编辑做的节目都有很重百度维基的痕迹。听不下去,缺少个人观点,一种缺少厚积薄发的感觉。毕竟都是20岁刚出来的编辑,让他们一上来硬谈很深度的问题,肯定是不大可能。 ...
现在所有的网媒都是这样的问题。而但凡是有一星半点儿良知的人都会遇到另一个问题:了解的越多越不敢说,因为看的越多就越觉得这事情没那么简单。只有那种天生思维简单思想浅薄的人才能自鸣得意的写片儿汤话。
隔壁帖子推荐的所谓机核年度最佳的节目,质量确实不错,但这种质量好的节目仍然是立足于游戏,哪怕绕一圈也要绕回来。
即使到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产业发展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就是一定要做大做强,不会安于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精,一定要做占用资源大同时影响力大的那条路径。

TOP

引用:
原帖由 兰色风暴 于 2017-12-30 22: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喜欢听雷电和大力的主持,气氛很欢乐
我倒觉得那么夸张的一惊一乍,有点装疯卖傻的感觉,可能是我岁数大了,听不进去

TOP

但是VG的新闻,以及文章水准都不错,就是电台里那夸张的一惊一乍的那种口气态度实在我听不进去

所以现在看资讯看VG,听电台听机核

TOP

机核的不到一分钟的说个事儿,总要拼命b格到“有关游戏,宇宙,生命以及一切”什么的,太恶心了,本身一分钟选题太散(也有个不怕断更的好处)。42爱抢话嘉宾来证明自己,但这个一分钟的slogan让人太抵触了。
说白了,机核就是个游戏向的生活标准推广圈(并且贩卖这种标准),把它做纯游戏小圈儿那就是还没看清本质。优秀作者很少,电台优秀节目也不多,但只要有就行,本来信息接受就是选择性的,何必每篇都去抓漏洞呢,能请李小牧、重轻、五仁叔这样五行八作的嘉宾来上电台,就是这种运营思路带来的收益,那么就别以泡论坛的心态去看待这个混杂的平台了(至于稿费没有,这真是不那么善待作者。不过这也是boss的思路,相信编辑们也难改变“以爱发电”的现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5X
我来说个实际的问题吧,早先的节目,背景音乐和人生混音比例很好,最近1年左右,背景音乐几乎没了!没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17-11-25 23: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od iTouch
机核弱是弱在对游戏业界的理解和游戏内在的认知。
理想的游戏媒体应该是站在专业人士角度来制作内容,现在的机核等于还是游戏玩家角度来制作媒体内容。所以有网友在反感机核的 ...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机核其实本质就是一个电台版的闯关族的家。你把他当媒体,当网站,都会觉得怪怪的。这就是一个社区,规模不小,但又有强烈的小圈子风气。虽然是开放的,但类似读编往来,发言还得经过审核,混论坛的肯定会觉得不适应(包括我)。

不过就只用手机APP,以听电台为主,偶尔翻翻文章(有几篇还可以看看),会觉得他们做的还不错,在这条道路上有进步。

以前我会很在意他们犯的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早期的PRO节目说的几个专题确实没法听,恶魔城之类的,错漏百出不说还完全谈不到点子上。近些年已经进步了不少了,有些专题比如机动警察,MACROSS什么的,问题都不大,插科打诨如果你能接受他们说话那形式,也会觉得很有意思。像战锤讲兽人那三期,对我这个完全没碰过战锤也没有兴趣的人来说,是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不知道讲的内容有多少错误(不至于50%吧?),至少讲得很有趣。

说到底,其实机核是做给对游戏感兴趣的半大孩子的,以听为主,文章的内容也就是朋友圈公众号水准。混论坛的人就不要带着平时的心态太较真了。

而且有时候请到好嘉宾,他们也能提供不错的内容,最近重轻的几期评价都很好。

TOP

以前也写过点稿子,反正觉得没意思

中文互联网就这样了,你免费分享长篇大论,分分钟被人拿去卖钱,首发的地方则应者寥寥,最终圈子越来越小,只能照顾那么几个真有爱的

如果自己拿去卖钱,前面也说了,就这点稿费,虽然这都是从爱好来的,但写出来都是要花很多功夫的,按正常工资比例来算,一个月得写十几万字才糊口,问题一个月十几万字的东西能看吗?这样只能是透支自己的热情和对游戏的初心

话又说回来,毕竟游戏就这地位,国内环境更差,在游戏圈内进行文化产出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市场,因而上述现象都是死胡同;这还是小环境,中环境是国内文化娱乐就是很低俗没有水平的粉丝经济,大环境是全世界的文娱产业都在肉眼可见的质量衰退中

文化和商业化只能有蜜月而不会有金婚,因为文化无法快速扩大生产,最终今天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肤浅

TOP

自从有次GADIO莎木专题后,我就避而远之了

请的嘉宾里混入了一个胎神,满嘴厥词,其他嘉宾不停地纠正胎神的错误......

听得我翻江倒海得想吐

TOP

机核的游戏漫谈思路是很好的,但还是得有料,以前邀请到一些业内,专家来聊非常好,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顽皮狗的一个做texture的妹子来讲,特别喜欢。
但是一群好朋友吹水打屁的内容就很无趣,真心没料。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从来不看这些媒体,哪有时间啊,上战区就够了,这儿藏龙卧虎,大家又互相熟悉,喷起来带劲儿。这里信息虽然零散,但我在这儿了解到的知识比任何所谓游戏媒体都多

本帖最后由 mushroommg 于 2018-1-8 13:22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lier 于 2018-1-7 21:53 发表
以前也写过点稿子,反正觉得没意思

中文互联网就这样了,你免费分享长篇大论,分分钟被人拿去卖钱,首发的地方则应者寥寥,最终圈子越来越小,只能照顾那么几个真有爱的

如果自己拿去卖钱,前面也说了,就这点稿费,虽然这都是从爱好来的,但写出来都是要花很多功夫的,按正常工资比例来算,一个月得写十几万字才糊口,问题一个月十几万字的东西能看吗?这样只能是透支自己的热情和对游戏的初心

话又说回来,毕竟游戏就这地位,国内环境更差,在游戏圈内进行文化产出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市场,因而上述现象都是死胡同;这还是小环境,中环境是国内文化娱乐就是很低俗没有水平的粉丝经济,大环境是全世界的文娱产业都在肉眼可见的质量衰退中

文化和商业化只能有蜜月而不会有金婚,因为文化无法快速扩大生产,最终今天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肤浅
是的,花费不少时间写出来的稿子分分钟被人转走,还不注明出处。
后来想着做游戏文化相关的视频,讲讲游戏开发商历史什么的。相对而言不用那么担心内容被直接搬走的问题,毕竟视频不能直接复制粘贴。
在B站混了四年,初期以翻译视频为主。后来自己做,过了这么久也就一个视频点击过10万。编辑各种给推荐位也没太大帮助
过去还想过当专职up,后来研究了下油管主播和国内主播的生存模式。
别说国内,在国外做这种节目看的人也不多,然而做娱乐向解说我似乎也不是那块料。
想靠做这个吃饭怕是会饿死,还是当个爱好得了。

扯点无关的
以前给STN的《屎蛋说》当过编导,那个栏目从一开始的初衷就是用来接广告的。
用主打偏娱乐向史丹利快报吸粉,用另一个节目做广告。赚广告费的同时避免观众因为反感而取消关注。
有广告的时候就在最后加个防不胜防,没广告的时候就做正经的专题向节目。
我走了之后稿子基本都外包了,虽然我写的稿子也不怎么样,但即便如此节目质量还是下降的比较明显
不过粉丝基数摆在那,在B站有接近百万的粉丝时不管你的内容如何,即便做的就是一泡污 光靠推送都能保底20万点击。比起内容是否准确,甲方爸爸是否对广告露出满意无疑更加重要。毕竟多数人关注这个账号是冲着快报,只要主打节目不崩就行了
作为一个打工的,广告费多少和我也没太大关系。而且到后期选材还越来越困难,索性不干了。

TOP

好或不好不评论,机核节目单里自己想听的越来越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