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冯导,洗洗睡吧。《非诚误扰》观后感 69楼更新“永农”影评

[posted by wap]


感觉是为了能去日本旅游才拍的 就几句台词有点乐 我求求导演别请港台演员了 普通话不灵配音水平还跟不上 这片没法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09-1-10 15:45 发表
在一娱乐片上吹毛求疵来彰显电影品位和鉴赏力这怎么看都挺尴尬。
+1



TOP

为什么这么多人拿“是否好笑”作为这个电影的评判标准呢?中国人对贺岁片的理解难道就这么肤浅吗?我之前也以为这个片子是一个喜剧片,觉得不值得去电影院看,看了之后才知道差点错过一个好片。
这个片子我觉得根本就不是喜剧片,而是一个裹着喜剧片外衣的文艺片。里面的小三情感、大龄男青年、远在他乡朋友的感情都描写的非常真实,有这些经历的人看这个片子会看哭。里面看似搞笑的情节,其实寄托了很多人生路途中的感悟和经历,看似匪夷所思的一个个人物和情节,的确存在在我们的身边。
看得懂看不懂是一回事,觉得感同身受或者装B卖傻是另一回事,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把是否看笑了作为这部片子好坏的依据。


TOP

我是觉得真的不好看,非常混乱的一片,完全沦为广告片了

TOP

应该说《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喜剧中最差的一部,乏善可陈,原来还有王朔、刘震云、石康、赵本夫这些作家在剧本上给他托着,至少片中的人物还立得住,到了《非诚勿扰》,由他自己独立编剧,就全面崩溃了。《夜宴》的失败已经证明了他创作的局限,他没有驾驭深刻主题和内涵的功力,到了《集结号》,更是将一个宏大的战争人性主题处理得极度简单化和庸俗化,除了制造大片卖相、迎合意识形态和廉价煽情,在影片结构和技术层面上毫无追求。看了《非诚勿扰》,我明白了冯小刚可能不是不想追求,而是他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这是一个丧失思考能力的人。冯小刚一直是个很自恋的人,很执着于自己的风格,这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有时候会显得过于自负和小家子气,而且他的所谓风格已经已经落后于时代和观众的审美需求了。我想之所以现在看了这部电影还有人给冯小刚叫好,不过只是基于对他的迷信,还没有看穿他那件皇帝的新衣而已,总有一天,观众会发现冯小刚其实已经开始裸奔了。




深刻赞同,坦白讲,冯导的好片子基本上都取自好本子。这次本子不能不说太失败,既不曲折委婉,也不幽默风趣。冯导是该找个好本子仔细琢磨琢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09-1-10 15:45 发表
在一娱乐片上吹毛求疵来彰显电影品位和鉴赏力这怎么看都挺尴尬。
我觉得在任何片上吹毛求疵来彰显电影品位和鉴赏力都非常无聊~~

TOP

有赞有弹,  片子猛赚,    有人睡着, 有人笑狂。    得了吧大伙, 比赤壁强。

TOP

我对喜欢看此片的同志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TOP

要满足所有人?
就算是佛祖都难解决.
参考金开例的冒牌天神.
当神也没那么简单的,何况龇牙冯小刚?

TOP

引用:
原帖由 趣味第二 于 2008-12-21 16:43 发表
为什么我觉得诺丁山也很浪漫,也带点沧桑,但却平易近人,主人公用不着出国找回忆。

来一句:“陪我去XXX好吗?我们是从那开始的,也想从那结束”什么的。
也许不少人喜欢这种调调,我却觉得没必要,很韩国,很棒 ...
我想如果你经历过,你不会觉得没必要了。

TOP

我想判断这电影比冯的其他电影好或者差的大概标准  就是十年 二十年后 你来找贺岁片看 你是否会选择看《非诚勿扰》还是会选择看《不见不散》或者《甲方乙方》或者《大腕》,

[ 本帖最后由 永农 于 2009-1-16 14:27 编辑 ]

TOP

作为喜剧片,不搞笑。
作为文艺片,没深度。
作为爱情浪漫剧,情节唐突,缺乏说服力。
作为小资装B片,又显得太过市井(参考坐轮椅扔手机这一桥段)。
那个北海道哥们最后车开老长一溜,我还以为接着丫一定出车祸呢,没想到这孙子哭了。
哭你妈B啊!
后来俺媳妇指点俺:人那是给扫把佬做广告呢~
原来如彼...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16 13:59 发表

我想如果你经历过,你不会觉得没必要了。
这个桥段在一部剧本出色的爱情喜剧中,会让情节显得更为生动饱满。反之亦然。

TOP

你不需要经历。我相信99%的电影剧情是你没有经历过的。

但电影的感觉是引人共鸣。说白了就是对口味。这片子是我看过的最渣片,比夜宴差一千倍,夜宴起码让我看懂了个故事,各人的理由都充分。完全找不出住脉络来。完全找不出共鸣点来。完全找不出俩人为啥最后会在一起的理由来。死一次就OK了?死一次我相信忘记之前可以,但跟之后的葛优终于获得美人心有必然联系么?没有吧。

TOP

近两小时的片,看下来并不觉得很长,轻松搞笑的风格和没什么深度的内涵,的确很适合贺岁档期。总的来说,不会是窘片,但也不可能有啥营养。
这么多年来,冯式幽默还是没有什么长劲。全片风景很美丽,女角们很养眼,男角们普遍偏老,尤其是葛优,虽然尽量往年轻里打扮了,还是无法掩盖他松驰的面皮和胳膊。很多笑料、对白以及主角的行为方式,和片子中风景和布局的时代气息有强烈的脱勾感,故事发展和以前的冯片一样,依然有十分明显的断裂和不连续的问题。
大半夜和朋友一起研究了关于那个分歧终端机的问题,看了原版和冯氏的COS版,认为冯导应该是故意做出这种模仿的,有可能是为了在片中向原片致敬。不过由范伟演绎起来,原版中的讽刺意味儿便自然的转变成了类似卖拐的大忽悠模式。片头片尾倒是呼应了一下,但是没有发觉和全片有什么直接关系,也许只是为了交待一下葛优哪儿来的这么多银子?
个人认为如果片子在舒淇跳海时结束会更好看些,不过大过年的那似乎太不符合国人口味了。俗套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
关于出现在片子中的几个人物。
方中信比女人不坏中显得年轻精神许多,汗,可惜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年轻硬朗的帅哥,变大叔了~
舒淇真的好漂亮,一直都非常喜欢她,可惜一直也没见她有更出色的做为。虽然片子里一直眼神迷离的做痛苦状,但偶然流露出的几分爽朗和帅气还是非常打动人。
范伟越来越土气了,李琳越来越俗气了,徐若瑄还是一副水嫩无脑的样,冯远征演的GAY有点偏娘但还好不算负面,只是那一脸的褶子外加眼晴上新多出来的两道。。。= =|||||
看过电影,突然有一点向往日本的景色了~~~~~~

[ 本帖最后由 seaweed 于 2009-1-17 21:1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