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农企+台积电,牙膏厂是真危险了吧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12-25 16:37 发表
不是的。
10nm不如预期肯定影响很大,没有的话8代哭瑞金就是10nm,zen+会被压得死死的。
但如果只有10nm技术问题,及时拿成熟技术组合出应对方案,用14nm加sunnycove组9代酷睿,那zen2根本跳不起来。
而如果没有amd的恶意营销,拿一堆主流消费者用不到的应用来跑分做评测,即使使用现在的8代9代处理器也完全应该占据优势。
这是综合的结果。
恶意营销张嘴就来?每年牙膏厂营销费多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y01735589  于 2019-12-25 18:29 发表
tsmc差吗,英特尔优化的layout交给tsmc代工。用7或者5nm制程制造,轮fab管理,英特尔不见得玩的过tsmc。
fab厂的设备和管理投入巨大,intel安心做高附加值,不需要这么拼制程的产品就是了

本帖最后由 jy01735589 于 20191225 18:31 通过手机版编辑
只有intel有蓝星最强的芯片制造工艺(仅14nm)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lewx  于 2020-1-5 16:22 发表
i3都挤成i7了,搞的牙膏产能不够还想咋的?
首先,从6700K开始到现在五年时间,ipc性能一点都没增长,反而因为漏洞的原因单核性能还下降了,除了降性能补丁,牙膏厂搞出什么新东西了?
其次,为什么会产能不够呢?因为牙膏厂原本就没有打算要玩堆核的,如果不是被农企逼得紧,现在i3一样是双核你信不信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12-25 20:15 发表
这我可以解释的,ivy封装改进后基板更薄了,为了保护芯片不适合用硬钎焊。
结果而言散热是下降了但是对当时的处理器功耗来说完全胜任,后来恶意攀比导致双方峰值功耗暴增,才专门设计了软钎焊。
既然有软钎焊为啥不早用?因为恶意攀比而不是用户需要?

TOP

2016年之后AMD股价走得比英伟达强不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卖哥还是有货的,一直能保持嘴巴上的风度,从实际笔记本的续航还有超能网的功率测试我比较认同zen在低频的功耗不理想,这也说不好全是amd设计问题,台积电工艺也有可能,今年就有低功耗的amd移动芯片上市了,续航表现一试就知,就算只有牙膏8成续航,还是能有很强表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obbi  于 2020-1-5 17:05 发表
2016年之后AMD股价走得比英伟达强不少
那是因为原来太低,基础不一样增长率没有可比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牙膏在14nm深耕多年才能有现在的能耗表现,但是10nm 7nm还是要一路走下去的,10nm如果不能很快超越14nm这么多+号,8成要被放弃

TOP

引用:
原帖由 lewx 于 2020-1-5 17: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那是因为原来太低,基础不一样增长率没有可比性
这什么话,股票比的是绝对收益,对2016年之后进场的投资者来说AMD是更好的投资标的,投资看的是未来预期涨幅谁管你过去的位置在哪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obbi  于 2020-1-5 17:31 发表
这什么话,股票比的是绝对收益,对2016年之后进场的投资者来说AMD是更好的投资标的,投资看的是未来预期涨幅谁管你过去的位置在哪里
是的,你说的没错收益跟增长率正相关,我回复的意思是不是股市增长率高意味着amd比nv显卡和未来更好,还要看市值
你一开始也没说投资amd收益比nv的高吧,只说一个增长率那当然跟基础有关了,不要放大曲解别人的观点

本帖最后由 lewx 于 2020-1-5 17:56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lewx 于 2020-1-5 16: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恶意营销张嘴就来?每年牙膏厂营销费多少?
只要提供的是正确的信息,花钱再多对自己再有利也不叫恶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lewx 于 2020-1-5 16: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既然有软钎焊为啥不早用?因为恶意攀比而不是用户需要?
恶意攀比肯定不是用户需要,目前的功耗已经超过能效曲线了,说白了已经属于超频行为。
14nm++的能效范围大概是0.8~4.6,结果硬是做成5ghz来卖,虽然比常规散热根本上不了5ghz的zen系列好得多,但功耗还是失控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没有AMD,现在i7还是四核。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0-1-5 18:15 发表
只要提供的是正确的信息,花钱再多对自己再有利也不叫恶意。
这是双重标准,只是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测试方法,起跑线都是一样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0-1-5 18:18 发表
恶意攀比肯定不是用户需要,目前的功耗已经超过能效曲线了,说白了已经属于超频行为。
14nm++的能效范围大概是0.8~4.6,结果硬是做成5ghz来卖,虽然比常规散热根本上不了5ghz的zen系列好得多,但功耗还是失控的。
上5G是自己选择的,牙膏控制不住温度了才被动选择钎焊。多年前K系超频一直坚持硅脂一定不是用户需要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