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专题研究】次世代主机RTS如何更上层楼?

我还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提高游戏的人工智能。

这是从生化4和战神的QTE(好像是这个名字)系统里得来的一点灵感。

生化中当主人公遇到危机时玩家需要迅速按键解决问题,假设在游戏一开始时的操作介绍中指出翻滚动作是L+R键的话,玩家遇到落石就必须努力回忆翻滚的按键组合。于是L+R就变成了快捷键的存在。那么一旦游戏中需要设计各种动作,玩家就要记住一堆快捷键。

而QTE系统解决了动作游戏的这一难题,玩家在关键时刻只需按照提示输入按键就可以了,直观方便。本人认为这一系统经过改进也可以用在RTS中。

比如,只是比如,在过去,玩家用手柄选中一堆兵,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够精确而不能学好合适的兵种搭配。应用QTE后,电脑会立刻给出3类最常用的兵种搭配,玩家只需按提示的相应按键就能选中其中的兵种组合。系统就自动去掉多余兵种。

再比如,过去玩家选中一堆兵后还要给他们任务,如去哪里?干什么?使用QTE系统后,系统用强大的AI算出玩家选中该兵种的最可能的几个目的并用提示告诉玩家按哪个按键可以把该操作一步到位。

个人认为还是有点前途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5-21 13:50 发表


C&C 3可以“圈选”,即按住A不妨,然后连续选择附近的单位

模糊功能,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选择同兵种”之类

这个在中土2里有,记得好像是同一兵种按两下A可以选择全体同类

到了C&C3取消了。毕竟C&C3的单位和兵种比中土复杂的多
圈选如果还要移动摇杆是很不爽的,pikmin那种选择方式就很好。

C&C3有同兵种选择啊! 莫非R版自己不知道?
按RB按A
按RB按AA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7-5-21 13:55 发表
显示血量
设置编队、选择编队
攻击、移动、巡逻、中止、(各兵种特有能力)、取消选择
画面回中(就是回到选择的部队正上方)

基本上我认为这些还是必须的,能不能问一下C&C3怎么实现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说一下SC  我在用Z打T时候的的操作。。。
3-4队狗。
1-3个Defiler。
6-10个Lurker。

人类就是机枪坦克科技球扎一堆。

我冲过去进攻。
首先是把第1队的Defiler点过去
然后在1秒内将第3,4,5,6队的狗与未编队的狗拖过去。。同时也要把第2队的Lurker冲过去。
几秒后在大量的狗即将进入坦克射程范围之前要将Defiler的雾给扔出去,跨度很大还必须准确。。
与此同时别人的科技球可能会释放毒气到你的Defiler身上所有放了雾之后的Defiler要立刻跑开,如果不幸中招,那要将Defiler拖到十万八千里去或者钻地。。
更加与此同时。。要控制Lurker与狗狗的走位别让Lurker冲不上来。。中毒气的狗与Lurker要钻地。。
当Lurker冲到坦克旁。。一个一个控制钻地。。因为后面的Lurker可能还没有冲上来。。
这个时候T可能已经开始撤退。。
Defiler要赶快冲过去再扔雾。。并且躲避科技球的技能。。中了要钻地或跑。。没魔法可能要吃狗。。
与此同时在后面的Lurker要爬出来冲过去,到了T的兵旁边钻地。。狗狗也要点右键冲。。插入T的机枪兵之中后迅速切换为A。。



。。。。。。
手柄。。。。电竞的RTS是不适合家用机的。。
偶是SC菜鸟。。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Fire 于 2007-5-21 14:05 发表
圈选如果还要移动摇杆是很不爽的,pikmin那种选择方式就很好。

C&C3有同兵种选择啊! 莫非R版自己不知道?
按RB按A
按RB按AA
圈选肯定要移动摇杆

嗯,和中土2一样的,这两天没玩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MJ 于 2007-5-21 14:06 发表

都自己解决了,那我们玩什么?
可能我表达的不好,这个系统的引入更多的是让玩家不用学习了,而不是不用玩了。

操作的复杂可以让该系统来简化,而如何进攻,防守,建设,仍交给玩家去选择。

TOP

引用:
原帖由 cc0128 于 2007-5-21 14:12 发表

说一下SC  我在用Z打T时候的的操作。。。
3-4队狗。
1-3个Defiler。
6-10个Lurker。

人类就是机枪坦克科技球扎一堆。

我冲过去进攻。
首先是把第1队的Defiler点过去
然后在1秒内将第3,4, ...
这种要求实现不了,除了把游戏节奏减慢几倍....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5-21 13:50 发表


C&C 3可以“圈选”,即按住A不妨,然后连续选择附近的单位

模糊功能,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选择同兵种”之类

这个在中土2里有,记得好像是同一兵种按两下A可以选择全体同类

到了C&C3取消了。毕竟 ...
你说的这个“圈选”不是我的意思,按住A不放,还得移动摇杆,而且本身C&C在光标靠近单位时有自动校正功能,在“圈选”的时候非常讨厌。
我的意思是,某个组合键可以开启大范围自动“圈选”功能,只不过有几种圈选模糊功能,例如:有坦克,步兵,装甲车的情况,可以选择全部选取,也可以坦克,装甲车,步兵选择性选取,这些都要在经过试验后,去控制功能选项自定义,并且允许玩家上传复杂的自定义控制设置,共享给其他玩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kal'dorei 于 2007-5-21 13:20 发表
R版。。猛男大哥已经否定了你所谓的辅助瞄准了
SKY,Moon他们不就是比的那相差无几的RPM之下谁的操作准确率高么?
都吸附了还比个啥?
经济型RTS就是比“谁的操作准确率高“么?
玩没玩过RTS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07-5-21 13:58 发表
我还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提高游戏的人工智能。

这是从生化4和战神的QTE(好像是这个名字)系统里得来的一点灵感。

生化中当主人公遇到危机时玩家需要迅速按键解决问题,假设在游戏一开始时的操作介绍中指 ...
莎木发明的QTE系统适合用来给解迷游戏加入动作要素,最近运用得好的例子如欧洲人做的《华氏》

说穿了和音乐游戏的操作要求没什么区别

RTS如果也用QTE,那只能用不伦不类来形容了……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5-21 14: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0128 于 2007-5-21 14:12 发表

说一下SC  我在用Z打T时候的的操作。。。
3-4队狗。
1-3个Defiler。
6-10个Lurker。

人类就是机枪坦克科技球扎一堆。

我冲过去进攻。
首先是把第1队的Defiler点过去
然后在1秒内将第3,4, ...
这种程度的操作很常见啊家用机要完成还真麻烦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Fire 于 2007-5-21 13:38 发表


pikmin的一个精彩之处就是用来选取小兵的“指针”本身作为一个有HP的游戏角色在游戏中出现。(gba上的《拿破仑》也是这样)一下子解决了视角和滚屏的问题。
第二个精彩处是完全的量化,什么东西用多少pikm ...
这几个精彩之处看得我很眼馋啊!不错!

TOP

引用:
原帖由 xyxyxy 于 2007-5-21 14:17 发表
你说的这个“圈选”不是我的意思,按住A不放,还得移动摇杆,而且本身C&C在光标靠近单位时有自动校正功能,在“圈选”的时候非常讨厌。
我的意思是,某个组合键可以开启大范围自动“圈选”功能,只不过有 ...
自定义圈选方案,这个和原帖中的一个思路一样,即把一些PC操作中需要复杂连贯的微操搞定的既有套路,事先准备好

即战前部署与准备

TOP

引用:
原帖由 神之右手 于 2007-5-21 13:42 发表
竞技性RTS确实不适合次世代主机,除非主机妥协使用鼠标
手柄在操作上的确有自己的硬伤,比如APM值
RTS高手比如war3高手的APM都不低
当然不是说APM高就一定是高手
APM概念完全是在星际争霸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的一个PC RTS 所特有的附属概念,而且主要针对的就是鼠标键盘这类操作界面,表示的是玩家”命令输入速度“。我相信各种格斗类游戏,act游戏的玩家,实际都存在一个”命令输入速度“,但是这类游戏中这个东西造成的选手水平差异并不显著,除了RTS游戏以外,其他游戏重要的是”命令输入的时机“,而不是”命令输入速度“。家用主机上APM这个东西有没有必要,我觉得应该专题论述一下……:D
引用:
原帖由 神之右手 于 2007-5-21 13:42 发表
举个例子:C&C3群殴中 如何集中局部兵力打击敌人残血的单位
同时如何迅速把自己残血单位调向后方....
War3更复杂,兵种技能,英雄技能,道具 这种复杂的操作通过高APM的鼠标可以更好的完成
手柄相比较就困难的多
这个就有点片面了,还停留在“微操作”层面上。记得当年有人说SC是即时战术游戏,战略控制的内容少得可怜。可惜W3继续向微操作方向发展。当然不能说强调微操作不好,这两方面应该是RTS的两个不同发展方向吧!

说得再宏观一点,将微操作发展到极致,就变成了act,FPS或者FTG;将战略控制发展到极致,就变成了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了……呵呵:D

TOP

家用机上RTS的难点在于屏幕切换,移动的速度,以及对部队控制的细微程度。因为手柄按键的有限性,做不到拉开操作差距的程度,但BLZ的游戏是要体现操作差距及技巧的。是以对抗为主的游戏。所以游戏机基本没戏。
如果RTS不以对抗为目的而是以游戏性为目的的话,那应该可以牺牲一定的操作性来达到移植的目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