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看了网飞的记录片之后,简单说说,为什么我越来越不喜欢前美国世嘉总裁汤姆·卡林斯基

啊?谁给摩尔的勇气去利物浦养老?从世嘉到EA到利物浦绝对是青铜、白银到王者的晋级,也是摩尔的人生巅峰,本月底回美国才是养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1:35 发表

不是快完蛋的时候,是刚成立的初始资金
NV1和NV2用的都是土星的技术,但世嘉自己其实已经逐渐知道QTM不行,三角形才是主流这件事了
那笔钱一直用到NV3开发出来,这时候老黄才走上正轨,不过那时候世嘉已经去找别 ...
历史不能重来,SEGA如果是N的大股东,日子也要好不少。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3:56 发表

我就统一回复了吧
PowerVR用的不是S3TC而是自己的压缩格式
PowerVR当年就是有PC显卡的,为什么还要跟S3比,虽然PC版少了一些功能,但血缘关系总比S3亲

DC确实没有完全发挥出贴图压缩的优势,但这和GD ROM的容 ...
DC是用VQ纹理压缩,可压到1:6,有个厂商说在DC上开发,相当于用28MB的显存.
S3TC在Wii有用到,但死亡鬼屋2的版本,我以前玩时,材质表现不如DC,有点糊掉.

其实GD够用,PS2的剑魂2也不过才1GB左右,还是加上美术画廊这会占容量的东西,
但放一堆CG动画就不够用了.

DC跟MODEL3比,制作人员的说法,一个是软体,一个是硬体,所以移植等于重做,
然后莎木用掉SEGA很多的人,所以移植作应是没多的人手去做.

不做莎木,DC的大型电玩作品也许能多一点,毕竟可空出许多人手.

[ 本帖最后由 sisik 于 2020-8-26 10: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isik 于 2020-8-26 10:36 发表


DC是用VQ纹理压缩,可压到1:6,有个厂商说在DC上开发,相当于用28MB的显存.
S3TC在Wii有用到,但死亡鬼屋2的版本,我以前玩时,材质表现不如DC,有点糊掉.

其实GD够用,PS2的剑魂2也不过才1GB左右,还是加上美术画廊这 ...
DC的VQ压缩比是8,PMX1的VQ是4
PS2的8位贴图是3
Voodoo 3用的FXT1是4
NGC和Xbox的S3TC是6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0:43 编辑 ]

TOP

“Model 3有好几个型号,DC比早期版强,比后期版弱”
船长,原始MODEL3也比DC强吧?梦游美国2用的是不是后期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同志们,书在哪里买啊,纪录片在哪里看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0:42 发表

DC的VQ压缩比是8,PMX1的VQ是4
PS2的8位贴图是3
Voodoo 3用的FXT1是4
NGC和Xbox的S3TC是6
看来我把VQ压缩比记成S3TC的

补充一点,日本人英语不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原文书大多有日语版(德国也是这样做)
方便日本大学生能方便读完一本书,所以有些人看不懂专业英文辞语是正常.
(日本大学生基本的英语能力还是有的,专业的不行)

日本人许多是用日语来发英语(老一辈的老师是这样教,新的就不一定)
所以就算EPIC的人去指导,日本人很多专有名词及句子也听不懂,
反之EPIC的人也听不懂日本人在说什么英语.

CELL研发时,就有沟通上的问题,但都顺利解决,只是很花时间.

TOP

我觉得莎木系列就和压榨的结果差不多了,很明显能看出多边形已经跟不上材质的精细程度,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黑莎木的画面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的,专门找多边形最少的物体(人物),这样就会呈现出最奇葩的画面;反过来,赞莎木画面的人则是搬出不可操控的演示内容(尤其是特写镜头这种)多边形被控制过的场景。说明材质上再下功夫捣腾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了,如果只是要风格方面的不同(写实应该已经是最需要复杂素材的了),那并不是技术的范畴
那个年代,多盘游戏主要还是塞预渲染cg(动画)和重复内容所致,莎木这样的是少数,后面gc也还一样,多盘的游戏基本都是有预渲染cg的,也就生化4这样的例外(印象中生化4好像都还有e3放的片在里面吧)。最多只能说没有大容量光盘不好做场景多而复杂的游戏而已,尤其是gta这种,并不能直接关联到材质的质量

TOP

引用:
原帖由 cnmbanzhu 于 2020-8-26 11:16 发表
“Model 3有好几个型号,DC比早期版强,比后期版弱”
船长,原始MODEL3也比DC强吧?梦游美国2用的是不是后期版?
https://segaretro.org/Sega_Model_3
这里有详细的参数
梦美2用的是最后的Step 2.1了

当然这个网站列出的DC参数我是不会直接拿来用的
数字没造假,问题是PowerVR的TBR技术在当年还不成熟,多边形增加后效率会不增反降
所以那些超越Geforce的数据只能是个理论值,实际上DC就是TNT或TNT2这个级别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nmbanzhu 激骚 +1 感谢分享 2020-8-26 19:07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6:48 发表

https://segaretro.org/Sega_Model_3
这里有详细的参数
梦美2用的是最后的Step 2.1了

当然这个网站列出的DC参数我是不会直接拿来用的
数字没造假,问题是PowerVR的TBR技术在当年还不成熟,多边形增加后效率会 ...
这网站数据够详细的,不过好多看不懂。MODEL3初版的CPU主频才66MHZ?显卡浮点性能1GFLOPS?内存251MB?!!!除了内存带宽外其他参数确实不如DC,但这个内存好恐怖。

[ 本帖最后由 cnmbanzhu 于 2020-8-26 23: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7:05 发表

2:1是1991年GENSIS和SNES在美国的销量对比,但是后来SNES降价追上
在1991年显然不能说世嘉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任天堂两倍了,因为那时候8位机和掌机还有很大份额
我最近从NEOGAF看到了了一组数据:https://www.neogaf.com/threads/c ... -hw-revised.116454/,这组数据底下有1994年其余月份的,我加了一下1994年数据MD硬件销量是大于SFC的,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确?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7 14:59 发表

我最近从NEOGAF看到了了一组数据:https://www.neogaf.com/threads/c ... -hw-revised.116454/,这组数据底下有1994年其余月份的,我加了一下1994年数据MD硬件销量是大于SFC的 ...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7 19:54 发表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原先我也一直对这个55%市场份额有疑惑,如果世嘉占据了美国游戏市场的55%,那就是MD+GG大于SFC+FC+GB,而GG销量远小于GB,那SFC会有那么惨?原来是16位机市场呀!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7 19:54 发表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不好意思,还要再请教你。我很少看到有文章介绍FC,SFC和PS时代的欧洲市场,之前仅仅看过零星报道,很困惑为什么FC和SFC在欧洲市场打不过MS和MD呢?SS怎么连欧洲市场也丢了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7 20: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不好意思,还要再请教你。我很少看到有文章介绍FC,SFC和PS时代的欧洲市场,之前仅仅看过零星报道,很困惑为什么FC和SFC在欧洲市场打不过MS和MD呢?SS怎么连欧洲市场也丢了呢?
我先把美国市场的问题结了吧
任天堂那边是有官方数据的,SNES 2335万,全球4910万
至于跟NPD的区别是怎么回事,首先NPD在1994年才开始统计,他们可以找零售商查历史数据但毕竟不如官方全
其次那个PDF还有其他公司的引用

MD的销量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纽约时报在1993年写Genesis已经2000万了
全球总销量更是玄学,主要原因是巴西生产的时间太长不知道究竟卖了多少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SMS,甚至这个玄学还被世嘉官网承认了,表示“MARK 3+SMS合计大概有1800万”
这主要就是巴西堆出来的,2016年巴西媒体说过SMS在巴西卖出了800万
详情看这里
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 ... ;page=2#pid31086539

不过总的来说所有人都承认SNES后期反超了Genesis,多出来的两年大作供应自然不是摆设

按照任天堂的官方数据,SFC在美国日本之外销量是858万
而MD反推出来也是类似的数字,且不包含巴西,那么欧洲就是大头,二者在欧洲算平手
SMS在欧洲是680万,FC去掉美日版是856万,也差不多
不是打不过,就是平手

FC在欧洲是一堆地头蛇代理商在不同国家经销,而不是直营,所以这个开局就不好
其实SMS也是在欧洲代理经销,所以搞成什么样就得看这些欧洲公司

16位机时代两家逐渐收回了经营权,但是上一代打下的盘子又延续了一代
其实卡林斯基那番自吹我不太感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世嘉最棒的广告在欧洲,英国的pirate tv比sega scream更有观赏性

还有个问题,欧洲市场远比日本和美国复杂,各种乱七八糟的电脑占据了更大的市场
索尼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他们想办法把之前的非游戏强大营销网络用在了PS上
再加上PS本身就很有战斗力,就这样拿下了主要市场,至此欧洲的战国时代才算结束,任天堂也只能靠掌机和Wii反击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