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53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电影《精灵宝可梦:大侦探皮卡丘》媒体评价解禁

啥时候这些影评人,烂番茄什么的傻逼人和站全都消失了,电影市场才算真的成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uruiren 于 2019-5-4 16:03 发表

Well,虽然有点可能会跑题,我可能想问下关于影评人和写游戏评测的编辑的某个问题,后者地位是不如前者的,m站收录评分的时候前者都会写上具体的影评人姓名,而且电影这块的评分权重也是根据具体是谁写的影评来决定 ...
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影评人就是Roger Ebert和Gene Siskel
主要原因不是这两个人的个人能力如何,而是二者的观点和理念正好互补,是一对黄金搭档
即使一个人的观点与大众相悖,另一位一般也能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Siskel去世后,Ebert的节目就等于永远失去了另一半,再怎么找搭档也无法弥补了
这两个人的风格也奠定了影评界的两种不同流派

游戏评测这个级别的人是没有的
非要找的话,Jeff Gerstmann和Dan Hsu勉强算吧,但是这些人都是一把老骨头了,早就评测不动了,现在主要是以日常编辑工作为主

主要原因在于,游戏界读者群体更小更核心化,对于深度内容的需求远超电影
光是写一手好评测不足以证明自己(当然我前面列举的Gerstmann和Hsu也不是只会写评测)
游戏读者还需要看台前幕后的深度花絮报道,有些名作要在发售几年甚至十年后才能有真正全面的评价
这就把整个游戏评论体系给细分掉了,纯主观评测游戏的市场越来越小,对于游戏行业这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一个游戏做好做坏,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从开发者而非评测者的角度去分析做好做坏的原因
如果开发者不肯开口,那么最差也要通过PR寻找蛛丝马迹挖出黑料,高级点的就是开发者直接给媒体发匿名信
就算什么料都挖不出来,单纯作为评测者分析,也要做到Mark Brown那种图表式量化科学分析法,这是客观分析游戏结构,而不是主观输出观点

单纯评测,如果作者的游戏阅历不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让读者觉得“我行我上”
IGN美国游戏部的名声就是这么臭掉的,从死亡细胞评测直接抄袭(抄了一堆游戏都没人发现,说明早就没多少人看了),再到皇牌空战7新手操作模式,生化2打两遍里昂关,一个接一个笑话层出不穷
说白了,美国游戏门户也出现类似国内的编辑断代问题了,更别提新生代厉害的人物早就跑去干U2B播客了

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公鸡牙的DEATH BATTLE系列,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跨作品战角色间谁强谁弱,年纪大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论战太幼稚太无聊
但是DEATH BATTLE会花时间去找和角色有关的所有设定(虽然经常拿外传漫画凑数),然后把强弱数据化,最后得出一个真正的类比结论,做成战斗动画,在最后一刻公布结果
有能力的人,输出的都是proof,即使有opinion,那也是拿proof做支撑
单纯输出opinion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one has one but you don't need to show it to people.

影评界地位下降就是因为出现了太多纯粹亮屁股的人,尤其是政治正确之风越刮越烈之后,游戏界因为哪怕欧美游戏行业也受日本文化影响很深,这方面的荼毒就少很多
而韦恩斯坦事件也证明,奥斯卡的评委并不比写游戏评测的人高贵多少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5-4 17: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5-4 16:31 发表

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影评人就是Roger Ebert和Gene Siskel
主要原因不是这两个人的个人能力如何,而是二者的观点和理念正好互补,是一对黄金搭档
即使一个人的观点与大众相悖,另一位一般也能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Sisk ...
另外由于上面提到奥斯卡的缘故,我又有点想了解下TGA,之前我看到的的观点是它不像DICE和GDC那样类似奥斯卡是大量从业者集体投票选出来的且充满黑箱操作,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4V的金马奖则也不像奥斯卡和那俩游戏奖项,他们是组一个很小的评审团/评委会,我个人不知道TGA和这三大电影节的区别有哪些,是没公布评审团/评委会的具体成员吗?三大电影节那套机制适合评游戏奖项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turuiren 于 2019-5-4 16:46 发表

另外由于上面提到奥斯卡的缘故,我又有点想了解下TGA,之前我看到的的观点是它不像DICE和GDC那样类似奥斯卡是大量从业者集体投票选出来的且充满黑箱操作,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4V的金马奖则也不像奥斯卡和那俩游戏奖 ...
DICE和GDC不是商业机构,从本质上就缺乏商业操作的价值,而且投票人数比TGA多得多

TGA的可笑之处在于很多人觉得有一堆媒体参与就算给他们信用背书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单纯媒体投票得出来的,还有其他评委会,其中甚至包括鹅厂经理这种混混
实际上鹅厂作为TGA的大陆合作方也早就公开篡改过大陆观众的投票,对此毫不掩饰
如果你喜欢TGA邀请的媒体,那么直接去看媒体每年自己的评奖就行了,不用看TGA

最关键的是,DICE和GDC的主要目的在于学术交流,让开发者做演讲,评奖只是个小活动
当然国内的人就算是游戏开发者也很少听那些演讲,所以他们很容易自以为DICE和GDC与TGA是一回事

现在有人说TGA是游戏界的奥斯卡,我也不反对了,因为奥斯卡在我眼里早就臭掉了
从颁奖会一个劲输出政治正确,输出到奖该给谁都能搞错,再到韦恩斯坦的丑闻,影评圈根本就不比游戏评论圈高贵
奥斯卡试图把不重要奖项糊弄过去,也和TGA的思路越来越像

所以,说TGA是游戏界的奥斯卡,在我眼里看来,已经不是说它多好了,恰恰是说它有多商业多恶俗
这个比喻名副其实,婊子配狗,天长地久

TGA之所以还存在,也单纯是因为,游戏公司和媒体都需要这样一场作秀来进行商业操作而已
而在商业层面,TGA的地位也不高,比如为了恰饭连吉列剃须刀的广告都要放三遍,去年N家公司齐刷刷表示“TGA不放新预告片”也是明证
厂商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想要TGA作为宣传工作的时候才宣传,在这个节骨眼上不需要,那自然可以不鸟你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5-4 17: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5-4 16:57 发表

DICE和GDC不是商业机构,从本质上就缺乏商业操作的价值,而且投票人数比TGA多得多

TGA的可笑之处在于很多人觉得有一堆媒体参与就算给他们信用背书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单纯媒体投票得出来的,还有其他评委会 ...
额......那我提到的关于三大电影节(它们有比奥斯卡干净吗?)以及它们那套评选机制是否适合游戏奖项评选的问题......另外奥斯卡试图砍掉颁奖的摄影和剪辑反倒是个人都能看出对电影重要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uruiren 于 2019-5-4 17:10 发表

额......那我提到的关于三大电影节(它们有比奥斯卡干净吗?)以及它们那套评选机制是否适合游戏奖项评选的问题......另外奥斯卡试图砍掉颁奖的摄影和剪辑反倒是个人都能看出对电影重要吧......
我不是研究电影的人,所以几大电影节是不是比奥斯卡干净我也不知道
奥斯卡不干净的理由倒是很容易找,顺着韦恩斯坦丑闻那条线去就是了
电影行业的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但是对于奥斯卡,某些奖缺乏商业价值(广告段位收视率不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奥斯卡的评奖制度就有问题。。当然欧洲三大奖和台湾金马奖都是评委会制度。。就那么为数不多的评委会也会有个人风格不同的缺点。。但是没奥斯卡这种恶臭。。奥斯卡颁奖之前的公关真尼玛黑啊。。当年霸王别姬就吃了发行方太弱势的亏。。不花大价钱再好的片子也得不了奖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gooncoo  于 2019-5-4 16:07 发表
啥时候这些影评人,烂番茄什么的傻逼人和站全都消失了,电影市场才算真的成熟了
那说明电影市场真的完蛋了

TOP

 53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