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转:微软任天堂合作更多细节曝光 微软3A或登陆Switch

引用:
原帖由 SADSAFASF 于 2019-2-24 13:20 发表
主要是ps plus那个营收太赚了,现在大家都想赚会员钱
plus基本都是旧游戏买断,成本不高,也没有云的费用
要在sw上用xgp,买点就是云玩最新游戏,费用大大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9-2-24 13:22 发表

plus基本都是旧游戏买断,成本不高,也没有云的费用
要在sw上用xgp,买点就是云玩最新游戏,费用大大的
微软收那一堆公司,还承诺会保障稳定产量,但其实大部分公司都做不了3A,都是2A,要么干脆就是高级4399
实际上这种思路在上个世代出现过,就是XBLA,当然那时候3A的数字版受到的阻碍极大,微软只能拿这个方式推广网络卖场
微软那个订阅服务跟EA的服务是差不多的,每个季度都会有新的游戏给你,但不见得都是新的3A
实际上EA也搞了个独立游戏发行业务,就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A way out就是这么来的

我说学网飞,这句话是中性的,褒义贬义都有,网飞的一个弊病就是追求数量高于质量,先把作品库数量充上去,质量是次要的,这样就会有大量凑数作品
但只要你把总量提上去,哪怕优秀的游戏大部分是老的,只要总数达到一个规模,那总有没玩全的人去买
这一点是和PS Plus最大的区别,你买了一个月的Plus,不代表你能玩之前所有会员赠送的游戏
而且索尼擅长做纯单人3A,这也决定了他们不会搞这种订阅服务,Cliff B就说过类似的话

你从2001年微软搞Xbox开始算,观察最近的走向,的确会感到很奇怪
但是如果从2014年斯宾塞上台开始算,那就不算奇怪,一切都说的通
实际上微软游戏部门的思维,你只能按照这种周期来观察,因为每次他们换了老大,都是朝令夕改,政策很不稳定
当然,任天堂那边怎么看,我就真的搞不懂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3:39 编辑 ]



TOP

忍龙黑是属微软的吗?这个上ns没难度吧好想玩哦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微软政策堪忧啊

TOP

能不能让大表哥1上NS?不能没鸟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微软发现自己的xbox打不开日本和亚洲市场,任天堂却可以轻易在亚洲和索尼打个55开。在NS上推广XGP可以帮助微软在亚太曲线推广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弥补任天堂急需的某些类型游戏,搞好了就是双赢。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9-2-24 14: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微软发现自己的xbox打不开日本和亚洲市场,任天堂却可以轻易在亚洲和索尼打个55开。在NS上推广XGP可以帮助微软在亚太曲线推广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弥补任天堂急需的某些类型游戏,搞 ...
如果主要靠云服务,那还是没希望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3:27 发表

微软收那一堆公司,还承诺会保障稳定产量,但其实大部分公司都做不了3A,都是2A,要么干脆就是高级4399
实际上这种思路在上个世代出现过,就是XBLA,当然那时候3A的数字版受到的阻碍极大,微软只能拿这个方式推广 ...
psn会员实际上是微软玩剩下的,早在360发售就立马上线了金会员的收费制度比psn会员早了好几年。微软的政策确实是朝令夕改,最大的受害者就是xbox主机,不过看目前主推的xgp政策估计也不太想卖主机了,都说类似于网飞的订阅服务。

xgp那可怜的游戏阵容能不能实现微软的宏愿也不好说,目前除了xbox可以玩以外暂时还没有其他平台,这点来说还远不如ps now服务,至少人家是几百个游戏的阵容,而且登陆的平台更多,更重要的类似的订阅服务其他大型第三方就可以搞,看看epic的游戏商城扩展的那么快,估计很快会把战火延续到类似的订阅服务上来,其他大型第三方肯定也是蠢蠢欲动,微软有多少胜算?

怕到时候换个主管部门政策又要开始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19-2-24 14:40 发表

psn会员实际上是微软玩剩下的,早在360发售就立马上线了金会员的收费制度比psn会员早了好几年。微软的政策确实是朝令夕改,最大的受害者就是xbox主机,不过看目前主推的xgp政策估计也不太想卖主机了,都说类似于网 ...
PC那边也有受害者啊,拍肩膀的马崔克当年把帝国时代的全效制作组给枪毙了,所有不愿意做主机游戏和Kinect的统统枪毙
搞得斯宾塞要做帝国时代4只能找其他公司

游戏订阅服务现在最符合的地位是“不可忽视”,不算大成功,但也形成了一个产业
起码作为这个服务最直接的敌人,Gamestop等零售店的危机感是非常强的

另外跟XGP对标的索尼服务不是PS Plus,是PS Now,因为现在支持下载游戏到本地直接运行了
而PS Now在财报里的收入也具备一定规模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4: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4:43 发表

PC那边也有受害者啊,拍肩膀的马崔克当年把帝国时代的全效制作组给枪毙了,所有不愿意做主机游戏和Kinect的统统枪毙
搞得斯宾塞要做帝国时代4只能找其他公司

游戏订阅服务现在最符合的地位是“不可忽视”,不算 ...
纵观微软进入主机行业的历史进程,最正确最有效的是360初期的政策,如果坚定不移的坚持这样的策略,也不用现在拼命淡化xbox主机,微软对现在力推的xgp政策的期待值到哪里?能为集团的整个发展带来多少帮助?

作为战争机器玩家,我只希望微软快点让这游戏跨到ps4上去,一个自家最具分量的游戏之一,在锁区之后,亚洲服立马鬼区,这个系列都快要被微软带到坟墓里去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还挺期待在NS上玩极限竞速系列的,就把3代和4代内容整合一下就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playhoo 于 2019-2-24 15: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还挺期待在NS上玩极限竞速系列的,就把3代和4代内容整合一下就行
没扳机,没法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19-2-24 14:55 发表

纵观微软进入主机行业的历史进程,最正确最有效的是360初期的政策,如果坚定不移的坚持这样的策略,也不用现在拼命淡化xbox主机,微软对现在力推的xgp政策的期待值到哪里?能为集团的整个发展带来多少帮助?

作 ...
http://www.yystv.cn/p/2092
以前有人想写Xbox在日本的溃败史,我给他提供了点资料
还有些东西我顺便补充一下

如果说美国xbox团队确实有些懂游戏的人,那么日本xbox团队几乎全部都是windows和office团队的“商业精英”
就是那种说官话套话倒背如流,一身西服流光水华,但是对于游戏界几乎一窍不通的人,生化4的独占就是这么跑掉的
日本微软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拉拢了几个小胡子那样的知名人士,也招了一些更时尚的年轻人
但是,到了2003年的时候,因为业绩不佳,日本xbox团队决定业务紧缩,来了个大裁员,很多刚招了一年的人就这么被开了
从此之后日本微软列入了很多日本游戏开发者的求职黑名单,失去了开发者的信任,比失去玩家的信任更可怕

然后日本xbox那边基本就等于是放弃了
后来360初期,微软争取了一些非完整版的限时独占日本游戏
还提到了一个“平台信用”问题,就是说,无论360在日本卖的有多惨,都要让玩家有游戏可玩,不能像初代xbox那样直接放弃
但是这个政策到了360后期甚至比初代xbox还惨,后期很多在欧美全平台发售的游戏,在日本没有xbox版
因为索尼塞钱要求日版独占,日版游戏的销量很惨,索尼只需要塞一点点就够了,当然反过来说,连这点钱都不塞,微软又一次放弃了日本市场

港台和东南亚微软是怎么回事我没研究,但我觉得大概也就跟日本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本地化水平这两年在不断下降,而索尼在不断上升,本来二者有明显的质量差距,现在基本就是一个档次了
对于中文玩家来说,微软这种表现也很丢人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5: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2-24 15:07 发表

http://www.yystv.cn/p/2092
以前有人想写Xbox在日本的溃败史,我给他提供了点资料
还有些东西我顺便补充一下

如果说美国xbox团队确实有些懂游戏的人,那么日本xbox团队几乎全部都是windows和office团队的“商 ...
跟索尼同质化太严重,机器销量惨淡,进入恶性循环了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在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家庭网络硬件没形成标准化之前,云游戏不可能彻底普及。但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家庭网络硬件标准化又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