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现有技术能不能100%完美复刻一张CD?

楼内有会装逼的业内哦,好怕怕呢,你们快去请教

[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12 编辑 ]


TOP

楼内有会装逼的业内哦,好怕怕呢,你们快去请教

[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1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osted by wap
引用:
原帖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18:07 发表
CDDA当然有校验
1个扇区2352字节中有304字节的校验
但是没有校正能力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18: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不知道你这304字节哪来的。反正图也贴了,2352字节全部用来装数据。余下编码级别的容错也是聊胜于无的东西。
归根结底音频视频流“允许”出错,所以纠结100%完美复制CD没有意义——因为缺乏对“完美”的定义。


TOP

楼内有会装逼的业内哦,好怕怕呢,你们快去请教

[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18:16 发表

原来你们是专业内行使用的是模拟录音啊,失敬失敬
看来可能是情怀呢,建议使用黑胶哦
呵呵,外行就是外行,根本没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早说了,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讨论问题,自然没兴趣证明给你看

TOP

楼内有会装逼的业内哦,好怕怕呢,你们快去请教

[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03 发表

再缩缩看?头都伸不出来了吧
呵呵,继续YY

TOP

不想再浪费时间讨论了
反正只要记住一点
数字载体就是要体现100%的精确和可靠
保证的就是回放过程中100%的可重复性
如果你觉得某个载体不可靠,在考虑设计者是不是脑子进水之前,先考虑你是不是看得太多想得太少

TOP

我还是某个装逼业内的爹呢,就是懒得证明了

[ 本帖最后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06 发表

来啊互相伤害啊
怂货,0干货的业内,好怕哦
你这种货见多了,网上看点资料就自以为是,其实根本摸不到业界的边,而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讨论问题,干嘛要教你?浪费时间没有讨论的价值

TOP

posted by wap
引用:
原帖由 @EraserKing  于 2016-10-5 21:05 发表
不想再浪费时间讨论了
反正只要记住一点
数字载体就是要体现100%的精确和可靠
保证的就是回放过程中100%的可重复性
如果你觉得某个载体不可靠,在考虑设计者是不是脑子进水之前,先考虑你是不是看得太多想得太少
说明你完全不懂数字信号的存在意义。数字信号是为了避免失真,而无法避免错误。只有冗余才能避免错误。
冗余的本质是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换取数据一致性。比如CD-ROM Mode1就是用2352字节的存储量保存2048字节的数据,剩下的304字节作为冗余(原来304是这么来的啊)。
而音频CD标准里恰恰没这个冗余,2352字节全部用于数据,原理上无法避免错误。
这是设计者太蠢吗?不是。这恰恰是设计者聪明之处——因为流数据本身对错误不敏感。一张CD几十亿比特,错几个根本无关紧要。对这样的数据去搞冗余浪费1/8的存储量才是真的脑子进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2
引用:
原帖由 @Kuzuryuusen  于 2016-10-6 05:56 发表
说明你完全不懂数字信号的存在意义。数字信号是为了避免失真,而无法避免错误。只有冗余才能避免错误。
冗余的本质是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换取数据一致性。比如CDROM Mode1就是用2352字节的存储量保存2048字节的数据,剩下的304字节作为冗余(原来304是这么来的啊)。
而音频CD标准里恰恰没这个冗余,2352字节全部用于数据,原理上无法避免错误。
这是设计者太蠢吗?不是。这恰恰是设计者聪明之处——因为流数据本身对错误不敏感。一张CD几十亿比特,错几个根本无关紧要。对这样的数据去搞冗余浪费1/8的存储量才是真的脑子进水。
早期对cd audio是这个观点,看我前面贴的链接,光盘格式上是没额外校检,跟vcd一样。但是光盘正常读取的情况下编码内校检也是足够的,数字部分可以完整复制,没误码什么软件都100%否则需要EAC抓取更准确。

TOP

posted by wap
引用:
原帖由 @wtq  于 2016-10-6 06:33 发表
早期对cd audio是这个观点,看我前面贴的链接,光盘格式上是没额外校检,跟vcd一样。但是光盘正常读取的情况下编码内校检也是足够的,数字部分可以完整复制,没误码什么软件都100%否则需要EAC抓取更准确。
编码级别的容错姑且算有吧,但无法替代传输/存储级别的冗余。你也说是“正常”读取。问题在于从原理上就没法知道这次读取到底是不是“正常”。EAC的做法是多读几次,结果都一样就认为“正常”。这样也许能避免绝大部分的错误,严格来说还是无法保证100%。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2
别人研究了一下红皮书结论是校正的过来的,可能一般的软件复制不管这个,音频有误码也直接复制,早期盗版爆音可能这情况。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引用:
原帖由 @MrAmethyst  于 2016-10-3 20:35 发表
十年前就在玩eac了,麻痹都是玄学,现在手头还砸着两桶三菱深蓝
朋友你出么?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