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经验交流] 装机工:中国人不识货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1-7-3 12:07 发表

我第一次听说还能在底盘上用玻璃纤维...RS TROPHY就是调高了功率的R26,偷轻的地方是很多但没用玻璃纤维这种材料,底盘结构和几万块的207和C2一样都是钢制拖拽臂。
可以算得上赛道版的是R26R,引擎盖原厂就是碳纤 ...
看来wiki不能全信啊 我前几个月看到这车在wiki上的页面就说底盘是玻璃纤维 发动机是日产雷诺的VQ系列,马力306匹。现在去查已经找不到这个页面了…在梅甘娜的总页面下找到的rs的参数确实是你所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X10i)

韩国车厂现在在国内汽车运动的投入比以往高了很多。以前现代长队就是一泡屎,现在妈比在1.6组里和海马两家在一线厮杀抢年度冠军。kia相对现代稍微差口气,谁叫他们找钱多到用不完的福特去火拼。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厂商尽管在汽车运动上投入很大,但我也还是不会去买,理由就一个。烂!实在太烂了!



TOP

天朝神奇是应该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评判好车不好,我认为以爸爸国来评定最为合适。。
体制与市场最成熟,用户,需求也最多元。。

而s8在那边的综合评价是十分高的。。
就不一一贴了。。没必要吹这种牛。。
且天朝版配置比美版还要厚道。。,

怎么说呢?大众在天朝坑爹手段奇招百出,数钱数到手软。。
这边却一派赔本吆喝没人理。。
深层一点看?

天朝作为最大的产销国却是相对不成熟且法规与各种监督机制最滞后的,加上这经典例子,这给厂商带来什么信号?
该做什么车给天朝卖才算最大利润化?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非要买外国车肯定也是优先洋大人而非南朝奴才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kdscw 于 2011-7-3 12:19 发表
借用汉兰达爬坡门事件中某4s经理的一句话:……是客户的期望值太高。
国人对车(特别是第一辆)给予了太多的要求。

选车过程也是相当纠结,各品牌列一遍从法系、德系、日系。从紧凑车、中级车到suv、mpv,从外观 ...
归跟到底还是没钱,像书记那样买车就像买菜就不纠结了

TOP

不管在哪个市场,懂车识货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多数国人买车的心理就是尽量用较少的钱买更大的面子,这是现阶段中国车市消费水平决定的,怎么喷都改变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ichaelStar 于 2011-7-4 09:39 发表
不管在哪个市场,懂车识货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多数国人买车的心理就是尽量用较少的钱买更大的面子,这是现阶段中国车市消费水平决定的,怎么喷都改变不了
没想去改变什么啊,谁说要改变什么了?你看什么铁皮贴、防撞梁贴、吸能贴我有说什么嘛?

只是觉得销量是一回事,对车本身的评价是一回事,应该分开来看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11-7-4 09:43 发表


没想去改变什么啊,谁说要改变什么了?你看什么铁皮贴、防撞梁贴、吸能贴我有说什么嘛?

只是觉得销量是一回事,对车本身的评价是一回事,应该分开来看而已
选择性的理解么?

TOP

很赞同,国内汽车文化根本没有形成,混乱时代,舆论畸形。
在国内买车根本不建议去看各种国内媒体的评测和各类论坛的讨论。

我的个人经验和建议:
1. 买车前,把自己对新车的要求列出10条在纸上,然后根据优先级排序,最后只保留前面3条。
2. 根据列出的3项要求,去查询北美市场的各类报告。比如要可靠性的,可以去参考consumer report的年度可靠性报告。要安全性的可以去查IIHS的资料。 如果追求sport, 可以留意一些特色的选型报告,也建议只看北美媒体的,国内的可以直接忽略。
3. 如果是家用车,建议以市场数字为导向。 买的人多的东西虽然不一定适合你,但肯定是好东西。多做做功课,国内市场调查数字可靠性差,可以参考国外媒体对国内市场的调查数据。 市场里卖的很差的,说明大家可以用一样的钱买到更好的。也可以参考北美市场的数字。
4. 多做功课,要对汽车底细了如指掌是不用,也做不到,没那个精力,但要基本了解各车型的区别。

忠告:
别指望试驾你能决定这车的好坏,很多家用好车试驾是无啥特色的。
别轻信销售,枪手和国内舆论对技术指标的吹嘘。骗骗你新手刚刚好。
市场是最无情和公正的,特别是在北美这种非常非常成熟的市场。新手建议是从市场入手去分析车辆的优劣。

[ 本帖最后由 asdforce 于 2011-7-6 14:3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毒玫瑰 mark

TOP

引用:
原帖由 asdforce 于 2011-7-6 14:26 发表
很赞同,国内汽车文化根本没有形成,混乱时代,舆论畸形。
在国内买车根本不建议去看各种国内媒体的评测和各类论坛的讨论。

我的个人经验和建议:
1. 买车前,把自己对新车的要求列出10条在纸上,然后根据优先级 ...
都挺在理的,不过第二点参考北美的可靠性评估这点,保留意见,毕竟国内的装配质量、配置档次及售后,和北美的完全是两码事~

TOP

好帖
技术贴不能沉

TOP

引用:
原帖由 梦天海 于 2011-7-6 16:45 发表

都挺在理的,不过第二点参考北美的可靠性评估这点,保留意见,毕竟国内的装配质量、配置档次及售后,和北美的完全是两码事~
同比下降,什么牌子都一样。自己心里打个折就知道了。
配置方面可以看清单,国内的不完全是减配。

[ 本帖最后由 asdforce 于 2011-7-6 2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梦天海 于 2011-7-6 16:45 发表

都挺在理的,不过第二点参考北美的可靠性评估这点,保留意见,毕竟国内的装配质量、配置档次及售后,和北美的完全是两码事~
老墨一定就装配的比天朝工人好?:D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