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十月围城》的剧本真是太滥了

孙文来港这么重要的大事,居然没有自己的贴身保镖,也事先没有周密的安排
仅仅是在孙文要来的三四天前,由陈少白向商人李玉堂提起此事,而李玉堂手中也没有武林高手的人脉,只能聚拢空有热血的贩夫走卒之流。
和尚巴特尔还是在孙文到前两天才匆匆结识的李玉堂,而且还是和尚自己找上李玉堂;李宇春也是因为任达华被杀急于报仇才投奔李玉堂;李玉堂在接受任务后还根本没想着去联系黎明,还是在孙文将到的前一天才去赎回铁扇让黎明加入保镖行列,就算黎明之前是个绝顶高手,李玉堂现在又凭什么就这么相信黎明的功力和状态已经足以能完成单挑几十名大内高手的无双任务?(布置他守楼)
至于甄子丹,根本就是在孙文到前的晚上临时哗变的。而且这样一个小警察,清廷本来就只是收买他做耳目,怎么可能因为他的倒戈,而使得清廷的计划完全崩溃?
革命党要是办事都这么托大,那孙文早就死了无数次

阎孝国这样的军人,制定行刺计划肯定非常周密详尽,也肯定对各种变化思考过对策。怎么可能眼看着自己的手下全部被灭然后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再傻呵呵地出来追黄包车?

小楼那个地形,非常开阔,进攻包围的手段都有很多,而负责守卫的只有黎明一人,拿的还是短兵器,我想问一句,几十个大内高手怎么就不能突破黎明的防守?

无论是同盟会还是清廷杀手,都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扯淡


TOP

引用:
原帖由 scalper 于 2009-12-30 16:11 发表
能被十月里面的人物感染?L君真是天赋异常啊:D
讨论个电影还能往人身攻击上引
看来你果然看多了你头像的那类片子,大脑里剩下**物了



TOP

这片的剪辑,美术,摄影,演员表演都没什么硬伤。(除了李宇春业余一点)

硬伤最多的就是剧本。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2001 于 2009-12-30 16:24 发表

讨论个电影还能往人身攻击上引
看来你果然看多了你头像的那类片子,大脑里剩下**物了
哪能跟L君这种高素质人士比哟:D

TOP

李玉堂那17岁的儿子牺牲,有人觉得感人吗?

我就觉得他根本没必要做替身,完全是白死,死得毫无价值

小李上车的时候有清廷杀手监视?好吧,就算有杀手看见一个戴着铜盆帽的人上了车,后面车子在街巷中转来转去,一片混乱,完全有足够机会让小李下车。小李在不在车上,又有什么区别?车都遮得严严实实,谁能看见车上有没有人?
让小李白白送死,客观上只能让人感觉到陈少白这种“革命党”的冷漠、虚伪

这剧本我编的话,怎么着戴上铜盆帽的也得是梁家辉,就算最后小李还得死,也不是现在这种窝囊的死法

TOP

黎明和子弹哥两种流派的武术在一部电影中呈现,本身就是一大特色了 :D :D

TOP

引用:
原帖由 倚天奸剑 于 2009-12-30 16:23 发表
孙文来港这么重要的大事,居然没有自己的贴身保镖,也事先没有周密的安排
仅仅是在孙文要来的三四天前,由陈少白向商人李玉堂提起此事,而李玉堂手中也没有武林高手的人脉,只能聚拢空有热血的贩夫走卒之流。
和尚 ...
专业人士分析果然不一样
只能说这个片子本来就是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
老片新拍,英雄片变成群像戏

TOP

引用:
原帖由 scalper 于 2009-12-30 16:30 发表


哪能跟L君这种高素质人士比哟:D
你丫说不了3句直接往人身上咬,果然高素质啊

TOP

我觉得大家能够站在与好莱坞制造影片一致的高度来讨论或者说质疑这部电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上一步能让大家讨论剧情超过2页,发帖数量超过10个的国产电影视什么? 疯狂的石头?

TOP

这片剧情本身就没法去深入推敲,剧情场景都是为了闯关护主这个独特的进行模式而设计的。
主题也不是革命,而是小人物的义。谢霆锋的义是知恩图报,李宇春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黎明也是报恩加寻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孙中山是谁,也不在乎。

TOP

如果硬要去挑剧情的刺,那么拍这电影本身就是最大的BUG。既然是暗地进行协商起义,本身就该低调来港。
没来就N多人知道来港日期,大摇大摆的下船。孙如果不这么招摇就不会死那么多无辜的人,这个电影也就不存在。

TOP

陈可辛摆明了不是想拍武打片,真要拍的话照着十三太保那部片子抄剧本就行了,一路打下来多爽

TOP

这是一个用革命理想包装的草根故事。

革命理想永远是一个时代的精英(或者至少自以为精英)唱出来的高调,但对芸芸大众来说,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也不可能有多关心。

方将军不会理解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他的身份大概是义和团,攻打洋人被朝廷利用了一把之后成为流寇——如果要在现代找一个版本,他的身份更接近魏巍这样的老左派。 对他来说,只是很简单地认为改朝换代了,他的冤屈才有洗脱的机会。

方红不会理解。对她来说,“我爸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完成父亲未竞的心愿,是尽孝的一种方式,不需要更高尚的的理由。但是,这个出发点对熟悉中国传统社会的观众,已经足够充分。

王复明这种直心眼的大汉,对世界有着最简单(但不一定愚蠢)的是非判断:李老板能够凛然怒斥警司,他让做的事情就错不了,更何况从名字上看他对清廷本来就没什么好感。难以理解吗?我们的四周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对他们来说,革命这样高远的理想,简直有点多余。

赌徒沈重阳一直需要一个救赎的机会,在妻子那里重新找回尊重,这是他唯一需要的东西,民主自由于我何有哉。

刘郁白从名字到人设都是王家卫电影里cross over过来的。武侠的传统,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家江湖隐逸的传统。李寻欢沈浪楚留香,合该就是为永恒的女性牺牲的角色。他没有寻死,是要报答朋友的义。这个“义”,很中国,一点也不欧州美国苏维埃。

阿四晚生个一百年的话就会是古惑仔里的陈浩南山鸡吧,除了义气和爱情,这世界没有更好的东西值得他赴死。

真正觉得革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怕就是陈少白这个大忽悠了——“我们这一代的牺牲,就是为了重光那一代的幸福”,结果重光他们那一代全部牺牲了,他还活着。

李重光是真心真意的,这种真心真意在我们的时代太陌生,但在某一个环境下,它其实是很真实的,哪怕只是20年前,它还有可能是真实的。

假如有人看完这部电影被打动,绝对不会是因为看到了那么多人为了革命理想殒身不恤。虽然这是电影的推广词,但它很假。

真实的究竟是什么? 我猜香港的创作人,心里其实有比大陆的学院派更清楚的答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zoah 激骚 +7 是的,为了重光那一代的幸福,可是重光牺牲 ... 2010-2-3 00:22
  • 北四环斟茶员 激骚 +3 就是这么回事 2010-2-2 10:15
  • Guycc 激骚 +8 2010-1-21 10:18
  • bobbyzi 激骚 +2 同意 2010-1-20 11:00

TOP

即便是在TG这个小小的论坛,上述角色也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
这是我看片子的时候强烈的感觉

但这个帖子说的不是本片的立意,不去探究它表层或深层的涵义(或许我们可以私下里交换看法),这帖子就是对剧作故事的不满,而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人会对这漏洞百出的故事更为不满

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如果扒掉这个戏孙文反清的时代背景,扒掉这个戏关于民主还是专制的论辩,这个戏剩下的几乎全是概念化、虚假化、在以前的革命片中完全用滥了的桥段

当然,如果编导的意图是试图让观众产生另一种思考而故意用漏洞百出的剧情和拙劣的桥段,那我只能感慨三位编导的良苦用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omadsoul 于 2009-12-30 19:39 发表
这是一个用革命理想包装的草根故事。

革命理想永远是一个时代的精英(或者至少自以为精英)唱出来的高调,但对芸芸大众来说,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也不可能有多关心。

方将军不会理解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他的身份 ...
说的不错,恐怕这就是这部貌似宣扬辛亥革命前奏的影片外皮下要表达的真正思想。

不过剧本的逻辑性实在是糟糕透顶。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