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经验交流] 开贴说说Racing方面的我理解的一些事

引用:
原帖由 fisher_sj 于 2013-5-1 13:27 发表
另一个帖子里,那个谁,猛打方向救车的,只能说运气好吧。重心转移的刚刚好。
529723
这个现象叫做under steering,是因为前轮的抓地力输给了离心力的缘故,简单来说就是汽车前面荷重不够,飘起来了,所以控制方向的前轮没法让汽车按照想去的方向行驶
既然原理明白了,解决方式一般是有两个,一个是在汽车前方加上各种空气力学部件,让汽车前方不飘
第二种是如果依然出现这种情况,减轻伤害的方式如楼主所说,放掉油门,因为踩油门会让荷重在汽车后方,加剧前轮飘的情况,踩刹车但是别踩死,反打方向盘,正打方向盘会继续加大离心力,反而不容易回到安全区域。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5-1 17:08 发表

速度太块进弯任何救车行为都是徒劳的,只不过是甩出去的姿势的区别,但是可控范围内的打滑绝对是靠踩油门来控制的,当然正常要跑得快的话肯定是要完全避免任何形式的打滑.
这位说的用油门控制打滑一般而言就是所谓的漂移了,跟楼主讨论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TOP

引用:
原帖由 LoftyBoy 于 2013-5-1 17:00 发表
有点长,还没看完,但是说一点意见
不知道楼主是看了哪本书或者那位高手指导过或者自己实践过,一边减速一边转弯这种说法和做法是有问题的
一边减速一边转弯的正确做法是进入弯道开始转方向盘转弯之前用最大力气将 ...
我觉得弯中的重心控制靠油门就够了,你别忘了转向时重心是向外偏的,因为惯性的作用,刹车减速只会让重心偏得更厉害导致另一侧轮子离地,为什么很多人弯中刹车会甩出去也是这个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5-1 17:16 发表

我觉得弯中的重心控制靠油门就够了,你别忘了转向时重心是向外偏的,因为惯性的作用,刹车减速只会让重心偏得更厉害导致另一侧轮子离地,为什么很多人弯中刹车会甩出去也是这个原因.
对,其实我跟你都只说了一半,简单来说,弯道前面一半是靠刹车来控制荷重,后面是靠油门控制荷重

TOP

有些问题在回答之前,还是需要阐述一些基本的概念或者假设的,这也是驾驶技术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稳定,渐进的原因..

我的理解就是之所以会产生循迹刹车的concept的过程,只是取决于轮胎的能力
1, 如果你在全力的刹车,好的车手的刹车就是控制轮胎在抱死和不抱死之间的一个极限状态,那是在全力的使用轮胎所有的刹车性能,那时候要转弯,轮胎不会听话,你转方向也是白搭 ( fisher : 不要提ABS ,这里不谈ABS )
2,如果你在使用轮胎所有的过弯抓地能力,即那时候是极限过弯的速度,再快一点,车子就滑出去了,轮胎也不会提供刹车的性能…
3,如果在你所谓的极限过弯状态,还能刹车或加速,那说明轮胎还不是极限状态..
4,抓地力和牵引力的关系,好复杂..有点头大去解释,总之那些关系不是线性的也不是,转换关系都是渐进的,而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超越物理知识的那种,用科幻小说的说法就是:跳跃,突变…意思就是入弯前,轮胎在100%的刹车,而入弯的瞬间,轮胎突然就表现为100%过弯抓地,而不提供任何刹车性能了..
5,有个问题必须阐述清楚,车子的状态越平稳,过渡越渐进,那么车子给予你的抓地力性能,牵引力性能越好,为什么呢?
     打个比方就是,你换了一套很牛逼的轮胎,老牛逼的说80码过弯,么问题,100码过弯,没问题..的确没问题,因为你在驾驶的过程中重量的转移很平顺,抓地力的变化很渐进,在慢慢的触及极限,但是你如果依然80码过弯,你方向盘突然就打的大一点,或者在往左的情况下突然就往右打..会发生什么? 侧滑?那这个就是证明轮胎80码状态下轮胎不给力的evidence么?有些tger就要抱怨,什么破轮胎..压根没有商家介绍的抓地力那么好嘛…如果还想不明白就是水的张力..漫过水杯的杯口的张力,我感觉上大概是这个意思…

6,还有一个例子,书上看来的,比如说车辆前后平衡的非常的好,50/50 , 那么落到4个轮胎上的每一个的重量都一样,重量载荷都一样,那么假设4个轮胎能提供的牵引力或者抓地力也一样,假设每一个都是10单位 ,那么整辆车能提供40个单位,,如果你过弯,车身重量转移到外侧的2个轮胎(只是假设,其实前后也是有差别的,太复杂,要物理学家来分析) ,那么假设外侧2个轮胎的垂直载荷增加了,下压力增加了,那么抓地力或者牵引力增加了各5各单位,为15个单位,而内侧2个轮胎下压力减少了,几乎腾空,假设各只有3个单位了,那么整体加起来15+15+3+3 = 36个单位,相比在平地上,实际能够提供的抓地力更少了..

7, 大概是这个意思,你要是不停的摇摆车辆,不停的改变车子的重量分布,那样只会降低车子整体的极限能力,跟人体耐受能力一样,举个粗鲁的例子就是慢慢的前戏,慢慢的调教可能让你很舒服的享受,说不定还能超水平发挥,而突然的冰火2重天,突然的极度刺激,只会让你突然的就射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的极限降低了…大概是这个样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HD)

那几天落场的结果是废掉2条前胎。。。钱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LoftyBoy 于 2013-5-1 17:00 发表
有点长,还没看完,但是说一点意见
不知道楼主是看了哪本书或者那位高手指导过或者自己实践过,一边减速一边转弯这种说法和做法是有问题的
一边减速一边转弯的正确做法是进入弯道开始转方向盘转弯之前用最大力气将 ...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之后后连续的快速的踩刹车不是为了减速”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不是渐进的放松刹车? 但我的理解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车子从100%的breaking的状态转换到100% connering的一种渐进的转换,而不是突然的跳跃,导致车子的不稳定..慢慢的渐进的松开刹车,慢慢的转弯,最后达到没刹车,100%的过弯极限..我给你的解释就是trail break的做法就是让入弯速度更快,车子更稳,提高圈速...
至于那些重量的改变,增加下压力,也有其道理,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真的要把车子开在过弯的极限上,在弯中连续快速的踩刹车好像很不妥,而增加过弯的极限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对车子的一些倾角的调节,尾翼的调节来调整..
其实书上对trail breaking的描述就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一些书上的知识如下
引用:
每个轮胎都拥有具体的、有限量的牵引力。如果你超出牵引力极限值,赛车将出现打滑。驾驶越轻柔,越容易将牵引力保持在其极限值内。缓慢递增至该限值可以使轮胎达到一个较高的牵引力极限值 。也就是说,如果你进入弯道并且猛打方向,或者猛击制动踏板,试图实现紧急制动,你并没有给予轮胎渐渐提升其牵引力的机会,他们也无法体现良好的抓地性能;这将进一步导致滑移或侧滑.
将轮胎的牵引力极限值设想成弄断一根绳子所用的力量。如若你渐进、轻柔地拉绳子两端,需要很大力量才能使绳子断开。但是如果你猛地拉扯绳子,弄断绳子要花的力气就小很多—这就相当于轮胎的牵引力极限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5-1 17:08 发表

速度太块进弯任何救车行为都是徒劳的,只不过是甩出去的姿势的区别,但是可控范围内的打滑绝对是靠踩油门来控制的,当然正常要跑得快的话肯定是要完全避免任何形式的打滑.
准确的严谨的来说,轮胎的极限不是指那打哪,而是在很小的范围内的一定程度的滑移率才是最大抓地力的时候,一旦超过滑移角,才是侧滑,感觉跟最好的意义上的刹车一样把,抱死和不抱死之间是最大摩擦力,和物理上一样,拉动一个物体,最大的一个力将是在物体即将动但还没动,稍微有一点点那么动的的意思的那个时刻,听起来有点绕口啊,哈哈哈
引用:
轮胎的最终行进方向会与轮圈实际所指的方向存在稍许差异。轮胎所指的方向与车轮所行驶的路面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即为滑移角
在干燥跑道上,最大抓地力—因此,根据轮胎类型,最大加速度、刹车和过弯(最大滑移角)----出现在侧滑率大约为3%至10%时,这就意味着存在一定数量滑移时轮胎能够产生最大抓地力

TOP

有些理论和tger一概想想中的飘移的理论有些相悖,是的。这就是场地赛抓地力跑法和飘移跑法的区别。
飘逸是故意靠猛打方向或者弹离合,或者大马力推进,故意靠打方向或者硬件的调教让车子突然的改变重量的分布后的侧滑状态而去利用这种侧滑的一种跑法..利用转向过度..其实还是一种很高级的对车子重量分配,重量控制的一种技术。
理论是不一样的...我也不太懂飘移,虽然知道原理,但是没用自己的车子驶过,只拉过手刹...没办法,没钱,老婆比较凶。。
而且正宗飘的,手刹也是要改的..

TOP

看分析,lz应该是一位电竞赛车理论达人…… 是真爱

TOP

mb 好专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lz又喝多了?

其实我觉得车区这帮人一起跑跑线上赛应该很有趣。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od (iTouch)
引用:
原帖由 @sleepd  于 2013-5-2 10: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lz又喝多了?

其实我觉得车区这帮人一起跑跑线上赛应该很有趣。
对啊,或者gt5计时赛这样。

TOP

这里有多少人跑GT5的 ,好久没联机了一起HIGH下吧。毕竟跑场地还有地域限制。

楼主的太长了我没看完,看了第一段觉得还是有些片面。动力的确是主要因素,但是有规格的比赛,跟搏击比赛划分级别一个道理,对排量和车重之类还是限制的,如果光说TRACK DAY之类的,我觉得还是自己跑自己的就好。

另外,还有一句话,叫比的是刹车:D ,这方面也是重要因素。
竞速的话综合性的因素实在太多,光靠动力、油门、去讲,很难概括全部,这就是这个运动的魅力所在,有时候同样过一个弯,油门更大,踩的时间更长,但时间就是没法缩短,相信很多刷过TA的人都有同感。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