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杂谈] ZT 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日车 德车观点

引用:
原帖由 stkoichi 于 2011-8-12 17:06 发表
欧美车要买就买进口车,价格往30W以上看,比如BBA
雷克萨斯也卖个50W,我就觉得很坑了...那怕它燃油经济性很好,保养费用低。
家用车10W-15W日系车随便买...国产欧美车在这个价格区间感觉不出有优势。
20W的B级车 ...
20W以上B级以前还有个锐志撑着,现在欧美一堆2.0T出来了,不管从外形还是性能上我真不知道日本B级车还有什么可拿出来与之抗衡的。放眼望去全是些老人车。


TOP

太绝对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11-8-12 14:56 发表
看懂了,大致意思是日车就是好。欧洲车是渣不能买。

很客观嘛,哈哈
哦,有问题?难道说的都是假的?对于主流A0 A级国产日车 德车都简配了,只不过简配方式不同,大众保持全面功能 但是减掉品质 日车减掉某些功能但是没有减掉的部分保持优良品质。难道大众的锦湖轮胎 下摆臂 之类的简配不是事实?况且按照时间来看,大众相对过去越来越减 反倒是日车相对过去细节配置还有进步。A0的POLO以前独一无二的一些优秀细节配置和做工越来越少越来越缩,比如4轮碟刹 飞度以前没有现在有 POLO彻底消失了,发动机的差距就不说了。 A级的速腾,PQ35从综合性能来说绝对是这个级别标杆。ESP也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全系标配。但是从新一代国产速腾NCS看,竟然用的是美版板车悬挂,跟自主大众的朗逸 宝来还有什么区别???ESP也看不到了。价格会比速腾便宜?绝对不可能,宝来就不用卖了。比如以前日车这个级别是不会有什么稳定程序的,但现在卡罗拉 思域高配一样有VSC/VSA 翼神中配开始全有 逸致价格坑爹好歹全系都有,气囊什么的也比大众车多。当然这只是一些表面,但怎么看都是大众相对过去自己的优势一直在往下走,日车怎么说也是比过去更注重一些细节配置。我也说了 主要还是集中在20万以下A0 A级市场。从B级车开始,价位摆在那,不管德日美大家都还是做得还可以,大众车依然也保持了自己的优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stkoichi  于 2011-8-12 17:06 发表
欧美车要买就买进口车,价格往30W以上看,比如BBA
雷克萨斯也卖个50W,我就觉得很坑了...那怕它燃油经济性很好,保养费用低。
家用车10W15W日系车随便买...国产欧美车在这个价格区间感觉不出有优势。
20W的B级车就 ...
给我来10辆ls600hl,我砸锅卖铁卖房借高利贷都要凑出500万,转手卖掉比炒房赚钱还快啊。

本帖最后由 GTFANS 于 2011-8-12 18:22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日本人绝壁不懂得中国人想要的是什么,简单几个字,就是要表面看的到,摸的着,也就是要有噱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鬼舞者4 于 2011-8-12 18:15 发表
日本人绝壁不懂得中国人想要的是什么,简单几个字,就是要表面看的到,摸的着,也就是要有噱头。
不可能,省油他们最懂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irbox 于 2011-8-12 14: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800)

作为一个在美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多年的硬件研发人员。我不同意LZ的说法。就最近做的竞争对手分析,日本D家的东西做的最偷工减料。别人外壳全金属的,他的是塑料外壳加金属 ...
求“更深层次原因”。

我也比较过YV厂和C厂的相同产品,某倒闭厂的电路板的档次可真不能比啊 :D

另外,某倒闭厂LXXX车的遮阳板用两张硬板纸做内芯的事情还真令人屎尿未及啊,233max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各有特点而已,只是不对某些人群的要求罢了。

TOP

上面有几楼的观点很有意思,其实我希望大家从各自的工作经验来对比一下欧美和日本。

就我来说,我是做税务咨询的,专攻转让定价分析。按中国税法规定,符合一定标准(例如关联购销超过2亿)的企业必须准备转让定价的同期资料准备。

我们的客户基本全部都是跨国企业的在华公司。但从国籍分布来看,非常有意思,日本企业占着显著的比例,接近40%;欧洲企业明显少了很多;很意外地是美国企业比例也不高;韩国、台湾企业么,被税务机关查到了再急匆匆找我们的非常多。

在苏州地区,转让定价被税务机关调查最多的集中在台湾企业,日资企业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接触的日本企业中,按照税法规定需求准备资料的占到的90%以上。

我们对此感到奇怪,服务组老大是台湾人,她说在全球范围内都这样,日本企业的法律合规性绝对最高。

以上跟车无直接关系,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个人对日本企业的合规性信任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1-8-12 19:17 编辑 ]

TOP

大众到也没必要喷,上海那家被德国人看得死死的,真没什么利润,所以你看同档次的车,上海大众的基本上都是卖的最贵的,还减配,17大众东北人野一点,稍微好一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Raven 激骚 +10 拍拍肩膀 2011-8-12 20:15

TOP

引用:
原帖由 井冈山剿匪记 于 2011-8-12 17:18 发表

20W以上B级以前还有个锐志撑着,现在欧美一堆2.0T出来了,不管从外形还是性能上我真不知道日本B级车还有什么可拿出来与之抗衡的。放眼望去全是些老人车。
还有G37

TOP

我买的b和a都是进口的,该坑爹还是坑爹,准备给最后一还没用过的b一次尝试,完了就更好比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0= 于 2011-8-13 00:55 发表

还有G37
我说的是20多W的,口误

TOP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1-8-12 19:16 发表
上面有几楼的观点很有意思,其实我希望大家从各自的工作经验来对比一下欧美和日本。

就我来说,我是做税务咨询的,专攻转让定价分析。按中国税法规定,符合一定标准(例如关联购销超过2亿)的企业必须准备转让定价 ...
鬼子出了名的胆小,因此就特别守法。钻空子的都是汉奸,出各种主意。

不过这个和减配没关系

TOP

引用:
原帖由 rb 于 2011-8-12 18:27 发表

求“更深层次原因”。

我也比较过YV厂和C厂的相同产品,某倒闭厂的电路板的档次可真不能比啊 :D

另外,某倒闭厂LXXX车的遮阳板用两张硬板纸做内芯的事情还真令人屎尿未及啊,233max
倒闭的Lxxx是啥....想不起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