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罗老师加油


TOP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TOP



TOP

LZ乃不世出的得道战饭,恳请TG管理层与时俱进修改现有版规遣其进屋避暑。

TOP

LZ的长篇是一定要拜的

TOP

LZ 觉得自己有一篇帖在TG顶得热血沸腾,于是欣喜若狂决定再接再厉

TOP

老夫?你究竟多大?楼主?

TOP

罗老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TOP

楼主文笔真好,支持!!
罗老师那种人,哎……

TOP

Len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RestlessDream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最好的案例就是2006年《游戏一周》(Gamer Weekly)杂志猝死事件。

《游戏一周》以周刊的形式,想在速度上超越两本既有杂志半月刊的出刊速率——不客气地说,这种定位从一开始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这可能和其主创来自某既有杂志编辑部有关。虽然是周刊,但其内容结构、指导思想,乃至版式安排都与某既有杂志如出一辙。以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论,每周4.98元,一个月四周,和某刊半月一本,定价9.8元相比根本不存在价格优势。但不要忘了《游戏一周》增加的是读者每周购买的时间成本,与其频繁上街,一个月跑四次寻求一个替代品,不如直接买半月刊就是了——可以说《一周》的“单位资讯成本”无疑是最高的。更致命的是《一周》在节奏上完全忽视了网络媒体的隐形地雷阵。资讯不可能比网络快;功略等传统杂志的优势内容则在质量上最多与原刊持平、在速度上又败于网媒;而专题类内容则在这本薄薄的周刊里基本找不到页面和策划时间。前有旧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截源,后有各路网络媒体的追杀,这样的杂志当然无法生存下去。




游戏一周的猝死并不是因为楼主分析的这个原因(至少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有些funny,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成功了,一群人去点评,失败了,一群人去分析。感叹一下突然蒸发的游戏一周罢了……

大愚若智——郑渊洁

大智若愚的人我见到的不多。常见的是大愚若智的人。大愚者,极度笨傻也。极度笨傻的人以智者的面貌出现,应该说难度较大。大智若愚是智者假装笨,大愚若智则是愚者假装聪明。按说智者装笨容易,愚者装聪明难。其实不然。智者装笨已经被人识破穿帮,否则“大智若愚”这句话不会应运而生。而愚者装聪明至今未被世人察觉,证据是“大愚若智”这个词汇从未进入语言流通领域。由此可见人们还没意识到很多貌似智者,其实是愚者假装的。

纵观所有大愚若智者,所掌握的事半功倍诀窍有二。其一是居高临下给别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或曰给别人提建议,抑或美其名曰批评家。往年,大愚若智者是在亲朋好友聚会时高谈阔论常青指路,如今拜科技之赐,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论坛或博客给素不相识的人指引前进方向。其实真正的成功者,都视时间为生命,他们恨不得将每分钟掰成两半用,埋头走自己的路,无暇关顾他人的路如何走。再说了,智者都清楚,投人胎活一回不容易,自己的路自己走,他人毋庸置喙,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大愚若智者的第二个诀窍是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了说,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了说,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偏偏人类就有这样的误区,对于使用母语发音能说出让同胞听不懂的话的人,大都会肃然起敬。这就助长了大愚若智者变本加厉乐此不疲地发明新名词唬人。

此外,另有一个盛产大愚若智者的高危人群:家长群体。几乎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可是有多少家长分析过“龙”的特点,然后按照龙的特点把孩子往龙培养?爱迪生是龙,爱因斯坦也是龙,所有“龙”的共同特点就是逆向思维外加蔑视权威。鲜见有家长按照这样的思路望子成龙培养孩子。使用培养虫的方法(逆来顺受言听计从听话听话再听话)培养龙,不是大愚若智是什么?




谢过

TOP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TOP

以罗老师的秉性来说,必然会回帖说:“写了这么长又没稿费,真可怜”云云……

TOP

处女回帖赠与楼主...

TOP

starocean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罗老湿的稿费似乎都用在包鸡上了

TOP

强文留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