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头
原帖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别混淆概念,只有iOS应用内消费才是37分成,从iOS2应用商店上线第一天规矩就是这么定的,早就是国际惯例。 什么叫应用内消费?在iOS应用上购买在iOS应用内消费的功能,游戏,音乐,书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魔头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4-21 00:02 发表 微信也敢硬刚苹果?疯了。。就算IOS微信下架了,苹果分分钟搞出一个媲美微信的社交软件来不要太容易
天外飞仙
原帖由 @xuewen_123 于 2017-4-21 09:12 发表 要是苹果在手机上能达到pc上windows一样的占有率,那才是企鹅疯了,否则这么干只能认为是苹果疯了
魔王撒旦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17-4-21 09:21 发表 ms怎么不象苹果一样在pc平台上分成?
小黑屋
元始天尊
告别泪流满面
原帖由 @zhouli520 于 2017-4-20 20:39 发表 微信炒作这个其实就是利用大赏这个有点类似道德至高点一样的理由来带苹果节奏罢了 虽然叫大赏,其实就相当于是购买了作者的文章阅读权罢了,只是这个行为是自愿的,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但是这就相当于你买的是电子书一样,在这个场景下是符合苹果对于购买虚拟物品必须使用内购的规则的 既然是在苹果这个平台玩,自然只能遵守苹果的规则,不然有实力的话自然可以不爽不要玩了 其实所有平台商都一样的,正常商业行为,也没有什么道德理由来喷这个事,毕竟对于纯慈善事业苹果是不会抽提成的
魔神至尊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13 发表 什么叫购买,不是苹果所决定的。 首先,有通行的法理和普遍的约定俗成的商业逻辑存在,这个通常称为商业实质。 其次,法律法规,各国的经济法,这是基于商业实质和法理对于商业规则的梳理,将其上升到法律高度。商业纠纷的解决,最终靠的是法律。 第三,才需要考虑苹果所制定的规则以及相应规则的解释。 以上三个层次是有先后,不能颠倒。 你可以认为这是购买,依据的是苹果的规则和解释,但是个人认为,按通行商业规则以及现行合同法的规定,很难界定为购买,捐赠更为合适。 腾讯为什么敢带节奏,关键在于这个场景下确实他更占理。 高通可以按自己制定的规则去干手机厂商,政府同样可以按所在国法律干高通。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7-4-21 10:26 发表 说得自己好像是律师一样,你“个人认为”有屁用,2333。
禁止访问
原帖由 旧瓒的眼睛 于 2017-4-21 10: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捐赠喷了,那只是你自己这么认为而已,如果我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打赏的,原因是这篇文章提供的技术支持确实在工作中帮助了我,那到底算什么?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28 发表 我跟律师共同点就是“先生”。 本职工作就是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我个人意见很值钱的,谢谢。
大侠
原帖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7 发表 别混淆概念,只有iOS应用内消费才是37分成,从iOS2应用商店上线第一天规矩就是这么定的,早就是国际惯例。 什么叫应用内消费?在iOS应用上购买在iOS应用内消费的功能,游戏,音乐,书籍,影视节目,叫做应用内消费。银行转账不是应用内消费,网购实体商品线下服务不是应用内消费,购买在非iOS平台使用的的书籍,软件,游戏不是应用内消费(比如Steam/Xbox App)。 我就问你,在PS4上线一个免费游戏,主要功能是另搞一套账号支付体系,然后出售其他4399小游戏。不通过索尼账号,所得收入不给索尼分成。索尼会让这个游戏过审? 本帖最后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8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人品问题男 于 2017-4-21 11:13 发表 第一,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这个免费游戏,那么索尼可以按比例抽成; 第二,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在这个免费游戏里开店的第三方,索尼要求跟这个免费游戏抽成是不是脑残?所以,索尼可以禁掉这个游戏,但不会说你给我抽成我就让你上架(苹果就是这么说的)。 第三,索尼也可以跟免费游戏里的第三方要求抽成,对应的就是苹果要求公众号交保护费。这种方式说的通,但是我就想知道苹果用iap绕过微信支付之后,打算从什么渠道去取得公众号的银行账号?让腾讯帮忙把微信支付里绑定的银行卡号拿过来?先不说合不合法,苹果打算花多少钱雇腾讯干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