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企鹅是要正面刚苹果了?自寻死路

引用:
原帖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别混淆概念,只有iOS应用内消费才是37分成,从iOS2应用商店上线第一天规矩就是这么定的,早就是国际惯例。
什么叫应用内消费?在iOS应用上购买在iOS应用内消费的功能,游戏,音乐,书 ...
喷了,IOS上的规定算哪门子国际惯例?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4-21 00:02 发表
微信也敢硬刚苹果?疯了。。就算IOS微信下架了,苹果分分钟搞出一个媲美微信的社交软件来不要太容易
要是苹果在手机上能达到pc上windows一样的占有率,那才是企鹅疯了,否则这么干只能认为是苹果疯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xuewen_123  于 2017-4-21 09:12 发表
要是苹果在手机上能达到pc上windows一样的占有率,那才是企鹅疯了,否则这么干只能认为是苹果疯了
ms怎么不象苹果一样在pc平台上分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17-4-21 09:21 发表
ms怎么不象苹果一样在pc平台上分成?
当初的那个什么game for windows发行的第三方游戏不抽成?别逗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Pro 5
苹果税,这不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么。等苹果进入下降周期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到底合不合理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zhouli520  于 2017-4-20 20:39 发表
微信炒作这个其实就是利用大赏这个有点类似道德至高点一样的理由来带苹果节奏罢了 虽然叫大赏,其实就相当于是购买了作者的文章阅读权罢了,只是这个行为是自愿的,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但是这就相当于你买的是电子书一样,在这个场景下是符合苹果对于购买虚拟物品必须使用内购的规则的
既然是在苹果这个平台玩,自然只能遵守苹果的规则,不然有实力的话自然可以不爽不要玩了 其实所有平台商都一样的,正常商业行为,也没有什么道德理由来喷这个事,毕竟对于纯慈善事业苹果是不会抽提成的
什么叫购买,不是苹果所决定的。
首先,有通行的法理和普遍的约定俗成的商业逻辑存在,这个通常称为商业实质。
其次,法律法规,各国的经济法,这是基于商业实质和法理对于商业规则的梳理,将其上升到法律高度。商业纠纷的解决,最终靠的是法律。
第三,才需要考虑苹果所制定的规则以及相应规则的解释。

以上三个层次是有先后,不能颠倒。
你可以认为这是购买,依据的是苹果的规则和解释,但是个人认为,按通行商业规则以及现行合同法的规定,很难界定为购买,捐赠更为合适。
腾讯为什么敢带节奏,关键在于这个场景下确实他更占理。
高通可以按自己制定的规则去干手机厂商,政府同样可以按所在国法律干高通。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13 发表
什么叫购买,不是苹果所决定的。
首先,有通行的法理和普遍的约定俗成的商业逻辑存在,这个通常称为商业实质。
其次,法律法规,各国的经济法,这是基于商业实质和法理对于商业规则的梳理,将其上升到法律高度。商业纠纷的解决,最终靠的是法律。
第三,才需要考虑苹果所制定的规则以及相应规则的解释。

以上三个层次是有先后,不能颠倒。
你可以认为这是购买,依据的是苹果的规则和解释,但是个人认为,按通行商业规则以及现行合同法的规定,很难界定为购买,捐赠更为合适。
腾讯为什么敢带节奏,关键在于这个场景下确实他更占理。
高通可以按自己制定的规则去干手机厂商,政府同样可以按所在国法律干高通。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说得自己好像是律师一样,你“个人认为”有屁用,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捐赠喷了,那只是你自己这么认为而已,如果我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打赏的,原因是这篇文章提供的技术支持确实在工作中帮助了我,那到底算什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7-4-21 10:26 发表
说得自己好像是律师一样,你“个人认为”有屁用,2333。
我跟律师共同点就是“先生”。
本职工作就是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我个人意见很值钱的,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旧瓒的眼睛 于 2017-4-21 10: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捐赠喷了,那只是你自己这么认为而已,如果我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打赏的,原因是这篇文章提供的技术支持确实在工作中帮助了我,那到底算什么?
你不出钱这篇文章也确实在工作中帮了你  又不是打赏了才能看到  你的钱并不是购买这个文章内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7-4-21 10:28 发表
我跟律师共同点就是“先生”。
本职工作就是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我个人意见很值钱的,谢谢。
你赶紧去帮马化腾打官司呀,赢了起码能赚百万。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7 发表
别混淆概念,只有iOS应用内消费才是37分成,从iOS2应用商店上线第一天规矩就是这么定的,早就是国际惯例。
什么叫应用内消费?在iOS应用上购买在iOS应用内消费的功能,游戏,音乐,书籍,影视节目,叫做应用内消费。银行转账不是应用内消费,网购实体商品线下服务不是应用内消费,购买在非iOS平台使用的的书籍,软件,游戏不是应用内消费(比如Steam/Xbox App)。

我就问你,在PS4上线一个免费游戏,主要功能是另搞一套账号支付体系,然后出售其他4399小游戏。不通过索尼账号,所得收入不给索尼分成。索尼会让这个游戏过审?

本帖最后由 ngw39 于 2017421 08:38 通过手机版编辑
第一,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这个免费游戏,那么索尼可以按比例抽成;

第二,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在这个免费游戏里开店的第三方,索尼要求跟这个免费游戏抽成是不是脑残?所以,索尼可以禁掉这个游戏,但不会说你给我抽成我就让你上架(苹果就是这么说的)。

第三,索尼也可以跟免费游戏里的第三方要求抽成,对应的就是苹果要求公众号交保护费。这种方式说的通,但是我就想知道苹果用iap绕过微信支付之后,打算从什么渠道去取得公众号的银行账号?让腾讯帮忙把微信支付里绑定的银行卡号拿过来?先不说合不合法,苹果打算花多少钱雇腾讯干这事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喷了,这个帖子从昨天战到今天.....各种新奇解读......

一早就说了,这事再简单不过了。不是因为苹果不能抽水就卡企鹅,而是新版微信不符合审核规则。红包运营了几年了?苹果坑过一声?

根本点在于,苹果要求所有app内让用户产生费用的功能必须用iap的标示和iap渠道。这个要求是有利于苹果提升iPhone的用户体验。
很简单就说其中一点,微信能在app内放置一个自己渠道的扣款按钮,那么其他第三方app是不是也能放一个专门骗钱的按钮?出了事,还要苹果担责任。
原文也写了,微信放置这个打赏按钮一不符合iap规范,二给容易用户带来混淆,所以被app审核reject。然后企鹅清楚明白的做了放弃选择。

至于37分层,这是很早的平台规则,不能说你是企鹅你就要28或者19,别的第三方都按这个要求来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migiry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4-21 19:37
  • 一直都在胖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4-21 11:16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吵这么多帖真没意思,这事最后影响也就一帮玩自媒体的换安卓手机而已,苹果又不在乎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少一些人用iPhone对世界有影响吗?只对这帖子里一些跳脚的人有影响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人品问题男  于 2017-4-21 11:13 发表
第一,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这个免费游戏,那么索尼可以按比例抽成;

第二,如果购买小游戏时,收款方是在这个免费游戏里开店的第三方,索尼要求跟这个免费游戏抽成是不是脑残?所以,索尼可以禁掉这个游戏,但不会说你给我抽成我就让你上架(苹果就是这么说的)。

第三,索尼也可以跟免费游戏里的第三方要求抽成,对应的就是苹果要求公众号交保护费。这种方式说的通,但是我就想知道苹果用iap绕过微信支付之后,打算从什么渠道去取得公众号的银行账号?让腾讯帮忙把微信支付里绑定的银行卡号拿过来?先不说合不合法,苹果打算花多少钱雇腾讯干这事儿?
参考iOS版斗鱼。
用户充钱打赏主播,苹果和斗鱼结算,斗鱼和主播结算,苹果不直接和主播结算。
斗鱼在iOS平台上的消费,苹果分30%。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