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专题研究】次世代主机RTS如何更上层楼?

引用:
原帖由 ZENITHknight 于 2007-5-21 15:34 发表
所以我认为这个战略是错误的,C&C3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去争取那些非专业玩家,这会导致在高端用户中认为C&C是“面对低端玩家的游戏”而排斥它。

后编:提高销量来讲,这是当前不错的战略,只不过稍微有点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本区置顶有个制作人访谈,貌似没所谓的“用XO版来捧PC版”的“战略”


TOP

引用:
原帖由 flysnow 于 2007-5-21 16:29 发表


你真的明白什么叫战术,什么叫战略吗?
从别人BLOG上看到一个文章,写的不错,Z过来给您看看。
我觉得我们在这贴里面继续就战略战术的问题讨论下去的话,有点跑题,也有点不给LZ面子。所以你同不同意也好,反正我是准备就此打住了!


几个个重点我摘出来给您看看:
  说得明白一点,指挥全部“战斗”或战场的是“战略”,而指挥某一个“战场”或战斗的则是“战术”。
  战术,是指具体的战斗指挥而言,但也包括一般的战斗方案的设计。
  而作战则更为具体,是指在一定期间,指挥一个或几个部队,采取的对敌军事行动而言。在这一军事行动中,可以包括几个“战斗”。
  所谓战术,概括地说,就是“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要是觉得上面几句都是废话,那下面的文章也不用你劳神看了。

========http://blog.sina.com.cn/u/48b09271010003kk=================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关键词: 战略    战术                                          
战略与战术有何区别

小山内宏 [日本]   [出自《现代战略论》]

一、什么是战略
二、战术和作战
三、所谓战术



一、什么是战略
  战略,英语叫做Strategy,德语叫做Strategie。据说,这是来自希腊语的“指挥官”一词,就是指挥军队的意思。又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希腊语的“诡计”一词。确实,出自东方的不朽的战略论《孙子》一书,就是从“兵者,诡道也”这一句话开始阐述其战略理论的。总之,战略这个词,恐怕可以说是一个支配战争的“有分量”的词。
  最近,似乎有人随意地乱用这个词。从企业的经营战略、谋利战略,直到打麻将的必胜战略,到处都在使用。我觉得不应该把战争用语和一般用语混同起来,必须严加区别,因为战争与和平各有其本质,二者之间。应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而清楚地掌握战争与和平的真正涵义。
  那么,在现代,对于“战略”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所谓战略,被认为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但是,战略还有其更为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已经打起来的战争,从更高的立脚点来解释,可以分为“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两种。
  首先是“国家战略”。为了实现国家的目标,无论平时或战时,在发展和运用国家军事力量的同时,还要发展并运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实力,为此而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就叫做“国家战略”。
  不过,国家战略既然是战略,实质上,它必然涉及到谋求国家的扩张,以及发展和加强支撑这种扩张的军事力量,这恐怕是现实的情况。
  同时,在国家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是“军事战略”。说穿了,它就是通过动用军事力量,或以武力为后盾,来推行国家对外政策而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总之,需要明确认识到,所谓战略,不论怎么说,都是同军事力量的运用联系着的。
  上述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可以称做“广义”的战略。而前面提到的战略,则可以叫做“狭义”的战略。
  我们在军事上使用的“战略”一词,就是这种狭义的战略,也就是“设想、计划、准备、指导作战的方针策略,一般地说,是高于战术的概念,它是指导和运用战术的”。
  说得明白一点,指挥全部“战斗”或战场的是“战略”,而指挥某一个“战场”或战斗的则是“战术”。


二、战术和作战
  这里提到了“战术”,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它的涵义。
  所谓战术,就是“达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的计谋”。那么,它同通常所说的“作战”有什么区别呢?
  战术,是指具体的战斗指挥而言,但也包括一般的战斗方案的设计。
  而作战则更为具体,是指在一定期间,指挥一个或几个部队,采取的对敌军事行动而言。在这一军事行动中,可以包括几个“战斗”。
  这样,因为战术比战略更为具体,所以,同时它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内容。
  最近,常常说“战略轰炸”或“战术轰炸”。
  也许有人认为,不论那一种,反正都是倾泻大量的炸弹,恐怕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战略”和“战术”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战略轰炸”,从实际使用大型重轰炸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就正式出现了。
  这种战略轰作,不仅袭击军事目标,即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
  因此,战略轰炸必然是“狂轰滥炸”,通常情况下,非战斗人员必然遭受极其产重的伤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7至8月,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汉堡进行了狂轰滥炸。汉堡是一个拥有一百七十六万人口的城市,在7月间,遭受三次大规模的空袭,投下了大批高性能炸弹和镁制燃烧弹,城市的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六十遭到破坏,有三十五万人受害,大约有十万市民死亡。
  自1945年3月以后,对日本也进行了非常有计划的战略轰炸,摧毁了日本进行战争的能力,第一次就是3月10日的东京大空袭。
  这一次,选定了东京这个大城市,特别是工商业者居住的人口稠密地区,对此进行了集中轰炸。由于可怕的燃烧弹的狂轰滥炸。一夜之间,就有八万市民被炸死,十万人受伤,有二十七万栋房屋被烧毁。遭到这次轰作灾害的达一百万人以上。
  所谓战略轰炸,就是如此残酷的东西。实际上,它是违反国际法的,因为国际法禁止不加区别地杀害非战斗人员。
  这种战略轰炸的作法,是由意大利的杜黑将军提出来的,是一种“对大城市投下大量炸弹,给市民造成破坏和恐怖,以谋求结束战争”的战略。
  彻底实行这种作法的是美国的李梅将军,他对德国的大城市进行了战略轰作之后,又对日本本土的城市进行了狂轰滥炸,粉碎了日本的战斗意志。
  相对而言,所谓“战术轰炸”,是以军队和军事设施为目标,进行有限轰炸,而不是不加区别地轰炸一般市民住宅地区。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对珍珠港的袭击,就是典型的“战术轰炸”。
  此外,还经常看到“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这两个词。
  美苏两国所拥有的二千五百万吨级的氢弹,只用一发,就可以使整个的关东平原遭到严重破坏,并受到放射能的灾害,这当然不必说了。就是一百万吨级(相当于一百万吨普通黄色炸药)的核武器,也都是“战略核武器”。
  另一方面,随着核武器向着轻量和微型化发展,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四十分之一的百吨级和相当于二十分之一的一千吨级(相当于一千吨普通黄色炸药)的核武器都已成为实际使用的武器了。一万吨级的核炮弹,可以用一五五毫米的重炮发射出去,准确地在目标地点进行核爆炸,几乎同常规武器没有差别。如上所述,爆炸力和爆炸范围有严格限定的核武器,被称之为“战术核武器”。
  如果用数字表示这种界限,大体上在万吨以下,最大到二万吨的核武器(广岛型)都属于战术用核武器。至于导弹,射程在七、八百公里以下,通常为几公里以至几十公里,最大也不过一、二百公里射程的导弹,都定为战术用导弹。
  经过上述说明,我想关于“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清楚了。尤其是目前战略空军,正作为核战略军而发挥其机能。它同在常规战争中进行支援作战的战术空军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甚至连通讯部门,也分为战略通讯和战术通讯,在机能上各自独立,个别在其各自的领域内执行任务。


三、所谓战术
  为了进一步明确战略与战术的区别,让我们就“战术”,作一具体的探讨。
  所谓战术,概括地说,就是“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因此,战术必须是具体地针对个别情况而制定的。所以,它具有丰富多采的变化和机敏迅速的反应这两个重要的特点,是同高瞻远瞩而制定的“战略”相对应的。
  而战术还有几种基本的类型。
  作为战斗技术的更为狭义的战术,可列举出以下几种:
   ①针对战场情况制定的战术;
   ②有关战斗队形的战术;
   ③形成攻击作战类型的战术;
   ④根据不同的部队或兵种而制定的战术。
  总之,所谓战斗,决不是只要乱放自动步枪和投掷手榴弹就可以的,它必须以收到军事行动的效果为目的。
   1984年3月1日,越南独立同盟的游击队,奇袭了警备森严的法国空军的卡特比机场,破坏军用飞机六十架,使法军惊慌失措。
  卡特比机场位于河内郊外,只此一点,即可想见法军对它是如何重视。把周围八公里的地方都用高达三米的七层铁丝网围起来。在七层铁丝网之间,布满了作为信号用和杀伤用的地雷。铁丝网里面筑有迫击炮和机关枪的枪炮座。担任警戒的巡逻队每隔十五分钟,在铁丝网内侧巡视一次。
  如此坚固,而又戒备森严的卡特比机场,游击队是怎样才得以侵入的呢?
  这里,有一个缜密而周到的战术研究。
  首先,是“侦察”战术。
  从断然实行奇袭的八个月以前,游击队的侦察员就轮流化装进入机场周围,关于机场的一切情况,均作了充分调查,象对自家院子那样了如指掌。其间,有两名侦察员被法军逮捕,受到了严刑拷打,也没有吐露一个字,最后被处以死刑。
  另一方面,冲进机场的队员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充分掌握了“奇袭”战术。为此,曾反复进行严格的战斗训练。为了成功地冲入和退出,在沉重的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以全速跑完五至六公里。为准备武装泅渡机场前面的河川,进行一口气游过三百米河流的训练、为了潜入机场,还进行了只用两小时就可以匍匐前进五百至一千米距离的训练。此外。还训练在几秒钟内,将炸药放置在目标上,并立即撤出等等。总之,为奇袭卡特比而进行的严格紧张的训练,毫不停顿地坚持了两个月之久。
  因此,游击队在“进行”这一奇袭时,同平时训练一样,沉着而又准确,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次奇袭是没有空军的游击队,为了在地面上“击落”法国空军而采取的战术。使以二十八架B26轰炸机为首的包括运输机、侦察机等共六十架飞机,在地面上爆炸起火,这对于法军来说,是奠边府战役中的一大损失。在地面上“击落”飞机,游击队拟制了一个多么出人意料的战术啊!而它被可以称之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越南战争所继承和发展,同样的战术至今还被经常采用着。
  上述第一种类型,即针对战场情况而制定的战术,也运用在这次卡特比战斗中。“根据战斗情况”采取了攻击、防御、追击、退却等战术;根据地形条件,还采取了野战、山地、高地、森林、峡谷、河川等战术。
  第二种,即有关战斗队形的战术,有集中、散开和疏散等,在现实中,这些往往被综合运用。
  第三种,作为攻击作战的类型,有正面战术、侧面战术、穿插战术和包围战术等,把这些经常配合起来使用。
  第四种,根据不同部队或兵种而制定的,有步兵、炮兵、坦克、航空等战术,这些,在现实战争中,被综合为机动战术和阵地战术等。此外,目前,还采用新的、特殊的游击战术和劫持战术。
  综上所述,对于“战术”可能有了一个概括的理解,下面让我们就“战略”的实质,再作一探讨。



TOP

引用:
原帖由 squallySP 于 2007-5-21 15:54 发表

这就又扯到“战术”和“战略”的概念了,可能辩来辩去最后发现大家对基本概念的定义不同,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星际争霸是个即时战略游戏,这个我也不反对,我要说的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游戏更偏重于战术而非 ...
所谓的战略就是指一盘战斗的开始到结束,从头到尾所进行的一种战略方针,比如一波流,拖把流,天空宇宙流等。

围绕着战略所进行的一些列有目的性的活动称为战术。

你可能认为你的战术不够坚决,那只能说明你的战略不够明确。


TOP

有没有人想过,微操为什么会成为目前主流RTS的方向?

TOP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7-5-21 15:32 发表
三国志大战+PS3摄像头,所谓RTS的终极形态~~~

俺觉得很奇怪,一堆人围绕专为PC设计的RTS们讨论它们在Console上面的发展,这有意义么...为什么你们不讨论一下专为Console设计的RTS,比如SEGA的三国志大战。 ...
比如这种?

http://www.tgfcer.com/club/viewt ... p;extra=&page=1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5-21 16:51 发表
有没有人想过,微操为什么会成为目前主流RTS的方向?
感觉这是必然的方向

在设计的时候,厂商留给玩家无数的可能

将其发扬后RTS就有了更多的东西挖掘

也延长了其生命力

这是必然的.........

就象一个PRG,你可以疯狂练级,虐待BOSS过关

也可以不练级,邪道过关

路,厂商已经给出

走不走是自己的事情

当然,SC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给后面RTS的影响也算是空前啦

不再是简单的兵海,而是贯彻始终的战术等一系列思维的转变..........

TOP

为什么MS会在家用机上投资个HALO WARS?

相信RTS会在家用机上大有作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5-21 16:51 发表
有没有人想过,微操为什么会成为目前主流RTS的方向?
因为微操作更像是能同时控制几个人物的ACT……

好吧,我正经点。这是游戏设计的原因,攻击类型、单位类型、伤害计算……等 由于大多数人由于发现微操作会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游戏中的利益,更造成了微操作大行其道,所以BLZ也就顺水推舟推出了更加强调微操作的W3……就是这样……
概括来说就是:  微操作更像是能同时控制几个人物的ACT……   好像说回来了……

TOP

OK你既然要说了,那就简单说说星际里的战略和战术好了。

以现在常规TVZ的战略和战术来说说好了。TVZ现在的流行的战略就是前期压力,对Z造成近可能大的压力。尽量在Z的蝎子出来之前解决战斗或者给Z以难以覆灭的重创,以及近可能的减少Z的扩张。这个就是T的战略。
在这个战略的目的下,前期给Z尽量大的压力,延缓Z出蝎子的时间,比如前期MM的压制。逼迫Z出不少地堡延缓经济的发展。尽量提早科技球出现的时间,这些都是战术。还可以空投Z的分矿或者主基地等,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早科技求出来的时间,在Z出蝎子前把Z打残这一战略进行目的的。所谓的这些都是战术!!

当然Z的战略也很清晰。尽量提早蝎子产生的时间,以抵御T正面的压力。围绕这一战略,进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战术,比如现在流行的叠飞龙骚扰,要不就是用luke延缓T推进的速度。以及多造分矿,分矿尽量造的离自己主矿比较远的位置,就算T推过来的话也增加了T来回路上的时间。

所有的一举一动在真正的高手的手底下里都是有其含义在的。你看不出来那是你水平的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5-21 16:51 发表
有没有人想过,微操为什么会成为目前主流RTS的方向?
rts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竞技性

而微操正是实现竞技性的首要要素

正是微操无限的细化游戏情节,将AI和人的大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产生了电子竞技这种坐着的体育运动。

这种乐趣,不仅仅局限于高水平RTS选手之间,哪怕是入门的选手,同样会从细节中体会到。

星际,到底是几人采矿才能做到最大效率,相信只要玩过的朋友都会做这样的研究吧?


假如将AI无限扩大,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到游戏最小间隔,单位生产时间自动调整到最合理,局部战争自动定位成最大伤害输出。

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冗长到无穷无尽的游戏时间。

TOP

其实SC发展到今天

说实话,真的很神奇

这么说吧

跟高手玩,注意其走位

你和他做一样的动作

但是你会发现,你就比他慢,就是没他快

这就是微操,这就是高手

真的很玄

他们会计算每分钱如何去应用,真是神

TOP

引用:
原帖由 squallySP 于 2007-5-21 17:06 发表

因为微操作更像是能同时控制几个人物的ACT……

好吧,我正经点。这是游戏设计的原因,攻击类型、单位类型、伤害计算……等 由于大多数人由于发现微操作会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游戏中的利益,更造成了微操作大 ...
我的看法:微操是王道——前提是资源+生产模式不消失

1,强调判断和计算

2,把游戏节奏完全交给玩家

TOP

我觉得操作不是根本问题,星际中有多少操作是繁琐复杂的最后只是为了达成一个一句话就说的清的目标?为了可玩性和深度,付出了玩家大量的操作。

console做rts完全没问题,只是不要狭义的把星际魔兽帝国c&c看成rts的唯一尺度。

从战略上来看,玩家要做的只是选择,不需要大量的操作,而这种选择往往是开局时就注定了的,后面的改变也不过是这种选择的后续变招 。

从战术上来看,玩家需要的只是部队的目标,路线,朝向,发动技能的时机,对象等。操作上可以适当合理化,达到console手柄也可以接受的程度。

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东西星际2没有关注(至少从发布的消息中没能看到),玩家是谁?玩家应该是部队指挥官,他对部队发出的应该是指令而不是俯身于每一个单位上进行角色扮演,不能解决这一点操作上限永远无法解决,apm永远是一个很无聊的门槛。部队是人(或者生命)组成的,他们的情感在哪里?战争一般并不是杀干净对方的每一个人,而是通过种种物理上的打击最终取得对方意志上的溃败。现在很多游戏不能表现这一点,情感的承载体不是游戏中的部队而是玩家本身,所以对战上也只能模拟一下很游戏化的遭遇战。这点也可能成为console rts的一个突破方向。

实际上pc并不比console更适合多少做rts,只不过多年的历史和众多优秀的厂商的耕耘使现在的rts更合适pc,相信很快就有优秀的rts在各主机上茁壮成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肯 于 2007-5-21 17:16 发表
我觉得操作不是根本问题,星际中有多少操作是繁琐复杂的最后只是为了达成一个一句话就说的清的目标?为了可玩性和深度,付出了玩家大量的操作。

console做rts完全没问题,只是不要狭义的把星际魔兽帝国c&c看 ...
这只适合单机游戏

与人对战,则无聊到暴了

如果说战略和战术是区别同档次选手之间水平的标尺。

微操则是区别玩家水平的标尺。

TOP

引用:
原帖由 借酒一杯. 于 2007-5-21 17:20 发表


这只适合单机游戏

与人对战,则无聊到暴了

如果说战略和战术是区别同档次选手之间水平的标尺。

微操则是区别玩家水平的标尺。
不知道为什么无聊到爆?大脑对大脑,清晰的判断不比仅靠熟练的重复劳动有趣?当熟练操作带来的回报如此之大以致于战略制定都要屈从于此的时候,战略战术还不是空言,重复了一万次的套路猜拳也配叫战术?那种无聊的练习不是一种无谓的门槛?
当然人和人不一样
对于我,玩这种游戏初期,乐趣要大于后期,那时候大家一起战才有真正战略战术的感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