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澳大利亞 — 並非風景宣傳片



雖然比澳、美首映晚了一個月,《澳大利亞》最終還是來了。

影片上映前,無論是影評,還是官方宣傳都把本片比作是澳洲版的亂世佳人,來看看導演的經歷(現代版羅密歐與茱麗葉、紅磨坊),嗯,這僅僅是 Baz Luhrmann 的第四部電影,而且從其之前作品的風格上怎麼都不覺得他能駕馭這麼宏大的題材,但心裡還是希望導演至少能把澳洲壯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來,看完電影覺得有些遺憾,一點三億美元的投資估計收不回來了。倒不是電影拍得很雷,而是影片的主題太過“澳大利亞”,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觀眾很難明白,也很難有代入感。不能感動觀眾的電影很難賣座,美國 4,600萬的最終票房說明一切。

劇情很簡單,二戰時,英國貴族人妻為了找尋滯留澳洲的丈夫隻身前來北領地,不料丈夫被殺客死他鄉,為了儘快賣掉牧場回國,貴婦決定和本地放牛壯男一起趕者牛群去達爾文賣給軍隊,但牛肉行業的大企業主為了壟斷售價,想盡一切方法阻止,最終陰謀當然沒有得逞,貴婦也和牛郎,還有農場裡的混血小孩(白人+土著)產生感情。影片後半段,日本鬼來襲,這一家三口就此失散...

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太過“澳大利亞”的原因,除去從導演到演員的全套陣容都是全澳班之外,還有影片的刻畫重點並未落在愛情或風景上,而是“失去的一代”。所謂“失去的一代”,是指為了實現白人澳洲的設想,歷代殖民政府不但實施種族歧視政策,還對土著小孩實行西方教育,從語言和觀念上進行洗腦改造,對土著實施文化滅絕。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種文化滅族政策才算徹底結束,2008年新任總理路克文上任後面對土著連鞠三躬,對此政策鄭重道歉,但土著文化的世代缺失卻已不可彌補。雖然影片的主題很內涵,但世上其他國家對此背景不會太了解,也不很感興趣,所以電影未引起觀看熱潮和口碑推薦也是可以預計的。

其他遺憾:(1)劇情發生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的蠻荒草原,個人認為澳洲風景最好的塔斯馬尼亞地區未能涉及;(2)Hugh Jackman 和 Nicole Kidman 俊男美女長相無敵,演技就顯得有些做作;(3)男女主角的感情戲發展太過突兀,可能是人處異地容易生情吧。

影片的亮點就是戲中的混血男孩“流水”,演技清新自然,非常贊。另外後半段有一幕比較濕潤,一群孩子在救援船上清唱聖歌,救援船從濃霧中緩緩破霧滑行,畫面和意境很美。


[ 本帖最后由 STRIFE 于 2009-1-12 23:4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我很期待这个片子!!
lz的大图收了````



TOP

先放下藏獨不說,就政府對僧侶和幼童實施義務教育、漢化教育,從現今西方文明的角度來看,也算是一種文化侵略,可想這也是西方勢力對西藏問題老是指手畫腳的原因之一。


TOP

进来手图的

TOP

之前下了个rmvb的,一看是枪版,日,不知道dvdrip出来了没有。。。。。。。。。。。

TOP

大圖在電影里有沒有這個鏡頭記不清楚了
但電影畫面絕對沒有大圖這么毒
而且很多低空俯視的快速移動鏡頭
頭暈

[ 本帖最后由 STRIFE 于 2009-1-12 14:15 编辑 ]

TOP

票房一塌糊涂……第一周2000w

TOP

有清晰下载了么?前两天讯雷上还是什么都没有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STRIFE 于 2009-1-12 10:32 发表
先放下藏獨不說,就政府對僧侶和幼童實施義務教育、漢化教育,從現今西方文明的角度來看,也算是一種文化侵略,可想這也是西方勢力對西藏問題老是指手畫腳的原因之一。
但这些是必须做的。
否则后果就是永远也无法融合。

TOP

“票房毒药”不是吹出来的。

TOP

这大图很赞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9-1-29 22:50 发表


但这些是必须做的。
否则后果就是永远也无法融合。
強制民族或者文化融合
本來就算是一種滅絕啊

TOP

电影院看完疯狂赛车就不知道再看什么好了,正好赶上这个片子,打算明天去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thebesian 于 2009-1-30 00:31 发表
电影院看完疯狂赛车就不知道再看什么好了,正好赶上这个片子,打算明天去看看
要是我就再看一遍赛车。

TOP

引用:
原帖由 于 2009-1-30 00:38 发表


要是我就再看一遍赛车。
恩,看完就后悔了,又臭又长,真不如再看一遍赛车

TOP

 22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