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使用非点对点的屏比使用点对点的屏在玩游戏上占优~PS3更适合分量

在大家如火如荼的讨论着游戏是否是HD分辨率以及自己的现实设备是否点对点的时候。这里提出一个反面观点。

观点仅供参考,而且就此一说……

使用非点对点的屏比使用点对点的屏在玩游戏上占优,PS3更适合分量

游戏本身的分辨率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输出之后的实际表现却是可以通过外在的硬件来控制的。

先说一下 PS3 + HDMI + 1080点对点屏 的优势。输出到显示的流程完全无损,画面完全还原,可以越过显示媒体的信号处理(虽然很多小白买了好屏回去却不知道要关闭所有的优化处理功能)100%还原输出品质。

然后我们来看 PS3 + 分量 + 非点对点屏。为啥会用这样的组合呢,先看这个组合的几个特点。

1.分量线是模拟传输线。模拟传输线的一个附加作用是低通滤波,另一个作用是加入背景噪音。低通滤波可以过滤掉很多高频的噪音信号,让最终的信号变得更加流畅和连续。如果用一个从白道黑的纯色带来打比方的话,模拟线可以让纯色带的色彩变化更连续。背景噪音方面,分量线在纯色的情况下会给画面加上噪点。这和电影胶片上的噪点有些相似,但是颗粒要更小,更不明显。如果想找到噪点在游戏中的应用,可以参考 MassEffect —— 一个运用噪点的典型。

要是给分量线打个比方的话,这个比方就是 用 PhotoShop 对游戏画面进行微量的 智能模糊(Smart Blur) 和 微量的 噪音叠加 (Add Noise)

2.非点对点屏的信号处理器。众所周知,屏的信号处理器也是评价一款屏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著名的品牌,处理器都大致包含几个功能 —— 分辨率变换,就是倍线差值和从大图缩小图这样的功能;降噪,从时域和频域两个空间来过滤模拟信号中的噪音,电视中常见的雪花点;其他的还有对比度延展,色彩校正之类的功能。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光有分量线还不够。分量线传达的信号还将通过信号处理的处理才能在非点对点的屏幕上显示。为了改变图像的分辨率,信号处理会对整个画面进行重采样,之后还会进行降噪,最后还会进行若干色彩和亮度上的校正。

给屏打个比方的话,就是 用 PhotoShop 对游戏画面进行 缩放(Resize),去噪 (Reduce Noise),锐化 (Shapen)以及 AutoLevel ,Shadow/HighLight 等操作(视具体处理器而定)。这些操作都是微量的。虽然量小,但也不要小看这些操作,譬如以 Resize 为例,以 1920*1080 的输出变换到 1366*768 就意味着一次免费的 2XFSAA 超采样抗锯齿。

综合下来的结果是,游戏画面将会在多次信号变换和处理中磨损掉很多细小的细节,从而以更圆滑世故的形象最终展示出来。相比 HDMI+点对点 的组合。屏幕上会少掉一些让你目不暇接的“微粒”。

那么这么做的理由和出发点是什么呢。这就要说道CG工业了。众所周知,使用 MetalRay,VRay 之类的渲染器是一小格一小格渲染的。那么这个小格式怎么回事呢? Nvidia 提供的论文资料显示,在 Gelato 渲染器中,每一个 32*32 的 CG 画面小格都是从一张 2048*2048 的渲染图中缩小而来的!(根据品质要求,会有变化)即我们看到的 CG 画面其实是以损失海量的微小细节最终换来的整体性的胜利。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人海战术。同时,为了让 CG 的画面可信。电影工业中会给 CG 样本加上浓厚的 胶片噪点。来保证 CG 内容可以和 实拍的结果相吻合。

游戏直接渲染出来的画面,虽然说 “粒粒在目” 。但也可以说是一种 “毛胚” 画面。对它做一些处理是很自然也可以说是可接受的。这也是全文一直强调,分量+非点对点 的组合只适合游戏。这就好像对游戏的画面做一些 PS 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电影画面来 PS 除了特殊用途之外就显然有些多此一举了。

最终的结果是见仁见智的。有人喜欢究极原始的画面,弄得游戏画面和PC游戏一样“纤毫毕现”。但一定也有人喜欢较为柔和舒畅的游戏画面,这种方法不妨一试。

实测的结果是,使用 分量+非点对点 的组合,在 GT5P 的表现中,要比 HDMI 要好一些。画面的瑕疵减少了一些,锯齿也有改善。加上本身 GT 的低纯度用色风格。整体色彩饱和上没有什么损失。但同样的组合在 flOw 这款PS3下载游戏中,却是 HDMI+点对点 的组合更有优势,因为游戏本身就有高倍的反锯齿以及极为纯净通透的色彩。相信将来的 MGS4 也会是更适合前者组合的。

360方面没有实验,希望有人提供实验结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onsoncao 发贴积分 +65 原创内容 2008-2-9 15:34

TOP

写那么多也不容易,有这闲功夫为什么不好好看点照片呢?



TOP

原理就好像s端子玩ps2抗鋸齒吧,蘿蔔青菜儸~


TOP

之前我在ps区说用分量比用hdmi玩gt5p效果更好。。
结果被bs了。。。

TOP

楼上非常正解 ~ GT5P 这款游戏我当真觉得 PD 是把模拟信号处理带来的作用都算到可以用的机能力去了 ~

HDMI 绝对不比 分量看起来好 ……

TOP

非点对点,主要是文字效果会很糟糕。
图像的话,处理芯片好的电视效果还可以,差的电视也就糊成一团了。

TOP

当然不能买太烂的电视机,实际测试下来(确实去卖场逛了一大圈),一线品牌的,基本没有模糊成团问题~

TOP

有时候,模糊也是一种美~

TOP

引用:
原帖由 sectionboy 于 2008-2-9 14:28 发表
写那么多也不容易,有这闲功夫为什么不好好看点照片呢?
哈哈,你这沙发做的爽啊

TOP

很多小白买了好屏回去却不知道要关闭所有的优化处理功能
很多电视在输入1080p信号时是无法打开任何优化处理功能的。

TOP

主要是电视的解像芯片无法对应更高清晰度的机器吧。
玩PS3想要显示更高画质的游戏画面,想要完全发挥PS3在画面上的表演能力。
选择好的电视是必要的。
最其马都要用SONY电视,对应什么解码信号SONY自己知道,SONY电视就最适合的了。
不然就学楼主这样搞吧。

TOP

LZ用大量术语,迂回曲折地去验证一个错误的命题

点对点,或者等比偶数倍拉伸/重取样是损失最小的,非等比处理对于数字图象有极大的劣化。

你用HDMI输出到非点对点或非等比压缩的显示设备,与模拟输出分量到普通解析度的电视上,本来就不是相同的处理通道,根本无从比较,劣化最严重的地方在于显示器对HDMI非点对点输出的重采样,这,已经不是信号源而是还原设备的问题。

或许我顺着LZ思路,可以更进一步:

使用非点对点的屏比使用点对点的屏在玩游戏上占优,PS3更适合分量!
使用模拟CRT屏比使用数字LCD/PDP屏在玩游戏上占优,PS3更适合CRT!

RIGHT? REALLY?

[ 本帖最后由 aquasnake 于 2008-2-9 18:57 编辑 ]

TOP

说到底这是一种偏好,就像DX9以前很多PC玩家都喜欢TV-OUT到标清CRT。点对点和色差类似监听和HIFI,这大概接近LZ的原意吧。虽然喜好不同,但大多数玩家心里头还是觉得监听更YY。

TOP

楼上说的好,其实监听那种完全客观还原的方式并非最适合大众的欣赏。

只是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到了本质”,自我感觉很好而已。

aquasnake 的说法一点都没错,但是也还是在回避我的论点。我强调了一点就是

“游戏直接渲染出来的画面,虽然说 “粒粒在目” 。但也可以说是一种 “毛胚” 画面。” 100% 的还原这种毛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

除非这人是做游戏的,想知道别人游戏用了那些图形算法 ~

TOP

和屛摄有时比内存截图更好看一个道理,

我顶LZ

TOP

 34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