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剧透] 如何评价《长城》【原创】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记得周黎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们很难不带着一把标尺去评价一部电影,也就是说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每个人在心理上已经建立了对这部片子的主观期待,期待的不同造成观影体验的天差地别——当然这里面也有观影水平的差距,暂且不提。
由于网上遮天蔽日的负面评价,走进影院前我把预期降到很低,但事实上不可能,毕竟这是一部立下“国师执导”、“10亿人纸巨资打造”、“荷里活一线巨星主演”、“国内老中青三代鲜肉倾情献演”等诸多FLAG的年度大作,加之维塔工作室的幕后支持,竟然也动过一丝“中国版指环王”的念想,当然事后证明是我想多了。

我概括《长城》的最大问题是:简单粗暴。无论是故事交代,人物刻画还是叙事,都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部张艺谋电影——即便是对看过英雄、黄金甲和十面埋伏的人来说都不能接受。不喜欢很多影评人动不动把剧情简单的锅推给剧本,稍微捉摸一下,片子中就有大量可以调整的地方。刘德华充当了一个(普通话不标准的)旁白兼故事背景介绍,80%以上观众需要的背景知识,转折,研究发现都借由他的嘴道出,这种粗暴的安排目前想不到第二部同类电影,当然其他配角更惨,也谈不上表演,所谓的众生相/群戏不过就是杂鱼走过场,彭于晏连领便当都不愿给个特写,0.5秒带过(后期预算吃紧也是问题),鹿晗的角色性格转变无比扯淡,最后也缺少必要交代,这个角色从全片中摘掉毫无影响,反而郑恺的佞臣举手投足都颇有味道,可惜也是毫无作用的存在,其他台词都没有一句的名角就不展开了。

情节方面,和饕餮的第一场战役从站前准备到战局过半是好看的,有合理的铺垫,肃杀的气氛渲染,观众进入情绪,但战斗过半之后开始崩盘了,明明饕餮已经攻上城头,毫无征兆的就撤退了,明明是一场殊死战斗,但守军这边连个欢呼喝彩的场面都没有,给我的观感是一场演习;之后的两场战斗就更莫名其妙了:其一是两只饕餮的城头夜袭,全无铺垫,莫名其妙爬上来两只怪,目的是什么?怎么来的?都没交代。然后张涵予就挂了,然后就出殡点天灯了,当然这一幕是美的,但不能接受为了带出这组画面的粗暴铺垫,呼应了全片的最大硬伤:“简单”;其二是浓雾中的一次进攻,这次更是从饕餮如何到达城头,如何撤退,都不交代,成了只是为了主角虏获野生饕餮服务的套路。再到之后(波澜不惊地)发现密道,然后饕餮绕过守军直插汴梁,每一个桥段都像一个独立的乐高部件,被强行插在了一起,无所不在的跳脱感和出戏感让人难以集中精力,好像有一根看不到的时间轴在安排全片的拍摄:“20 :00 战斗开始 30:00煽情 60:00 来一个转折  80:00高潮  90:00 happy ending”,而张导不过是一丝不苟的执行者而已。
(键盘侠试着重新安排一下剧本设计:浓雾一战中,主角发现饕餮进攻数量不多,带着疑惑和刘德华交流,刘德华警告饕餮智商惊人且不断进化; 随后主角跟班炸开侧门试图逃跑,主角尾随追出后无意发现饕餮的密道,守军赶到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浓雾之战是佯攻,真正用意是挖开地道,这样至少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也没有牺牲更多的时间)

诚然作为一个仅仅抱着“看大片”想法的观众,本片起码是“满意”的,年轻的观影者甚至可以给出“炸裂”的评价,而我也非常倾向于把这部影片一分为二的去看:张艺谋式的大场面+维塔的特效,别说中国了,放到国际上也是上乘的效果,几处攻城战数以百万计的饕餮兵临城下,压迫感非常厉害,老谋子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表现在我看来虽有点“炫技”的嫌疑(比如擂战鼓的手势变换),但放眼欧美市场想必是会受欢迎的,战斗方面短兵相接的镜头比较少,但宏大的场面还是呈现出来了。如果要找一个公平的对标作品(当然不能是指环王),我能想到的就是诸神之战,同样是三流剧本以视觉取胜,我觉得《长城》还是略胜一筹的——当然诸神之战IMDB才5.8分属于不及格水平,赢了也没什么好高兴的;近两年还有一部《哥斯拉》一部《环太平洋》勉强可以比较,我个人觉得抛开情怀《长城》的水准介于两者之间,相比背负“史诗设定”,“宏大世界观”光环的《魔兽争霸》(IMDB 7.0)也是全方位的取胜,当然《长城》评分能否超越粉丝加持的《魔兽》?验证尚待时日。
所以,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怎么会出现如此粗糙的剧本?一代名导怎么连故事都没法好好讲了?我觉得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中美双方在剧本上的相持不下导致最终剧本其实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又要让中国观众满意,又得让西方观众接受,这个课题本来就很难落地;二是西方编剧对于(神秘的)东方文化根本驾驭不好,以至于出来的剧本都像屎一样——之前还有一部《功夫之王》也是烂穿地核的剧情。不管是哪一种,有一种洗地姿势是我不能接受的,那就是“西方观众看不懂”论,之前没有想到我国影评人已经自大到认为“我们的故事西方人看不懂所以不得不写的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三段式样板戏”的地步这次也算是别开生面,难道为了让老外接受中国文化就要把智商放在脚底板方能达成?我们的输出就是简单的放天灯飞气球吗?李安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运用何曾如此粗暴过?于是乎,“到底什么样的中国电影,是具有中西共赏特质且能正面输出中国文化且不显得简单粗暴”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仅就这点来说,张导是失败的——至少是没有达成最期的野望——所谓的“文化输出”,未免一厢情愿。

最后按惯例给这部电影打个分吧,剧情2分,场面8分,情怀1分,加权评分综合6.5分。

[

[

本帖最后由 上海狗狗 于 2017-1-5 16:45 通过手机版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ms006z 激骚 +6 精品文章 2017-1-3 21:47
  • asher 激骚 +2 感谢分享 2017-1-3 18:31

TOP

所以说张艺谋差李安太多段位。
剧情有硬伤的电影无论如何都不能给超过7分。
比如FF15



TOP

我觉得本片就是一个“攒片儿”

一个为了迎合资本跨越式进阶西方市场、经过无数的拼凑和妥协的产物。

在我印象里,攒片不多见,功夫之王算一个,最后的气宗,前一阵成龙的绝地逃亡,包括变形金刚3、4都算是攒片,都是为了想要迎合非本土市场做各种妥协,结果自然是不好看。

我对老谋子以前对十面埋伏的一个访谈记忆犹新,大致是说 我不懂武侠,我就是觉得人在上面飞,往下扔竹子这多有意思啊(竹林那场戏),换言之,以他的地位就是不懂、任性一把,你也没辙。

这段记忆后来让我对迈克贝的一段访谈有了超强的契合感,迈克贝说他没看过g1变形金刚,他也不了解变形金刚什么地位,他去军队指着f15说要这个飞机,当时将军说“你说的是红蜘蛛?”让迈克贝心有震撼,变形金刚远比他想象的要出名的多,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要以自己作为一个为非的角度去拍一个让更多人“看得懂”的变形金刚。

我说这两段,意思是:如果一个导演,他对剧本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坚持,而总想迎合多方,那电影必然是不好看的。

卡神的阿凡达,无所谓用不用东方面孔、无所谓避免白人救世主义的政治正确,首先是要拍让自己满意的电影,而不是攒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看看能出个导演剪辑版本吧。我看金陵十三钗觉得出现么多人物也都戏份合适也挺有血肉的。学生汉奸日军女人国军都挺合适,张艺谋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既然张艺谋没剪辑权,也没修改台词权。废话,雷德利斯科特都没有,他凭什么有,姑且是剧本的锅吧。实际上这就是电影工业化的一部分。这是他打工的一个项目而不是他个人的作品。

一直到十面埋伏,其实你看中国片场大人物再多场面大,依然算是个草台班子。根本缺乏管理,拍骑马戏这种危险镜头摔到人,现场居然一个负责医疗应急的人都没有。

成龙说去好莱坞拍尖峰时候那个简单上窗台的戏,他很轻松,倒是窗台吊了绳子,下面铺了缓冲,现场还有带云梯消防车,救护车待命。前期准备花了几个小时。

金陵十三钗好一些了,但依然是动不动就现场改台词剧本。不按照计划来,全围着贝尔转。导致其他中国演员准备了两天的英文台词全都白费,拍摄时候手忙脚乱。当然这个是在中国无所谓,反正他是主导,他是老大。

长城里张艺谋要改一句台词需从片场到制片人到高层,过几道程序。有时候还需要委托达蒙去沟通,当天还未必有答复。但我觉得这个是好事。看看人家的流程,学学制度怎么完成一个全世界范围上映的项目。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7-1-3 16: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比较客观的评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其实就像 47浪人一样。真田广之那帮日本人到了片场一看这盔甲怎么这样,全都说英文,还是得演。一个日本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被好莱坞润色后出来的成品就这样了。

我觉得长城在北美评价会比47浪人要高一些吧。这俩都是美国人写的东方幻想题材,都是发生在亚洲本土,少数西洋演员和大量亚洲演员。塞进猎奇东方元素给全世界观众看的商业片。毕竟长城娱乐性上要强太多了。不说大场面,看看47浪人里的树林杀怪的一段动作戏,再跟长城里雾中杀怪一段比。导演水准一目了然。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7-1-3 17:33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6.5分很合理

城头夜袭那段应该是剪崩了,如果是电视剧还以为漏看一集

TOP

后面不是说了么
饕餮前面的进攻只是为了挖洞 做掩护啊
前面打下面挖
第一次进攻
毕竟是佯攻,没必要投入主力
所以骚扰偷袭也能理解啊

这块逻辑上是说的通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有王凯吗?不是那谁吗?佞臣?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7-1-3 17: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有王凯吗?不是那谁吗?佞臣?
哦哦哦郑恺

[ 本帖最后由 上海狗狗 于 2017-1-3 17:08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彭于晏没便当吧……
张涵予那段其实英文台词有说饕餮的目的是故意设计暗杀他,不过中文台词有点把意思改了,当然这段我也觉得有些突兀过于简单粗暴,结合片长来看应该是之前有些铺垫的情节但是被剪掉了,希望这片以后能有机会出2小时以上的导演剪辑版
要说类比,跟这片最像的就是浪人47,投资好像也差不多吧,两者比较的话,长城完胜

TOP

真是搞不懂了, 这种片看过算了, 还有什么好评价的, 值得吗

TOP

严重同意狗子最后一段的分析,自己没本事把故事说好,还恬不知耻得说因为老外看不懂所以只能这么编, 然后还有一帮弱智在那里附和,说对呀对呀,只有这么拍咱们的长城才能推销出去, 我去你MD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还有个问题这片子准备欧美上映的,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片中大量中文对白不可能就硬上字幕吧? 如果换英文配音逻辑就不通了:大量对白都强调只有景甜和刘德华会英语

TOP

全片张涵予死后那一段,唱的歌及场景都很美,几乎是全片最美的一刻,但看得尴尬症犯了,感觉就是粗暴的想强行升华剧情。

看饕餮的那数量,那战斗力,其实根本不需要挖地洞,直接强攻都能把长城守军孽死!

这片之前看某公众号说,这片完全是为了拍给西方人看的。

这片在西方有非常夸张的上映屏幕数。

这片西方才是主要战场。

[ 本帖最后由 asher 于 2017-1-3 18:42 编辑 ]

TOP

 2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