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家电] 小米电饭锅不加导流槽,其实可能是有原因的!

一部999的电饭锅,我也不指望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小米你就不要把自己宣扬得太过智能化了嘛,APP里面可以添加一大堆的米种可以选择,可结果呢?屁用也没有,我严格按照刻度、量杯、APP出来的米饭大概率还是偏湿偏软。
我还是更喜欢容错率高点的松下,至少大部分米种煮出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小米呢,如果你总结多次经验,选择合适的大米,凭经验认真调节好水量还有保温时间,那么还是有可能煮出非常好吃的米饭的。
结论是,花了我这么多时间,这跟所谓智能就没屁点关系了,APP那个大米列表纯粹就是增加观赏性而已。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4:36 发表
这就是车轱辘话了。20年前我还不知道指甲盖大小的存储卡能存几百G的电影呢。

哦,太智能了超出我想象是我的问题,不够智能达不到我的要求还是我的问题?科技相对论还是科技辩证法?不是说小米这个不好,而是没比别家强。
强的是价格。
国内这low逼环境就这样了,这些个厂商一个屌样。
老罗吹的牛逼被人整成清单时不时翻出来屌一遍,小米、华为、格力,哪家不是?无论老罗还是雷布斯还是余大嘴,他们怎么说我都不会全信。
都是资深数码家电玩家了,应该有个免疫能力,对这些厂商的宣传自动打个折扣,最终还是看产品的性价比。
我这次灯从松下换到了yeelight,ih压力电饭煲自己买个小米的,象印的留给老娘在用。象印的4千,小米的800块,钞票说话呗。



TOP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4:40 发表
一部999的电饭锅,我也不指望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小米你就不要把自己宣扬得太过智能化了嘛,APP里面可以添加一大堆的米种可以选择,可结果呢?屁用也没有,我严格按照刻度、量杯、APP出来的米饭大概率还是偏湿偏 ...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4:57 发表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真不是个人口感问题,什么米也不该煮出是这样。我第一次煮饭都惊讶了怎么软成这样,明显放水太多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54 发表
强的是价格。
国内这low逼环境就这样了,这些个厂商一个屌样。
老罗吹的牛逼被人整成清单时不时翻出来屌一遍,小米、华为、格力,哪家不是?无论老罗还是雷布斯还是余大嘴,他们怎么说我都不会全信。
都是资深数码家电玩家了,应该有个免疫能力,对这些厂商的宣传自动打个折扣,最终还是看产品的性价比。
我这次灯从松下换到了yeelight,ih压力电饭煲自己买个小米的,象印的留给老娘在用。象印的4千,小米的800块,钞票说话呗。
那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啊,这说的是楼主说的智能化。煮饭这个东西还是看米,但大众嘴里就是玄学一样。你知道我之前用的什么电饭锅吗?三角牌白内胆电饭锅,100块钱,我家里消费的米和自己的口味要求100块钱的设备就足够了,300多的大品牌低端货我都没必要,500块钱的小米当然更没问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5:09 发表
那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啊,这说的是楼主说的智能化。煮饭这个东西还是看米,但大众嘴里就是玄学一样。你知道我之前用的什么电饭锅吗?三角牌白内胆电饭锅,100块钱,我家里消费的米和自己的口味要求100块钱的设备就足够了,300多的大品牌低端货我都没必要,500块钱的小米当然更没问题。
煮饭靠的是米、水和电饭煲,三者都有影响。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5: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不是个人口感问题,什么米也不该煮出是这样。我第一次煮饭都惊讶了怎么软成这样,明显放水太多了。
问题是觉得小米煮出来饭不错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啊……
吃惯高压锅的煮饭的人,会觉得所有电饭锅不行,吃惯丝苗米的人,会觉得珍珠米软绵绵太难吃了,喜欢吃饭焦的,电饭锅连饭焦都没有,更不满意……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得出个结论,小米不行嘛……其实你们这苦心我理解……
国产货嘛,经常搞着跪舔的高大上洋牌子灰头土脸……肯定要挑点毛病出来才说的过去啊,要不是心里多难受啊……
完全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4:57 发表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嗯,针对最后一句,你妈才有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5:16 发表
问题是觉得小米煮出来饭不错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啊……
吃惯高压锅的煮饭的人,会觉得所有电饭锅不行,吃惯丝苗米的人,会觉得珍珠米软绵绵太难吃了,喜欢吃饭焦的,电饭锅连饭焦都没有,更不满意……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得出个结论,小米不行嘛……其实你们这苦心我理解……
国产货嘛,经常搞着跪舔的高大上洋牌子灰头土脸……肯定要挑点毛病出来才说的过去啊,要不是心里多难受啊……
完全理解……
我们实话实说,也没往你人身上引,你这样就是想打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小米刚出了高压锅5升容量  
599-100  499

有点想买

TOP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4 16:35 发表
小米电饭锅对水量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单纯按照刻度下水会很郁闷,煮出来的米饭总是偏湿偏软,必须凭经验根据不同大米适当增减水量。
你这是废话,用什么锅都要根据米配水

TOP

引用: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19-1-16 18:03 发表

你这是废话,用什么锅都要根据米配水
这都是按照标记来的,别人家也是按标记来都不会这样。你这也是想打架,别和楼主一样。

话说回来,之所以没有导流槽我觉得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传统电饭煲那么多的废水出来。传统电饭煲其实是把水耗干了煮熟的。这电饭煲的原理是靠他温度控制的好让米饭直接熟,所以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多放水。别说煮米饭,我家小米电饭煲煮粥都不排水,锅盖上面都是干净的冷凝水不是沸腾的粥,没看沸腾多大粥就煮的特别合适,就是这种原理。但考虑到米的品种太多,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智能,所以楼主吹这个真的就是尬吹了。这种功能往往比较贵,但小米把价格拉低了,这是好处,而且确实设计的好。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引用:
原帖由 @鬼迷心窍 于 2019-1-16 17: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小米刚出了高压锅5升容量
599-100499
有点想买
这个只是普通电压力锅,不是ih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8:40 发表

这都是按照标记来的,别人家也是按标记来都不会这样。你这也是想打架,别和楼主一样。

话说回来,之所以没有导流槽我觉得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传统电饭煲那么多的废水出来。传统电饭煲其实是把水耗干了煮熟的。 ...
没水是因为你熟了马上打开,你试一试熟了继续让他自动保温时间长一点看看?
饭刚煮完,这时候温度高,水还是蒸汽,所以没水!
但是保温时间久了,温度没有煮饭的时候高,所以原来的蒸汽会凝成水了,这时候水就来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20:18 发表
没水是因为你熟了马上打开,你试一试熟了继续让他自动保温时间长一点看看?
饭刚煮完,这时候温度高,水还是蒸汽,所以没水!
但是保温时间久了,温度没有煮饭的时候高,所以原来的蒸汽会凝成水了,这时候水就来了……
对,我知道。但是清水,不脏。老式的电饭煲都不是清水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