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2ch的著名“业内”解说ff13跨平台的“真相”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Wii 于 2008-7-18 20:22 发表
顾及股东SCE将在今后持续对PSP下重注(他用的是超大炸弹这个词)

SCE就那么点股份也需要看他脸色?
2CH中国人真好骗系列。
SONY是SE社的第三大股东(8.58%),而第四大股东是宫本雅史(7.1%),
宫本是亲SONY派,两者联合再加上其余的金融团体持股者,
还是可以抗衡福岛30%的股份。

不然日本直接跨就好了,何必搞个现阶段欧美跨X360,日本PS3独占的现况,
而SE社又投入三款作品在X360的怪现像。

SE社要先藉三款先发游戏拉抬日本X360的销售量,
等X360能够有追上PS3的实力,才能获得其他股东的支持,
否则光是独占权利金的问题,SONY就能联合其他股东质疑和田与背后的福岛其决策有问题。

权利金独占与不独占,所收的钱是不同的。
10亿日圆的成本来说,跨平台要50万本才能回本,但独占只要20-30万本即可回本,
所以为何有厂商愿意独占某一平台。


TOP

引用:
原帖由 iiwang 于 2008-7-18 22:00 发表
求业内详细数据.
股权分布不需业内消息,SE社的官网就找的到。

任天堂的股权分布也有公布,山内溥本人股票占任天堂10%。

[ 本帖最后由 sisik 于 2008-7-18 23: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guoang 于 2008-7-18 23:33 发表
关键ffB的取消独占,微软肯定给了不少钱,不仅是违约金,估计还负责了很大一笔开发费用
这个是确定的,SCE有骂微软只会用金钱买游戏。
引用:
原帖由 guoang 于 2008-7-18 23:33 发表
至于独占和跨平台哪个更能赚钱,厂商也要从经济利益去考虑
要考虑到跨平台的开发成本,以及独占费用的多少,独占费用能否顶的上跨平台的收益
SM两家也不是提钱库,如果付了太多的独占费用,这个游戏不仅收不到权利金
而且还要倒贴不少钱,很少有游戏值得这样子去做
SE社的独占软体,SONY是不付钱的,他只是少收权利金而已。

基本上独占软体只是主机商少抽快一半权利金,并不是像微软会付钱独占;
SONY及任天堂都是用控制权利金的抽取多寡来达到独占软体的目的。

举个例子:当厂商独占时卖一片软体可回2元,而跨平台只可回1元,
厂商就会考虑是否是独占好回收成本,还是跨平台好回收成本。

目前X360硬体卖的比PS3多(日本除外),权利金却收的少,这也影响厂商的走向,
也导致独占于PS3的欧美游戏商较少。

还有微软除了金钱外还会提供技术支援,缺乏技术或想减少开发成本的厂商,
也会往微软靠。
引用:
原帖由 guoang 于 2008-7-18 23:33 发表
另外,对于微软来说,日本的游戏减免权利金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对厂商来说,先发xo版,再发ps3版补充也会更容易赚钱,外加xo本身开发就比较快
日本X360才六十多万台,先跨X360是找死,除非有微软付费或像SE社另有所图。

且先开发X360再移植至PS3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主要是C1的特性及VRAM的大小,
因此业界都是先搞PS3再移至X360,不然就是先做PC版,再分别移至PS3、X360上。

所以软体若先在X360出了,那么PS3版本可能就没有,或是要花不少人力及时间才移植的了,
PS3的难开发可是连ID大神都讲过的,强如ID大神都受不了,更别提其他厂商了。

[ 本帖最后由 sisik 于 2008-7-19 01:1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