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SONY总是败在自己手上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3 19:21 发表


AVSForum上面 BD VS HDDVD AB评测一大堆 偶没空和GOOGLE饭扯那些乌托邦理论
在我面前你都敢提美国的 AVSforum啊......,你知道我在 AVSforum上的马甲吗?(往枪口上撞)

既然你提到 AVSforum,那好办,应该知道 AVSforum上投影第一狂人(也可以说是 AVSforum上第一投影米人),德国佬:Wolfgang(沃尔夫冈)吧!

此人拥有一个小型的数字电影院(不是商业用途的,是自己和家人用来看的)。看的是 Stewart STUDIOTEK 130的 300英寸 7米宽的银幕(光这块幕就价值 19,000欧元)。此人是 AVSforuum上第一个将 4K-SXRD 搬回家的用户!(此人投影全部家档包括 两部 9英寸 3枪正投[一部 Barco的 CineMax,一部 SONY的 G90QM]。三部 1080p单枪正投[两部 SONY的老旗舰 QUALIA 004;另一部是新近购买的 RUNCO的 VX22D]。一部影院级的 2K(2048 x 1080)-DLP,用的是美国Christie [科视]的产品,型号忘了。另外就是一部 4K-SXRD)

此人私人影院全套家档总值:200来万欧元!德国最著名的专业投影机评测网:Cine4home经常为了评测大型高亮度正投而借用他家的私人影院(因为有那么大的欣赏环境和大到 300英寸银幕的场所除了电影院,家庭或视听室很难找,所以就借这个Wolfgang的私人影院)

AVSforum上的这张面孔不会陌生吧:(大概一年前吧,他在AVSforum上图文并茂的发过 4K-SXRD到他的私人影院的使用印象的贴)


它的私人影院家当一角(那两部落起来的 QUALIA 004加装了 2.35:1的超宽银幕镜头,是以两机叠加来放映 3D电影的)


这是他的私人影院观赏的幕布大小(300英寸,宽度为超过 7米),他本人身高 1.8米,报着小女儿站在幕布前的比例!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3 19:59 发表
是么 那问你SXRD那点亮度可以达到多少 能达到DLP室外投影效果么:D

还有你能否正视话题 格式之争 BD VS HDDVD AB评测
最高级别的视频投影仪是为电影院而设计的。并不是在开路的光照环境中用来显示图片和文稿的“数据机”!

高亮度正投是为了适应更大尺寸的投射(而不是为了到室外投影)。你对正投的原理真是狗屁不通!

正投的幕布由于使用的都是对光线超过 100%敏感度的高反光编制材料,所以对光线极度敏感,如果在开路的环境中,别说是室外的强光,就是开窗的室内环境投影的光效都会因为自然光照的反射而呈 10倍以上的下降!通常在 500勒克斯亮度的环境中,需要达到 150寸投射画面时,正投的亮度就需要超过 8000流名!!!更何况是在室外的接近与无穷大勒克斯的强光照射下呢!!!

如果在户外完全开路光照条件下,即便你的正投拥有 100,000流明的亮度也不可能正常投射 80寸的画面!!!没有哪个白痴会在户外演示环境中使用正投(除非是在黑天),户外演示只能使用光路闭路的 LED高亮度户外显示屏!!!

这点常识性问题都不懂!还在我老人家面前侃侃而谈......你哪掉料也配在 AVSForum上混???


4K-SXRD目前达到的最高亮度是影院放映的220系统,亮度为 18,000流明,这已经足够应付 20米宽的容纳观众人数在 700人以上的超大电影放映室了!!!

当然 DLP的亮度更高,目前 DLP能实现的最高亮度为 30,000流明。

我到想问一问你了,为何 DLP的亮度能达到那么高,而主要限制 LCoS亮度的原因在哪里啊?能回答吗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3 21: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3 20:24 发表
在漫游上看到过此图此人 又不代表你

你到是说啊BD VS HDDVD 300斯巴达和MI3 该不会你拿用TOSHIBA HA2这机子和PS3比吧 还有你到是拿DLP露天效果和SXRD比比看 知道谁撞枪口吧
原理都不懂瞎咋呼个啥!!!

BD 和 HD-DVD都是利用 405nm激光照射读取图像信息。

它们如果采用码流一样高,编码方式一样的记录方式的话,那么图像质量就会完全一模一样!如果你说码流一样高同时又采用一样编码方式的BD和HD-DVD图像质量有差别。那只用一种可能,就是发行商制作时的品质差异!

决定图像质量的只有三种条件:编码方式、码流大小、分辨率信息!而与记录载体的区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果采用一模一样的码流和编码方式的格式,记录在磁带、硬盘、光盘、半导体上是不会有任何不同的。

所以如果都采用 AVC.264 或 VC-1 而码流又是相同的话,那么记录在 BD上和记录在 HD-DVD上一定会是一模一样。

大家都采用 AVC.264 和 VC-1编码,而 BD的编码码流为 54Mbps。而 HD-DVD的码流只能达到 36Mbps。所以无论怎么造,BD的画质都应该好于 HD-DVD!!!

这个不是理论,而是不可否定的科学定理!!!

编码相同的规格,码流高低决定最终的画质水平这需要怀疑吗???(这个道理轻度智力障碍的人都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3 20:40 发表
就你认识的那DLP是没法混了

DLP投影最高亮度可以达到夜晚投影到对面大楼还清晰的那种程度

另外室外颁奖  演唱会等大型演出  SXRD能用不

三片式 LCOS光学引擎体积较大 现有LCOS光学引擎在产品重量、亮度上 ...
LCOS亮度难以提高是光学引擎造成的吗???基本原理都不懂还赶乱放!

LCoS量产水平? 3年前的确有问题!不过你知不知道目前 SONY 的 SXRD的年量产规模是多少!量产水平?(没错对 D-ILA也许存在这样的问题,但 SXRD早就解决了)!

SONY在 2005年 SXRD的年产规模已经达到了 300万片/年 的水平! 这个量产规模量早就超过 DLP了!!!



芯片量产能力低下一向是 DLP的问题(你知道 DLP为何要在某种意义上搞单片式吗???除了三片价格高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 DLP的产能,如果不搞单片式全搞成三片式那么 TI的供货组数就只能达到现在的 1/3。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关于户外使用,只可能是黑夜。白天的话再蠢的蠢蛋都不会用正投(不管有多高亮度)。

其实影院放映, DLP高亮度机器有很大程度上都是浪费,因为越高的亮度意味着对应越大的放映尺寸,而随着放映尺寸的增加,你放映分辨率必须提高( 10米宽的银幕用 2048 x 1080分辨率放映还能将就,但如果是 20米宽的银幕用 2K来放映的话就明显会让图像变得不平滑和粗糙,坐在前排的观众很容易看到像素效应网格)

而对于 4k-SXRD来说,它却能非常轻松的应对 20米以上的放映银幕,而根本不必担心画面会粗糙(画面依然会平滑自然,即便坐在第一排的观众也绝对不会觉察到像素效应)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