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SQUARE ENIX 將在10月1日完成公司重組,从此新生了!

那叫哑(è)然失笑(音:恶)


TOP

不,这个的确是冤枉sce了,ffm是坂口博信在ff8大获成功后头脑发热竭力推行的新项目,目的是使sq在电影界(特别是cg电影界)也确立自身的权威,并由此压制在游戏cg制造领域与自己激烈竞争的namco(因为namco当时也在日本的cg制作领域建树不凡,并且同样正大力筹备全cg动画电影《AXIS》)。此举得到了武市智行社长的支持,并且在项目上马后才通知sony集团,而sony集团刚刚收购米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同样期望能在电影事业上有所作为,也因此大力参入该计划。并负责了影片在北米发行的全部宣传费用(总计投入约4000万米刀)。

该影片原先预计两年完工,但后来因为遇到技术困难,又延期一年半才上市(还为此遭遇财政紧张,不得不发行影业股票)。前后耗资总计超过1亿3千万米刀(不含sce投入)。在米国上映三周票房收入仅3100万米刀。可谓惨败(在当时仅次于《未来水世界》的票房惨败记录),连带让索尼影业集团也付出惨重代价,索尼集团高层据说异常震怒,要求sq公司追究相关责任者,sq董事会无奈,不得不将社长武市智行,副社长坂口博信等一大票ffm项目的鼓吹者与施行者排挤出公司经营高层,铃木尚接任武市成为sq的新社长。sq遭此沉重打击后一蹶不振,最终先后被sce和enix入股、并购。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0:13 发表



哑然失笑
ya ran shi xiao
1.to be unable to stifle a laugh; can't help laughing; can't suppress one's laugh

:D
近日浏览中国博客网作家专栏,在某作家的文章里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看到他忽然大笑起来,但他只有笑的口形,却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那种哑然失笑的样子,出现了好几次,但后来我们熟悉起来后就很少再见过。”(中国博客网专栏作家2007年10月30日)
  文章的描写很传神,不过“哑然失笑”用在此处似乎不太妥当。
  《现代汉语词典》收了两个“哑然”。对第一个“哑然”的解释是:“〈书〉形 ①形容寂静:~无声全场~。②形容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失惊。”对第二个“哑然”的解释是:“(‘哑’旧读è)〈书〉形 形容笑声:~失笑。”《汉语成语词典》解释“哑然失笑”说:“哑(旧读è)然:笑声;失笑: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忍不住笑出声来。”显然,“哑然失笑”的“哑然”并不是指不出声,而是形容出声地笑。上文所引的句子因现代汉语中“哑然”的常用义而误会了“哑然失笑”,以致用不哑的“哑然失笑”来形容人“只有笑的口形,却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笑貌。
  我们就“哑然失笑”的使用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这位作家相似。我们又在“百度知道”中搜索,发现有网友将“哑然失笑”解释为:“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这里的笑可以是大声也可以是小声;‘哑然’指的是不发出声音的状态。‘哑然失笑’指的是从默不作声中禁不住笑出声来,而跟是否大声笑、小声笑并无关联。”(百度知道2006年2月17日)
  看来,误解“哑然失笑”是个挺普遍的现象。
  今天,“哑然”既可形容无声,又可形容有声,是汉语词义及字形演变、分合的结果。《说文解字·口部》云:“哑,笑也,从口亚声,《易》曰:‘笑言哑哑’。”宋代徐铉注音“於革切”。唐《篆隶万象名义·口部》:“哑,阿格反,笑声。”可见,“哑”的本义是“笑声”,反切折合成今音当读è。“哑然失笑”用的正是“哑”的本义。
  时代稍晚的字书往往兼收“哑”字的两种音义。辽代《龙龛手镜·口部·上声》:“哑,於百反,笑声也。又乌雅反,喑哑也,不言也。”宋代《广韵·马韵》:“哑,不言也,乌下切。”《广韵·陌韵》:“哑,笑声,乌格切。”宋代《大广益会玉篇·口部》:“哑,於雅切,不言也。又乌格切,笑声。”可见,“哑”的“喑哑、不言”义是后起的,反切折合作今音当读yǎ。“喑哑、不言”义后来与“笑声”义并行,遂致今日“哑然”有“寂静”和“笑声”两义。
  “哑”字“喑哑、不言”义的产生起因于字形混并。 “喑哑、不言”义字形原为“痖”或“𤺘”,形声字,“疒”为形旁,表示不说话、不发声,和疾病或生理缺陷有关,“亚”“㰳”是声旁,表明读音。后来,因不说话、不发声也与嘴巴有关,故而改换形旁,“痖”“𤺘”变成了“哑”。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哑,俗训为喑,幺下切”,正说明用“哑”来记录“喑哑、不言”义是俚俗的写法。不过,最初表“笑声”的“哑”和表“喑哑、不言”的“哑”只是同形字关系,读音和意义都不同,前者“阿格反”“於百反”“乌格切”,今均音è,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的“旧读è”,后者“乌雅反”“乌下切”“於雅切”,今均音yǎ。由于表“笑声”的“哑”(è)比较文言,不太出现于口语,而表“喑哑、不言”的“哑”(yǎ)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渐渐地,“哑”的è音因过于生僻而终被弃用,“哑”无论表示“笑声”还是“喑哑、不言”就都读yǎ了。
  辞书的编撰者忠实于标准语的实际读音,同时又希望能区别“哑”字两义的不同来源,于是在“笑声”义处注明“旧读è”。今天,我们不必刻意循古,把“哑然失笑”的“哑”读成è,但要明白“哑然失笑”并不是“无声地笑”,也不是“先哑后笑”,这里的“哑然”是出声的,我们不要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0:53 发表

旧读è

今均音yǎ。由于表“笑声”的“哑”(è)比较文言,不太出现于口语,而表“喑哑、不言”的“哑”(yǎ)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渐渐地,“哑”的è音因过于生僻而终被弃用,“哑”无论表示“笑声” ...
哦,这么说,什么词高频就正确?那么“角(jue)色”是不是也要改称角(jiao)色?仆射(ye)是不是也要改称仆射(she)?高山万重(chong)是否要改称高山万重(zhong)?

常用就意味着你用得对?果然是思维简单的不行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1:10 发表


今天,我们不必刻意循古,把“哑然失笑”的“哑”读成è,但要明白“哑然失笑”并不是“无声地笑”,也不是“先哑后笑”,这里的“哑然”是出声的,我们不要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刻意循古马甲雷你好
刻意循古总比不懂装懂好几百倍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潜水运动员 于 2008-7-22 12:48 发表
而sony集团刚刚收购米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同样期望能在电影事业上有所作为,也因此大力参入该计划。

89年收购的哥伦比亚的吧,马甲雷老师
年份用得着这么斤斤计较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7-22 12:53 发表

宋元杂剧集我还是看过的。本来角色就是“脚色”的通假………………
大哥,搞清楚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和“角色”一词到底是不是一个由来。

不懂不要装懂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17 发表


不要不懂装懂

我仿佛看到了马甲雷扭曲的脸
这个和懂不懂有任何关系么?

就算是这个“刚刚收购”说得不大确切,和到底懂不懂一件事情有任何关系么,杨泉老师?

我来告诉杨泉老师什么叫汉字的“懂”

● 懂

dǒngㄉㄨㄥˇ

◎ 了解,明白:~事。懵~。他~得这是什么意思。

看到了么?也就是说是对一个事情了解,明白,就叫懂。

我就算这个年份说的不确切,至少这个事情我让人明白了没有?是否因为这个年份不对就说明我不了解不明白这整件事情?

倒是您,一个哑然失笑,人家说读音是e,您非要跟人抬杠,被别人当众弄了个下不来台只好在“年代”“是不是常用”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上左拉右扯,当众显露出不懂装懂的丑态。时至现在,您还嫌自己的脸丢得不够是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zafm0861 于 2008-7-22 13:24 发表

雷蒂自抽记 第N话
又是什么地方把这根儿芦苇露出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22 发表
刚刚不懂装懂的用循古的精神去纠正现代读音之后
马上对别人纠正自己的时间错误耿耿于怀
还好意思说是“斤斤计较”
太搞啦~
循古证明的是“古时有这种说法”,倒是您自作聪明想让别人出丑,恰恰证明是人家懂,你自己不懂而又装懂。

时间错误并不影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您到底想从这种时间错误中怎么证明人家“不懂”什么事呢?我很有兴趣听杨泉先生给整个tg众解释解释。论题就叫“通过发现马甲雷在索尼合并哥伦比亚的时间上出现偏差证明马甲雷不懂当年sq拍电影是怎么回事”。我拭目以待先生的大作问世。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29 发表


小学智商么
说不懂装懂,说的不是你让别人懂
而是你自己不懂,装懂~
比如你的收购年代~
你是根本不了解,却引经据典~结果闹了笑话


你现在的行为是懂装不懂,又称做:装傻,装死

至于哑然失笑
人家读“YA“明明是正确的,你非要拿古时候的读法,现在已经没人用的“E”来指正别人
最傻的是,自己贴出来的论据还抽了自己巴掌

到底是谁可笑可叹啊
还在死撑+人身攻击,真是让人哑然失笑啊。

请问在读音问题上,人家不懂在什么地方?又如何装懂。

不懂,很明显是不了解某个事情,装懂,则是要装作了解某个事情。

现在是您杨泉大人不懂古语声调,还是本人不懂?是杨泉大人您证明ya才是唯一存在的读音为懂,还是别人指出这个字原本什么音为懂?

搞错了时间,到底哪里体现为不懂,我问道现在,怎么杨泉先生左一个“你就是不懂”,右一个“你就是不懂”外死活说不出“为什么能通过时间证明他不懂”的论题呢?人家搞错了时间到底怎么说人家不懂呢?

杨泉先生不要再缩头了,快解释一下。

我贴出的论据正是为证明这个读音怎样才正确,当然某些人这么读也是它的自由,我并没有干涉。倒是您想证明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33 发表


古时候是有这种读法,但是现在不用了
别人用的现在的读法,明明是对的,你偏偏去拿古时候的读法来指正别人
何其失态啊
这个和杨泉先生一直鼓吹的所谓“马甲雷不懂装懂”又有什么逻辑关系,马甲雷不过是告诉人家正确的读法。

最后请杨泉先生证明,提出古代用法到底哪里算不懂装懂。请回答,不要再缩头打岔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36 发表
马甲雷脸皮那么厚,应该要说:

“我也没说【ya】然是错的~我什么时候说过他错?
我只是说那叫【e】然
对吧?我也是对的”
杨泉先生,不要再死撑了,您现在被我扇得何等之惨,恐怕自己也明白吧。

到了最后,当一方停止在道理本身说明而只是拘泥于一味攻击对方厚脸皮,不要脸之类的无营养文字时,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在道理上哑口无言(注意,这里是哑ya),只能逞这种aq口舌来为自己找台阶下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7-22 13:39 发表
接着写啊,接着写
写的越长越好~越空越好~:D
不然,我真的要扼腕叹息了
还在无意义的扯淡。真是让人莞尔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7-22 13:41 发表



你知道香豆的,有几种写法么?
这算是娱乐大众么?

叉包先生识字么?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08-7-22 13:46 编辑 ]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