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NBA] 一提到kobe就变身michael球迷,这是不是种病啊..

那天我们班男生跑了将近一半,没啥新鲜的,平时我也基本不上晚自习,篮球队训练完了基本也放学了


TOP

周围的球迷基本都是30岁左右,还有更大的,那会都是CCTV放的体育集锦、总决赛知道的魔术师,还有就是92年奥运会了



TOP

那会最有意思的是班上有那么一个爵士球迷,天天被人围攻


TOP

那会刚开始看球,觉得最牛逼的是奥拉朱旺,结果后来乔丹复出,才发现这个人怎么谁也防不了啊,那会还喜欢便士、莫宁和希尔,我至今还是认为便士的身体素质比麦蒂好

关于90年代的防守HC有比较全面的帖子,可以去看看,为什么这回这么多人落井下石,HC的湖密自己身上找原因吧,就好比安猪无敌大黑肘,也就HC湖区还能叫好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90年代NBA是允许包夹的,而且有handcheck,防守没有三秒,经常内线站着个大个子,判罚尺度也松很多,这点不要说老球迷,科比自己都说过“我小时候看球,有时候不打出血来裁判都不吹哨,现在这种我能接受”,当年乔丹打活塞什么待遇,我相信现在很多人的确没亲眼看过,但是VC下载研究不是难事

01年增加防守三秒和后来的一系列规则变革,也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才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ny 于 2011-5-10 11:25 发表


按你的说法,人盯人这样挺好的啊

个个都是神仙不是挺好的么,能吸引好多看热闹的人

请解释一下为啥后来要改联防呢?
不让打联防不代表不允许包夹…因为当时NBA是没有防守3秒的,如果是区域联防,一冲进去就一片人,后来从01年开始为了更好的让人突破就增加了防守三秒和合理冲撞区,这样打联防,内线也不能站在三秒区镇守禁区,和FIBA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当时以马刺队为代表,经常用假盯人真联防,游走在规则之间

[ 本帖最后由 jutaro 于 2011-5-10 11: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5-10 11:32 发表


公牛第二个三连冠结束后,我有几年没怎么太看NBA,所以不清楚。

我猜可能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队在98、00世锦赛奥运会面对欧洲队的联防时,严重不适应。

梦一、二、三因为个人能力太强,所以可以无视欧洲队的 ...
屎腾才不会在乎这个呢,否则他绝对不会增加防守三秒和合理冲撞区,就是为了票房

TOP

不过,后来马刺的双塔的真联防用的算是相当恶心了,内线扎两个210+的大个子,运动能力还都不差

TOP

引用:
原帖由 意大利面 于 2011-5-10 11:37 发表
本质你来说吧,我怕你看不明白复杂的说法,告诉你包夹无球人员是最容易判断的模式了,不过我看你根本没什么心思认真讨论的,我还是继续看球吧,kazz你继续
人家压根就不是讨论篮球规则来的

我还是那句话说人家拿乔丹来压人的,去看看科密自己的行径,乔丹成就就在那,也再增加不了了,欢迎来比啊

至于说现在防守强度必90年代大的,估计张合理都看不下去了,当然安猪飞肘的确够牛逼,不过在90年代直接就打起来了,妥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ny 于 2011-5-10 11:44 发表


NBA是商业联盟,不是篮协,美国队输给蒙古队也不管stern鸟事

关键还是奥胖破坏性太大,联防能提前站位都优势那么大,1对1绝对是100%生吃,造成打了3个小时还在那罚球的情况,这种破比赛谁愿意看啊

不过又回 ...
活塞队泪流满面

TOP

我说你们说了半天也没人说到点子上,NBA的联防和FIBA完全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NBA有从2001年开始引进的防守3秒和合理冲撞区。实际上能够造成攻方人员撞人的话必须提前站在线外,而防守三秒导致了内线的真空状态,为了保证攻击侧的突破顺利,进攻内线球员往往就会提到弱侧进行牵制,在这种情况下,担任突破成功率大大提升,即使是以联防为基础的防守,由于不能驻扎内线,必须提到强侧的禁区线外,当突破时产生阻碍进攻的效果,但是与弱侧的距离拉大,分球后上篮、扣篮成功率大大增加,也就达到了提升比赛观赏性、降低防守强度的效果。

而在90年代,因为没有防守3秒,基本都有中锋镇守内线,死不出去,虽然有“孤立”法则限制完全意义上的联防,但是根据规则,只要防守方稍微偏向进攻弱侧就不会被吹罚,所以产生了很多冒牌盯人真联防,试想,你是在三秒区内瞬间转向强侧站好位置快,还是从三秒区外冲向禁区还要站到合理冲撞区以外快?乔丹法则就是在这种规则的缝隙中存在的

而且no handcheck rule更是降低了防守强度,在罚球区前对突破前进者不能进行任何手上的顶触和干扰,否则犯规 ,而在90年代压根没有这种事,经常出现从三分线开始,防守球员就在侵犯攻方球员的圆柱体,通过适当的力量改变身体的平衡和节奏,增加投或者突破的难度

至于判罚尺度没什么特别说明的,多去看看那时候的比赛就行了,现在资源又那么发达

作为外线球员乔丹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强大,40岁还能拿到50分,可见2001年之后的防守规则对他的影响只有好的没有坏的,至于科比40岁以后是不是还在打球…我都觉得说不好

[ 本帖最后由 jutaro 于 2011-5-10 15: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1-5-10 15:36 发表

41分吧,50分?
我记错了,43分
引用:
原帖由 jinny 于 2011-5-10 15:55 发表
居然理解成我说乔丹差,还教育我乔丹怎么厉害

还来个普及防守3秒没事扯个英文单词的..文不对题,太搞了。

我说的病症是咱们这个年龄层部分人“一提到kobe,都变乔丹球迷对kobe义愤填膺”
哦,那你说乔丹三分命中率超烂、乔丹那年代防守强度低是说乔丹实际上超牛逼了?表达方式特立独行,佩服佩服

[ 本帖最后由 jutaro 于 2011-5-10 15:5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