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我不是莱昂纳多黑,但是我认为没入围最佳男主很正常

引用:
原帖由 哈娜桑 于 2011-2-5 10: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本色表演就等于无演技吗?
当你说:某人怎么看都和以前一样,也就是所谓本色演出时
其实是你自己没有“掏空”,带着以前的刻板印象在观影
我一般不做这样的比较,我只是假 ...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如果你抱着欣赏电影的角度来看,那么只要能上映的,能赚钱的电影,都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我们还要横向比较。

如果你没看过那些牛逼演员的表演,你看leo和cruise的所有片子,你明显看到,他们很努力,很挣扎,很纠结。

但是你看过那些一出道基本就是大师范儿的演员,你就知道,这个天赋是根本学不来的。

leo、cruise到目前为止,表演痕迹都很重,这就是我的结论。

如果你认为你看不到表演痕迹,那我们就没法讨论了。

有的人说,我就是喜欢leo,我就是喜欢cruise,在我心里他就是最好的,最努力的。Ok,这个我也不反对。

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是我的挚爱,我所喜欢的那些演员,都演过一些让我看十分钟就看不下去的片子,所以我没有任何的偏爱。

你行,我就看。不行,我就不看。谁也不是我的挚爱。

我很喜欢cruise,我从1995年看碟中谍开始,就看过了他几乎所有的片子。

他天生适合演主角,演英雄,可以一人撑起票房,可以排在导演前边,可以自己名字和片名并列。

但是说到演技,他真的不行。


TOP

我所有评论过的演员,我每个人都至少看过三个片子。

我批评的演员,我看的其实更多。就是因为看的多,才能总结出缺点来,而且发现,根本改不了。

我到现在不敢说看片无数,但是上千部总是有的。

而且我喜欢一个片看很多遍,琢磨台词,琢磨表演,琢磨眼角眉梢传递的信息。

有的人看剧情,有的人看拍摄,我是专看表演的。

所以我很少会对一个演员做轻易的结论,但是我做出来,我有自信,两三年内不会错。

我希望leo能够三年内修成正果,成为表演大师,但是我更相信,他做不到。

如果你说,无论他做得到做不到,你都爱他。那我不反对。

我只是力求客观。



TOP

有的人说,我对演技的要求太高。

我承认,是有点高。

我在上大学时,我这上千部的电影就看过了一多半,那时不管好片烂片,我一概都看,只要是杂志有的,一概全看。

最后看得很痛苦,因为烂片永远比好片多。

所以我工作后就决定,除非有人热烈推荐,否则我只看最好演员的最好作品,其余的一概不看,我相信我错过的好片,要远远少于我错过的烂片。

我宁可把我喜欢的片子翻来覆去的品味三五遍,也不愿意求新猎奇的看一部水平一般的作品,无他,我看电影不是看故事,而是从中获得我想要的东西,如果我得不到,就不看。

一部好电影能做到翻来覆去看几遍,每遍都有新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把《迷魂记》看一百多遍的原因,因为每次看都像吸毒,能让我迷醉其中,都像恋爱,能让我魂牵梦绕,都像犯罪,能让我新奇不已。


TOP

丹尼尔戴刘易斯是少数我知道他演技很牛逼,但是他的片子我就是看不进去的类型。

TOP

引用:
原帖由 皮埃罗幻想 于 2011-2-6 12: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我看了你说的《迷魂记》,真是刺激啊,我喜欢这感觉,还下了《惊魂记》《后窗》来看,爽。跟现在的片子感觉完全不一样啊,这种风格失传了吧
其实我最喜欢希区柯克讲故事的方式。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比如科恩兄弟、昆汀、盖里奇等等,就属于个性非常明显的。

希区柯克对于悬念的把握,说真的,到现在只有个别导演的个别桥段能够看齐,要说超越,可能有,但是我没看过。

比如波兰斯基的《惊魂记》(不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故事结构完全照抄希区柯克。

但是味道呢,还是波兰斯基的味道。当然,波兰斯基肯定不想拍出一部片子,让人以为导演是希区柯克。

TOP

引用:
原帖由 呕吐啊 于 2011-2-6 18:06 发表
我就想知道 演技跟声线有个鸡 巴关系?
李雪健的广告: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另外,你听过广播剧吗?

你听没听过乔榛、丁建华、童自荣、刘广宁等人只用声音就能刻画的栩栩如生的广播剧?

而且演员的台词功夫,是大师非大师的明显界限。你听听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的吐字发音,再去对比年轻演员的那个口条,就知道什么叫专业和业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zenix 于 2011-2-6 19:56 发表
彩京看了那么多老电影啊
我90年以前的就基本很少看了
我就爱看老电影,因为能过了50年还被人记得的片子,绝壁是精品。

今天我们每年看的这几百部上千部片子,过50年后,还会被人记得的,不到1%。

所以这1%,当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TOP

OK,楼上说没关系,就没关系,我完全同意。:D

TOP

引用:
原帖由 呕吐啊 于 2011-2-6 22:58 发表

那你说卓别林有演技没吧
说真的,拿默片和有声片对比,从而认为演技与台词和声音无关,你真的很牛。

我再重复一遍,你说的我都同意。

你尚未说的,我也将表示同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11-2-8 14:01 发表
电影需要比较夸张的表演,电视剧需要实实在在的表演,所以电视剧比电影更能考验人的演技。
你看看两者的拍摄成本,就知道哪个要求高。

电影里一条就过的,那都是演技大师,连大师都有经常NG或者自我不满意的时候。

电视里一条就过的,主要是成本考虑,差不多就完了。

所以电影里,导演浪费的起胶片,和你那琢磨演技,必须要出彩。

电视里,主要从成本考虑,只要挑不出大毛病,就能过。

TOP

无论港台还是欧美,大部分演员,都是电视剧起家,等演技修炼高了,顺便出了点名气,才有人请拍电影。

从片酬来说,如果一个演员可以经常拿到电影的角色,那么他完全可以不接电视剧,因为在很多地方,这两个群体,是有明显档次之分的。所以章子怡成名后,她的经济人团队,从不接拍电视剧。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片酬还是行业影响力,电影演员都要高于电视演员。

F6后期,据说每集每个主角片酬100万美金,这在电视剧是天价,在电影里是起步价。电影界只有片酬至少达到千万美金,才算是大腕级的演员。

TOP

比如安妮斯顿,在电视圈算是一等一的演员,但是到了电影圈,也要从头做起,拍一些小商业片或者适合自己的类型片。

这和两个圈子的培养模式有关系。你电视剧可以至少演个10集左右,就算被砍,收视率也不太会归咎于你的演技不佳,大多数还是从市场定位找原因。你这个剧被砍了,还可以在别的剧上岗,大不了可以降薪,但是不会接不到角色。

电影则不同,一部电影票房完蛋,主角难辞其咎,两部电影票房完蛋,主角就开始成为票房毒药,三部电影票房完蛋,我相信主角可能一年要失业。除非你愿意自降身价去客串小角色,问题是好莱坞这些角儿都不太缺钱,宁可一两年不干,也不会自降身价把市场做砸了。

所以电视剧的模式,你可以磨练演技,失败了还可以再成功。电影属于拿来就用,你想练,对不起,就算你不要片酬,人家投资商还没这么多钱砸你身上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Pele 于 2011-2-8 16:37 发表
按我的印象
欧美电视剧界的腕级人物,去拍电影的很少,电影界的腕,拍电视剧的很少。
交集主要都是各种客串,或者一两部临时的
基本上电影明星,出道就是演电影了,电视亦然

亚洲倒是两边通吃,电影比电视稍微 ...
pele老师明显遗漏了很多明星啊。

F6里的安妮斯顿、马修佩里都转入电影圈。

格雷医生的女主角在《一炮当爹》走红后,彻底进入电影圈。

leonardo从成长烦恼被国内观众认识,也不是一两集的客串,brad pitt才是客串。

X-FILE的男主角进了电影圈。

布鲁斯威利斯原来是《蓝色月光侦探所》主演。

布鲁斯南的《斯蒂尔传奇》和《80天环游地球》国内都引进过。

pele老师这些片都没看过吗?

TOP

还有一个明星,就是24的萨瑟兰,这在电视界绝壁是扛鼎级人物。

但是电影呢?小角色而已,貌似名气比他爹小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Pele 于 2011-2-8 19:52 发表
布鲁斯南我忘记了,蓝色月光也是他,不是威利斯

安妮斯顿,还有24里面的金大波我是知道的
只不过相对来说转的还是少,而且两边都能成气候的就更少了

跟亚洲这种完全不吝,电影电视一把抓的一线明星差别还是很 ...
这片国内引进过,我是1992年左右看的

[flash=640,480]http://www.tudou.com/v/V0r7RaHc-Bs/v.swf[/flash]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