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战神点评:为什么任天堂忽悠一再成功?(完成)

2007年3月31日,Vgcharts网站的世界销量显示Wii已经卖出650万台。但是今天任天堂公布财报,截止到3月底Wii全球出货仅为584万台,连预计的出货600万台目标都没有实现。这是任天堂第二次成功的忽悠Vgcharts了。在2006年底,Vgcharts网站就高估了Wii的全球销量100万。连销量网站都一再被任天堂忽悠,更不用说那些没有辨别能力的Fans了。

事实上,任天堂的手段并不高明。游戏零售商Gamestop首席营运官Dan DeMatteo在3月底就指出:任天堂有意控制出货数量,造成Wii供不应求的假象。销量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NPD数据显示:Wii美国1-3月销量分别为43.6万,33.5万和25.9万。MC数据:日本1-3月Wii销量为45.92万,34.43万和23.85万。为什么Wii销量迅速下滑,但是很多网友依然坚信销量低是产量不足的缘故呢?

这首要从销量统计说起。日本有多家第三方统计机构,网友可以在星期五得到上周详细的主机销量。但是在美国,NPD以月为统计单位,而且公布时间很晚。欧洲销量通常在网上很难得到。这样在每个月NPD公布美国销量前,人们都会根据日本做出判断,高估Wii的全球销量。

那为什么Wii的销量一直在快速下滑中呢?新鲜感丧失?恶劣的画面?还是缺乏大作?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Wii首发为什么会成功,或者说为什么X360/PS3的首发不太成功。Wii首发成功主要有四点:出货多,价格低,圣诞节和塞尔达。

先说出货。主机首发通常需求远超生产能力,因为很多Fans初期会盲目购入。PS3因为蓝光导致初期产量低,让很多盲目型Fans空手而归。等到PS3有货时,头脑冷静下来的Fans会考虑PS3是否值得购入,是否要现在购入。这样PS3就白白损失了很多销量。科技含量低,易于制造的Wii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便宜。很多任天堂重视用户拿到Wii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因为时间成本和包换期等问题没有退换。

其次说圣诞节和价格。任天堂是圣诞商战的老手,因为很多任天堂玩家为低年龄儿童。家长会在圣诞节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任天堂游戏机作为礼物,这时价格低,提倡健身和健脑的Wii就成为了首选。圣诞节过后,任天堂游戏机销量就会下降,Wii是这样,当年的NGC也是这样。

最后一点就是能否吸引忠实玩家购入,决定因素是招牌大作(如Halo/GT)。很多玩家还在用Xbox1/PS2玩Halo2/战神2,等待次世代续作的发售。由于机能相似,GC版塞尔达只要对应Wii的操作方式就可以成为首发游戏。很多玩家因为而购入Wii(塞尔达Wii版销量超过300万)。

总结出首发成功的四点,Wii最近销量下滑的原因也就十分清楚了。盲目型玩家已经购买了Wii,圣诞节也过了,大作也没有,4个因素去了3个,不下降才怪。4月份的纸片马里奥会让Wii反弹一下,但是过后缺乏大作的Wii销量将继续下滑。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事实上Wii的销量和需求在首发后一直在下降。任天堂通过控制出货保持热销的假象,将销量下降归罪于生产能力不足,让人们认为Wii产出多少就会卖出多少。那么,任天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任天堂要达到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战神认为,任天堂的真实目的是有意误导玩家和第三方游戏商,提高主机销量和获得第三方的支持。Wii发售5个月,也缺货5个月,也误导了很多玩家、网站和专业分析机构。可是任天堂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吗?整体来说,缺货战略效果如何?请看下篇,浮华背后:任天堂的阿基里斯之踵。

[ 本帖最后由 战神blog 于 2007-4-26 20:05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onsoncao 发贴积分 +20 原创内容 2007-4-28 23:03

TOP

更新了一点~



TOP

又更新了一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4-26 17:44 发表


应为GameStop
恩,改过来了。觉得我新头像如何?

TOP

又更新了。回家去了,晚上继续。

TOP

再谈零售销量,出货和生产出货

最近Vgchart和NexGen Wars等网站的全球销量统计又引出了销量,出货和生产出货这个已被谈论多次的话题。战神集合了之前的相关资料,并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首先说说主机的出货和生产出货。

出货:指主机商从仓库批发给零售商的主机数量。目前出货使用者为微软和任天堂。出货数量获取的渠道通常为微软和任天堂的季度财报(每三个月公布一次)。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主机商也会公布主机出货数量(如Wii的英国和澳大利亚首发出货等)。

生产出货:指从工厂生产出来送入仓库的主机数量。目前生产出货使用者为索尼。生产出货数量可以在索尼网站上获取(如PS2生产出货地址为http://www.scei.co.jp/corporate/data/bizdataps2_e.html)。

*** 出货和生产出货的共同点:

1,准确度高(约99%)。这是因为主机商统计生产或批发出去多少台主机没有任何难度。

2,可靠度高(约99%)。这是因为通过宣布假数据获取利益是一条漫长,艰辛,曲折和未知的道路。首先宣布假数据能增加多少主机是未知的,增加的主机对于公司盈利的影响也是未知的,公司盈利后多发的奖金/分红数量也是未知的。其次宣布假数据欺骗股东的后果相当严重,而且被发现的可能性极高,如商业间谍或内部员工把内幕卖给媒体等。

零售销量:指零售商实际卖给普通用户的数量。数据通常由第三方提供,如日本的法米通和MC,美国的NPD,欧洲的GFK等。

*** 零售销量的特点:

1,准确度差。零售销量的准确数据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获知。目前第三方机构统计的零售店百分比均不到100%,第三方的销量数据全部为推测数据。不同机构因为统计的零售商覆盖比率不同,经常推测出不同的数据。极端的例子如X360日本首发,MC的推测数据为43970台,法米通的推测数据为62135台,相差18165台。

2,可靠度低。第三方机构不对公布的数据负法律责任。缺乏竞争的地区统计覆盖率偏低。竞争高的地区有时为了在竞争对手之前公布数据而导致统计时间不足。

3,公布及时。日本销量通常每个星期公布一次。美国销量通常每个月公布一次。这一点是出货/生产出货没法比的。

4,可以横向比较。从生产出货(工厂=>仓库)到出货(仓库=>零售商)通常要6至8个星期,所以拿出货和生产出货比很吃亏。这个时候第三方可以用来作横向比较。

TOP

为什么584万肯定是出货,因为任天堂,以及地球上任何一个公司,都没有能力统计出卖给消费者的准确数量。Sales以及卖出很好理解,因为指的是卖给零售商,所以可以叫卖出/销量。

[ 本帖最后由 战神blog 于 2007-4-26 19: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26 20:01 发表
任天堂就有这个能力,人家公布销量多少年了。

生产工厂 → 本公司仓库 → 出荷·流通 → 小卖店店头 → 发表 → 用户
代表新闻:任天堂「ニンテンドーDS」好調 国内販売500万台超え
实际上我们发现所谓 ...
理解不同,多说无益。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26 20:10 发表
顺便一说,战神您知道出荷的概念么?

生产工厂 → 本公司仓库 → 发表 → 出荷·流通 → 小卖店店头 → 用户
代表新闻:「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アドベントチルドレン」出荷枚数が100万枚を突破
这个 ...
你懂什么。懒得废话,大不了骂街。

如果584万是卖给消费者,我菊花被狗轮爆。

如果584万是卖给零售商,你菊花被狗轮爆。

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erduoyan 于 2007-4-26 20:17 发表
如果584万是卖给消费者,我菊花被狗轮爆。

如果584万是卖给零售商,你菊花被狗轮爆。
------------------
这就是偶刚才问的问题,因为如果考虑到WII全面缺货(也就是零售商手头也没货)的情况下
那是不是 ...
对,应该很接近。

TOP

引用:
原帖由 radiata01 于 2007-4-26 20:19 发表
那么战神认为现在XO的实际销量是多少呢?:D
鬼才知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26 20:21 发表
这就急了……哈哈哈哈哈哈
——————分割线——————
但任天堂的报表没有标明出荷。

我的日语水平还不会把这两个词搞错
早说了理解不同。大不了骂街~

TOP

引用:
原帖由 JZF 于 2007-4-26 20:27 发表
战神对出荷的理解没错。
但他的分析应该是错了,Wii的热销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你和他战吧。我懒得理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07-4-26 20:31 发表
其实这只是一个误会
是因为战神对小日本的文字理解不深造成的
我们要宽容啊
其实一个国人青年
又不怎么玩游戏
对日文肯定是不怎么熟悉的啦
所以
收手吧
错。销量,出货和生产出货,这里最熟悉这个词的就是我和JSF。

这个专业性太强,也没有解释的必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26 20:36 发表
放心吧,我会放过战神的。

我不是那种很不要矜持的人。
跑了就跑了。

很简单,就像讨论太阳和地球谁围着谁转一样。与其扯淡不如骂街。

TOP

 42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