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天国王朝OST真是棒哇!

关于原声:
Harry Gregson-Williams 哈瑞·格里森-威廉姆斯曾是电影配乐界金字招牌Hans Zimmer工作室旗下一员,过去曾参与 过「绝地任务」、「埃及王子」等大制作,近五年来开始独立创作,他近期的作品包括「落跑鸡」、「全民公敌」、「间谍游戏」及「绝命铃声」、「纳尼亚王国传奇:狮子、女巫和魔橱」等作品,其中最引人侧目的是梦工厂动画大作「怪物史莱克」。他是相当受嘱目的新生代配乐家,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哈瑞从小就学习乐器,并常在欧洲巡回演出,加上日后扎实的音乐名校背景、和深入非洲中东等游历各地的体验,使他的音乐兼具专业深度和不羁的活力。
最初,《天国王朝》导演Ridley Scott邀请了曾经有过多次合作的Hans Zimmer,来为这部新作谱曲。当影片拍摄进入尾声时,由于Hans Zimmer个人的原因,经他的推荐,Harry Gregson-Williams接下了作曲的任务。
电影音乐里动员了123位唱诗班成员,以及一群来自伊斯坦堡的音乐家通力合作,在伦敦著名的Abbey Road录音室录制,擅长现代古典音乐手法创作的Harry Gregson-Williams,还采用了许多与影片时空相仿的乐器来彰显影片的历史背景,首先运用了中世纪的六弦提琴的冰冷寒颤的音色特质,拉开电影开场时的法国场景,等到男主角贝里昂踏进耶路撒冷时,Harry逐步让包括了阿拉伯的小提琴与打击乐器、手摇风琴在内的回教乐器以及拉丁乐器,搭配伊斯兰教的合唱团合声演唱,慢慢渗进充满了悲壮与哀荣色彩的主体交响乐章之中,让影迷跟着主角的圣战之旅,一起回到影片所呈现的时空之中,接受一场兼具心灵与感官震撼的史诗乐章的洗礼。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埃及血统,出生于比利时的女歌手Natacha Atlas以阿拉伯文演唱合声,也为电影音乐覆盖了神秘的面纱。


TOP

尽管导演是拍出了自己很喜欢的[黑鹰坠落]、[末路狂花]的Ridley Scott, 但由于其上映后“折戟沉沙”的票房和“导致史诗片彻底沉寂”恶劣的口碑,这部2005年的电影, 自己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观看的兴趣。 直到“风云突变”,导演剪辑版加长版的横空出世!
第二遍看过电影后,脑海中就只蹦了两个字出来“史诗”!  
(我在看完[特洛伊]、[亚瑟王]后可没这种感觉)
自从看了[教父]系列很久都没看过这么长的片子了,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
开始的黑幕——“序幕”和中途的黑幕——“中场休息”,
(电影太长,难道是导演故意留出了洗手间时间)
就显示出导演铁了心的“史诗”气质。
看电影之前着实为导演Ridley Scott捏了一把冷汗,
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冲突这种主题简直就是烫手闪芋,
在中东问题毫无进展的今天,拍摄这种片子很难讨好,
处理得稍有不慎,都难免激起宗教界和舆论的指责。
承担着众多虔诚信仰的耶路撒冷,
经过近千年的血腥杀戮,已经变成了秃鹫的栖息之地。
电影的背景实在太浩大了,
导演Ridley Scott怎么讲好最复杂的一片土地上最复杂的一段历史,
这也是自己观看这部电影的一个看点。 

Ridley Scott很聪明,
打了一套“太级拳”,
对宗教、民族等矛盾一带而过,点到为指,
而把电影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视角,宣扬人本主义、人文关怀、忠诚仁义、骑士精神...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以混乱和黑暗出名,
导演以奥兰多·布鲁姆扮演的Balian骑士为线索,
(以小见大,这也是史诗片长用叙事方式)串起了这一个在名为“宗教”的旗帜下演出的一幕幕风起云涌的大戏。
这部电影的形式上有“史诗”的“伟大”,但电影的内涵却有着“好莱坞式”的“单薄”, 4'yv}+X  
这部“大架子”的电影,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浓缩”成一部——骑士传奇。
(如果你看过,会同意我的观点的!)
主角Balian是法国一名农村铁匠(应该是高级技术工程师),
自己的儿子患伤寒死了,老婆自杀随儿子去了,
他后来杀死了拿了妻子十字项链的牧师,
为了避难,他和千里迢迢赶来的找他的老爸返回圣城耶路撒冷。
路上老爸为了保护他重伤,
老爸死前叫他效忠国王,并封他为骑士,
向他传授了骑士宣言:
“Be without fear, in the face of your enemies.
在你的敌人面前,没有恐惧。
Be brave and upright, so God may love thee
要勇敢的站立,因此上帝可能爱你。
Speak the truth,even if it leads to your death
讲真话,即使它导致你的死亡。
Safegurad the helpless, that is your oath.
保护需要帮助的人, 那是你的誓言。
Rise a knight!!!
封你为骑士!
如果国王不在了,你就效忠人民吧!”
带着“一个新的国度,一个良心的国度,一个天堂的国度” 的梦想,
Balian来到耶路撒冷寻求展开赎罪之旅和心灵净化,
没想到却卷入了一起又一起的杀戮和丑恶的政治倾轧,
他这才意识到耶路撒冷和十字军东征已经失去所标榜的对宗教理想和仁善正义的追求。
最后他以卓越的智慧,以和谐共荣求生存为口号成功地领导了一场民众守城战斗。
在几百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宗教狂热分子、没有遗产可继承的骑士、破产的农民和投机分子,
涌向中东,以上帝的名义对伊斯兰教国家进行侵略和掠夺,
Balian很显然就是“十字军”中,
捍卫自己内心、正直的真正的骑士。

说实话,
电影从个人角度探讨信仰,认为信仰应该以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为准,
在我看来用此来表达耶路撒冷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多少有点“空”,甚至是一种没有任何建设性“观点”。
就如同电影里,穆斯林战神——萨拉丁说圣城的价值那样,
“Nothing…but anything…”
(说了当没说)
不过导演Ridley Scott在有意无意间,还是表明了一定的态度,
电影中Tiberias在撤退之前讲的话:
“年轻时我以为在为宗教和信仰作战,到得老来,才晓得不过是为了财产、封地和权利。”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十字军东征的本质。
本人对电影中一个情节持保留态度,
当鲍德温四世一病不起,为了在死前阻止驸马Guy de Lusignan继承王位,
他恳求Balian娶其妹Sibylla公主为妻,然后暗杀Guy de Lusignan。
虽然Balian对Sibylla爱慕已久,但他毅然拒绝国王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政治暗杀乃小人之举,不符合骑士精神,
他说:“要么我们立志创建‘道义国度’,要么我们就一无是处。”
Balian口口声声要保护人民,可是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免人民于生灵涂炭他却居然放弃了,
当Sibylla公主无奈的说出“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成大善,而不拘小恶!”
真的觉得,Balian也太“迂”了吧!
此外觉得电影有两处特“好莱坞的庸俗”,
一处,奥兰多·布鲁姆回到领地,掘井,用了二十几分钟,把荒漠变良田。
(这段真的太恶俗了,莫非那里的第一口井是奥兰多·布鲁姆始创的)
二处,高潮处奥兰多·布鲁姆最后那段慷慨激昂的煽情演讲,
今天我们保卫这座城市,不是保卫这些石墙,而是在石墙内活着的人!”
(现在我最怕看,好莱坞用这种方式升华主题。诚然时事造英雄,
但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最直接的表现,看多了还是让人起鸡皮疙瘩,更何况这是史诗片)
电影中,印象最深的是得了麻风病的耶路撒冷“王”——鲍德温四世,
精致的银色面,被绷带包裹得像木乃伊的身躯,
既阴柔中却又充满了力量,
睿智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高贵,他就是心目中天国王朝的化身。
到后来一看字幕,居然是Edward Norton!

也只有他光凭声音眼神就可以让人兴奋。
最后说,女主角Eva Green,个人觉得她是需要细品的。

总的说来,[天国王朝]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史诗巨片,
(绝对的经典,但我还是最喜欢导演的[黑鹰堕落])

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
(最后长达二十分钟的耶路撒冷守卫战绝对可以列为古代战争的经典场面)
古朴的道具,
(十字军的链甲、阿拉伯人的圆盾、各式各样的攻城武器...)
壮丽的自然景观,电脑制作的漫画里才有的幻景,澎湃如圣乐般的OST...
一切都值得你一看!
(友情提醒,一定看导演剪辑版)


[ 本帖最后由 ahfar 于 2007-10-2 23:0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