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达蒙参演也没用 《长城》在美上映受到哪些花样深度吐槽

财新网/旁观中国 记者 卿滢

  当地时间2月17日,张艺谋电影《长城》在美国上映。此时,距离电影在中国上映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在《长城》已经逐渐淡出国人视线时,在美国上映首日,《长城》就占据西方各主流媒体电影版头条。对中国观众而言,这部电影里有刘德华、鹿晗和王俊凯这样的人气明星,而美国大众认识的是著名演员马特达蒙,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张艺谋。在这样的视角下,他们如何看待《长城》这部投资巨大,试图将中西方价值观融合,同时取悦双方观众的合拍片?

  从西方主流媒体的首日影评上看,这部电影的尝试并不成功,影评里各式批评讽刺不一而足,而在美国影评网站“烂番茄网”上,仅有32%的评分是正面的。而美国观众吐槽的重点集中在:故事不够,场面来凑!

  《华盛顿邮报》首席电影评论记者Ann Hornaday在标题为《长城(伟大的墙)并没有那么伟大》(‘The Great Wall’ isn’t that great after all)的影评文章中写到,《长城》作为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中美合拍电影,也第一次启用了真正的好莱坞大牌演员马特达蒙,承担不小风险。最初,马特达蒙参演就引来了不少批评,许多人都认他的角色会是一个老套“白种人救世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Hornaday认为马特达蒙饰演的外国雇佣兵角色:

  “与其说马特达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雄,不如说他成了中国国家认同和文化沙文主义理念的陪衬。如今,中国明显急于出口这些理念,供全球消费。”

  而《长城》这部电影在Hornaday看来是这样的:

  “一部动作电影,有着剪切自《指环王》和《权力的游戏》的狂热外衣,但却是动作效果电影的另一次翻新。”

  Hornaday还说,“由美国剧作家团队创作剧本、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因为笨拙的台词、刻板的表演和达蒙时隐时现的模糊爱尔兰土腔而“痛苦呻吟”,就像一只丢失的鞋子。它可能是多余的、荒谬的、单调的,仅仅偶尔显现了娱乐性,但幸好它结束得很快。”

  Hornaday认为,《长城》真正的主角不是角色和故事,而是场景。这样一来:

  “《长城》的荒唐就让路给了简单而自然甜蜜的幼稚。《长城》并不伟大,它甚至算不上好。但是它是起点。”

  最后Hornaday给这部电影打了一星。

  《纽约时报》则在影评中就《长城》的大场面和浓厚的宣传意味进行了批判。在文章中,《纽约时报》影评记者Manohla Dargis写到:《长城》参杂了一点浪漫,还有一点带有宣传意味的、关于双边合作益处的胡话。但是,主角还是那些无数不断运动翻滚的身体,就像中国军队的选美比赛和浮夸的巴斯比‧伯克利舞蹈秀。

  另外影评中还写道;

  “有时候《长城》的电影效果让人想起了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关于巴斯比·伯克利式时代讽刺剧的理论,或者就像克拉考尔在1927年所写的:“女孩们聚成一团,难以分割,他们的行为就像是数学展示。”

  (小编说:巴斯比·伯克利是美国影史上最著名的歌舞片舞蹈指导,他善于指挥大舞蹈场面,让演员们围绕舞台作出各种动作和队列,有时舞蹈演员达到数百人之多。而电影里如万花筒般变化的队列、几何形的构图、美丽舞蹈演员与这些女演员的特写镜头成为了伯克利电影的标志。)

  “在这样的构成下,身体被抽象成为更大的几何形状,人被转化成为集体大型装饰物。这样的转化明显带有邪恶的意味,这样的转化过程也同样适用于纳粹宣传片,就像在电影《意志的胜利》中展现的那样。”

  Dargis随后写到:“《长城》里出现的身体,被分割成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组成结构:生的和熟的。一方面是怪兽,代表着一种不能被拒绝的狂野。另一面是精心安排的士兵,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最不像人。”

  而《GQ》杂志则提出了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问题:

  “利用《长城》,好莱坞让中国问题得以“洗白”(whitewash)。”

  (whitewash一词在美国戏剧影视语境中的意思是,用白人演员去扮演本身非白人的角色)

  《GQ》记者Kevin Nguyen在文章摘要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这部非常昂贵的怪兽电影,同时为中国和美国观众制作,但最终以没有一方喜欢收场。”

  为什么如此评价?具体来说文章中写到,《长城》使用马特达蒙作为主演之一,是好莱坞迎合中国观众的需求的表现,中国观众会对马特达蒙开始出演中国电影感到自豪。但是《长城》依旧是一个古怪的混血儿:

  《长城》并不是一部真正的中国电影,也不是一个美国电影。它是一部非常昂贵的,松散地包含中美两国元素的电影,它从诞生就有着票房野心,但没有考虑真正的观众。它的古怪可以回归到一个简单问题上:《长城》究竟为谁而拍?

  如今让人失望的票房成绩让《长城》看起来遭到了中美两国观众的唾弃:

  “最终,《长城》最大的问题不是用了一个白人演员。而是为了试图吸引每一个观众,《长城》最后变成了一个不为任何人而拍摄的电影。”

  美国权威电影媒体《好莱坞报道》在《长城》在中国上映时就发表了影评,在文章中,Clarence Tsui首先提到了《长城》在中西合拍片中的标志性地位,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失望。该影评认为,《长城》仅仅是一部公式化的怪兽电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景甜饰演的林将军向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讲述“信任的重要性”,在这篇影评中被形容为:

  “这一场景的寓意显得陈词滥调。而这一幕是这部电影几乎每一个方面的失重感的显现;人物无足轻重,叙事枯燥无趣,甚至是视觉和音响效果在一段时间后也变得令人麻木且华而不实。”

  影评在最后还写道:

  “张艺谋可能恰好拿出了一部符合要求的电影:一部并不荒唐的视觉大片,除了对于虚构的神秘古代文化的描写之外一无所有。这可能对于中美电影产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是对于任何参与的人员来说都不能算是一次有创造性的突破。”

  Buzzfeed电影记者Alison Willmore则认为:

  “《长城》将一名美国明星嵌入一个中国故事中,目的是为了吸引美国观众更多的注意力,还伴随着一种好莱坞不断思考如何讨好中国观众的心态。”

  “看这部电影就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种体量的电影与艺术有多么不相关,以及这种电影究竟能生产出多少东西。它只是产品,是精算的结果,而不是故事;它包含了演员带来的吸引力以及宏大的场面。场面,而非故事,是最不用讲究文化,还能吸引最多人的。《长城》里的达蒙不是白人拯救者,而是一个市场营销工具,为了让电影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但是结果可能取悦不了任何人。”

  按照美国影评人的看法,马特达蒙是针对美国观众的营销工具,最终取得了相反的效果。《好莱坞报道》预计,《长城》将很难在即将到来的4天总统日假期中打败同期上映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票房可能会落在1000~1900万美元之间,相较于它高昂的制作成本和票房预期,这一票房预估偏低。在中国市场,《长城》取得了11.4亿人民币的票房,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表示,《长城》如果能够在全球获得4亿美元票房就成功了,但现在看来,离这个目标似乎还有点远。

  'The Great Wall' ('Chang Cheng'): Film Review(作者Clarence Tsui,原载《好莱坞报道》网站)

  Box-Office Preview: Matt Damon's 'The Great Wall' Can't Scale 'Lego Batman Movie’(作者Pamela McClintock,原载《好莱坞报道》网站)

  Review: Matt Damon Battles Clusters of Monsters in ‘The Great Wall’(作者Manohla Dargis,原载《纽约时报》网站)

  'Great Wall' May Crumble, But More China-U.S. Films Are Coming(原载彭博社网站)

  "The Great Wall" Is A Glimpse Into Our Terrible Movie Future(作者Alison Willmore,原载BuzzFeed网站)

  ‘The Great Wall’ isn’t that great after all(作者Ann Hornaday,原载《华盛顿邮报》网站)

  With The Great Wall, Hollywood Has Made Whitewashing China's Problem(作者Kevin Nguyen,原载《GQ》网站)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