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剧透醒目】我承认我很乏味之《色戒》观后感

王最开始是想杀易的, 但是重庆方面根本就不想杀,

实际上易早在1941就已经被策反了, 是重庆方面的人

还同老吴"at the same table", 供出一大堆情报

从那时候王就觉得自己被骗了, 所以才有那一段自白.

并不是王背叛什么, 而是这个杀局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纵使老吴非常想杀易, 并且利用了王,  但他的上头不许他杀, 王的同学也早就被张秘书跟踪

因此这个杀局在发生之前就被制止住了----王左顾右看看到的那一堆人没有一个是她同学

为什么易自己不知道? 他已经是一个变节者了, 最后他还被搜查了"你的房间", 张秘书实际上非常重要:他除了是易的秘书, 根本上还是易的监视者, 易也根本就不敢在张的面前表现出任何对王的怜悯

总之, 这事本身根杀不杀汉奸没半点关系, 完全是私人恩怨啊


TOP

背景内容当然脱离了, 但是电影里却无处不反应1941年丁默邨被陈立夫策反成了重庆方面的人这一个设定

从麻将桌上, 到家里的对话, 到天涯歌女戏, 到最后张和易的对台戏

我觉得这片子值得看好多遍啊, 真的:D

[ 本帖最后由 lindley007 于 2007-12-25 16:3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12-25 16:32 发表


我觉得如果需要联系片外的猛料才能看懂,太YY了吧
这片子拍的好的地方不是动作场景, 而恰好是把上海日治时期的社会各个层面给完美反映出来了不是么, 一部片子可以让人联系起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这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眼神 于 2007-12-25 16:33 发表


我知道你是结合了丁自己的例子来讨论的,不过你的某些说法从电影角度是站不住角的,比如same table就是向老吴泄露情报

对于张秘书的角色,你的分析和我一致
老吴因为他老婆的关系实际上非常想杀易, 但上头不给(结合背景就知道根本不可能给)

这正是老吴矛盾的地方, 他自己一边要遵守上级来套情报, 一边又想利用这群死大学生来杀仇人

王自白的那场戏, 之前是怎么说的? 老吴说不能杀, 邝想让王解脱, 提出杀, 王自己自白了一大堆东西, 表示自己的心可能已经快杀不下了, 老吴却超生气.我自己也觉得很矛盾

似乎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TOP

另外看天涯的帖子说最后那个英俊潇洒阳光灿烂的车夫也是特务


1.车夫开去的褔开森路和易的车开去的褔开森路方向刚好相反, 刚开车的时候王也往回头看觉得走错路了, 但很快就认命了

2.车夫过了一个路口还不拐弯而一直往特工总部开去

3.王在拿出药来之前是抬头望着车夫, 而不是看着别的东西

这个我无法接受, 但那个LZ说得神乎其神还似乎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

人家觉得那个车夫很好人的呀

TOP

哦, 原来杀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还可以面不改色地插插插

放在当时的环境下, 汉奸怎么定义还有待争议, 无端要一个见面没多久的女孩子去杀人不用解释一下么

这群大学生本身还"让英国人保护"呢, 是不是可以说他们也是汉奸

TOP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12-25 17:34 发表


最开始部分难道是白演的?
他们是学生,是新青年,还不至于如此愚昧吧。
汪政府组阁之前本来就是有争议的, 邝说他们是汉奸, 当时还有好多人觉得他们不是汉奸呢

汉奸论被确定是后来的事了

再怎么说不可能每个大学生都那么容易为了别人的看法杀人的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12-25 17:46 发表


但是电影最开始王、邝等人就已经把汪伪视为汉奸,定了性了啊,否则也就不会有刺杀计划了。
那也和我的想法没冲突啊, 我的意思就是即使那个人是个汉奸, 但他在一般人的心中没有很坏的具体印象之前, 能让人起杀意是不容易的

所以就要用到爱国小愤青邝的美男计来使王加入到行动来

然后王努力了, 但最后事却没有成, 而且王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爱国小愤青的小JJ)

这时候王的心理就起变化了, 也为三年后的变节埋下伏笔


所以说这过程很自然, 为什么非要期待每个人如主旋律电影一般呢, 如果这个有历史事实的人真如主旋律剧一般完美, 那她就不会有这么悲惨的下场, 很可能就是站在开国大典上给群众招手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