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英國 PS3 第二週硬體銷售量減少82%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4 09:08 发表
第一周被sony的假消息忽悠,牛吹得太过了,第二周见到实际凄惨的现状自然要矫枉过正一下。以免被人家不信任。

史密斯先生:你们《每日快讯》怎么回事?竟然在病逝栏刊登我去世的消息!?

《每日快讯》主编 ...
忽悠你个头,你除了自己随意造谣之外也没什么能耐了,反索反昏了头。真不知道ps3欧洲首发得罪你什么了,要劳你拼命追着咬。Chart Track是英国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都是自己统计的(类似于mc、npd),和sony有什么关系?sony公布过ps3的英国销量?至于欧洲销量,我早就说过,根据第三方统计的英国销量来推算全欧洲销量,60万这个数字比较合理,并不离谱。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4 09:16 发表
这么说吧,在所吹出的60万销量真正于欧洲实现之前,我敢保证这个第三方统计部门是决不会透露任何销量更新数据的,早早晚晚等欧洲的数据超过60万,再给出销量更新,自己编排,分配一下日期和销量,把牛扯圆乎了。
你真是自己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还你敢保证呢,你敢保证什么啊?你说的都是“这个第三方统计部门”Chart Track会如何如何,而Chart Track会如何如何,都是Chart Track的内部事务,外界是不知道的,换言之,你这个保证根本无法验证对错,对这种无法验证的东西你却一本正经说“敢保证”,你敢保证个屁?你脸皮也太厚了吧,这也是你的一贯伎俩了。

Chart Track的数据都是不定期公布(和mc、npd不同),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次什么时候公布,长时期不公布也很正常。wii英国发售以来,除了首发销量,Chart Track要过多长时间再公布第二次?还什么“超过60万,再给出销量更新”,真是屁话,ps3现在已经有了60万,从现在算起,将来任何时候公布都是“超过60万”。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5 08:03 发表
哎呀,说的真豪迈。

可惜可惜,说得豪迈,不如做得洒脱。你为它在这里辩护得再多,它的实际行动不给你长脸,也是白费。

说反了吧。实际行动就是ps3欧洲首发破记录,你在这里再怎么造谣再怎么装神弄鬼都是白费

要说和sony没什么关系,怎么这个第三方统计机构对sony公布的数字一毫不差的照搬过去,连一点差值都没有,这不是咄咄怪事么?

哪个第三方统计机构对sony公布的数字一毫不差的照搬过去?ps3英国销量是Chart Track自己公布的,与sony何干?

要说着“推算”得也真是精确到了极点,连mc、npd和eb都做不到得事情被BBC做到了。这三家还活着什么劲儿,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检讨吧。

bbc报道了60万,但没说是谁统计的,但从英国销量来推算,bbc报道的数据很合理。另外,mc、npd、eb怎么做不到?你怎么知道他们做不到?欧版ps3是3月23日发售,bbc报道ps3首发销量是5天后的3月28日。日版ps3是06年11月11日,eb公布ps3首发销量是3天后的11月14日,日版wii是06年12月2日发售,eb公布wii首发销量是4天后的12月6日。日版360是05年12月10日发售,eb公布360首发销量是3天后的12月13日。npd是每月公布一次,通常不会在主机发售几天后就立即公布销量。

这sce天下还有被您张老师所能看到的不合理事情?简直是奇迹啊。硬件销量第二周下跌80%以上,貌似还没有什么主机在欧洲市场跌幅这么大吧?这合理性要请您这位大先生好好解释一下。莫非这准备好的数十款ps3游戏还支撑不起区区的二周销量?莫非这ps3又遭遇了久违的供货不足?当初承诺的百万出货跑到哪里逍遥快活去了?

第二周下跌80%能说明什么?谁规定不能下跌80%?难道这个下跌幅度是有规定的?貌似?别貌似貌似的,其他主机第二周下跌多少,你有数据就直接拿出来,没有数据就不要空口编造。ps3第二周下跌幅度是相对于首周销量而言,首周卖得多了,第二周下跌幅度大一点很正常,并不等于卖得差。难道非得首周只供货5万台,卖光,然后第二周再供货5.5万台,卖光,不但不下跌,还上升,这反倒比首周就卖出16.5万还好?话说回来,这第二周的下降幅度只能说明第二周的销售情况,和首周销量数据的对错有个屁关系?你什么逻辑?

我敢保证,就是因为我早把这点伎俩看透了。这种三流的把戏,天天在这些sf统计部门上演,看不透这些,甭混tg了。也就是你这等自欺欺人的sf拼命给sce圆谎吧,要是不圆谎您怎么活得下去呢?从55万到60万,几天就更新?

真是恬不知耻。还在这里叫唤什么“敢保证”,你要不要脸啊?脸不脸红?一个无法验证对错的东西,你怎么保证?既然是保证,那就有一个“错了怎么办”的问题,就必须可以验证对错,根本无法验证对错的东西,你怎么保证?如此投机取巧的伎俩,你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什么证据都拿不出来,你除了自己编故事还能拿岀什么实际点的东西?更新?55万是某人在tg发的内部数据,媒体正式报道的是60万,两者不是更新的关系。

哦哟,从英国销量推算欧洲销量?莫非什么人未卜先知英国买ps3的人数占到整个欧洲的百分之几?根据什么?莫非还是根据多少潜在市场推算出有多少人会在第一时间买进?哈哈哈……对,我脸皮多厚啊,可实际状况却偏偏被我这厚脸皮的家伙说中了,实际状况就是无论sce还是Chart Track,都对第二周的数字讳莫如深。wii虽然没有被Chart Track公布但架不住人家n本社的公布啊。

英国市场是欧洲的三分之一,这是目前已知的事实,首发销量自然是以此事实作为判断依据,而且这个依据不是孤立的,欧洲其他地方的销量也相继公布,无论是软硬件销售情况都很好,这些都能互相印证。不破不立,破了就要立,你既然要推翻这个依据,那么你就必须拿岀另外的依据,你有吗?如果有,就拿出来,如果没有,就闭嘴,不要凭空编造。你说中什么了?果然无耻啊。众所周知,英国的销量数据公布都是不定期的,没有每周公布一次的惯例,它什么时候公布都很正常,何来讳莫如深?wii英国第二周数字公布过了?n第二次公布英国wii销量是什么时候?在首次公布的几天后就公布了第二次?照你的逻辑,wii的英国销量都讳莫如深好几个月了。

要说Chart Track不公布可能还有些数据利益之类的考虑,可三天就公布了欧洲出荷数字的sce可不该在这第二周骤降80%以上的状况面前保持沉默啊。人家sce什么地位,那可是敢公开质疑npd数字的神仙,小小的Chart Track居然敢在第二周数字上撩sce的虎须上公众的眼药。士可忍孰不可忍,sce怎么不发威教训教训Chart Track?怪哉。

什么叫沉默?sce没有在ps3首发销量公布的几天后再公布新销量数据就叫做沉默?照这个逻辑,任天堂岂不是也在沉默?sce好像也很少公布ps2欧洲销量,看来ps2是在欧洲惨败?这件事和npd又有什么关系了?sce不过是对npd数据进行了补充说明(任天堂也同样如此,http://asia.news.yahoo.com/070112/3/2vn74.html),这和chart track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chart track的数据很正确,没有问题,sce要“教训”什么?chart track公布的psp销量也低于nds,那是不是sce也要去教训教训chart track?硬币连续投50次,每次都是正面朝上,再投第51次,正反面的机率仍然各为50%,懂不懂?因为硬币的每一次投掷都是互相独立的,懂不懂?同理,chart track和npd的事也是毫不相干互相独立,你瞎联系什么?真是可笑,实在找不出什么根据了就慌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除非只有两种可能:1、实际状况就是如此,ps3一周就阳萎。sce不好意思继续公布生产出荷;2、Chart Track和sce有什么秘密交易,整车的ps3从久多后院挖出来运到Chart Track公司后院去了。由于是秘密操作,Chart Track大多数员工并不知道具体数字,没法公布。您还知道第三种可能性吗?要不您说说Chart Track沉默怎么连带着让sce都哑巴了,这正常么?的确,如果真是已经到60万了,之后怎么公布都是60万以后的,可为什么不公布呢?莫非sce公布生产出荷数还要专门机构给他发钱他才说?哈哈哈哈……   

sce什么时候公布是sce的自由,何来不公布?难道sce公布销量要按照你规定的日子来公布?你说应该什么时候公布就什么时候公布?没按照你的规定来公布就叫做“哑巴”?照你的逻辑,要说任天堂都哑巴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回事呢?wii欧洲首发都过了几个月了,怎么还不公布一下欧洲wii的销量呢?照你的逻辑,wii在欧洲的销量一定很差了,要不然任天堂不会做这么长时间哑巴,对不对?任天堂连做了好几个月的哑巴你都没意见,sce才做几天哑巴你就受不了了?

您有这死命强辩的时间还是留着给这两家,祈祷它们能争争气,哪怕是稍微公布一个生产数字也好啊!哈哈哈哈哈……

死命强辩?谁需要这样做呢?只有一向喜欢毫无事实根据只会凭空造谣一旦理屈词穷就耍无赖的阁下你才需要吧。看看你和战神的辩论,英文原文摆在那里,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你还拼命抠字眼诡辩,错了还不承认,拼命耍无赖,难不难看?被战神抽得左躲右闪到最后实在躲都没处躲只好祭岀沉默卡阻止战神回帖,你知道丑字怎么写吗?还有和那个什么北洋打赌居然临阵退缩,孬种啊,你不是很nb吗,什么赢日本一定赢全球、什么不赢日本就不能赢全球,通篇都是诡辩偷换概念,说得言之凿凿振振有辞,别人要真和你赌就不行了。自己一直被n多人狂抽,还能一直这么装模作样,脸皮厚度惊人啊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5 09:41 发表
不怪提供数据的始作俑者,难道还怪传碎嘴的?
————————————————
这里轮到到你战神插话?你算什么?

这个数据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呢。用得着你在这里冒充天平?

我给出的3天34万的PS3销量 ...
呵呵,还敢说这个,你自己贴那个销量时连来源链接都不敢贴出来,怎么这么心虚这么底气不足?你说你可不可怜?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4958-1-1.html

“这个数据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呢”?
你这人还真是没种,自己想说的话却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明明就已经认定这是ps3首发销量是假的了,都已经是“敢保证”了,还说什么“这个数据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呢”,讲话颠三倒四,你的心理真是矛盾重重啊。那个什么“另一方的欧洲统计”的帖子也是一样,明明就是想说“另一方的欧洲统计”才是真的,却说“哪个靠谱自己琢磨吧”,摆岀数据要诱导别人,自己却还想置身事外,万一说对了,那就是你的功劳:“看看,我早就说过了吧”,万一说错了,就与你无关:“我什么都没说啊,我只是提供另一个数据让你们自己琢磨嘛”,玩这种小儿伎俩,RP何其低劣,你什么东西啊,孬种,你自己想说什么就直说,什么叫让别人自己琢磨?这么娘们的话也说得出来,真tm恶心

顺便一提,你所推崇的“另一方的欧洲统计”的那个神站的ps3欧洲销量已经达到了69万,你是信还是不信?
http://consolewars.free.fr
zzzzzzzzzzzzzzz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6 10:04 发表
哎哟,好家伙,实际行动是什么??破纪录?破了哪家纪录?哦,先拿60万的吹牛纪录,然后在未来3周内圆谎。哎呀,破记录,破记录的厚脸皮啊!哈哈哈哈……

呵呵,你说吹牛就是吹牛了,什么证据都不需要,张嘴就来,果然是耍无赖耍惯了,的确是破纪录的厚脸皮啊

哦哟,Chart Track自己公布的,请问它这个公布数字从哪里来的?哦,欧洲人那先进的监控设备能够在每一台ps3出货时自动红外预警,同步报账,所以能将出货量精准速报到半天时间以内,而这么先进的统计技术力,居然一周后又过去了六天给不出一个周销量。果然强的一塌糊涂。

哪里来的?你有毛病?mc、npd、eb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还真是装傻装到家了,chart track的数据是自己统计,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这样,无论对什么主机都是如此,是不是其他主机的数据也要推翻啊?什么“给不岀一个周销量”,还在装傻呢,众所周知,ct的销量本来不是定期公布,不公布就等于给不出?是不是其他主机比如wii的销量也是给不出啊?你除了这样一贯的故意装傻耍无赖还会其他招吗?

哦哟,除了sony外,谁还有这个数字给bbc?推算,您不是诸葛神推,bbc也不是,这种小孩的一厢情愿也到这里来出丑了。bbc报道的是三天的“总销量”,eb报道的这些都是“首日销量”。而且eb毕竟是有销售渠道可以进行粗略估算的,bbc是不是也和全英国的小卖店有联系?不然谁给它提供的数据?eb的公布通常和厂商公布的出荷数字略有差异,而bbc的报道和sony的公布丝毫不差,这本事岂是小小eb能学的?哈哈哈

我不知道bbc的数字是谁给的,所以我就说不知道,不会像你那样随意编造。关键不在于是谁给的,而是这个数据本身合不合理。根据英国销量和欧洲其他地区的销售情况反馈来看,bbc的报道数字是合理的。全世界都接受了这个数字,你蚍蜉撼树也无济于事。

谁告诉你eb公布的是首日销量?eb公布的ps3和wii销量都是2天销量(周六和周日两天的销量,也就是首周销量),bbc也就多了一天而已。我刚刚查了一下,原来eb公布销量的速度比我上次说得还快。

日版ps3是06年11月11日发售,eb公布ps3首发销量(11日、12日的销量)是2天后的11月13日。英国ps3是07年3月23日发售,ct公布ps3首发销量(同样是2天销量,23日、24日)是3天后的3月26日。原来eb比ct更快。莫非日本人那先进的监控设备能够在每一台ps3出货时自动红外预警,同步报账,所以能将出货量精准速报到半天时间以内?

日版wii是06年12月2日发售,eb公布wii首发销量(2日、3日的销量)是3天后的12月5日。

欧版ps3是3月23日发售,bbc报道ps3首发销量(23日、24日、25日,3天)是5天后的3月28日,只不过比eb统计的2天销量多一天而已,但公布时间却比eb晚了3天。速度已经比eb慢多了。

销量和出货当然有差异,这不是废话吗?bbc的报道和sony的公布丝毫不差?又偷换概念了,和sony公布的什么丝毫不差?和sony公布的出货丝毫不差?sony公布的首发出货是100万,bbc报道的首发销量是60万,差了40万,怎么叫丝毫不差?前面说“通常和厂商公布的出荷数字略有差异”,后面却说“和sony公布的销量丝毫不差”,你做人都这么不要脸吗?

Wii
http://eg.nttpub.co.jp/news/20061205_03.html
http://www.famitsu.com/game/news ... 9396,64011,0,0.html

PS3
http://eg.nttpub.co.jp/news/20061114_22.html
http://www.famitsu.com/game/news ... 6671,63084,0,0.html


当然,我们谁也不能说它就不能下跌80%以上,谁也管不了ps3卖不出去啊。只不过我很奇怪这个幅度是和Chart Track对当周数字的讳莫如深相搭配的,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谈不上再用它赚钱之类的事情,他干么不索性公布出来?什么让他这么难,这么要死要活的不公布一个数字而非要弄百分比这么麻烦的事情?莫非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哦,企业秘密,不是我们能知晓的,哈哈哈哈……

又装傻,我都说过了,ct本来就不定期公布销量数据,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干么不索性公布出来?什么让他这么难”的问题,ct公不公布都很正常,何来难不难的问题?如果ct以前一向是定期公布的,而本周突然不公布了,那你怀疑它,还说得过去,而ct一向就不定期公布,这次不公布也和以前一样,有什么不对?至于ct是公布百分比还是公布具体销量还是什么都不公布,那是ct的自由,都没什么可找茬的。你想说ct是如何讳莫如深如何难言之隐,可是看看你自己的话吧,前面说“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后面却又说“他干么不索性公布出来?什么让他这么难,这么要死要活的不公布一个数字而非要弄百分比这么麻烦的事情?莫非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可笑啊,你看看你自己什么逻辑,既然别人可以通过百分比自己算出销量,又何来什么难言之隐讳莫如深呢?如果ct真的讳莫如深,那还会公布一个可以让别人自己算出销量的百分比吗?你所谓的ct讳莫如深的说法根本就是不攻自破,连起码的逻辑都没有。你说你的脑子在哪里?如此惨不忍睹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敢出来自作聪明献丑?

呵呵,验证对错是不是“无法”,我们等一段时间不就明白了。我不是已经说了吗,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当欧洲销量真正突破到一个可以让Chart Track圆谎的数字之前他决不会透露任何欧洲数字。他不是说下降80%么?那么也就是说欧洲目前的销量是70万左右,但这个数字他决不会公布,因为实际状况还不能圆谎,在下一周他必然还要说下降(说不定下周销量比还前周还高许多,但它必须按照步骤把自己吹出的牛补完),也就是用后面的销量来圆前谎,什么时候他感觉它公布的百分比数字综合在一起计算与实际的欧洲销量差不多了,他会比谁都快公布出销量数字的。这倒是让战神说准了——“透支”啊。要不要跟我一起看Chart Track演得这出好戏?

什么“绝不会透露任何欧洲数字”,ct本来就只公布英国销量。
ct下周公布的数字只是表示下周的销量,和先前公布的欧洲首发60万的对错有个屁关系?欧洲首周60万,第二周就不能下降了?这两者有什么逻辑关系?下周或下下周的销量下降了就等于首周60万是假的?欧洲首周达到60万,下周或下下周就不能下降了?这逻辑联系怎么来的?你倒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啊?硬把没有逻辑联系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联系起来验证?拿个不相干的东西来帮你验证?英国下周是否下降和你的观点是否得到验证有个屁关系?你自己的“敢保证”根本验证不了,就拿不相干的事来验证?


我说中什么了?不好意思,我说中了个让您非常懊恼的事情——Chart Track根本不敢连续报道ps3的销量统计,你要说它没有周公布的惯例,那也可以理解,但它索性公布完了一次就什么也不说好了,按你的说法以前对wii不也如此么,为什么这次却要画蛇添足的加上一个与首发数量对应的百分比数据,它这是干什么?它到底想说不想说?要么你就大大方方说,要么你就等几个月后再说也不是不行,干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半说不说的,躲躲闪闪的拿百分比糊弄人?它糊弄谁呢?

“我说中了个让您非常懊恼的事情--Chart Track根本不敢连续报道ps3的销量统计”,要说你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众所周知ct并不定期公布销量,早在ps3发售前就一向如此,你说中什么了?ct是不是也不敢连续报道wii的销量啊?

对ct不定期公布销量这一点没辙了,就又开始转移到ct公布的百分比上了,又拿这个做文章了,真是可笑,ct公布百分比犯法吗?不能公布百分比吗?ct公布什么不公布什么都正常,怎么就不能公布百分比呢?什么叫画蛇添足?也就是说你认为ct做了一件不正常不合理的事了,那么请问你这个“正常”“合理”的参照标准判定标准是什么呢?我前面就说过,ct公布的时间和内容都是不一定的,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公布也可以不公布以及公布什么内容都没什么奇怪。什么“到底想不想说”,ct什么时候公布以及公布什么是ct的自由,前面说ct为什么不公布,现在没辙了,又改口说为什么要公布百分比,“索性公布完了一次就什么也不说好了”,奇怪了,ct公布完一次后要不要再说什么是ct的自由,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就必须“公布完了一次就什么也不说”?再说一次就不行了?还是那句话,你的判定标准在哪里?ct到底想不想说?这话也很好笑,什么叫到底想不想说,ct就是想说一个百分比,不行吗?所以我还是那句话,你的参照判定标准在哪里?你根据什么来质疑ct的行为呢?你根据什么来说ct的行为有问题呢?牵强附会无所不用其极,前面说ct不公布销量,现在又说ct为什么要公布百分比。哪来那么多为什么?照你的逻辑,日本eb和mc又为什么要每周公布销量?mc又为什么每次只公布前10名,mc到底是想不想说啊?eb又为什么每次只公布前30名,eb到底是想不想说啊?日本eb和mc每周公布销量的时候,有些游戏销量也可以大致推算出来,比如可以根据mc第10名的销量来大致推算第11名的销量,有时候在mc官网销量榜下面的评论里面也会大致透露某些前10名以外的游戏销量,照你这种无比牵强附会的阴谋论的逻辑,这mc到底是想不想说?他们怎么公布是他们的自由,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哦哟,真是让人笑掉门牙,很正确,npd的数据好像全米国都相信它很正确,怎么偏偏就sce提抗议?这和翻硬币有什么关系?硬币的朝上概率和统计部门的准确概率原来还有联系?这倒是新理论。正因为sce以往对第三方统计部门有过微词,因此我们才说sce是不太顾虑与第三方统计机构关系的公司,它以往质疑npd,今天也就有可能质疑Chart Track,这个和Chart Track与npd是否是各自独立可一点关系也没有。当然,它不质疑Chart Track肯定有它的道理。至于是什么道理,呵呵……

你哪里眼睛看见sce抗议了?你倒是把sce的抗议原文贴出来瞧瞧啊,拿得出来吗?sce只是说他们确实运了100万台主机到北美,npd可能少算了一些店,任天堂也进行了同样的说明:http://asia.news.yahoo.com/070112/3/2vn74.html,我已经给出了链接,还“偏偏就sce”,你眼睛瞎了?笑掉门牙了,嗯,去医院看牙的时候不要忘记再看看眼睛吧。
我说的硬币是说ct和npd是两码事,两者没联系,不是说统计部门的准确概率如何。sce是否要对ct的数据进行额外说明取决于ct数据本身,和“sce以往对第三方统计部门有过微词”没有必然联系。你马甲雷和某人发生冲突就等于是要和所有人发生冲突?
“我们才说sce是不太顾虑与第三方统计机构关系的公司”?照这个逻辑,如果马甲雷和某人发生冲突,那就可以得出“马甲雷反人类”的结论,因为“马甲雷是不太顾虑与其他人关系的人”。

“至于是什么道理,呵呵……”,又祭岀你一贯的无耻伎俩了,因为没有任何根据,所以说不岀具体结论,于是乎就只能这么含糊其词的诱导别人,用“呵呵……”来论证你的观点吗?这种小儿把戏是不是太低级了?


我可不敢给它定什么日期,它什么时候公布就什么时候公布。人家要做哑巴我们也管不了,可这个哑巴很奇怪,你要说它自有公布的日期,它还在沉默期不甘寂寞地抛出个百分比来,你要说它不想做哑巴了,可他除了这个百分比外又什么也不说。对不对?任天堂公布数据都是全球数据,人家可没有说在装哑巴期间还要不甘寂寞地甩出个百分比之类的事情玩玩。而且任天堂公布的是销量,统计起来自然麻烦,又不是任天堂让你索尼统计“生产出荷数”对不?你索尼统计个生产数字应该不需要任天堂收集销量数字那么长时间吧?貌似以往也是sony对公布生产数最为积极,怎么今天他突然不积极了。

呵呵,除了这种毫无实际内容的耍无赖内容,你还能说岀什么东西呢?人家ct公布什么不公布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公布都是ct的自由,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就公布百分比怎么了?不能公布?谁规定的?为什么公布百分比就有问题而不公布百分比就没问题呢?判定标准在哪里?

哈哈哈哈,终于暴露了自己的立场了,原来真正和战神有爱的人在这里呢。英文原文摆在那里,我要战神给我找出“同期ds的销售数字”字样以证明他的立场,他呢?纠着“英文原文是一句话还是两句话”的鸡毛蒜皮不撒手?请问一段英文是一句话还是两句话的概念区别与他的辩驳论点有什么直接的,决定性的胜负联系?谁在抠字眼?连原帖都有人指出,战神是在有意纠缠句型躲闪他的观点,倒是您看出“战神抽我”了?我现在有些怀疑张老师和战神可能倒是一个人的分裂性格。这么相知相爱啊。北洋那就更可笑了,我提出的打赌要求,北洋先开始同意,而后又反悔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谁临阵退缩?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北洋自己先没提出反对意见,过后又翻脸不认账,孬种……这就叫孬种。不赢日本赢不了世界到现在没有反例,你有本事你可以找出来一个,我不反对。貌似这里整天被狂抽的是张老师您吧,还被挖坟狂抽,真有个性。

说到无耻程度呢,你排第二,真没人敢排第一,说错了就说错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错了也没什么,关键是敢于承认,你呢,还死不承认,拼命抵赖,人人都看出来了,你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也真是一绝。一句话还是两句话怎么是鸡毛蒜皮呢?前半句是时间限定语,对后半句的“多出90万”的比较进行了时间上的限定,即从psp发售开始直到06年6月这段期间内,psp销量比nds多出90万。认为你被战神抽的很多啊,还装做看不见呢,真够可怜的。至于唯一一个说战神什么的那也只是说这个争论和顶楼主题关系不大而已,可没有赞同你对那段英文的歪曲,你也真够可怜的。

那个北洋的帖子在此: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2838-1-7.html

你的打赌要求?看看你的要求吧

“咱们等2年以后,两年以后的今天,如果真如你所说的,xo不需要日本市场的先期扶植也成了世界主流了(就按ps2推出3年后2002年的世界销量规模,怎么样,从现在算两年后不委屈xo吧?)最后达成了日米欧三大市场皆嬴。(日本市场你就最后取得也行,也算你嬴,当然需要在日本比wii销量强,就像当年ps2比gc一样)”

北洋的条件如下:

“我们就赌两年后的今天,哪台主机的销售量多,范围是全世界,有XO和Wii发售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销量10万以下的国家不计。两台主机的销量没有拉开100万算战平。赌局的奖惩就按你说的没问题。”

你提的要求应该和你的观点一致,你的观点是“必须赢日本,才能赢全球”,而北洋和战神的观点是“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赢全球的意思就是“全球销量最高”。那么如果360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全球销量最高,那就说明北洋说对了,而你给北洋设定的胜利条件却是“360必须在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这就莫名其妙了,北洋的观点明明是“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你怎么给他设定了“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这岂不是变成了北洋和你的观点都一样了,都要必须要赢日本?

现在请你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一台主机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全球销量最高?

如果你说有可能,那很好,无须辩论。如果你说没可能,那你为什么不接受北洋的赌局呢?北洋的观点就是“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而你认为北洋的这个观点绝不可能成真,也就是说,北洋是必败了,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敢和北洋去赌?为什么非要说什么“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算北洋获胜?难道你认为北洋的观点有可能成真?难道你怕按照北洋的条件去赌你自己会输?也就是说你不敢排除“360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也能赢全球”这种可能性。也就是说你已经推翻你自己原先的观点。

本来双方的分歧明明是“必须赢日本才能赢全球”还是“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却被你偷换成“必须先赢日本才能赢全球”还是“不必先赢日本,即使后赢日本也能赢全球”,变成了横竖都要赢日本,只是先赢后赢的差异。你提的要求等于是篡改了你自己原先的观点,自以为聪明,但你却忽略了一点,篡改自己原先的观点就等于是承认自己原先的观点是错的。也就是说你已经放弃了“必须赢日本才能赢全球”的观点,而认同了战神的“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的观点。


链接来源你如何知道我不敢提供呢?我只不过一开始有些犯懒,没给出,别人后来说链接在哪里,我要给出,被其他人先贴上了,那还需要我再多此一举么?你要不然让那人把链接编辑掉,换成我的帖子提供,我没意见。

哦,大费周章处心积虑无比勤快的找来数据发贴,要贴来源链接时却“有些犯懒”了,被别人揭穿后才说什么“被其他人先贴上了,那还需要我再多此一举么”,现在还说什么“换成我的帖子提供,我没意见”,这种话也说得出来,就好比一个罪犯被警察逮捕后还硬要别人承认它是自首的,理由是“我本来要自首的,结果你们先来了,还需要我多此一举么,要不你们先把我放了,我再来自首,我没意见”,我觉得用无耻或者不要脸都不足以形容你这种东西

呵呵,我可不说大话,也不会去揣测他人的邪恶用心。这些低俗的想法,只有那真正心理黑暗,见不得阳光的人才会以自己的恶意心态去揣摩他人的想法。

做人能做到像你这样无耻,无耻至此还能这样故作镇定,也不容易啊

如果说到现在为止,69万也不是一个很出格的数字,至少比vg的80万+要可信的多。但我还是那个观点,相信谁,看自己的观念。自己愿意欺骗自己,就在梦里一辈子不要醒好了

果然,你就是不敢对这个数字表态,69万这个数字到底对不对呢?说对吧,不甘心,你本来以为这个网站还是标着34万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69万了;说错吧,你这个网站又是你自己引用的,岂不是自己抽自己?真是左右为难啊,就只好继续含糊其词。
zzzzzzzzzzzzzzzzz

[ 本帖最后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7 07: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7 09:52 发表
不是吹牛,那用得着遮掩么?公开数字不就好了?破纪录,哈哈,不敢,至今不能破您的纪录呢。

呵呵,又造谣,哪来的遮遮掩掩?马甲雷继续保持造谣记录。

mc、eb,这些公司有各自的下属零售店(npd我不知道是不是),通过各自掌握的零售店状况进行平均估算,最后得出近似值。人家可没那么大本事把全国乃至全球的零售部门都装监控录像,实时掌握啊,哈哈哈哈……你要说chart track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就不要一开始把它吹得跟神一样好像有着世界最高统计科技,一台出立即能上报中央……你要是说chart track掌握着这些eb、mc都掌握不了的技术,那你就该能做到eb它们做不到的实绩,这不是我们给它吹出来的,是sf的支持者们为chart track的“准确性”做的辩解注脚。说出话来自己担着,别到时候一让你真验立马阳萎。你既然这么说,是不是证明你认为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没有什么高科技支撑,采用的完全是mc、eb一样的统计法?你现在就明确态度,如果你确定,就请你正式承认你们的sf是在yy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如果你不承认,那么很好,我就继续质疑了,这么高科技的统计法怎么给不出一个二周销量。(我也很奇怪为什么wii的给不出,既然有这么高科技的手段)呵呵,耍无赖?先好好管管你们那边的大嘴巴比较好。

又开始捣浆糊了,你前面说eb的数据公布速度做不到ct那么快,也就是说ct的数据公布速度太快了、不合理,所以ct的数据有问题,现在我证明了eb的速度并不比ct慢甚至还比ct更快一点,又开始转移话题扯什么ct的统计方式了,扯什么“人家可没那么大本事把全国乃至全球的零售部门都装监控录像,实时掌握啊”,奇怪了,这话哪来的?和我的观点有什么关系?还有这句话,“那你就该能做到eb它们做不到的实绩”,真是可笑,前面说因为ct的公布速度比eb更快,所以ct的数据不可信,现在我证明了eb并不比ct慢,你又说“(ct)就该能做到eb它们做不到的实绩”,哦,又开始怪ct不如eb了?你自己抽自己?怎么讲话这么颠三倒四反复无常?现在又莫名其妙的要我说出ct的统计方法是不是eb一样,可笑,又转移话题了,不断的转移阵地,你可真够累的,我有什么义务去证明ct的统计方式是不是和eb一样?你前面是质疑ct的数据公布速度过快,而我证明了ct的数据公布速度并不比eb更快,所以你的这个质疑已经被推翻了,现在又来胡搅蛮缠什么要我证明ct的统计方式是不是和eb一样,我有什么义务去证明?这和之前的争论毫无关系。扯到最后实在没有新招,又是故技重演什么“给不出一个二周销量”,前面早就说过了,ct的数据并不定期公布,不公布不等于给不岀,前面都说过n次了,你现在又老调重弹,你是黔驴技穷了么?

全世界接受了这个数字?你真搞笑,npd的数字拿出来我看看,欧洲部分是多少?是sony给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不合理,到现在日本方面对这一业绩称生产出荷,欧洲则是“销量”,北米谈及多用“出荷”,一个数字,三个地方连口径都未统一,真是全世界接受啊。我这个蚍蜉还做不到让这个数字有这么多不同说法。哦,至于说合理不合理,我的话也放在那里,就看我说的准不准了,要是它明天后天就立即发表周销量,我的话不就不攻自破了?用得着你着急么?如果真跟我说的一样,它就是故意耗到透支满额才发表,你着急也没用不是?

全世界各大媒体都采纳了60万这个数字,有谁理睬你的看法?欧洲60万数据很合理。生产岀荷?那请你拿岀证据证明一下这是生产岀荷,有么?还开口闭口“我们”“我们”,哪来的“我们”?不就你一个么?别狐假虎威给自己壮胆了。自欺欺人。明天后天立即发表周销量?呵呵,果然,又来了,ct并不定期公布周销量,前面说过n次了,你明知这一点,还老调重弹,黔驴技穷。

周六和周日两天就算“首周”,这是我见到的最强言论。eb的统计是根据下属各零售店的上报数字进行基数综合,是算出来的。人家可没说过自己的数据毫无误差。而恰恰是你那边的人说chart track的统计是计算机监控,多么高科技,精确到出货一台都有报账。那就怪不得我们了。我们可没提eb它们吹什么高科技。我们都知道eb、mc统计数据的方式。这种由零售店上报数字后进行估算的方式时间越长越不好计算,你明白么?两天的销量各零售店上报的速度快,时间近似,而一周销量各零售点的统计就可能有先有后,有些甚至能差一到两天。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反正最后是根据一个基数进行估算)。但按照你们那边的人给chart track编造出的统计方法,根本不存在这种弊端,出货是计算机监控上报的,怎么可能出错呢?怎么可能上报的时间有先有后呢?这可不是我说的哦。

周六周日当然可以算是首周,日本的周销量统计都是截止到周日,凡是截止到周日的销量统计都算是当周销量,至于这个当周是几天并不重要。很多游戏周四发售,当周销量就只统计4天。另外,周六周日两天算不算首周对我的观点有影响么?真够可怜的,只能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喷得起劲。什么“你那边的人”?我就是我,你现在是和我辩论,和别人无关。从我这儿找不到什么可驳的东西了,就只好使出张冠李戴的伎俩了?你眼睛瞎了?现在和你辩论的是我还是别人?

另外,请你去查查欧洲首发100万是什么,是sony公布的“计划出荷”,这个和实际出荷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你不会连这点常识也没有吧?sony公布的欧洲实际出荷600'000是白纸黑字。任何一个人也不会认为欧洲的销量能连续在个十百千万位均保持0精确吧?这个数字不是出荷,莫非是专挑着第600000台售出时公布的数字?不要脸?哈哈哈哈,自己想想谁不要脸。

查什么,众所周知,ps3欧洲首发出货100万,你说首发出货60万,请出示证据,没有证据就不要乱放狗屁。连数字精确度都拿来做文章了,呵呵,真是可笑,实际销量的个十百千万位数当然不可能正好是0,但媒体正式公布的数字可以只公布一个大致的整数而不一定非要精确到个位数,比如360英国首发是70000,wii英国首发是105000,wii销量的个十百位和360销量的个十百千位都是0,照你的逻辑怎么这么巧啊,莫非是专挑着第70000台360和第105000台wii售出时公布的数字?360和wii的销量是不是都是假的?

当然,我不是说了,不干涉他是不是定期公布,只不过它以往并没有玩过多少这种百分比游戏,这次却大张旗鼓的玩起来,我所以才怀疑它是不是欲盖弥彰给自己圆谎。给百分比和给实际数字的意义区别是什么,你到现在还不了解么?我一开始就说,这种方式一看就是圆谎手段,是头两天的牛吹过了,用剩下的时间往回找的行为。你还反问我有什么难言之隐,难言之隐就体现在给百分比而不给实际数字的这个手段上。百分比可以精明的回避当时的硬件销量数字,可以允许有较大误差的,而且给百分比用不着担什么统计责任。人们对百分比的敏感性和关注性要远小于实际数字,也没有谁会特别注意这些,这就为chart track最终能把谎扯圆打好了基础。多高明啊,如果公开承认头两天的数字是在yy,那么这个统计部门不就威信扫地了?反正最后要给出一个实际数字,那么索性就在后面的时间用百分比充数,体现降幅,直到符合实际数字为止,公布了新的实际数字,头两天的谎言自然也就没人深究了。这点小伎俩都分析不出?阁下的逻辑学够强啊!(另外,发展到人身攻击可不好,以后我要再看见你说别人脑子在哪里这种话,你就要去小黑屋了,我预先提醒你,可不像某些喜爱打小报告的人)

ct公布百分比怎么了?奇怪了,作为一个统计机构,公布了一个百分比就有什么天大的问题在里面了,就是什么欲盖弥彰给自己圆慌?真是活见鬼了,一个统计机构怎么就不能公布百分比呢?公布一下百分比怎么就等于是圆慌了?这是什么样的逻辑?你除了拿着一个正常的事来做文章胡搅蛮缠还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呢?怎么这世界上其他正式的媒体或什么权威组织都没谁拿这个百分比来做这种文章呢?怎么就只有你这个反索狂呢?这里又说什么百分比和实际数字的意义区别了?前面不是说“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么?怎么这里又说“百分比可以精明的回避当时的硬件销量数字,可以允许有较大误差的,而且给百分比用不着担什么统计责任。人们对百分比的敏感性和关注性要远小于实际数字,也没有谁会特别注意这些”,还是用这个自相矛盾的逻辑来论证你的观点么?你再怎么缝缝补补都无法掩盖掉你这个逻辑里的根本矛盾。一方面说这个百分比怎么怎么奇怪,“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他干么不索性公布出来?”,另一方面又说“百分比可以精明的回避当时的硬件销量数字”,这么自相矛盾自抽嘴巴的逻辑你是怎么把它统一起来的?你能自圆其说么?分析?哦,终于承认了,原来所有这些都是你分析的?说来说去,你除了主观臆测之外还能拿岀任何实际的证据么?人身攻击是你的法宝吧,我可不会这种东西。想起某人因为人身攻击而进xhw却还倒打一耙,真够恶心的。

英国不属于欧洲……强!

我的观点就是它先说谎,而后用时间来弥补。你以为是什么。相不相干你说了算?你以为你是谁?我敢保证的事情就是“在实际状况能圆谎之前它决不会公布新数字。”你要是想辩驳,请从它一开始有没有说谎这一条辩驳。证明它一开始的英国销量是没有说谎的,是不需要它用百分比代替销量这种方式来圆谎的。而事实上它现在所干的就是如此。你明白没有?

我说的是ct只公布英国销量而不公布欧洲销量,这就等于是说“英国不属于欧洲”?你还是一如既往的任意篡改别人的话。“在实际状况能圆谎之前它决不会公布新数字”,这句话的所谓圆慌本来就是你编造出来的,你用自己编造的东西来给你自己验证?要我证明一开始英国销量没有说谎?我有义务去证明么?既然你说英国销量说谎,你提岀了这个观点,那就应该是你来证明,你证明不了,此观点自然不成立,要我证明什么?明明是你自己的义务,却推给别人。你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经常玩这种把戏,也想跟我来这一招?

它是不是不敢连续公布wii我不管,但我没听说它公布wii销量后紧接着公布降幅百分比的,这怪事怎么都让ps3赶上了?

别不管啊,为什么不管呢,说说清楚啊,到底ct是不是不敢连续公布wii的销量,怎么,无法自圆其说了?我前面早说过了,ct什么时候公布或不公布或者公布什么内容都是ct的自由,都很正常,谁又规定没公布wii的百分比就不能公布ps3的百分比?如果ct是先公布wi的百分比,是不是也有问题呢?凡是都有第一次(而且这次公布ps3的百分比也不一定是第一次)。

哎呀,谁也没说它公布百分比犯法,我要说的最简单“它公布百分比是为了给它头两天的yy圆谎”。就这么简单。你说那么多标准、那么多自由,对你要辩驳的东西没有什么帮助,现实状况是,xo销量发布后我没听说chart track公布过什么降幅百分比,wii发售后也没有,唯独ps3发售后紧接着来个降幅百分比的注脚。当然我们肯定这是它的自由,我们不过是怀疑其用意而已。你现在要辩驳的也不是chart track有没有公布百分比的自由问题(我们没有质疑它有无这种权力),而是这种做法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你要是说它就闲得,就爱公布,我们也没说的,但这丝毫不能改变我们认为它有意圆谎的现状。你如果真正要说明他没有必要圆谎,那么所需要的是什么论据,我想你该清楚。这个和mc、eb它们怎样做没有关系,我们没有怀疑mc和eb的用意。

说来说去,“它公布百分比是为了给它头两天的yy圆谎”就是你的主观yy,你能拿岀任何证据么?自己拿不出证据,你的yy自然就不成立,还反过来要我提供证据,我有什么义务提供证据?真是逻辑混乱不知所谓。

哎呀,n天堂可没有公开质疑人家少算。质疑的是某第三方立场的人,你不会认为他收了n的钱吧?sce那可是公开质疑了。

我和某人发生冲突不见得要和所有人冲突,但很有可能和与某人立场相同或相似的人发生冲突,sce也是这个道理。明白了么?

你连比喻都比不好。真让我绝倒。

不愧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典范,我把任天堂发言的英文原文贴出来:

http://asia.news.yahoo.com/070112/3/2vn74.html

"Our numbers in terms of what we have shipped is definitely well above that (NPD) number. What NPD does not account for is the product that is in transit," said Nintendo spokeswoman Perrin Kaplan, who added that the company had a "robust" year.

好了,现在请你把“sce那可是公开质疑了”的英文原文贴出来,然后比较一下。

什么立场相同?我打的比方和立场有个屁关系?因为ct和npd“立场相同”(?),所以sce要质疑ct?什么逻辑,sce是否要对ct数据进行额外说明取决于ct数据本身,和ct、npd的立场是否相同有个屁关系?而且ct和npd互不相干,何来立场同不同的问题?到处玩这种偷换概念的把戏,你真的没新招了么?


还是那句话,你要证明的不是ct有没有这种自由,而是ct这种自由是不是为了给自己圆谎的问题。我们丝毫不怀疑ct有这样的自由啊。

既然你承认是ct的自由,那么你又凭什么怀疑ct呢?别人可不会因为你的个人自由就无凭无据给你扣上什么罪名,还要你自己证明自己无罪。你说ct圆慌就拿岀证据,拿不出证据就别放狗屁。

如果是要比较同期,那么必须给出两个要求——1、什么时期,2、两个产品是否同在此期间比较。前者是指出日期,后者是约束比较商品的销售期,没有前者,就不知道同哪个期,没有后者,就不知道前面的日期约束的是哪个商品。

原句中,第一个要求有,而第二个要求没有,(什么时间限定语?前面的根本不是限定时间,只是说明时间)。如果后面的句子不点明是同期,那么前面的时间只是特指psp,约束不了ds。ok?你除非说在某某时间内,psp的销量比同期ds多xx万,这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同期,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比ds总数多(因为你psp也是总数,前面的时间是指psp发售至今啊)。谁认为我被战神抽了,让他站出来我瞧瞧,我怎么没看见。我一直在让战神回答我的问题(恰恰是时间和同期问题),战神死活不回答就揪着一句话还是两句话问题,请问这是所谓的抽我?瞧你这上窜下跳的劲头,有点意识没有?

这个问题还垂死挣扎呢,那句英文的后半句是将北美地区的psp和nds的两者销量进行比较,而前半句是对后半句这个比较进行时间上的限定,从实际的数字上来看,也完全对应得起来,一目了然。正常人都看得明明白白了。就你还在拼命诡辩,实在很难看。至于谁抽谁,呵呵,是啊,不是战神抽你,是你抽战神,后来你还大发慈悲,不惜花费自己的积分使用沉默卡要放战神一马,是吧?

你用不着在这里跟我辩驳北洋的公理,先告诉你几件事:1、打赌是我提出的,规矩就得按我说的办,我所定义的取胜是“成为主流”,也就是成为世界市场的第一主机。和sfc、ps2等等主流机一样。这是我一如既往的观点,从来没有变化,我的立论也是占据了日本市场,做到世界的主流就更容易。而世界的主流必然是销量最高的,也就是我的条件已经涵盖了北洋的条件,而北洋却想回避这一点,故意偷换概念,比较一个时期的世界销量谁高。要知道,一个时期的世界销量谁高谁低并不一定说明该主机是主流。这个条件其实有很大的漏洞,而北洋正是想借着漏洞逃脱;2、北洋一开始并没有反对我的条件,他也没有提出我的条件哪里不合理,只是说“麻烦”,既然是打赌,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他要赌,也不反对我的条件,那“麻烦”就不成为他答应打赌后又反悔的理由。你怕麻烦你打什么赌?3、什么叫“世界主流”,销量多就是主流么?说汉语的10亿人,说英语的4亿人,莫非汉语是世界主流语?

打赌的规矩不管按谁说的办,都得符合双方各自的观点,你提的所谓规矩却完全背离你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我的条件已经涵盖了北洋的条件”?这是什么话?你的条件是“必须在日美欧三地都赢,才能赢全球”,而北洋的条件是“不必赢日本,也能赢全球”,两者在逻辑上有冲突,怎么涵盖?真要涵盖了,北洋为什么要拒绝?北洋定的日期是两年,总不能无限期吧,两年已经很长了,没什么不妥。“世界主流”的定义当然就是全球销量最高,你否认这一点是不是说明你不敢排除某个主机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全球销量最高?


你有资格让我回答?

不过也罢,我就回答你好了。

一台主机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全球销量最高?

从fc时代起,以往没有这样的主机。

现在有没有,我们可以看xo的表现,但这个做不了证据。

我说的很明确——迄今为止。

因此这个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xo能不能做到,到现在还是未知数,而我并没有否定这样的可能性,我一直在阐述到现在为止的四代主流机都是先赢日本再赢世界。但我并没有说未来一定如此。所以我才设定上述规矩,“成为主流的标准必须日米欧三地皆为主流,你这台主机立足点在日本还是欧米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对不对?如果说这台主机立足于日本,成为日米欧三地主流,我赢,如果这台主机立足于欧米,成为日米欧三地主流。他赢,也就是说,日米欧三地成为主流是必须的条件。我们的争论重点是它立足于哪块市场达成这个目标的。赢全球是什么概念?全球不包括日本么?你这么轻易就把日本划出地球了?赢全球的概念就是要全球市场皆赢(除非是无行货的畸形市场),赢全球先要赢日本是我的观点,所不同的只是先后。我的另一个观点是想先赢欧米再赢全球到目前为止被证明是不可行的。这也是我和他的分歧。

那么现在就很简单了,你所谓的“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这个逻辑本身就错误,我根本不可能用它来做我的打赌规则。而我制定的打赌规则他一开始不反对,而后答应了又反悔,这是我篡改我的观点么?赢全球就是要全球皆赢,我想你不会连这个概念都不明白吧?我原先的观点是什么?还需要我再说一遍么?“迄今为止,赢得日本市场仍是取得世界市场的关键。”请张老师详细阐述我是如何推翻了这个观点的吧。

你所谓的“迄今为止”是不是指截止到ps2这一代主机?战神以及其他软饭一开始和你辩论的就是360这一代主机,你却说截止到ps2为止,牛头不对马嘴,不敢提360?这里又说“xo能不能做到,到现在还是未知数,而我并没有否定这样的可能性,我一直在阐述到现在为止的四代主流机都是先赢日本再赢世界。但我并没有说未来一定如此”,呵呵,从你原先的观点一步步后退了?你原先可是一口咬定“赢日本就一定赢全球,不赢日本就一定赢不了全球”(也就是说“赢日本”既是“赢全球”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现在又变成“赢全球先要赢日本是我的观点,所不同的只是先后”),现在却说是“未知数”、“并没有否定这样的可能性”,那就好笑了,那你当初和战神在争什么呢?战神的观点是“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说的是360这一代主机,也就是未来数年的情况,而照你现在的说法,你的观点是“未知数”、“并没有否定这样的可能性”、“到现在为止的四代主流机都是先赢日本再赢世界。但我并没有说未来一定如此”,换言之你的观点就是“不知道”、“不确定”,这和战神的观点根本没冲突,那你当初和战神在争什么呢?搞了半天,原来你根本不反对战神的观点?

我前面已经说过,你虽然偷换了“赢全球”的意思,把“赢全球”的意思从“不管赢不赢日本,只要全球销量最高就是赢全球”偷换成“必须日美欧三地都销量最高,才是赢全球”,自以为聪明,但是这么做就等于是从自己原先的观点后退。你要明白,战神以及其他软饭并不在乎你怎么解释“赢全球”,他们所要的只是“全球销量最高”。战神只要把自己论点中的某些用语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去掉“赢全球”、“称霸全球”、“全球主流”这些有可能被你偷换概念的用语,直接使用“全球销量最高”这个用语,不再跟你讲“谁赢不赢全球”,而是直接跟你讲“谁的全球销量最高”,战神那篇文章的标题“赢日本等于赢全球?NO!”可以修改为“日本销量最高就一定全球销量最高?NO!”,你还能怎么偷换概念?你还有什么招?

顺便一提,你所谓的“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在逻辑上是同义反复,属于诡辩。“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是条件语句,“日美欧三地都赢”是条件,“赢全球”是结果,条件和结果在逻辑上是推导关系,只要满足了条件,就能推导岀结果。显然,条件和结果不能是同义词。我们所说的全球游戏市场通常就是指日欧美市场,因此在这里,“日美欧三地”和“全球”是等价的,“日美欧三地都赢”和“赢全球”也是等价的,换句话说,两者是同义词,根本不存在推导的关系,因此“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是同义反复,等于没说,根本没意义。


大费周章?张老师不用替我心理操劳了,这个数据我是在nw看到的,复制粘贴真用不了我几个小时。揭穿?请问揭穿了什么?是这个数据不正确,相差太多(我相信张老师肯定是这么认为的,竟敢说只有34万?!造谣,绝对造谣啊!!!)?还是这个网站是什么臭名昭著的愚人节网站?不是,还要揭穿什么呢?我本身没有犯罪,你警察敢抓我就是滥行执法,我不仅不善罢甘休,还要见报去人大投诉。谈自首,说你自己吧?

真是好笑到极点。张老师每天都会带给我娱乐,比战神强多了。

你自己不敢贴岀来源链接,被别人揭穿后却说自己“有些犯懒”,真是可笑,贴数据必须给出链接,这是惯例,否则可信度何在?光是没头没脑的贴一个不知道哪儿来的数据却不给出来源链接又如何能有力的“揭露sony的谎言”呢?尤其是对于你这种反索积极分子来说,如果能拿到高可信度的来源链接会因为“有些犯懒”而不贴出来?骗谁呢?如果是忘了那还比较合理一点,这种事倒的确比较常见,而现在的情况是,你自己说是因为“有些犯懒”(而不是因为忘了)才不贴出来,揭穿什么你自己心理清楚,要不然你也不会不敢把来源链接贴出来了。警察那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你这个“有些犯懒”的理由的可笑程度,谁说让警察来抓你了?是看不懂中文还是故意曲解想没话找话说?
zzzzzzzzzzzzzzzzzz

TOP

引用:
原帖由 788414 于 2007-4-7 09:57 发表
雷帝打字的速度真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8 10:45 发表

哎呀,能公布数量而不公布,却硬要公布百分比,这不是遮遮掩掩是什么?造谣,您的勾当我可不干?

说来说去都是老调重弹,还有新东西吗?拿不出新货了,就只好不断的把旧货翻出来?我早说过了,ct应该公布什么应该怎么公布都无规定,也就是说既可以公布数字也可以公布百分比,都很正常,何来遮遮掩掩?你这个所谓遮遮掩掩的参照物在哪里?

哦,我想您大概没看明白,我对chart track数据的疑虑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部门,它能够在两天之内统计出全国的精确出货数字,却不能统计一周数字,当然,如果说它是采用eb或mc的统计模式,这样倒也不奇怪,但恰恰是有人吹嘘说chart track拥有特别先进的统计技术,能够用电脑直接计算出全国出货销量,一台是一台分毫不差,那我才奇怪,既然有着这么先进的统计技术,按理说如eb,mc这样的时间越长越不好统计的弊端不会出现,它要拿出一个周销量也是轻而易举的,而事实上它的确拿出来了。但却不是周销量,而是百分比数,这不是咄咄怪事么?哦,你问这句话哪儿来的?抱歉,这句话是你们那边的人说的,我可没有义务给你记着,看样子你很想把这句话的责任推掉,的确,别人的话放在你身上不大公平。但张老师,你不要忘记,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本来也没有意图针对你,你自己跨进来,因为不平而参与讨论,也就等于把别人留下的痰盂扣在自己的脑袋上,这不是我逼你做的,而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你既然要在这里抵抗我,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你觉得这是别人转移阵地?错,这是你自己作孽,把别人的yy硬扛过来,那对不起,我这大巴掌就只好抽你了。你以前的确没有义务,可你现在既然要加入进来,你就有了,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要怪只能怪你根本没把别人的话看清就要参入的个性。现在……嗬嗬嗬,我只能不好意思了。(唉,教训你,用得着什么新招么?我的手段多的是,随便两招都够你喝一壶的,我现在就要问,给得出,为什么不给?既然有不给的自由,为什么要给百分比。这是一个拥有这么高深技术的统计机构所匹配的么?)

说了多少遍了?ct的数据只是不定期公布,不是不能统计。你还继续装傻到几时?还“有人吹嘘说”什么什么,我倒想请问,这“有人吹嘘”的内容你信不信?如果你信,那你反驳什么?如果你不信,你又怎么把“有人吹嘘”的内容当成你的论据?你的逻辑在哪里?还在扯什么“你们那边的人”,你现在和我辩论,扯别人的话干什么?怎么,从我这儿挑不岀刺,只好把别人的东西硬赖在我头上?根本就不是我的话我推什么责任?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那些话……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什么逻辑?你曾经和前面某人争论过什么话题,以后再和你争论同样话题的人就必须承接前面和你争论的那个人的话?这是什么逻辑?别人的话和我有什么关系?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而且这个帖子里一开始也根本没有出现你所谓“有人吹嘘”的内容,怎么,居然把其他帖子里其他人的发言内容赖到我头上?呵呵,理屈词穷之余只能这样乱栽赃了吗?要么是老调重弹,要么是故意栽赃,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全世界都采用?哈哈哈哈……好啊!请你找出npd采信60万的证据,或者mc也行。我可没法证明,人家eb的说法我能去日本sony总部确认么?呵呵,怎么,害怕了,对一个“我们”的词这么敏感?你能以一敌众还不显得很厉害么?不过就您在tg的出丑程度,孤家寡人是内定的,我怎么说也代表着一票您心中的n青呢。chart track不定期公布销量是它的自由,但它为什么要公布百分比而不公布销量,计算百分比对于它来说应该还更困难,因为要多一道统计比率的手续,它为什么放着容易的方式不用,非要用难的?回答我。莫非你告诉我英国人就这么傻?

怎么了,又装傻了?你不装傻就不会说话了?就编不岀词了?我说的是全世界媒体在报道ps3欧洲首发时都采纳了60万这个数字,这跟npd、mc有什么关系?npd、mc是北美和日本的统计机构,欧洲的销量数据跟它们根本没什么关系,何来采不采信?照你这种不知所谓的逻辑,那么请你拿岀mc采信npd数据的证据以及npd采信mc数据的证据,有吗?是不是mc数据和npd数据都是假的啊?以一敌众当然是厉害了,但问题是我敌的明明不是众而只是一个小无赖,我也不能冒领功不是?你自己也承认了,ct不定期公布销量是它的自由,那么公布百分比同样是ct的自由啊。计算百分比比较难?放着容易的方式不用,非要用难的?呵呵,又偷换概念了,什么难和容易啊,什么放着容易的方式不用?你以为ct只有公布百分比的时候才计算百分比,不公布就不计算了?统计机构本来就是要计算百分比的,不管公不公布都要计算,所以公布百分比并不会多一道手续。

哦哟,按张老师逻辑,莫非从周日早上到周日晚上的统计,也要算“当周”了?日刊里皇皇“首日累计”,“二日累计”原来都是幻觉。4日统计一周已过半,可能算作周销量,我还真没听说过2天就算一周的。而且是你要提首日或首周,我呢,不过是告诉你,如eb、mc这种由零售店上报数字后进行估算的方式,时间越长越不好计算。两天的销量各零售店上报的速度快,时间近似,而一周销量各零售点的统计就可能有先有后,有些甚至能差一到两天。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而按照你们那边的人给chart track编造出的统计方法,根本不存在这种弊端,出货是计算机监控上报的,怎么可能出错呢?怎么可能上报的时间有先有后呢?您回答不出来了,于是就开始耍赖了。“你现在是和我辩论,和别人无关”。的确,别人的观点和你无关,可为什么我针对别人的观点时你来横出头?你自己选择撞在我枪口上,莫非还要我为你负责?不打蔫的,不打懒的,专打那不长眼的。这话送给你。谁让你这么不长眼睛的靠过来,哦,你一定要说“我受不了你的yy,我才来和你战”。那不就结了,还是你自己愿意啊,你自己既然愿意参入,就说明你有替他人错误观点买单的义务,因为我针对的是这种错误观点,不是你,你自己死命要来,就受着吧。

首周和两天并不冲突,“二日累计”怎么了?有的当周销量是四日累计有的是二日累计。我倒不懂了,这里的周六周日二天算不算首周对我的观点有什么影响?你莫名其妙乱咬这一点想说明什么呢?那就把“首周”二字去掉好了,对我的观点有何影响呢?又是“按照你们那边的人”,我说你除了这样耍无赖还会什么呢?人是要讲廉耻的,怎么你就例外呢?怎么就这么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耍无赖呢?别人的话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这话说得不对?倒变成我耍赖了?你的不要脸程度堪称空前绝后了。

你的观点是不独立存在的?没有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你现在的观点就不存在了、就不质疑ct了?难道在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话出现之前,你是不质疑ct的?是在那些话出现之后你才开始质疑ct?如果你现在的观点是独立存在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而我现在就是驳斥你自己想出来的观点,那和其他人有什么关系?我这话说得够明白了吧?居然把别人的话赖到我头上还振振有辞?看来你是彻底没辙了,对我的观点是实在没办法反驳了实在编不岀词了,就只好彻底耍无赖把别人的话赖到我头上。再看你那个可笑的逻辑,前面说“按照你们那边的人给ct编造岀的统计方式”,后面又问“怎么可能出错呢?怎么可能上报的时间有先有后呢?您回答不出来了”,既然你认为这个统计方式是编造的,那怎么又反问“怎么可能出错”?你这个反问只有建立在那个统计方式不是编造的情况下才有意义,既然你都认为是编造的了,那出错不是很正常吗?你什么逻辑?


众所周知?我知道的是sony计划出荷100万(欧洲),但不是实际出荷,任何实际出荷都是在发售以后公布而不是发售前,这个常识估计只有张老师不明白。计划出荷是可以变更的,如sony的日米出荷,最开始是上百万,后来临时变更为50万。但实际出荷是没法再变的(发布日统计),只可能更新累加。你说的xo、wii这些完全正确啊,这就是公布的实际出荷数字啊。他不可能是销量啊。对不对,它只能说是店头分配到了多少台主机,所以才是整数。如果是销量,不可能是整数。连eb、mc都不可能如此公布,用着先进技术,一台是一台的ct怎么可能公布整数销量呢?而且更主要的是sony证实这个数字是它提供的(注)。sony什么时候开始提供销量数字了?

(注)
http://computerandvideogames.com/article.php?id=16091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has informed CVG that sales of PS3 in Europe have topped the 600,000 unit figure, meaning a hefty portion of the million units for the European launch has already been snapped up.

众所周知,ps3欧洲首发出货100万,你说首发出货60万,请出示证据,没有证据就不要乱放狗屁。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众所周知,ct公布的数据都是销量,到你这儿又变成“实际出货”、“店头分配”了,呵呵,果然还是老样子,不需要任何证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媒体报道上是不是整数都是媒体自己决定,可以是整数,也可以不是整数。销量怎么就不可能是整数?npd数据某些月份可以精确到个位数也有某些月份是整数,看来npd数据也是“实际出货”、“店头分配”。60万这个数字是谁提供的,目前仍无说明,何来证明是sony提供呢?因为sony告诉cvg,所以就是sony提供?这充其量只能说明sony得知了这个数据然后再告诉cvg而已。这就好笑了,难道不是sony自己提供,sony就一直不知道ps3实际销售数字了?再看看你贴的那段cvg的报道吧,“sales”和“million”是什么意思?你想歪曲cvg的报道吗?

当然很不正常,众所周知,统计百分比的计算成本要比统计实际数字高得多。实际数字不需要复杂计算,它只要根据各销售网点上报过来的数据进行累加就可以得出,不需要再经过一道比较复杂的统计步骤,而百分比数字则不然,除了上述数字外,还要有上周的硬件统计数字和相关软件的销量参数涨幅(甚至还需要各个零售店的涨幅百分数),而后再进行比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公布百分比,一则慢,二则成本高,三则用户不见得有兴趣计算。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想来chart track的人也知道吧?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公布呢?就是因为第三点原因,用户不见得要去计算,的确,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数据,但大多数用户不是精算师,他们对于这种百分比数字的信息敏感性远远低于实际的数字。他们大多数人不会为了想知道一个具体数字而特意去做计算公式的劳务。而chart track恰恰是想利用这一点,蒙混过关。你现在明确公布了比前周低得多的具体数字,以后若有其他统计部门统计出同期数字和你的数据不符,而恰恰更接近当周实际数字,你chart track就等于是在明白告诉世人:我们在欺骗公众。对统计部门来说这种影响是致命的。而公布百分比,可回旋的余地大,出现较大误差也不会有欺骗公众的嫌疑。还可以拖延时间,所以chart track才会不惜高成本公布百分比数。的确,人们算一下就知道,可问题是谁那么有兴趣陪你玩算术游戏?对么?chart track想要得就是这个结果。你不能说我没公布,但我也不会提供是具体数字这种受人以柄的证据。就用百分比蒙混过关。这就是我在前面说的“圆谎”。主观臆断?嗬嗬,我想这四个字用不到我身上。您还是自己留着给自己那“两天算一周”的行为吧。说人脑子到哪里去了不算人身攻击算什么?反过来说你,你反对么?

又偷换概念。把“公布百分比”和“统计百分比”混为一谈,哦,因为“统计百分比的计算成本要比统计实际数字高得多”,所以“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想来chart track的人也知道吧?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公布呢?”,请问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呢?统计百分比难不难和公不公布百分比有什么关系?因为统计百分比的成本高,所以就不应该公布百分比?你以为ct只有公布百分比的时候才计算百分比,不公布就不计算了?统计机构分析销量的走势本来就是要计算百分比的,不管公不公布都要计算,统计是统计,公布是公布,公布百分比并不增加什么成本。我可没说过“两天算一周”,我说的是根据mc和eb的统计方式,当周截止到周日的销量都可以算是当周销量,有几天就算几天。而且这和我的观点根本无关,你想转移什么话题?

英国销量不属于欧洲销量之列,这是您的又一伟大逻辑?怎么叫别人篡改呢?都是你说的好吧?编造?他现在公布了么?他要是说给你争气,我就是敢公布实际数字煞煞马甲雷的锐气那也行嘎,可他怎么就是死活不公布呢,为什么要你证明?听好了,1、我怀疑chart track公布的数字有假;2、我所掌握的信息中有欧洲两天34万-的数据,我因此认为我的怀疑有依据;3、伟大的chart track迄今不敢公布首周数字,却抛出一个计算成本更高的百分比数字充数。我认为这说明它做贼心虚。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经营者会在无需要掩饰什么的情况下选择高成本且数据模糊的资料公布,除非是它认为和它掩饰的东西比起来,这种成本根本算不上什么。
好了,我的理由讲完了。我很奇怪,如果真如你说的。“我证明不了,观点就不成立”,你这么半天和我一个不成立的观点打架,是为什么?人家的观点都不成立你心慌什么?莫非你也心虚了?

请提供我说过“英国销量不属于欧洲销量之列”的证据吧,比如我的原话,拿得出来吗?我说你是造谣冤枉你了吗?你反驳得了吗?你怀疑ct数据有假,请出示证据。你“掌握”的欧洲34万是某个yy站自己算的,拿来否定第三方市场统计机构?请问你要脸吗?你倒说说看这个34万是哪来的?请你证明一下这个数据的真实性。现在这个网站的数据已经是70万了,你信不信?是不是随便什么人自己搞个网站自己算一个销量数字就比第三方机构的统计还权威?这个网站比第三方统计机构还权威,怎么没人花钱买它的数据?ct已经公布了英国ps3首发销量,何来不敢公布?百分比本来就是要算的,不管公不公布,所以公布百分比并不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驳斥一个不成立的谬论就是心慌了?这真是有趣的逻辑。应该是某些宣扬不成立的观点的人才是心慌吧,害怕别人来驳斥。正因为你的观点不成立,所以才要驳斥。难道我不去驳斥不成立的观点,反而要去驳斥成立的观点?这应该是你的一贯作风吧,难怪会以己度人。


它有没有连续公布wii,我用得着问么?他不公布,也不用付出成本,很正常啊。现在我就是奇怪chart track不惜高成本公布ps3百分比也不直接公布数字,他这又是为什么?从纯经营者的角度我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如果ct是先公布wi的百分比”?对不起,我可没兴趣跟你做假命题。如果日本鬼子不入侵我们国家现在也成米国了。“如果”?没“如果”。我现在只看到我眼睛里看得见的东西,只分析我能找到的资料。你去和别人玩“如果怎么怎么样”的游戏吧。我就是怀疑这个第一次的动机才说这些话。你要是找不到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第一次的合理解释,就少跟我说什么“凡事都有第一次”,万事行都有动机。这个第一次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论证三点在上面。自己去看。还是那句话:如果真如你说的。“我证明不了,观点就不成立”,你这么半天和我一个不成立的观点打架,是为什么?人家的观点都不成立你心慌什么?莫非你也心虚了?

以前说ps3不连续公布销量是要圆谎,我指岀wii也不连续公布销量,你却说什么不连续公布wii销量不用付出成本很正常?转移话题。照你的逻辑,wii不连续公布销量就是圆谎,跟付不付出成本有什么关系?

百分比本来就是要统计的,就算不公布也要统计,懂不懂?所以公布百分比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我的英文不好,所以用不着给我找英文资料。而sce质疑的帖子——http://www.gamespot.com/news/6164106.html?tag=latestnews;title;4

[UPDATE] Within an hour of the NPD numbers' release, the spin doctors were out in force. Dave Karraker,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s director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said that his company did indeed ship 1 million PS3s in North America in 2006. "NPD doesn't account for Canada...[and] doesn't cover all of our USA retailers," he told GameSpot. "We sold-in more than 150,000 systems the last week of December, so there were many units in transit or at retailer's backrooms waiting to be put out [by year's end]."

“NPD的统计报告没有把加拿大的销量计算在内……而且统计的范围也没有覆盖到全美所有的零售商。”

当然,任天堂也这么说过,但任天堂随后公布了自己的北米出荷数字——130万。和npd的110万相比差值不到18%。而sony公布的40万,和npd公布的19万比较,差值却超过50%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任天堂的态度很显然趋于“补充说明”的性质,而不是不满,因为wii的销量和出荷之间18%的落差非常正常。提出质疑的是Michael Pachter,而并不是n会社出面。但落差50%以上的sce,特意提出来性质可就不同了。

http://www.gamespot.com/news/6164106.html

UPDATE] Within an hour of the NPD numbers' release, the spin doctors
were out in force. Dave Karraker,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s director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said that his company
did indeed ship 1 million PS3s in North America in 2006. "NPD doesn't
account for Canada...[and] doesn't cover all of our USA retailers,"
he told GameSpot. "We sold-in more than 150,000 systems the last week
of December, so there were many units in transit or at retailer's
backrooms waiting to be put out [by year's end]."

这个该不是我睁眼说瞎话吧?不过呢,这个是gamespot自己的说法,有没有可信性也需要甄别。但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若真是那么磊落,还在乎这些评论?

又睁眼说瞎话,公开造谣,一个人怎能厚颜无耻到如此地步?什么40万和19万?sony说的是他们在06年内北美出货100万,而npd公布的06年ps3总销量是69万,sony是对06年内北美总销量进行说明。

任天堂质疑和Michael Pachter无关,不要张冠李戴。这个Michael Pachter是上了任天堂的当,他质疑的是npd统计的06年wii总销量只有110万,和任天堂公布的200万相比,少了90万。

任天堂质疑npd的链接在此
http://asia.news.yahoo.com/070112/3/2vn74.html

"Our numbers in terms of what we have shipped is definitely well above that (NPD) number. What NPD does not account for is the product that is in transit," said Nintendo spokeswoman Perrin Kaplan, who added that the company had a "robust" year.

你上面贴两段一样的英文干什么?


你打得比方不确切,我才说你根本不会打比方。对sce来说,“说出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这个概念就相当于它责备人所需要的对立立场,至于说这个立场持有者是谁,无关紧要。你用我来和一个人吵架引申为我和所有人吵架,但为什么缺乏了这个先决条件呢?对sony来说,它质疑过一家统计机构的数据,因为这数据不利于自己。那么它也就可能质疑另外一家同样公布了不利于他数据的统计机构,而现在他没有质疑,这不是有些奇怪么?当然,质疑不质疑是它的事情,我们管不了,我也不过是表示疑惑。倒是你这么上窜下跳的我觉得很奇怪。这个和我与一个人吵架引申出我和所有人吵架有什么关系?如果一定要这么比,那只能说,我曾经对一个人的言论有不满,我也可能对其他人同样倾向性的言论不满,这完全有可能。倒是你那个比喻,和现实状况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你会比喻么?

不利于sce?哦,照你的逻辑,原来ct和npd的相同立场就是“不利于sce”?sce对谁的数据进行说明取决于数据本身有没有问题,不存在什么“不利于”的问题。我举例很恰当嘛,你对同样倾向性的言论不满,那么这个让你不满的“同样倾向性的言论”是正确言论还是错误言论呢?如果是错误言论,那么归根结底还是对错误的东西感到不满。同样的,sce如果要质疑什么,自然也是针对错误的东西。

我怀疑是我的权利,它值得我怀疑。尤其是它作出的反常举动。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反常。我不反对。证据上面已经说了。而且怀疑和确证不一样,怀疑属于个人,并没有到新闻广播部门确证事实。你有什么权利不许别人怀疑?可笑。

如果你承认你是没有任何证据而只是怀疑,那当然没什么,问题是你一直言之凿凿一口咬定什么圆慌什么敢保证,摆明了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测当成什么确定的事实一样来误导别人,那就是故意当众散布谬论了。

哎呀,正常人,您这种平行世界的正常人到真是不多见。连是不是“同期比较”都没有说,光凭一个时间能约束得了ds的销量了?前面的时间分明是指psp发售了多长时间,是约束psp的。后面是比较和ds的销售数量的。也就是已经发售了多久的psp销量和ds比超出多少销量的意思。根本没说是不是同期比较。倒是你,死命诡辩前面的时间正常人都能看出约束两个。请问这么多正常人都能看出怎么米国、日本,乃至国内都对这种发言一片嘲笑之声?莫非这些嘲笑者都是不正常人?我用沉默卡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从两句话的圈子里走出来回答我的问题。我在原帖里写的非常明白了。我给他留下了一个帖子,他可以编辑,回答我的问题。而最终,我没有看到他的任何回答。谁抽谁,明白了么?

前半句是为后半句的比较作岀时间上的限定,也就是说前半句是对整个后半句有效。

英文原文如下

前半句:But, if you look at our numbers since launch until now,
后半句:we have outsold the DS by approximately 900,000 units in North America.

从句子上看也很清楚,整句话分为两段,前半句要么根本不做限定,要么就是对整个后半句进行限定,不可能只对psp进行限定。

谁嘲笑这个发言呢?而有没有嘲笑这个发言和你对这段话是否进行了歪曲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就算有人嘲笑也是针对原意,而不是被你歪曲过的意思。这里我只看到你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深陷其中爬不出来,被战神狂抽得狼狈不堪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只好靠沉默卡来苟延残喘。你用沉默卡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就不要掩耳盗铃了。


你现在跟我谈逻辑学,跟我谈违背,还不够资格。

用你摘录北洋的这句话“不必赢日本,也能赢全球”,请问日本是地球上的国家么?不赢日本,怎么叫赢全球呢?连这个有着明显逻辑语病的句子你都看不出来。你还有脸站在这里说么?全球市场是什么概念?咱们不说把非洲,拉丁美洲这些地方算上,日米欧三大市场是跑不了的吧?而且根据以往的例子,任何一个世界销量头筹的机种,都是三大市场皆为最高。所以我才说“世界销量最高已经涵盖在这个概念里”。他为什么拒绝我也不明白。但很显然,我的打赌要求是“成为世界主流”,这个概念是什么?你明白么?这是我提出的赌局要求,北洋有意回避我提出的概念,要单纯以销量说话,本身就是胆怯,因为他知道世界主流和销量高低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统一的概念。这倒也罢了。如果他一开始提出来,要求转变规矩,我也不会为难他,但恰恰他还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同意按照我的规矩打赌,仅仅以太麻烦为理由一厢情愿自己设定规矩。那就怪不得我了。我不怕麻烦,你既然要打赌你也别怕麻烦,“太麻烦”不能成为你拒绝我提出的赌赛要求的理由,你要怕麻烦你干脆直接认输。还省了我的力气。他既然不说我的规矩不合理,只说“太麻烦”,那对不起。我就认为你已经同意按照我的规矩办事。因为你提出的不麻烦方案已经在我的麻烦方案涵盖之中。取得主流的主机必然最终销量比其他同类竞争对手高。这不用他来说。我要和他赌的是:他认为主机雄踞欧米就可以成为世界主流,我认为一个主机要成为世界主流必须先搞定日本。赌局的内容也就不是单纯的“比比哪个时期销量谁高”,而是成为主流的主机所必先依靠的是哪块市场。他认为是欧米市场,我认为是日本市场。简单么?你连我们赌得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满嘴跑火车呢?北洋临阵缩了,就是因为他还不是个傻子,四代主流证明出来的东西,不是他能改变的。另外,期限是我定的,别张冠李戴。

呵呵,指岀你的逻辑诡计就恼羞成怒了?北洋的话没有语病。赢全球就是指全球销量最高,和赢不赢日本没有必然联系。

“不赢日本,怎么叫赢全球呢?”,你什么逻辑,既然是讨论“赢或不赢日本”能不能“赢全球”,那么作为论题本身来说,“赢全球”本身并不必然包含“赢日本”在内(也就是说有可能包含,也有可能不包含)。至于“赢全球”是否需要建立在“赢日本”的前提下,需要辩论双方自己去论证,而不能一开始就规定好“赢全球”必然包含了“赢日本”在内,如果你一开始就规定了“赢全球”必然包含“赢日本”,那还辩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在辩论的时候,双方各持一个观点,比如你可以把“必须赢日本才能赢全球”作为自己的观点,北洋可以把“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作为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才会形成辩论。

看看你自己的话:

“任何一个世界销量头筹的机种,都是三大市场皆为最高。所以我才说‘世界销量最高已经涵盖在这个概念里’”

“取得主流的主机必然最终销量比其他同类竞争对手高。”

照你这么说,主流机种必然全球销量最高,也就是说销量最高的必然是主流机种,你认为赢不了日本就成不了主流,而成不了主流自然就不可能销量最高,也就是说,赢不了日本的360绝对不可能全球销量最高,全球主流=全球销量最高,那北洋直接比全球销量的打赌条件到底何错之有?按照你的逻辑,360销量绝对不可能销量最高,那你和北洋赌销量应该是稳赢嘛,可你却又不敢和北洋赌销量,为什么呢?

哦,后面你又说:

“因为他知道世界主流和销量高低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统一的概念。”

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说北洋是“要单纯以销量说话,本身就是胆怯”,呵呵,到底是谁胆怯呢?按照你自己的观点,谁是世界主流就是可以“单纯以销量说话”,你怎么就不敢和北洋赌呢?说白了还是你思维太混乱一塌糊涂头脑乱七八糟又心虚胆怯,一方面认定必须赢日本才能赢全球,才能成为全球主流,才能全球销量最高,吼得山响;另一方面却又底气不足,不敢和北洋赌360在不赢日本的情况下能否全球销量最高,等于直接推翻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主流机种必然销量最高(也就是说“主流机种”和“销量最高”完全可以划等号),另一方面又不敢和北洋赌销量,又说销量最高不一定是主流。请问你头脑清醒吗?左躲右闪,前言不搭后语,自己抽自己。


我和战神所争执的就是历史会不会继续上演的问题。我认为会继续,战神认为会终止。而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历史可能改变,这个立场也是一贯的,你哪里看出我退缩?恰恰是战神认为“历史一定会就此终止”,甚至根本不承认这段历史的存在。我这才跟他争执。战神的观点除了未来以外更有是彻底否定历史的一切,我则反对他的武断,并认为历史继续延续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是我和他的分歧。ok?“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又出现了,张老师,带原子弹把日本炸沉吧,这样日本就不在全球范围内了。

你和战神争的就是360这一代机谁成为主流,也就是未来数年的事,你明明已经认定了“不赢日本就肯定赢不了全球”,现在又说“没有完全否定历史可能改变”,怎么这么快就退缩了?我前面说过,偷换自己的观点是自作聪明,只会弄巧成拙,从自己原先的观点后退就等于是承认自己观点是错的,就等于是自己推翻自己的观点。

赢全球的概念从来不曾是全球销量最高。因为销量最高是可能随时更变的,但赢是一个结论概念。你连最基本的概念还没清楚就和我辩来了?而且我的辩论中,从来不曾用世界销量谁高作为成为世界主流的依据。我又到哪里去偷换这个概念?你说呢?他们要什么我不管,但请你注意,不是我把我的概念强加给他们,而是他们主动来跟我辩驳什么才是世界主流的表现。你恰恰说反了,并不是我要偷换什么概念,而是他们试图以xo目前销量最高引申出“世界销量最高的就是世界主流”这个概念,再用它来偷换以往的世界主流(全球市场皆最高)概念。所以,这些话,你不用搞得好象你有什么高招能应付我的样子,因为你这种手段根本就是他们用滥的,已经被我见切的陈糠烂谷了。你真想教育他们,就该教育他们以后把偷换概念的手段用得高明些,不要让我见切到为好。

哦,“赢全球的概念从来不曾是全球销量最高”?你前面都说了,主流机一定是全球销量最高(“所以我才说‘世界销量最高已经涵盖在这个概念里’”),言犹在耳,自己刚讲的话这么快就自抽了?

你现在再说“赢全球的概念从来不曾是全球销量最高(且不说这和你自己的话相矛盾)”已经没意义了。战神以及其他软饭和你争的“谁赢全球”的意思就是指“谁的全球销量最高”,既然你现在不同意“赢全球的意思就是全球销量最高”,那好,以后别人不和你争“谁赢全球”,免得在“赢全球”的意思上纠缠不清,而是争“谁全球销量最高”。以后战神以及其他软饭的论点可以变为“不赢日本也能全球销量最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你同意,很好,无须争论(看来你是不敢排除360全球销量最高的可能性了,要不然怎么不敢和北洋赌呢?);如果你不同意,那么就又回到了争全球销量的老路,所以你现在再说什么“赢全球的意思不是全球销量最高”还有什么意义?你避不开“全球销量最高”的。


怎么是没说呢?你现在不是很明白了么?你都已经明白日米欧三地市场和全球市场等价了,怎么还会赞扬战神的逻辑“不赢日本也能赢全球”呢?哈哈哈哈……另外再跟你说一下,我的观点是“赢得日本市场仍是赢得全球市场的关键”。“日米欧三地市场皆赢”就是结果,我从来也不曾把它和“赢全球”分裂啊?至于说谁处心积虑像把这两个概念分裂开,您心里比我清楚吧?

惯例?谁说的,把惯例条款给我列出来。我本来就是引述nw某人给的数据,他也没有给出链接,我又懒得自己去找,这怎么会扯上忘了呢?而后来有人说链接在哪里?我当然要去找了,可还没等我补充进来已经有人贴上,那还用得着我费力气么?你自己疑神疑鬼,不要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内心见不得光。人家是不怕别人给链接的,你以为别人给出链接能给我造成怎样大的打击?什么也没有啊,他也不能证明这个链接是真是假,也不能说这个链接有意kuso。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名誉上的损失。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我是看你这么敏感,怀疑你是不是对我已经恨到骨头里,把自首问题都搬出来了。所以才问了警察问题。你不是没话找话,提劳什子自首做个甚?哈哈哈哈哈……

唉,真是不好意思,又让你现眼一天。

我说的惯例是对那些转贴消息注重可信度并有基本转贴道德的人而言的,对那些一贯凭空造谣的宵小来说,当然另当别论了。嗯,内心见不得光,说得好,是谁呢?是某些转贴的时候鬼鬼祟祟连来源链接都不敢贴出来而一旦被人揭穿就气急败坏的人,还是那些每次转贴必定附上来源链接的人?呵呵。你怎么会有名誉上的损失呢,你永远都不需要担心这一点。只有那些本来就有名誉的人才有可能受到名誉上的损失吧。



哦,就你这水准还混猫坛呢?想必为猫坛“奉献”了不少无脑垃圾帖子吧。以你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你在猫坛也只能当过街老鼠了。另外好像很少看到有人会把单纯的字数多拿来炫耀的(从这种炫耀上可以看岀这个人的水准),要码海量无脑垃圾贴也太容易了一点。
zzzzzzzzzzzzzzzzzz

TOP

比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9 13:39 发表
行啊,玩吧。有多少能耐都拿出来,我还没发挥出30%的威力呢。

这句话令人想起了《灌蓝高手》里的搞笑情节……你现在多大了?

呵呵,别说人家老调重弹,因为你根本解释不了人家的老调。公布百分比还不算遮遮掩掩?特意挑个成本高的,是不是chart track的人都有病啊?这正常的一塌糊涂。


你的老调早就被我驳烂了,又想不出什么新调,不得不反复搬出老调,请继续表演,看你撑到几时。

统计机构公布百分比很正常,不存在遮遮掩掩的问题。统计是统计,公布是公布,别混为一谈,公布百分比不存在成本高低的问题。


“ct的数据只是不定期公布,不是不能统计。”谁说他不能统计?它不仅统计出来,而且连百分比都给你算好了。可为什么它一定要不惜成本统计百分比公布,也不选个稍微容易点的直接公布数字?我信不信?嗬嗬,这可不是我信不信的问题。是它有没有的问题,他要是真有,我不信也改变不了什么。他要是没有,谁信也没用。但既然有人说了,我就感觉到在如此逻辑下很奇怪的现象。如果你代表sf公开宣称那种出货统计法完全是yy出来的,那么很好,且问如此精确的数字是通过什么手段计算出来的?如果你不能代表sf公开否认这种统计法是yy,更好了,那就请你解释为什么这么高科技的统计法不能计算出首周销量。跟你辩论,请问我质疑别人的说法时你横插什么?这是你自己找的,你既然在我质疑那吹嘘观点时主动担当辩护之任,那对不起,你就要为这种yy买单。ok


公布百分比不存在不惜成本的问题。

别人怎么说统计方法和ct到底怎么统计根本没有关系,ct该怎么统计还是怎么统计。你的逻辑才有问题,既然你认为别人说的统计方法是yy,那又如何引为论据呢?如果你不认为那是yy,那又质疑什么呢?真是逻辑混乱。

更荒谬的事,居然把别人的话赖到我头上,别人说什么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每个人的言论都在自己的逻辑范围内,想把不同的人的话硬塞到一起赖到一个人的头上,此路可是不通的。

别人都只是说“你如何如何”,唯有马甲雷独树一帜,开口闭口“你们那边的人如何如何”,马甲雷的独门武器啊。

ct的数字是通过什么手段计算出来的?我没有义务说明这一点。相反,你要推翻第三方机构ct的数据,你倒有义务提供证据。就好像如果有人要推翻mc的数据,也应该提供证据。

ct计算岀了首周销量,也就是首发2天销量165000,也计算岀了第二周销量,但没有公布而已。什么?英国首发2天销量不是首周销量?你眼睛瞎了?看看本贴的标题:《英國 PS3 第二週硬體銷售量減少82%》。没有首周,哪来第二周?


什么逻辑?正常逻辑?我的观点当然是针锋相对于你口中别人的观点,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欧洲统计部门多么多么高科技,多么多么精确统计出出货量,多么多么真实。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既然这么高科技,既然这么精确,为什么首周销量统计不出来?能统计出来为什么特意拿百分比充数?其动机是什么?”并由此延伸“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圆谎,是有意用百分比蒙混过关,等透支的部分满额超出再公布具体销量”,对不对啊?你既然怒气冲冲跑过来跟我辩驳,那么请问你的立足点是什么?哦,只有一句话来回来去的——“公布不公布是人家的自由,你管不着”。我什么时候想管它了?我能管得了它么?但我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hart track试图圆谎,碍着你什么了?你是想跟我辩论“chart track扯谎圆谎都是它的自由”还是想跟我辩“chart track没有扯谎,也没有圆谎”如果是前者,你的确不用管其他人为chart track吹出什么牛来。本来它有没有这些技术,该怎么用这些技术也不是我们能插嘴的事情,如是后者,嘿嘿,张老师,那可就由不得你挑选观点了,要知道,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您回避这些问题,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安置在输的位置上。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栽赃陷害这罪名可大了,我承受不起啊。我只要你把事情解释出来让人满意就行。你也不用逞口舌之快对别人的rp一再攻击。骂别人一千万句不如你自己解释出一句更有效。


“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欧洲统计部门多么多么高科技,多么多么精确统计出出货量,多么多么真实。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

照这么说,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别人的观点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别人没有“无度吹嘘……”,你就不会“才针锋相对……”,你现在的观点就不存在了,对吧?

按照你的逻辑,因为我要反驳你的观点,所以我就应该承接别人的观点,所以这些观点就应该算是我说的。

那好,既然算是我说的,那么我现在就收回这些言论(也就是你所谓的“无度吹嘘……”),那么你的观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该自行消散了吧。

用你自己的话说,“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现在没矛了,自然就没你的盾了。

是不是这样啊?自作聪明弄巧成拙的马甲雷同学?


哦哟,真是让我兴奋,这从“全世界”又变成“全世界媒体”了。缩得那叫一个快。媒体?请把米国cnn电视台的相关报道放出,请提供日本朝日和读卖两家电视台的新闻评述。不要忘记,npd和mc也是“媒体”。这等常识居然需要在论坛里教你,另外这两家除了公布本地销量外还定期公布各主机的全球销量呢,请问,欧洲部分的统计该怎么算?你呢,也用不着自己给自己壮胆,对抗的是小无赖,连小无赖都能把你揍得团团转,你又是什么?唉,这世界上,就怕遇到不懂装懂的。统计机构本来就要计算百分比?谁告诉你的?哪位专家学者?我稍微提醒你一下,不同的统计机构,对统计的要求也不一样。我有个弟弟就是精算师,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一般比较正规的统计机构,有各自数据的获悉渠道,获得部分参考数据后再根据一个基数进行计算,除非是需要特别的用途(如进行年度统计,增降幅度统计或其他有必要性的统计),否则只要计算出一个上报数额,就可以,并不需要一次次计算百分比。因为计算百分比很麻烦。一般来说如银行进行年终结算,统计贷款和存款的增长幅度,也是年度计算一次百分比幅度就足够了(有些银行有月幅度统计)。像这种计算游戏产品数量多少的统计机构,连年度统计百分比都没有什么必要,还可能一次次按周统计?你把人家的工作想得也太伟大了。百分比是一个参考数值,一般情况下统计机构只有在有某些特殊需求(如进行市场未来形势预测,股市交易)的时候才会进行计算。平常根本不用。却单单这次公布出来。其间含义,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哦,不懂装懂。


我的原话是“全世界都接受了这个数字,你蚍蜉撼树也无济于事”,缩什么缩?“全世界接受”怎么体现出来?当然就是通过媒体的报道。

cnn怎么报道我不清楚,问题是一定要cnn报道吗?还朝日读卖呢,好笑,第一,在这个世界上的新闻事件里面,总有报道和不报道的媒体,不是某家电视台非报道不可的,第二,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报道呢?难道cnn和朝日读卖采信了其他数字?

全世界接受这个数字不是非得百分之百的所有媒体都报道,而是看凡是报道的媒体里面有多少采用了60万这个数字。

现在的情况是,凡是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都采用了60万这个数字,你能找出哪个权威媒体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采用其他数字的例子?有哪个媒体采用你的谬论?

还扯mc和npd是“媒体”,他们是第三方统计机构,和通常意义上的电视报纸这类新闻媒体是两码事,这才是常识。还想玩文字游戏?请你出示一下mc和npd公布的全球销量,看看他们的ps3欧洲销量是采用什么数字。黔驴技穷,真是什么下三滥把戏都来了,呵呵。

现在到底是谁在反复喊口号给自己壮胆呢?看看自己的言论就知道了嘛。统计机构当然要统计百分比,无论是ct、eb、mc还是npd都要统计,还说什么“像这种计算游戏产品数量多少的统计机构,连年度统计百分比都没有什么必要”,那么npd、mc经常公布的百分比是怎么回事?

你也承认“进行年度统计,增降幅度统计或其他有必要性的统计”是需要统计百分比的,ct就是要进行增降幅度统计,所以算一下百分比很正常。

又渲染什么统计百分比有多难,算个百分比有什么难的,就比如这次ct公布的ps3英国第二周销量对于首周的百分比,两个数字除一下就出来了。

而且再看看你自己的原话吧

“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

这不,连普通人都是“算一下就知道了”,这么容易就能算出来,怎么现在说到专业统计机构,就反而怎么怎么难了?你如此前言不搭后语,不断反复自抽,是不是更年期到了?


很简单,我所说的是chart track没有公布首周销量,而你说2天就算首周,我要你找出证据证明谁把两天算首周,你说这个话题和你要阐述的问题无关。要说耍赖的功夫……不知道看过这个顺序之后大家会对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哦哟,你可千万别去掉首周,那不是正好验证了我chart track公布出两天,却公布不出首周很可疑的论点了么?廉耻二字是您最缺乏的,千万不要把它丢给我,我这里不缺。

ct计算岀了首周销量,也就是首发2天销量165000,也计算岀了第二周销量,但没有公布。

什么?英国首发2天销量不是首周销量?你眼睛瞎了?看看本贴的标题:英國 PS3 第二週硬體銷售量減少82%。没有首周,哪来第二周?


这个观点,和我质疑chart track有关,或者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chart track统计出了2天的,统计不出首周的,而给了一个百分比。给出了百分比,证明它能统计出二周数字,但统计出了2周的数字,却不能光明正大给出,那是怎么回事?你说,它有不给的自由,我没否认它有自由,但我要问它为什么不干脆贯彻这种自由,还要羞答答给个百分比数字?他是没法精确计算实际销量么?可你那边的人分明说chart track有怎样的高科技,头两日销量计算的多么正确,那么要论证头两日的正确性,我们就要研究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正的高科技手段。还是说是被谁吹出来的。有没有这个技术直接关系到你头两日销量到底是真实还是yy的问题。我倒想知道你把这个问题抛开该怎么解释头两日销量的正确性问题,首周销量给不出问题和二周销量给百分比问题。这是耍无赖?是您已经理屈词穷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吧?您先把您的逻辑整理好,我发觉您有点抓狂了?


就知道你会反复装傻,无妨,我也可以反复告诉你,我耐性好得很。

ct不是算不岀第二周销量,只是不公布而已。而公不公布第二周销量和首发销量的对错没有关系。这已经是第n次告诉你了,你准备装傻到几时呢?当然,我并不介意以后再告诉你n次。

各媒体在报道ps3英国首发销量时都采用了ct公布的数字,你再怎么上跳下窜造谣诬蔑也改变不了这一点,只能做些无用功,狂造谣也没人信,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可怜啊。

“你那边的人”,很好,请继续表演这个马甲雷独创的伎俩。


把你的脏话咽回去。第二次提醒你。
首发出货和计划出货是两码事,要我提醒你几次?计划即便不变更,真正的出货量也是以发售之后由厂商上报的。“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这句话简直强的没边了。sce公布了那么多年出货,竟然一次也没遵循这种事实。每次都是主机销售后再公布出货。可以去死了。你知道计划出货和实际出货的区别么?我觉得我是在和神说话,媒体报道的和是不是整数无关,在硬软体统计方面出现整数,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公布出荷,出荷数可以是整数。另一种可能是这个数据是未经验证的数字,是各方面信息总结后所作出的约测数。并不是准确数字,只作参考。我所提出的是前一种可能,当然如果你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可能的话我也不会反对,那么你也就是等于承认这个60万数字是未经检验和确认的数字。根本不是准确统计。是么?另外,你怎么知道sony是得知了xx数据后才告诉cvg的呢?对呀,这句话应该我来问,sony为什么还要去别的渠道得知这个数字才能告诉媒体?这不是咄咄怪事么?歪曲,我没那么大能耐。人家提百万也不过是重复了一下sony的计划出荷罢了。ok?

根据我上面的回答,这种统计机构不是特别需要,不会费那个力气一次次计算百分比,你不懂不要装懂。先去了解一下统计行业。ok?哦,周日一天的销量,是不是也算当周销量啊?

主机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你再怎么造谣也没用。

媒体报道销量怎么就不能用整数呢?法律有这样规定吗?整数就不能是销量了?哪家的逻辑?npd某些的销量数字也是整数,难道也是出货?

我可没说过“sony是得知了xx数据后才告诉cvg的”,我只是说sony的数据不一定是自己统计的,也可能是来自从第三方统计机构,也就是说,我并没有断言sony告知cvg的那个数据的到底是怎么来的,倒是你一口咬定这个数据一定是sony提供的,那就请你提供证据了。就算sony从别的渠道得知数字有什么奇怪的?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不从第三方机构那儿获得从哪儿获得呢?

cvg报道哪里提到“计划出货”了?呵呵,真是不要脸啊,你自己说就罢了,还要赖上cvg?你倒是把cvg原文翻译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别以为tg的人都和你一样不懂英文。

http://computerandvideogames.com/article.php?id=16091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has informed CVG that sales of PS3 in Europe have topped the 600,000 unit figure, meaning a hefty portion of the million units for the European launch has already been snapped up.

这可是你自己引用的。呵呵,又犯了和上次一样的错误,自己屁颠屁颠的引用英文想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岀尽洋相。你怎么总是没长进呢?


chart track计算的是英国,不是欧洲——这句话是谁说的?我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你说我造谣,我从来不当成是什么冤枉,因为我根本不会说和一个小孩一般见识的程度。你对我的定性语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反驳的需要。因为那纯粹是疯话。我的证据给出,您大嘴一张就说是yy站自己算的,请问,你怎么知道?你是这个网站的投资商。我不用去证明34万怎么来的,因为我不是这个网站的成员,我和这个网站只是一种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用不着我去证明什么。请问又有那条法律规定我不能用它否定“第三方市场统计机构”,哪个第三方统计机构?chart track吗?不错,我正是因此怀疑chart track是在撒谎,而后圆谎。但请问怀疑=否定么?它现在70万,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信呢?至少比某个统计机构公布的90万可信啊。(可不是chart track哦,哈哈哈)你怀疑这个网站的权威性,请问有什么证据么?chart track公布了首发数据,你叫嚣“何来不敢公布(首周,二周)”,但事实它就是没公布啊,你说它公布在哪里了?你不是说它公布不公布都是它的自由么?但为什么它不完全享受这种自由又要费力气公布百分比?你不懂别装懂,统计学的常识烦劳你学习一点。


我的原话是“ct本来就只公布英国销量”,难道错了?错在哪里?这句话里又哪有“英国销量不属于欧洲销量之列”的意思?你说得出来吗?我说你造谣没冤枉你吧?你反驳得了吗?

看看马甲雷的逻辑

“我不用去证明34万怎么来的,因为我不是这个网站的成员,我和这个网站只是一种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用不着我去证明什么”

真是精彩的逻辑,不错不错,按照这个逻辑,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去证明了,因为任何东西都是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不知道前面是谁振振有辞的要求别人证明ct的数据,别人和ct也是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嘛。

马甲雷的辩论方式果然是省力啊,凡是证明不了的东西就不证明嘛,我说34万就是34万,这可是是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哟,我就是要采信它,怎么样?就算没证据,我也要采信,怎么样?当然,这种“无须证明,我就是要采信”的无赖逻辑肯定是不适用于ct的,也不适用于任何和他争论的人。

一个人提岀了某个数据或是观点,就有义务提供证据去证明这个数据或观点的可靠性,如果没有证据,这个数据或观点自然就不成立。而马甲雷呢,却创造岀“我和这个网站只是一种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用不着我去证明什么”这一空前绝后的无赖逻辑,要我怎么说你呢,自上网以来,不要脸的人见多了,但像你这样不要脸的人,我承认,我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呢?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资料信息数据都说成是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那岂不是任何东西都不需证明了?

嗯,不对,马甲雷还是会要求和他争论的另一方拿岀证据的。

看看马甲雷的这两句话

“你怀疑这个网站的权威性,请问有什么证据么?”,

“我的证据给出,……请问又有那条法律规定我不能用它否定“第三方市场统计机构”,哪个第三方统计机构?chart track吗?不错,我正是因此怀疑chart track是在撒谎,而后圆谎。”

看到了吧,马甲雷自己可以随便用任何一个没有证据支持的数据来怀疑ct,却又要求别人怀疑那个yy站的时候拿岀证据。既然马甲雷可以用一个没被证明的数据来怀疑ct,那我也可以随便拿一个什么数据来怀疑那个yy站,无论是vgchart还是ct都行,按照马甲雷的逻辑,就算ct的数据没被证明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更何况是已经被证明的。

马甲雷自己给出的数据,自己无法证明,他不去自己想办法证明这个数据,却反而要求别人拿岀证据来证明他所提岀的这个未经证明的数据有问题。奇怪了,谁主张谁举证,你提岀什么数据,你就应该拿岀相应的证据,你拿不出证据,你提岀的数据自然就不成立,还要别人拿什么证据?

按照马甲雷的这个逻辑,如果某人指控马甲雷是杀人犯,即使没有任何证据,也可以认定马甲雷是杀人犯。除非马甲雷能提供自己不是杀人犯的证据。

对一个业界认可的权威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百般找茬,而对另一个yy网站的数字奉若神明。对前者,非要别人说出什么具体的统计方法,对后者,则无须出示任何证据就自动成立,因为“我和这个网站只是一种采信和被采信的关系,用不着我去证明什么”。

真是奇怪,任天堂以前也引用过ct的数字,但没引用那个yy站的数字,看来这任天堂真是不开眼啊,请马甲雷去教训教训任天堂吧。

“没有公布”≠不敢公布。

公布百分比是ct的自由。什么叫“完全享受自由”?只有不公布百分比才是“完全享受自由”,公布了百分比就不是“完全享受自由”?什么逻辑?“完全享受自由”就是想公布就公布,想不公布就不公布,无论公不公布百分比都是“完全享受自由”的体现,像你这样对ct公布百分比的行为百般找茬才是违反了“完全享受自由”这一点。


呵呵,我可没有说任何人的观点不成立,我可是很忠实地把你们那里所有的观点都作了一个综合,可综合出的结果却是负数,这让我非常疑惑。所以我才请你这样的代表进行解释,要说心慌,恐怕怎么也不会使我这个求解者的内心写照吧?哈哈哈

你有本钱说别人的观点不成立吗?你现在能求自保就不错了,但看来也很难。

哎呀,人家不连续公布销量,却也没有公布什么百分比啊?“公布百分比”的行为才是我口中的圆谎行为,人家后来什么也没说。圆哪门子谎啊?你到底看没看明白我说的圆谎是指什么?

懂不懂你敢来问我?我母亲就是会计,我弟弟是精算师。你要不要去找个统计专家问问,什么情况下计算产品销量的百分比?好不好?

公布百分比怎么了?公布百分比怎么就是圆谎呢?请问又有那条法律规定公布百分比就是圆谎呢?

真好笑,把你妈你弟都抬出来了?这里说的跟你妈你弟有什么关系?ct能不能统计百分比要由你妈你弟来决定?会计怎么了?会计就一定正确了?会计判刑的都有不少。


我说的是北美首发销量,ok?
至于说总销量,大先生,31%的差距很小么?

什么上了任天堂的当,要不说你根本不懂什么叫计划出荷和实际出荷,任天堂公布的200万是计划出荷。和后来公布的实际出荷130万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任天堂计划在年内于北米出荷200万,但实际上产量跟不上,只出荷了130万。而任天堂的“质疑”,实际上在实际出荷公布后只是一种补充说明。并不妨碍它所公布的出荷准确性。你明白了么?


自己说的话也要赖……

你的原话在此

“npd的数据好像全米国都相信它很正确,怎么偏偏就sce提抗议?”

这和北美首发销量有什么关系?sce抗议过npd公布的北美首发销量?

“而sony公布的40万,和npd公布的19万比较,差值却超过50%以上。……但落差50%以上的sce,特意提出来性质可就不同了。”

sce当初的说明是针对06年内北美总销量,不是针对北美首发销量,你却张冠李戴把北美首发销量和sce的说明联系起来,等于是凭空编造。你怎么总是干这种勾当?不过也难怪,你除了干这种勾当还能怎么办呢?

看来那个Michael Pachter不懂计划出货和实际出货,要不怎么会拿北美200万出货去质疑npd呢?看来你所谓的计划出货和实际出货的理论好像不怎么普及啊,别人好像都没听说过。

http://www.gamespot.com/news/6164106.html

Analysts were also skeptical, with some believing that the Wii sold more than NPD reported. "I don't understand how US Wii sell-through could be 1.1 million cumulatively, with Nintendo saying that they shipped half of their 4 million here and zero inventory on retail shelves at year end," said Wedbush Morgan Securities' Michael Pachter. "Where are the other 900,000 units? I assume 200,000 are in transit, but this number makes no sense to me at all."


哦,说的好!“错误的东西”,那么你就是认为欧洲ps3骤然下跌80%是没有错误的。那我就不明白npd的统计怎么错误了?你原先的比喻是什么?我马甲雷反对一个人,马甲雷反对全人类?是否?我给出的说法是如此么?你要不要把以前你的比喻再看一看?

这不,你又造了一个谣。ct只是公布ps3英国第二周销量下降82%,并没有公布欧洲第二周下降82%。我没说过npd统计错误,不要乱栽赃。我的比喻是来自你的逻辑。

我的证据很多,我有充分理由怀疑,并且从它的表现上我认为它就是在圆谎。我也敢保证,这怎么了?我敢保证的东西,就是它在实际销量圆了他两天的谎之前决不会公布任何新销量数字。请问到现在它公布了没有?公布了请拿出来,没公布,我的保证就是对的。你要想说我的这个保证不准确,烦劳你拿出铁一般的事实反驳我。到现在为止他都不拿出来,你能反驳什么啊?


是啊,你的证据很多,但就是一个也拿不出来。

唉,又耍这种逻辑诡计,又想骗谁啊?你的保证和ct什么时候公布销量根本没有关系。

根本不存在什么“没公布,我的保证就是对的”这种逻辑关系。

我也可以依样画葫芦说“我敢保证ct现在不会公布销量”,ct现在没公布吧,嗯,那就说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呵呵,这种小把戏。


怎么不可能是只说psp的?原句就是从psp发售到06年6月为止,psp的北米销量比ds高90万台。对不对啊?

这里的psp显然是总销量啊,对比的ds不经说明也得是总销量啊,你除非说比“同期ds销量”,没有同期,比得就是总量啊。

哎呀,如果按照您那个一厢情愿的意思,这句话没错了,怎么可能有人嘲笑呢?他们嘲笑什么?针对原意,什么愿意,你给我说说?我歪曲了什么?您的一厢情愿真是很严重,就您的眼睛看到在平行世界发生战神抽马甲雷的一幕。沉默卡之后好像还是我的发言更多,战神连原话题都不敢再提一句。大家都看得明白呢。您还是赶紧把钟砸碎了卖废铁去吧。


原文就在那里,到底什么意思,众人一看就知。要说因为不懂英文,所以一时搞错,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硬要将错就错死赖到底,那就太难看了。脸是靠自己挣的,你非要扔掉,别人也拦不住。

发言更多?既然是“发言更多”,那干吗要用沉默卡呢?难道你用沉默卡的目的是为了“发言更多”?

呵呵,如果不是某人将那个帖子解锁,你无处可躲,又何须“发言更多”呢?

不但自己被狂抽,连祭岀的沉默卡都被人抽飞了,你自己没地方躲,当然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不然还能怎的?

沉默卡这件事你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哈哈哈,鹦鹉学舌,要不是我先说出您恼羞成怒恐怕您一辈子也不会想到在本帖用这个词。哎哟,有没有语病原来是你一句话定义出来的,您真伟大。全球是什么?什么叫赢全球?谁给你的定义说“赢全球就是指全球销量最高”?莫非《圣经》全球出版销量数目最多,圣经就赢全球了?哎呀,敢情阿拉伯世界,中国都不是属于全球的范围。毛泽东语录出版销售上亿。莫非红宝书赢全球了?米国人都是毛选战士?哈哈哈

你会打比方吗?这里说的“赢全球”是指某个主机的全球销量超过了其他参与竞争的主机,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

这跟圣经毛语录有什么可比性?圣经毛语录卖得多又不属于商业竞争的范畴,无所谓赢不赢。如果圣经毛语录有其他商业上的竞争对手,那么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来说,自然就算是赢全球了。


讨论的是“赢全球是不是必须先赢日本”,您把具体问题搞清楚了再来鼓噪。北洋的反驳恰恰建立在“不赢日本也能成为全球主流”,我从一开始就看出他根本没有逻辑性,说话漏洞频出。全球主流=全球市场皆赢。他从一开始就没搞明白什么叫做全球主流。把主流和销量高低混淆。我所以才有10成把握和他打赌,他的论点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当今世界的主机可以依仗欧米市场成为世界主流”也就是说这个概念的定义和依仗日本市场成为主流的概念正相对,简单说,成为世界主流,现在是以先搞定欧米市场为主,还是先搞定日本市场为主。这才是辩论的两极。你根本没搞清楚我们辩论的内容吧?北洋其实不傻,他发现自己说了蠢话,所以才刻意混淆“世界主流”和“世界销量”的概念想逃脱。


别再偷换概念瞎胡扯了,这里只问你一句话:全球主流是不是一定全球销量最高?

看看你自己的话:

“任何一个世界销量头筹的机种,都是三大市场皆为最高。所以我才说‘世界销量最高已经涵盖在这个概念里’”

“取得主流的主机必然最终销量比其他同类竞争对手高。”

照你自己的说法,主流机种必然全球销量最高,也就是说全球销量最高的必然是主流机种,换言之,全球主流机种=全球销量最高。

那么北洋直接比全球销量的打赌条件到底何错之有?

按照你的逻辑,360占领不了日本就绝对成不了主流,也就是360绝对不可能全球销量最高。那你和北洋赌销量应该是稳赢嘛,可你却又不敢和北洋赌销量,为什么呢?

既然是讨论“赢或不赢日本”能不能“赢全球”,那么作为中立的论题本身来说,“赢全球”的定义本身不能必然包含“赢日本”在内(也就是说有可能包含,也有可能不包含)。

你所谓的“必须日美欧三地都赢才是赢全球”只能作为你自己的论点,由你自己去论证,而不能把它当成是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定义。

“赢全球”是否需要建立在“赢日本”的前提下,需要辩论双方自己去论证,而不能一开始就规定好“赢全球”的定义必须包含“赢日本”在内,如果你一开始就规定了“赢全球”、“全球主流”的定义必须包含“赢日本”,那还辩论什么?


不要搞错,销量最高和成为主流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成为世界主流所以销量最高,而不是因为销量最高而成为世界主流,两者的因果关系别搞颠倒了。全球销量这个概念,是有时间性的,不定性的。不同的时间段,其结果也不同,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结果,而不能做成因,最终销量最高,其原因是该主机成为主流,而不是因为它的销量最高,所以它才是主流。而我们打赌的命题是成为世界主流的关键是攻克哪块市场,也就是探讨什么才是成为主流的原因或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不能用是不是全球销量最高作它的原因。这是倒果为因吧?全球销量最高是成为主流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北洋从一开始就玩了混淆因果的把戏。难道还让我上这种低劣的当不成?如果要说全球销量高能成为一个主机成主流的原因,我倒要问,95、96年ss的全球销量哪个时间不比ps高?这让它成为主流了吗?什么叫自相矛盾?你懂两个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么?你连这点基本的逻辑常识都不明白还好意思问别人清醒不清醒?哦哟,瞧您说的,我多么心虚胆怯啊。在您这样头脑清醒地大仙人看来,我是多么不堪入目的存在呀。不过还是小声提醒您一句,您这些昏话最好还是不要到tg外面说去,您丢自己的人不要紧,搞得好像tg都是白丁就不好了。先回您家仙洞研究一下什么叫做“成为主流的主机一定在同时代产品中全球最终销量最高,而全球销量最高的产品不一定能够成为最重的世界主流”的概念。什么时候您把这两个关系顺通了,什么时候您也就能掀起我的一个衣角了。


“销量最高和成为主流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成为世界主流所以销量最高,而不是因为销量最高而成为世界主流,两者的因果关系别搞颠倒了。”

可笑,就你这水平还跟我扯因果关系?

这里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就不要硬编一个因果关系出来。

这里的问题是“全球销量最高”能不能作为“全球主流”的判定标准?

如果能,那么北洋把“全球销量最高”作为打赌条件就是正确的,再额外加上一个“赢日本”根本是多此一举。

你为什么要做这种多此一举的事呢?你怕什么?

那么“全球销量最高”到底能不能作为“全球主流”的判定标准?

看看你自己的原话

“成为世界主流所以销量最高”

“全球销量最高是成为主流后的结果”

按照你自己的逻辑,不成为全球主流就不可能全球销量最高,只有成为全球主流才能全球销量最高,换句话说,全球销量最高的肯定就是全球主流了。也就是说“全球销量最高”可以作为“全球主流”的判定标准。

哦,又开始转移话题了,开始扯什么“最终销量”了,言下之意是想说北洋所说的“全球销量”只是“暂时销量”而不是“最终销量”?

你是想说北洋定下的两年时间太短了,所以两年后的销量还不是最终销量,是吗?呵呵,你的救命稻草可真多啊。

首先,打赌不可能无限期,总要有个时间限定,要是定五年就太长了;

其次,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哪台主机能成为主流,两年内也基本会有个结果了,总体销量趋势也基本稳定了,不会有什么反复,ps、ps2、nds都证明了这一点。

什么?ps发售两年后的全球销量低于ss?嗯,造谣效率奇高,又刷新了自己的造谣纪录,请再接再厉啊。


我认为历史很大可能会延续和我并不否认历史可能改变是不矛盾的。你是不是很希望我把黑白立场弄得很分明,要我做什么死结论,您期望错了,我不会那么傻,不会按照您的希望来做,我始终要保持自己立场的圆活性,我仅仅从历史的角度论证当下的情势,历史的重复可能性大,从来也没有说过绝对或一定的字眼,你不能从我的立场中找到破绽,就编造观点,胡言乱语什么从立场后退啊,承认观点错误啦,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观点有没有推翻,不是你定义了算得事情,你以为你是谁?你是上帝?


战神和北洋的观点是认为“赢日本”不是“赢全球”的必要条件,即“不赢日本的主机也有可能会赢全球”。

而你的观点是“不赢日本就肯定赢不了全球”,也就是把“赢日本”作为“赢全球”的必要条件,排除了“不赢日本而赢全球”的可能性。你根本没有什么转圜余地、圆活性,除非是修改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推翻自己的观点)。

你现在改口说“我并不否认历史可能改变”,那就等于是不再把“赢日本”作为“赢全球”的必要条件,不排除“不赢日本而赢全球”的可能性,那么这和战神的观点有什么两样?你已经推翻了你自己的观点。


当然如此,赢全球的概念是成为主流,最终销量高是成为主流以后的结果。你懂什么叫矛盾?战神跟我争的是什么?是主流啊,孩子!战神自己搬出什么理论我管不了,但这个理论是不是错误他却做不了主啊。哦,您是打算替代他们来跟我进行一个新命题的讨论么?哦哟,搞得好象你占据了什么真理似的,我可以诚恳地提醒你,全球销量最高的概念是不定的,在没有成为主流之前,任何主机理论上都有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全球销量”这个概念本身就没有可做命题的确定性。今天你比我全球销量高了,明天我又超过你了,那到底算你赢算我赢啊?定期到某天,a比b全球销量高,期限过几个月,b成了世界主流销量反超a,算你赢算我赢?你连跟别人做命题的资格都不够,因为您根本挑不准一个有确定性的命题,这一点,你比战神还差。战神至少还懂得有一个确定性的立场“xo立足欧米能不能成为改变历史的第一台世界主流机”。而你,连确定性都没有。


呵呵,别再垂死挣扎了,还不确定性呢,可笑,我们这里说的“全球销量”当然是指最终销量,不存在“今天你超过我,明天我超过你”的问题。

至于北洋和你打赌以两年为期也没什么不对。

首先,打赌不可能无限期,总要有个时间限定,要是定五年就太长了;

其次,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哪台主机能成为主流,两年内也基本会有个结果了,总体销量趋势也基本稳定了,不会有什么反复,ps、ps2、nds都证明了这一点。


哦哟,还基本道德,方才说的惯例跑到哪里去了,这又要把人送上道德法庭了?凭空捏造,要说这捏造的还有人替我放出了链接,捏造的真有水平,我都佩服自己。哎呀,原帖里,那一段落体现出我对“揭穿了这马甲雷的坏人”表现出“气急败坏”的样子,请惯例导师张果汁大人给出详细的链接。以便让我这个早就没有名誉的人看一看真么才叫做惯例转帖的楷模啊!!!!!

惯例在哪里,那些有基本转贴道德的人都知道,而像你这种缺乏基本转贴道德的人自然是不会知道的。人家yy站上的数据,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你就敢冠以“另一方的欧洲统计”,你怎么知道是统计的?那个yy网站是怎么统计的?这不是凭空造谣是什么?如果真的有理有据,也就不会不敢贴出来源链接了。

呵呵,阁下因嫉妒而扭曲的脸真是太……国泰民安了。我在猫眼可算是前辈了,著名左愤“公主”、cg2等等都是和我一起滚打的常客。你听说过么?要说对其他人,我是不会用字数来做文章的,而你,恰恰运气不好,碰上我了,能够把你彻底批滥,是我的乐趣所在。我有的是时间对付你。准备好两年的预备期,我怕到时候我找不到这么有乐趣的鞋擦了。


公主和cg不过是跳梁小丑,你居然拿来自抬声价,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抬别人出来狐假虎威,还抬了个小丑出来,你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自称是猫坛的前辈,却只敢把别人名字抬出来瞎叫唤,而不敢提自己在猫坛的ID,想必是见不得人吧。

再看看开头的“我还没发挥出30%的威力呢”……,唉,如此水准,什么玩意啊,实在是觉得有点胜之不武。还拼命叫嚣什么“不把他战得吐血,不说到他闭嘴求饶,我绝不收兵”、“我还没发挥出30%的威力呢”,呵呵,想靠这些低幼言论来给自己壮胆,只能更加凸现岀你的外强中干,没出息。你现在都已经沦落到不断转移话题、不断从原先观点上后退的境地了,左躲右闪狼狈不堪,还虚张声势。

本来对于稍微懂点道理的人,我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一般不会穷追猛打,但是对于你这种RP恶劣只会一天到晚耍无赖的货色,就必须鞭到死为止。
zzzzzzzzzzzzzzzzz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0 21:17 发表
呵呵,反正够作你的长辈,应该见了面向我鞠躬才对。

呵呵,说不出什么道理就只能学小孩子斗嘴,如此小儿伎俩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哎呀,老调若是已经被驳烂,又怎么可能让某人左躲右闪,到现在居然连统计百分比和直接统计数量哪个成本高,哪个费力气都分不清楚,说出公布百分比不存在成本高低这种巨强无比的话来。你打算让我开怀大笑多少次?


嗯,老调已经被我驳烂,又想不岀什么新东西,只好反复搬出老调,你喜欢反复被我抽,我就满足你。


是你懂事是我懂,企业年终总结的百分比计算你经历过几次?你除了会说“不存在”外能不能具体说说怎么个不存在法?统计人员统计百分比要增加工作量,占用工作日,这些不计成本是么?这要增加多少数据搜集工作,你知道么?平常业内结算是不统计百分比的。特殊情况要统计,都要另开工作单的,你明白么?你知道什么叫工作单么?


别转移话题,这里说的是ct,难道你参与过ct的统计?你除了东拉西扯还能说出什么?

我说过n次了,统计是统计,公布是公布,我没说过统计百分比不要成本,我说的是公布百分比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你准备继续装傻下去,我就继续抽下去。


它怎么统计不是我要关心的问题,我只按照你们的说法来反驳你们的结论。你知道什么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么?

我再说最后一遍,别人的话我不管,既然你是在我质疑该人发言时横出一杠子,非要替他背这个黑锅,那就怨不得我了。你要是觉得不公平,去从那个人身上找回来吧。就跟他说,你替他挨了我的骂。这就跟人家偷驴你拔橛一样,谁让你头脑发热要来凑这个热闹?
那可不是,我这个人向来是立场分明的,该是谁就是谁,你现在被我骂只是你充当了靶子而已。


这里只有我和你,哪来的“你们”?

首先,我和你的辩论是我和你的事,与别人无关,不同人的言论的逻辑范围都是互相独立的。把不相干的人的言论瞎联系起来,就好比张三说苹果是甜的,李四说苹果是苦的,明明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结果你就跳出来说“你们自相矛盾”,就这种小伎俩,黔驴技穷。

其次,我也没有“在我质疑该人发言时横出一杠子,非要替他背这个黑锅”。你除了造谣也说不出什么东西了吧?

看看我在本帖的第一个回帖: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4-1.html,你被我反驳的帖子(17楼和20楼)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别人。


你没有义务说明,那你就没有权利来为它辩护什么。你既然说你没有说明它用什么手段进行统计的义务,很显然你也就没有在这里反驳他人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存在的,对么?我提供证据?我凭什么提供?你忘了么?我从来也不曾对它使用什么样的统计方式有微词,我所质疑的并不是它如何统计,而是它的这种统计和后面的表现是不是一种扯谎和圆谎的关系,我并不试图推翻什么,这一切都是它自己的表现。它既然拿得出百分比,就说明它拥有数据,而它宁可公布百分比而不公布数据的行为让我以及很多人觉得可疑,所以我们提出它一开始公布的数据很可能有假,而后面的行为是在圆谎。通过mc,eb甚至是ct自己这些统计机构的惯例,百分比是额外公布的数据(如mc在部分统计榜单中会注明较前周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而且是跟在统计数据之后公布的。因为百分比乃额外计算,如果是免费公布了百分比,那么相应数据也就没有任何隐瞒的价值了(不会再有人特意买这个数据了)。因此公布数据只有三种可能,要么不公布,要么公布具体数字,要么公布具体数字和百分比参考,没有听说过几个统计机构不公布具体数据直接把百分比扔出来糊弄大众的。一则没有头脑,二则也没有必要。(说实话跟你说这些我都担心你明不明白)


前面还说“且问如此精确的数字是通过什么手段计算出来的?”,这里却说“我所质疑的并不是它如何统计”,自己说的话也可以立刻当成大便,赞。

我没有义务去说明ct的统计方式,怎么不能反驳你?好笑,还权利义务相互存在,这根本不是权利义务的关系。

ct公布百分比还是数据是ct的自由,都没什么问题,你要指控ct什么请出示证据,没证据就想靠yy来扣帽子,这是徒劳的。

又自抽了,看看你的原话:

“如果是免费公布了百分比,那么相应数据也就没有任何隐瞒的价值了”

既然你自己都认为公布了百分比就等于是公布了数据,那么又为什么质疑ct不公布数据呢?反正公布了百分比就等于是公布了数据嘛。


别告诉我你没这种常识,百分比都扔出来了,数据还能卖得出去么?别忘了ct指着什么吃饭。买不出去的数据还不公布,等着下崽儿么?你指望着本帖标题救你的命?第二周和二周的区别你懂么?这里的第二周就是从25号算起?你睡醒了么?一周几天,你去问问你的父母。


卖不卖得岀去,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不好断言。你敢断言?请出示证据。没有证据就别放狗屁。

你的言下之意还是说,公布了百分比就等于是公布了数据,那你还为什么质疑ct不公布数据?

我无须依靠本贴标题来救命,只是用这个标题来抽你而已。

标题的“第二周”你怎么解释?没有首周,哪来第二周?

Last week, Chart Track revealed that the PlayStation 3 had sold 165,000 units in the first two days following the launch, making it the fastest-selling home console in the UK.

看看本贴首页的英文原文吧,ps3“last week”(上周)卖了165000,看到没有,周五周六两天的销量就可以算是“上周”了。

ct的每周销量统计都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截止。ps3英国第二周销量就是从3月25日(周日)到3月31日(周六)的销量。

“某商品的当周销量”怎么定义?很简单,并不是非要有几天,而是指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只要计算了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那么就是当周销量,有几天算几天。

所以,ps3英国首周有几天销量根据ps3发售日来决定,看它总共卖了几天,如果是周一发售,那就是从周一算到周六,六天;如果是周五发售,那就从周五算到周六,两天;反正是把ps3该周所有天数的销量都算进去了。

就像日本周销量统计都是截止到周日,很多游戏都是周四发售,到周日为止,总共卖了四天,那么首周销量就是四天销量。

如果非要像你那样抬杠,一定要七天才能算是首周,那么我就告诉你,ps3英国首发两天销量也可以算是七天,只不过周日到周四的ps3销量都是0,从周五开始,才有实际销量。这么算你满意了吧?

怎么样?我说得够明白了吧?你还有什么话说?要不要再去问问你妈你弟?


好。真有气概,说要收回这些言论,不错。

当然,你可以代表他们收回这些言论,我不反对,但这样一来显然你就更遇到麻烦了,首先,如果说ct没有这么高科技的手段,也只是根据基数计算,那么我就要问:这种计算的准确性和那个您口中yy网站的准确性谁高谁低(因为他们都是根据基数计算么谁也不比谁有什么更先进技术),怎么来判断?再者,如果说你承认ct并不比其他网站来的权威,那么你就此采信又是凭借什么自信呢?
您要“收回”这一点,貌似等于直接否定了您所认为它权威的根基。我友情提醒你。当然如果你说你天生以谁家统计的ps3数据最高谁就是权威那我也管不了您。只能说您的执著很让我敲地。


对,我收回这些言论。

但这和ct的数据权威可信与否没有关系,ct数据的准确性不依赖于这些言论,就好像mc数据的准确性也不依赖于这些言论是一样的道理。

怎么判断?凭借什么自信?呵呵,怎么判断mc、eb、npd,就怎么判断ct。对mc、eb、npd是凭借什么自信,对ct也是凭借什么自信。ct、mc、eb、npd都是业界公认的第三方统计机构,可信度岂是那个yy站可相提并论的?


哦哟,我就要问统计各家地头同时也统计世界销量的mc、npd怎么没见到您那被世界接受的数字啊,这该不会是您又要说mc、npd都不是媒体吧?
哎呀,真不好意思,我以前在中央台看cnn时就不小心看到了人家报道米国本土发售主机的新闻,朝日读卖是日本很主要的两家电视台,尤其是人家的产经新闻,对游戏机发售,以及销量这种消息是很敏感的。要说人家在日本不报道日本主机发售的消息,这会不会滑稽了一点?不过我是不大清楚,但既然你说到了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了这个数字,那么你应该很有把握这些媒体也不会例外。既然如此就请你拿出来让我看看,以便能够更好了解这一事实。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是我逼你的吧?
你既然这么信誓旦旦,那就请你找出几家主要的媒体,记住得代表全世界,别光拿一个代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bbc出来哦?
哎呀,我不知道啊,我哪里有张老师那么纵横交错的信息网,我只知道中央二台倒是报道了,不过貌似没说有关60万的信息。至于我的谬论,呵呵,我还从来没自己编造ps3在欧洲销量多少得消息呢。何来谬论?
哎呀,要说张老师是不是有点懊悔,怎么当初说全世界媒体时没加上“新闻”二字呢,而且mc、npd这些机构不是媒体是什么,你知道媒体的定义么?
媒体:媒介,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Npd、mc这些机构是让产品销售信息与用户发生关系的机构,不是媒体是什么?你说吧。
这个到时候它自己会公布。那就用不着您操心了,现在还没到公布的时候,不过貌似是您说的“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了这个数字,那么也就是说你有充分的自信,npd、mc也接受了。对么?(我可没说谁“都”没接受)既然这大话你已经说出来了,那就请找出证据,让大家来验证您的金口玉言吧。(瞧瞧这素质,整天烂话不离口)


mc和npd什么时候公布ps3全球销量?如果现在还没公布,那你又怎么知道mc和npd不采用这个数据?

照你的逻辑,我也请你证明一下mc和npd采用的wii的欧洲销量数据,是不是wii的欧洲销量数据也是假的?

人家cnn或其他电视台可以报道也可以不报道,这是cnn或其他电视台的自由,难不成你想剥夺他们的自由,还要他们非报道不可了?报道多少内容本来就是媒体自己的自由。

怎么才叫代表全世界呢?照你的说法,bbc只代表英国,那么cnn也只代表美国啊,既然bbc报道了没用,那么cnn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凡是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新闻媒体都接受了60万这个数据,这是事实吧?

这里说的媒体是指那些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只有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才谈得上是采信了哪个数据,而没有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则与此无关。

这么说吧,凡是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其中有多少媒体采用了60万这个数据?而又有多少媒体采用了你的yy?一个都没有吧。


我们可以看看诸如npd,mc是如何公布百分比的。
譬如最近mc的公布,他们公布了当周软件销售量,而后公布硬件销量,并在后面附加上销量百分比比前周高出几个百分点还是低几个百分点。注意,在这种公布中,有一个要素是无一例外的,那就是他们必须给出销量数字,因为百分比计算是一个参考数值,是为了体现上周与本周榜单纪录产品的涨跌幅情况。而同样是mc,很多时候只公布销量数字而不公布百分比,也就是说相对于百分比的计算,销量数字更容易获得。尤其是在一些紧急条件下(如大作发布、新机种发售等等),往往是在第一时间给出销量数字。而百分比可能要迟几周甚至更晚公布,这就恰恰说明百分比的计算是在数量统计的额外进行的工作,是属于销售数字的附加参考值。而销售数字是卖钱的,附带百分比数可能要增加费用,但若只有百分比而没有数量,则怎么也卖不出钱去。这种情况下,百分比数字实际上相当于一份配餐的免费咖啡,它说是免费的,其实成本已经算到配餐之中,如果用户购买了全部配餐,那就可以得到一份免费的咖啡,但单要这杯咖啡是不行的,百分比数字就如同于此,你单给出它是没有意义的。百分比计算的确需要成本,而这个成本是计算在统计数据中,脱离了统计数据它什么也不算。你明白两者的关系么?看你那么无知的发言,真让我笑得肚子疼,要知道,统计百分比需要的是什么?是准确的销售数字,这个销售数字怎么来?不是靠统计机构的员工一点点搜集来的。人家给你统计完了,算完了,把数字给你让你验算,这和统计机构搜集数据的工作量能画等号吗?如果一个统计机构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百分数,它不仅仅需要累计当周,还要搜集前周,甚至前前周的纪录,你以为就跟小学生做算术题那么简单哪?这思维单纯的真如同犯罪啊。而且更重要的,只公布百分比算什么?他好不容易统计出数字,不卖钱,却公布百分比?存心让自己的让统计数字卖不出去?这天下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么雷锋,那还费半天力气计算百分比干什么?你有点知识没有?


你说了这么多,想说明什么?因为mc如何如何,所以ct也必须如何如何?谁规定的?

mc怎么公布百分比和数据是mc的自由,和ct无关,同理,ct怎么公布百分比和数据是ct的自由,和mc无关。

销量数据本来就是要统计的,百分比只不过是把统计好的销量数据再除一下而已。所以统计百分比本身没有什么难度。你自己也说很简单。

看看你自己的原话吧

“按说既然都给出了百分比,人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当周的数字可以说已经曝露”

这不,连普通人都是“算一下就知道了”,这么容易就能算出来,怎么现在说到专业统计机构,就反而怎么怎么难了?你如此前言不搭后语,不断反复自抽,是不是更年期到了?


我已经不止一次提醒过你,人身攻击的词汇我要再看见你说一个出来,你准备xhw吧。
那我就问你,两天算周么?什么叫周?一周几天,如果从星期日早晨算到晚上,是不是一天也算周?
为什么不公布?百分比都公布出来了,留着第二周销量干什么?下崽儿?
人家说第二周,貌似没说从哪天算起,您要不要去帮他找一下。我再提醒你,你要再敢说别人眼睛瞎了之类的话,你就别活了。


标题的“第二周”你怎么解释?没有首周,哪来第二周?

Last week, Chart Track revealed that the PlayStation 3 had sold 165,000 units in the first two days following the launch, making it the fastest-selling home console in the UK.

看看本主题首页的英文原文吧,ps3“last week”(上周)卖了165000,看到没有,周五周六两天的销量就可以算是“上周”了。

ct的每周销量统计都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截止。ps3英国第二周销量就是从3月25日(周日)到3月31日(周六)的销量。

“某商品的当周销量”怎么定义?很简单,并不是一定要有几天,而是指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只要计算了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那么就是当周销量,不管算了几天。

所以,ps3英国首周有几天销量根据ps3发售日来决定,看它总共卖了几天,如果是周一发售,那就从周一算到周六,如果周五发售,那就从周五算到周六,反正是把ps3该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都算进去了。

就像日本周销量统计都是截止到周日,很多游戏都是周四发售,到周日为止,总共卖了四天,那么首周销量就是四天销量。

如果非要像你那样抬杠,一定要七天才能算是首周,那么我就告诉你,ps3英国首发两天销量也可以算是七天,只不过周日到周四的ps3销量都是0,从周五开始,才有实际销量。这么算你满意了吧?

怎么样?我说得够明白了吧?你还有什么话说?要不要再去问问你妈你弟?


你反复的一切都是在无意义的胡言乱语。
算出销量,甚至算出百分比,却不公布,请问它有病么?你的车轱辘话一直不肯解释为什么它不公布,说再多的攻击他人的话有用么?请问它不公布它算出来干什么?闲得,吃饱了撑得?它就喜欢玩算术游戏?完算术不公布能当饭吃?
好,又说了各媒体,这可不是我逼你啊,你变成鬼魂千万别来找我,请你立即找到各媒体,我们就以7个为限,找到7个世界主要媒体采用ct数字的现例。,这不是强你所难吧?我就等你给出链接了,相信我,我不污蔑谁,我不做无用功,我等着您给出我满意的答复。让您这位不可怜的人好好发挥一下余热。这可别说我不厚道啊。不是你那边的人还是我这边的人说的?


ct公不公布是ct的自由,何来有病?像你这样非要ct公布才真的有病吧。我怎么知道ct为什么不公布呢?每个人做事都有他的原因,难道都要我来解释?

呵呵,会看中文吗?我的原话是:

“各媒体在报道ps3英国首发销量时都采用了ct公布的数字”

看清楚没有,我说的是“在报道ps3英国首发销量时”都采用了ct公布的数字,也就是说那些报道了ps3英国首发销量的媒体都采用ct数据,可没说所有媒体都报道了ps3英国首发销量。对于那些根本就没报道ps3英国首发销量的媒体,自然就不存在是否采用ct数据的问题。

你如果要反驳我,就请列举出有哪些媒体,也报道了ps3英国首发销量,但没有采用ct数据。找得岀吗?


把你的脏话咽回去。第二次提醒你。

根据我上面的回答,这种统计机构不是特别需要,不会费那个力气一次次计算百分比,你不懂不要装懂。先去了解一下统计行业。ok?哦,周日一天的销量,是不是也算当周销量啊?

如果当周只卖了周日一天,那么就可以算是当周销量。

哎呀,要说真是让我佩服,原来“主机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看来再厉害的厂商,公布出货也只有在新主机发售前的那一时刻,发售后就再也不许公布出货了。高明高明,看来ss、ps那时争相公布100万、200万……原来都是违法行为!早晚受到法律制裁!!!我造谣造得好厉害啊!
我再说一遍:媒体报道的和是不是整数无关,在硬软体统计方面出现整数,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公布出荷,出荷数可以是整数。另一种可能是这个数据是未经验证的数字,是各方面信息总结后所作出的约测数。并不是准确数字,只作参考。我所提出的是前一种可能,当然如果你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可能的话我也不会反对,那么你也就是等于承认这个60万数字是未经检验和确认的数字。根本不是准确统计。是么?
NPD某些销售数字也是整数,就说明这个数字没有经过详细核查的,只是作为大概的参考,够明白吧?这是第二种情况,NPD做月统计,有时难免遇到一些不好统计的问题,于是就提供一个大致约数,如果你认为你的所谓媒体也是出于某种不好统计的问题而只能供应整数参考,我没意见。因为我现在正在说我所认为的这个问题出在哪里的问题。
自己说的话,不承认是没用的,我这里有备份,你现在就算回去编辑我也能给你找回来。你就死心吧。这个数据从消息上看就是说明它由SONY提供给CVG,这个有什么错误?它可不就是SONY提供给CVG的么?你到底想说什么?你要说SONY本身不是这个数据的始作俑者,对不起,这和我要说的主题无关,我只说明这个数据是由SONY提供给CVG而CVG采用了,就行了。你要怀疑,对不起,得您为可怜的SONY洗雪冤屈啊,您有什么SONY本身不知道这个数据来源的证据么?你要是举不出,很显然原句的意思只有“SONY提供了数据给CVG”。对不对?我可没说其他的。
在发售以前第三方媒体所提到的出货都是计划出货,因为他们并不是SONY本社,他们不会真正亲眼看到那100万的装箱而后说是实际出货,实际出货只有根据零售店的分配数量进行累积。就算是SONY真的准备了100万台,在发售之前第三方媒体所说的100万也是计划出货,因为这个数字是SONY给的,是SONY的计划,没人赖CVG,我贴出这个帖子只有一个目的,告诉大家60万这个出货数字是谁提供给CVG的。简单么?你理解成什么了?说来听听?让我这个出洋相的人看看您这位大仙的洋相模板吧。


发售前可以公布,发售后也可以公布。谁说过发售后不能公布?我说的发售前公布的是指首发出货,不是指所有时期的出货,你又歪曲了我的话,又造谣。这种把戏玩多了也不腻?

你怎么知道整数就只有这两种可能呢?你说是就是?有证据吗?

npd公布的都是实际销量数据,到你这儿就变成是“没有经过详细核查”了?你倒是想推翻谁就推翻谁啊。

看看你的原话

“你要说SONY本身不是这个数据的始作俑者,对不起,这和我要说的主题无关”

照这么说,你并不确定sony是这个数据的始作俑者,也就是说你不能确定这个数据的原始来源是来自sony,你承认这一点就好了。你所谓的“数据来自sony所以就不可信”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cvg可没说什么计划出货,cvg报道的原文说得很清楚,60万是实际销量。你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http://computerandvideogames.com/article.php?id=16091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has informed CVG that sales of PS3 in Europe have topped the 600,000 unit figure, meaning a hefty portion of the million units for the European launch has already been snapped up.


chart track计算的是英国,不是欧洲——这句话是谁说的?我在问你。我没说你特意挑出的话有问题,我说的是你没特意挑出的话。你真要我找么,千万别后悔。我用不着反驳你,你自己的话在那里呢。
奇怪,这有什么问题么?
我可没要谁去证明CT的数据,我所作的唯一的事是怀疑CT借助公布百分比给自己的两天谎言圆谎而已。倒不知道是谁跟我气势汹汹要证明CT数据的真实。我也没阻止你采信CT,我只是表示我不采信CT,我怀疑它作假,谁请你到这里来替CT说话要人采信啦?
我采信了其他网站,不采信CT,并嘲笑CT公布百分比圆谎,请问这有什么问题?不说那个网站和CT谁更值得信任,但人家的网站还就是更新了数据,还就是一周周累计叠加,这至少显示出人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意图,不需要玩“算出数据,死活就是不公布”的个性啊。什么叫光明磊落,数据统计出来就出来了,要公布就公布了,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对么?现在人家没有做什么小动作,倒是你CT鬼鬼祟祟的统计出销量不公布弄个百分比出来糊弄人感觉可疑。对不对?您怎么说我?对不起,您还没这个资格,现在只有我说你的份。说别人不要脸的话我也给你存下来,XHW一起算帐。
GP逻辑?对不起,这世界上都是GP逻辑,您骂不过来的。从行为推断动机,这个手段用了上千年了。它不会因为您的否认而消失。
对于那些确实需要证据的,我当然仍会一如既往的要求你拿出,尤其是那些你大嘴巴说绝的概念,相信我,我是不会把话说得和你那样绝给你留下空子钻的。你觉悟吧。
那当然了,人家网站规规矩矩的公布数字,一周一更新,既没有追赶两天算一周的时髦,也没有玩弄“公布百分比,死活不给数”的把戏,你凭什么怀疑人家?
而这些东西,好像都是CT干的(第一个是你让CT干的……),怎么CT就喜欢干这种受人以柄的事情呢?你也老老实实公布数字,还会有这么多是非么?
您要怀疑那个网站,行啊,说说那个网站有什么不老实的表现、劣迹。我没挡着你吧?
我怀疑CT,就是因为它的行为反常——两天销量=首周,统计出了数据不公布(请问它吃什么饭的),不甘寂寞还要出个统计成本更高的百分比充数。如果说邪恶的马甲雷浑身血迹回家,遮遮掩掩上街,捧着菜刀怪笑,如此反常请问人们怎么不能怀疑马甲雷是杀人犯呢?但怀疑并不是法律依据,我只是个人断定CT背后有鬼,又没有因此去海牙控告它。难道说张老师还不允许别人怀疑了?也是,如果大家像张老师这样整天阳光的微笑,在草丛中尽情的穿梭,在原野上撒欢的蹦跳,人们又怎么会把这么健康的张老师联想成凶残的藏獒呢?一定不会的。
我怀疑CT,也并没有说不许别人采信,包括N,(N是不是真的采信过我不知道,张老师说是就是吧)。
而更重要的是,我还属于正常人,只能按照正常思维去推断,如果说一个以公布数据为职业的机构,计算出了数据却不公布,请问它还计算干什么?是不是大脑进水了?两个数据,一个统计出来就能公布另外一个还得多计算的成本,它宁可放弃唾手可得的,有利益的实际销量数据公布而非要公布一个成本更高,且利益全无的百分比数据。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不要用这种外强中干的语气,现在的你,只不过是我手上的玩物,我想怎么捏怎么捏。



我的原话是“ct只公布英国销量而不公布欧洲销量”,有什么错?

呵呵,堆岀这么一堆废话还是无法自圆其说。

你要推翻ct的数据就必须提供证据,证据拿不出,光是拼命叫唤“我采信了其他网站,不采信CT,并嘲笑CT公布百分比圆谎,请问这有什么问题?”是没用的。

有什么问题?问题就是你拿不出证据,就只好摆出“我就是没证据,我就是不证明,我就要推翻ct数据,就是要采信那个yy站的数据”这样的嘴脸,这没用,你拿不出证据,说到死都没用。

再看你的原话

“人家网站规规矩矩的公布数字,一周一更新”

统计机构的权威程度和怎么公布没有关系,定期不定期公布都是统计机构的自由,不存在规矩不规矩的问题,你所谓规矩的参照物在哪里?何为规矩何为不规矩?规不规矩你说了算?

还“一周一更新”,笑话,“一周一更新”和数据真假有什么必然联系?自己编的假数据就不能“一周一更新了”?还想捣浆糊,要把统计机构本身的可靠权威程度和什么“一周一更新”混为一谈,两者根本不相干。

还“一周周累计叠加”呢,你数据哪来的?自己关起门来瞎编,再怎么“一周周累计叠加”也是一文不值。

还问我凭什么怀疑那个yy站,呵呵,很简单,你这个yy站的数据是怎么来的?你说得清楚吗?

怀疑那个yy站的人可多了,可不止我一个,媒体报道英国游戏机销量时都引用ct的数据,而不会引用那个yy站的数据,任天堂也引用ct的数据。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又是“一周周累计叠加,这至少显示出人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意图”

又是“没有做什么小动作”

又是“规规矩矩的公布数字,一周一更新”

为什么别人都不去引用这么规矩的网站的数据,反而都去引用那个“遮遮掩掩”、“鬼鬼祟祟”、“行为反常”的ct,真令人费解啊。

你倒说说看,那个yy站是那么的规矩,有哪个媒体或网站引用了那个yy站的数据?就只有你形单影只想“独挽狂澜”,蚍蜉撼树不自量。

敢情所有这些问题,就马甲雷一个人看出来了,别人都被蒙蔽了。

按照马甲雷的逻辑,即使某人没有任何证据也可以指控马甲雷是杀人犯,反正可以随意编造一个“不老实的表现、劣迹、不规矩”。

说到利益,ct统计岀的数据是要卖钱的,而那个yy站的数据居然都是免费公布的。

“按照正常思维去推断”,请问那个yy站为什么要统计并公布这些数据呢?是不是大脑进水了?吃饱了撑的?

统计这些数据并免费公布“成本更高,且利益全无”,而且还是“一周周累计叠加”、“规规矩矩的公布数字,一周一更新”,免费公布还这么卖力敬业,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如此卖力敬业又是免费公布,但却仍然没有任何媒体采信它的数据,有意思。


公布百分比很不正常,前面说了,百分比是在有实际数据的前提下才能计算的,算百分比比单算实际数据成本高,百分比和实际数据放在一起才有效益,单放百分比没钱给你,莫非我们家CT是那活雷锋。


那个yy站才是活雷锋吧,如此卖力敬业又是免费公布,但却仍然没有任何媒体采信它的数据,有意思。


我母亲和我的弟弟在这个行业中都有很多经验,他们的话至少比您凭空YY来得准确。另外,我不知道你什么来头,不过我要告诉你,我的母亲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中共党员,在财务统计上一丝不苟30多年了,她对于手中的每一笔帐都要核对三次以上确保准确,我尊敬我的母亲,相信在工作问题上她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谎。你说话要小心点,我现在允许你把“判刑”二字收回。你再敢口出这种词汇,那就不是网友吵架的问题了。你明白么?


你妈你弟在自己单位中是否有经验和这里无关,和ct无关,别想混为一谈。

我说的是“会计判刑的都有不少”,又没说你妈判刑,收回什么?


北美首发销量针对的是我说的40万和19万的话题,请你仔细看明白。
特意提出来,不见得仅仅是因为这40和19的问题,这里只是挑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至于SONY在抗议时还有什么其他内容,我并没有严格限死在这一件事上。所以你所谓我凭空编造是根本成立不了的。

这是当然啊,因为任天堂所公布的实际出荷数是在该君发言以后,在之前它一直是以计划出荷为宣传,没有改变过。这算不上谁上谁当的问题,只是信息未更新所产生的误会而已,任天堂说年内北米200万台不是计划难道还是实际出荷?你太没救了吧?


看看你自己的原话

“npd的数据好像全米国都相信它很正确,怎么偏偏就sce提抗议?”

“而sony公布的40万,和npd公布的19万比较,差值却超过50%以上。”

“但落差50%以上的sce,特意提出来性质可就不同了。”

sce根本就没抗议过什么40万和19万的问题,所以说你是凭空编造了这件事。

还说什么“至于SONY在抗议时还有什么其他内容,我并没有严格限死在这一件事上”,哦,原来sce的发言内容不是确定的,而是马甲雷可以自己任意删改的。

wii原定出货200万,后来的变动是n后来修改的结果,在n修改前,实际出货就是200万。误会?既然200万一开始就是计划出货而不是实际出货,那又哪来的误会?


哦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笔误,及时说对方造谣。真不简单。
我的逻辑?我的逻辑是SCE曾经抗议NPD不利于SONY的数据不实,所以他也有可能抗议同样公布不利于SONY数据的CT。您的引申是马甲雷和一个人关系不好,所以马甲雷反人类。这是您的逻辑借鉴法?

没办法,你造谣太多了,“狼来了”的故事听说过吧?

sce对npd数据进行说明不是因为不利于sce,所以你的逻辑不成立。


哎呀,睁着眼睛说“我没看到,你没拿出来”,请问,前面我说了那么多反常现象,原来是一个拿不出来。
对,可它却很不合时宜的公布了一个更不容易计算,而且也没有任何效益的百分比。要是它不公布那倒真没关系了。
我的保证是什么?是他在圆谎之前绝对不会公布。请问别人都公布了,他到现在公布了么?没公布我的保证有什么不对呢?
是呀,你也可以说出这样的正确观点,问题是,可不是我要证明他现在不公布是正常的。我说他不公布很不正常,是在圆谎。你说出的正确观点能驳斥我么?


你所谓的反常现象都是你自己的主观臆测,而没有任何实际证据。

ct公不公布是ct的自由,和你的保证对不对有什么关系?你说ct不公布很不正常,而我说ct不公布很正常,所以ct不公布就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的确,原文就在那里,可我请求了半天找“同期”字样,怎么懂英文的大仙人就是左躲右闪的不找呢?我理解错误在哪里,是我把同期这个单词抹去了?

您怎么也不帮忙找啊?老强调前面有时间概念,前面的时间概念说的是PSP发售,跟DS有什么关系?莫非您好要在地上打滚“就是有关系!就是有关系”?

哎呀,如果按照您那个一厢情愿的意思,这句话没错了,怎么可能有人嘲笑呢?他们嘲笑什么?针对原意,什么愿意,你给我说说?
这句话你怎么又缩脑袋了?

沉默卡作用我说的很清楚了,你看不见么?有人解锁是在战神耍无赖不回答我问题之后,难道我还要为他自抽行为负责?
哎呀,不知道除了一个一句话还是两句话问题外再也不敢涉及主题半个字的某人和要某人正面回答问题却遭到拒绝的在下,以至于让别人说“以后就问他纠缠这些东西跟主题有什么关系,她回答不上来就抽他”这种话。到底谁抽谁,哦,对张老师来说,强暴过自己的人却被他人强暴,内心一定很不满,所以打死也不能承认自己的攻变成他人的受。哈哈哈哈……
我何必跳黄河,连他自己都缩走了。哈哈哈哈


那段原文什么意思,这里人人皆知,你就继续装模作样吧。

针对原意就不可能有人嘲笑了?听过“鸡蛋里挑骨头”这句话吗?

沉默卡是怎么回事,人人都知道,你还这样拼命欲盖弥彰还有什么意思呢,纯属自欺欺人。

你说的那个“别人”是xbgbmpsp,他不过是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怎么样的和你们一开始的争论焦点是没什么关系的”,而并不是认同你对这段英文的理解。

至于对那段英文的理解,xbgbmpsp原话如下: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014-13-1.html
192楼

这次又和前几次一样,马甲雷想引用其他东西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结果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洋相你已经岀过几次了?


我当然不会打比方,我怎么能和您这么强的人打比方呢?谁给你这么定义的?你自己定义的?好,我们按照你的逻辑,1990年,世界MD的销量和世界SFC的销量哪个高?据我所知好像是MD高,相对于竞争对手MD高,所以MD赢全球了。是么?
哦哟,真是会说啊,要说圣经的竞争对手可有不少,古兰经,佛经,都没有圣经印得多,可偏偏奇怪了,圣经赢全球,怎么反倒是信佛的,信伊斯兰教的比较多呢?这是怎么回事?树立信仰为目标的红宝书印了几亿册,哎呀,怎么偏偏还是读资本论的人多?这赢全球赢的,这么没面子。
您这个逻辑真是自圆其说的好榜样,如此,我倒还可以说原来1995年SS赢了全球,1998年DC赢了全球,2001年WS系列赢了全球,哎呀,这么多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赢全球的主机出现,我们好幸福啊!


谁告诉你圣经和古兰经佛经是商业竞争对手?宗教信仰不是商品,不要混为一谈。不同宗教的书籍之间也不是商业竞争的关系。毛语录的销量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和我们这里说的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不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这句话原封不动还给你,别再偷换概念了。全球主流一定会成为全球销量最高,但全球销量最高的不一定是全球主流。听明白了没有?

你别妄想用更改次序的方式蒙混过关,我说的很清楚了。

你试图用A=B,所以B=A的诡辩逻辑来为你转移概念,玩得太次了。

主流机种必然全球销量最终最高的没错,但全球销量最高的不一定是主流机种,没有你那个“也就是说”。我明确的戳穿你的把戏——你别想跟我玩这套。你想故意遗漏最重要的一个词么--“最终”。全球销量最高是成为主流后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评价标准。最后问你一遍:你懂不懂?两者的关系,懂?还是不懂。
北洋用全球销量的结果来评价主流的成因,这叫倒果为因,你懂么?这就等于说一个人辩论“它好,所以它受欢迎”,别人问“它为什么好?”回答“因为它受欢迎”。你给我玩这套?您太嫩了。好,我按照你说的,全球主流机种等于全球销量最高。那我问:1999年全球销量最高PS次时代的是什么主机?你可别说那时候PS2没登场。那么按照你的全球销量最高的必然是主流机种的观点,DC应该必然是PS次时代的主流机种了?你说北洋的打赌条件何错之有,你自己说,缺了什么条件?
我和北洋打赌,和我在什么条件下也能赢没有任何关系,能不能赢和能不能在这种错误前提下打赌两回事,我一向是反对所谓以“全球销量最高”作为评价“是否主流机种”的判断要点的。这是立场上的区分,是不能以“你一样可以赢”作为理由要我接受的。我反对这种论调,怎么可能用它作为我的赌局规则呢?如果我接受了,就算我赢了,但也等于我承认了全球销量最高就代表主流这个错误的观点。观点的错误是不可能调和的,我必须阐明我的观点是“成为主流是一款主机能够最终达到全球销量最高的原因”,而不是“销量最高意味着一款主机能最终成为主流”。你明白了么?
成为主流的评价标准必须是至少在三大市场都取得第一的位置,而不是谁在哪个时间的总销量最高。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所一直推行的日本市场促成主流论,立足点就在于什么是主流的评价标准,XO系饭试图以全球销量谁高无视日本市场的领头羊作用,其本质就是要彻底否定日本市场的影响力。所以我才提出,既然如此,我们以以往四代主流机的标准——日米欧三方全胜为主流标准打赌。赢全球重点在“全球”的概念,而不是全球的销量。全球销量的高低在竞争时期是可能随时改变的,但“赢”是终极概念。也就是说是最终销量最高。这正是任何一个XO饭都不敢去涉及的领域,他们根本对XO在日本的希望不抱幻想。所以他们才费尽心机要改变评价赢全球的标准。我告诉你,赢全球销量,你可以不包括日本,但赢全球≠赢全球销量。赢全球就是赢全球,全球皆赢才叫赢全球。
必须日米欧三地赢不是我的论点,也不是需要我去论证的,它是自FC时代起,四代主流机共同验证出来的,也包括SONY的PS、PS2在内,你把这个理论说成是我的论点,我真是受宠若惊不敢接受啊。而你呢?在否定这个论点的同时也就否定了你所推崇的PS系取胜之道。你为了辩驳“我”的观点,把PS系的成功之道都给否了,真是让人唏嘘。这倒忙帮的,真不错。
我再提醒你,北洋和我辩论的是立足点问题,使成为主流的机种是占据欧米市场比较重要还是占据日本市场比较重要,北洋并没有反对我的“按照PS2的赢全球标准”进行赌局,也就是同意了我的三地皆赢标准,他仅仅以太麻烦为理由要求自己制定规矩,那对不起,我不嫌麻烦,你要觉得麻烦你认输我不拦你,你要跟我赌,就得按照我的麻烦的规矩办,你没有说我的规矩不合理,我就认为你同意了。简单么。如果是你,你是否同意按照PS2的赢全球标准来赌赛,你自己说。


又偷换概念,为了给自己不敢和北洋打赌找借口,就故意把别人要跟你赌的“全球销量”曲解成是“暂时销量”而不是“最终销量”,真是笑话,我们这里说的“全球销量”当然是指最终销量,北洋的打赌条件很正确,也完全符合你的观点,你是自己心虚不敢赌而已。

还倒果为因呢,你懂什么叫倒果为因?因和果的位置完全互换才能叫倒果为因。

你所谓的“全球主流一定会成为全球销量最高”中的“全球销量”是指“最终销量”,而你认为北洋的“全球销量最高的一定是全球主流”里的“全球销量”不是指“最终销量”。

既然北洋所说的“全球销量(非最终销量)”和你说的“全球销量(最终销量)”不是同一概念,此“全球销量”非彼“全球销量”,何来倒果为因?

如果你认为北洋说“全球销量”是指“最终全球销量”

那么看看你的原话:

“‘赢’是终极概念。也就是说是最终销量最高”

“主流机种必然全球销量最终最高的没错”

你已经承认“最终全球销量最高=全球主流=赢全球”了,那么北洋直接比最终全球销量的打赌条件何错之有?


你不懂因果关系就不要犟嘴。成为主流的结果就是全球销量最高,为什么会全球销量最高,因为它是主流。怎么没有因果关系?
你现在垂死挣扎,想从我的话里找到给你佐证的东西,找不到就玩诡辩术,自行颠倒逻辑形成关系。这点伎俩你还跟我玩呢?
我告诉过你,不能!为什么?结果不能给成因作标准,这是最简单的逻辑常识。你什么也不懂,还装懂,跟我玩?
我的原话怎么了,成为主流所以销量才会最高。因果关系,明白么?
“结果”是什么,是最后的结论,成果。它是一个终点,而不是一个过程,你有意把过程中的东西和结果并论么?不成为全球主流的机种不一定在某一时间全球销量不最高。而成为主流机种的主机最终结果是全球销量最高,就如同MD在SFC发售之初全球销量比SFC高,这就意味着它是主流么?没有你那个所谓的“换句话说”。你根本曲解我的本意。换什么话也是错误的。
“最终”是我一贯的观点,不要以为是现在才说的。
两年期限你最好去看看是谁定的。两年时间已经足够主机大战分出胜负了,北洋毁约,只是因为他不敢按照PS2的赢全球标准跟我玩。
你再回去好好看看,我说的是95,96年,您不会认为您要以94年作为PS的第一年吧。这两年还属于PS两年内,什么时候变成两年以后了?


引用你的原话

“成为主流所以销量才会最高”

“不成为全球主流的机种不一定在某一时间全球销量不最高。而成为主流机种的主机最终结果是全球销量最高”

你自己也认为要成为主流才会全球销量最高,那就是说不成为主流就不可能全球销量最高。你别想偷换概念,这里说的的“全球销量”就是指“最终全球销量”而不是“某一时间的全球销量”。

你把“因为是主流,所以全球销量最高”里面的“全球销量”解释成是“最终销量”,却把别人的“全球销量最高一定是主流”里面的“全球销量”偷换成是“某一时间的销量”,故意歪曲别人的意思,然后就用所谓的“不成为全球主流的机种不一定在某一时间全球销量不最高”来反驳别人的观点。这就是你玩的把戏。

如果你想说北洋的打赌条件里的“全球销量”不是“最终销量”(当然,这本来就是你的借口,别人跟你比的“全球销量”当然是指“最终的全球销量”了),那很简单,就用“最终全球销量”跟你赌。你还有什么话说?

另外,说到因果关系,你自己才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是“因为全球销量最高,所以才是主流”,而不是“因为是主流,所以全球销量最高”。是根据谁销量最高来决定谁是主流,而不是相反。是先有“销量最高”,后有“主流”,而不是先有“主流”,后有“销量最高”。不根据销量,你这个主流是哪来的?主流的判断标准在哪里?再次强调,别偷换概念玩双重标准的把戏,这里说的销量都是指最终销量。

既然“两年后”的时间是你定的,那你还反对什么?为什么不敢和北洋赌?

你和北洋打赌的期限是“两年后”,那你扯95、96年的ps干什么?ps是94年12月发售,两年后是96年12月,96年12月的ps全球销量低于ss?


这个观点本身就错误,因为它没有一个可以固定的标准,赢全球不可能无视日本,只有先取得日本和后取得日本的区别,而即便是后取得日本,我也算他们赢,我可不占他们便宜。
因为如果后赢日本,就说明赢全球的关键已经不再是日本,一台主机可以依据欧米市场反攻日本,也就证实了战神的历史将改变,欧米市场成为赢得全球主流关键的论断。你懂了么?也就是说赢全球的概念是要按照一个标准(譬如按照PS2的标准),不能动的。而怎么赢,立足于何地赢,才是我和他要赌的。而我所不否认的,是XO依据欧米反扑日本的可能性。也就是XO依据欧米市场的大成功,在日本也取得主动,成为日本的主流机,请问这到底什么地方推翻了我的观点?还是你根本没搞清楚我的观点是什么?


什么逻辑。

正因为你认为这个观点是错的,所以才需要去和提岀这个观点的人打赌啊,你如果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那反而不需要打赌了。你怎么不敢和持有这个观点的北洋打赌呢?

正因为你认为“赢全球不可能无视日本”,而北洋认为“赢全球可以无视日本”,所以彼此的观点才形成对立,所以才需要打赌啊,你怎么不敢打赌呢?

战神北洋和你的分歧不是什么“先赢日本赢全球还是后赢日本赢全球”,而是“赢日本是不是赢全球的必要条件”。

请问你同不同意“赢日本不是赢全球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同意,那你就是推翻了自己原先的观点。如果你不同意,那你就赌啊,你为什么不敢和北洋赌呢?

一方面说“这个观点本身就错误”,另一方面却又不敢针对这个观点进行打赌。什么逻辑,说到底还是心虚,还说什么不占便宜。


哎呀,终于自扇耳光了,刚才还在说时限呢。还在说全球销量能成为评价主流的标准呢。全球销量=最终销量,这是你的灯饰等式,给我们讲讲是怎么得出来的?
再问你一遍,两年期限就是最终是谁定义的?你把前面的文字复制到后面来算什么?担心我看不清么?我眼力很好。不用你担心。


自扇耳光的是你自己吧,一天到晚造谣,毫无RP。我什么时候说过“全球销量=最终销量”?我可没给这两者之间划上等号。

根据观点的不同,“全球销量”可以是指“最终销量”也可以是指“暂时销量”,我这里观点中的“全球销量”就是指“最终销量”,有什么问题?其实战神以及其他软饭一开始说的“全球销量”就是指“最终销量”,只是被你故意歪曲成是“暂时销量”,所以才需要在这里进行特别说明。

我是不是也可以依样画葫芦,把你的观点解释成是“全球销量=暂时销量”?那么你所谓的“全球主流一定全球销量最高”的意思就是“全球主流一定是暂时全球销量最高”?


哎呀,原句不动,照搬过来,您真够省事的。感觉力不从心了么?诬蔑别人捏造数据,被人揭穿后立马岔开话题说人家是YY站,可YY站你得证明啊,人家也没那么多可疑举动,也没说统计了数据不发给百分比的?我怀疑CT,就在它那些可疑的行为,如果CT跟这个YY站一样该什么时候放就什么时候放。我也不会多怀疑它。哎呀,还死不改口别人不敢,别人怎么不敢,我贴出来你能把我怎么样?你说说我不敢的原因,说一个出来,别人贴出来了,我反对了么?你造谣倒是挺有一套的。


你自己反复老调重弹,我自然也只需要用老的东西来抽你了,当然就省事了。只有力不从心的人才会一直老调重弹。

关于那个yy站的问题,前面已经说了,这里就不照搬过来。

你没把来源链接贴出来,这是事实,不是造谣。用你自己的话说,就叫“遮遮掩掩”、“鬼鬼祟祟”、“行为反常”、“糊弄人”、“有不老实的表现、劣迹”、“显示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意图”,玩弄“公布数据,不给来源链接”的把戏,有“那么多可疑举动”。

还问“我反对了么?”好笑,别人贴的是你所贴的数据的来源链接,你能反对吗?你反对了不就等于是反对自己贴的数据了?心里再不爽也不能公开表示反对啊。


哎呀,你居然有资格说人家跳梁小丑,你有几两重?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人家,人家的帖子要说虽然倾向性明显,但毕竟有理有据,说他们是跳梁小丑的人大多数倒是专门以骂人,骂脏话闻名的。狐假虎威?真不是我瞧不起你,我还没到要借他们的威风说事的地步,我的ID为什么要跟你说,你算什么东西?我一向认为被您这样的人骂成见不得人是一种最高的荣誉,让小丑气急败坏蹦跳,是我一生的乐趣。

哎呀,如此水准,却让张老师花了将近大半天的时间回复,还表演自淫取胜的笑剧,果然是只配让我发挥30%力量对付的人,告诉你一个小消息,今天下午我根本没有在单位上网,而是去网通查询电话费去了。6点才回来,吃过饭,将近7点才看了看网上。对你这篇文字,花了将近3个小时对付吧。,毕竟写的太少也显得对不起你。转移话题的责备原封不动还给你,瞧你,从游戏扯到法律,是不是还要扯人大,扯政协啊?虚张声势,不错,你现在正在这么做。瞧瞧,正经话一句不说,就口淫呢。

哎呀,您可千万别留着您那好生之德,来穷追猛打我吧,哦哟,我好害怕好害怕,腿都软了,起不来了啊,救命啊……哎呀,怎么不疼啊,张老师,您抽自己的传家之宝干什么呀?哈哈哈哈哈……


公主和cg在猫坛就是跳梁小丑,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居然给这种小丑捧臭脚,倒是很符合你一贯的水准。

呵呵,你怎么知道我花了大半天?另外,做事认真也有错了?你是怕了?美国倒萨也准备了几个月。从字数到时间,还什么发挥30%,这些都能拿来炫耀,什么都能拿来yy,你倒是满有“追求”的。说这种没营养的空话有何意义呢?在辩论中被我抽得不断转移话题左躲右闪狼狈不堪,就只能靠这些yy来自慰,一个人自吹自唱。字堆得再多也无法改变你的狼狈状态,也救不了你。我一个字就能灭你一百个字,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听过吧。时间长短说明什么?可笑。渣作的开发时间都比超大作短,所以渣作比超大作好?我早说过了,码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垃圾贴太容易了,尤其你根本讲不岀什么道理,通篇都是胡搅蛮缠偷换概念,满嘴乱喷,无须任何逻辑,你的那些无脑垃圾内容,要我看一个小时都不用。无脑垃圾贴写得越快越多,也不过是拿来被别人抽而已,就像萨达姆就被美国给灭了。你喜欢反复被我抽,我就满足你。你除了拼命自吹yy,还故意假装“哈哈哈哈哈”,真是令人笑掉大牙,你何必这么虚张声势呢?知道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么拼命掩饰伪装自己欲盖弥彰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更显出你的色厉内荏和心虚的本质,你真是太不镇定了,你实在太嫩了。
zzzzzzzzzzzzzzzzz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1 21:11 发表

唉,没法在道理上取胜,只有在字号上做文章,这倒也符合张老师的性格,小儿的伎俩恰恰是,“哎呀,我的xx比你大!!!”


以己度人,喜欢在口头上拿别的东西做文章的是你自己。自己喜欢转移话题总是在口头上搞些什么发挥岀百分之多少还有猫坛什么的,犹如小儿般大叫“哎呀,我的xx比你大!!!”,就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

用大一点的字号以及分段都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更清楚一点而已,连这个都要拿来说事,你是没东西可说了吗?心不虚,何必在意人家用什么字号呢?


你还能驳烂什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论点,已经让你焦头烂额四处鼠窜,嘴上还不服输“我早已把你驳烂”,真跟小孩被大人惩罚后的表现一模一样。我可不在乎,你逃避话题,就是把脸伸过来让我抽啊。

什么叫转移话题,你不是代表你们的群体收回了那些话了么?那不就是说ct和其他统计机构没什么区别么?既然没有区别,只要是统计机构都是如此的表现莫非就ct例外?人家统计机构计算百分比都比直接找数字成本高,莫非你ct能独善其身?

你说的?你说的算个p?我了解统计机构的构架不比你多?你装什么懂啊?统计百分比需要哪些步骤你能说出几个?

跟我耍起无赖来了。装什么蒜啊?

我告诉过你,你既然要替某物出头,既然主动参与到这里面来,那就怪不得我。

我在质疑某人设想中的高科技ct统计技术下居然提供不出首周销量数字表达我的疑惑和论断,结果你蹿出来强出头,那就活该,谁让你冒头?自作孽,不可活。你并不是在一个你开拓的帖子下和我斗,就这么简单,ok?你没有提到别人不等于你的行为不是给别人辩护。就这么简单。谁让你出来呢?

“且问”只是确证一下您们心中的精确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这莫非是质疑“如何统计”,张老师,您小学语文拿了几分?
哦哟,敢情这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是由张老师说了算的,张老师说有才有,张老师说没有就没有,太有创意了。你不付出说明ct统计方式的义务,请问你如何享受辩驳别人质疑某数字的有效性的权利?

徒劳不徒劳,向来不是你能给我决定的,我说明了ct在统计公布上的反常,这是无法被您那苍白无力的“这是人家的自由”能解释得了的。你这种解释就好像是理屈词穷后搬出“最终解释权”一样可笑。

我所问的问题你搞明白了么?公布数字无论有无百分比附加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公布百分比如果附在数字上可以卖更多钱,但光公布百分比一个子儿也赚不到,反而让可以赚钱的数据也丧失了卖钱的价值。现在的反常就是一个以统计为吃饭家伙的机构正在学雷锋。你看懂了别人的话没有?

你不了解你跟我辨p呀?如果卖不出去钱,那还不如公开呢。你懂什么啊?

你废不废话,我就是奇怪为什么ct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傻事,它图什么?我想新的CT相关报道你也看了吧?(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8840-1-1.html)第三周的销量统计了居然还是不自己报,却被人家泄露出来。又一笔交易报销了,这么雷锋的榜样模范作用在一批商人身上体现,值得我们深思啊……

标题第二周怎么了?人家那也是针对发售后过了七天的状况,不是两天后的状况。你连一周几天都搞不明白你还救命呢?抽自己吧。

还给人胡解释呢,你这些东西都是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吧?有权威论证么?拿出一个我看看。想当然啊?人家那“上周”我认为就是ct特意想混淆概念,模糊它公布的两天数据和首周数据的区别。

哎哟,还截至周日啊(哎呀,自己说的从周一算周六摆在那里,真是相映成趣)?我问你了你半天了,若从周日起到周日结束,是不是日本连一天也算一周,你到现在还想着解释4天算一周那?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你说,如果日本一天也算一周,那英国人两天算一周也正常。不是呢?你拿出确凿证据来,别你在这里不懂装懂想当然。你倒是挺有想象力的。我用不着问我母亲,这么荒谬的说法,问了会被看不起的。

有没有关系你说了不算,你不承认这些荒唐的高科技统计说很好,那就等于你承认ct和mc、npd等机构都是一个统计模式,都是通过固有的销售网点进行技术计算,也都是申报数据比计算百分比成本低,那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你再反复不懂装懂跟我抬杠什么百分比不需要额外成本,那就等于你自抽自脸,摸统计机构的门道你还差得远呢。

哎哟,说句实话,ct的数据,还真没人家那么多自信,你ct才掌握着多少专营店啊?人家mc两万多家,都不能说自己的数据那么可信。你凭什么说人家是yy站,你有证据么?

人家那是正经统计机构,出这么一份数字要有很多搜集才行。这一点你可以慢慢等。看看人家采用不采用,但很显然,人家现在还并没有正式接受你那所谓“全世界都接受”的数据。你的话可是“都”,“都”是什么意思?你自己说吧。

人家所报的wii全球销量的欧洲部分又不见得是你ct提供的。需要我来证明真假么?

哎呀,我还真没听说新闻机构有不去报道热点新闻的“自由”,您是在那里听说的?这新闻又不是刺杀肯尼迪的内幕,也不是华式911的小道,只是娱乐行业的热点新闻,深为新闻工作者还有这种不报道的自由,您是不是把米国的新闻自由想得太博爱了?报道新闻,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吃这碗饭的。你不让他们报道他们都要给你挖出来,你懂么?除非你告诉我这新闻没有任何收视价值,可你也不是cnn的执行官,你规定不了谁的新闻有价值。更何况这种新闻是很受关注的,cnn根本不可能会有“我要享受不报新闻的自由”的念头。你去凉快凉快吧。我觉得你太强了。

哎呀,我不知道什么叫代表全世界,“全世界都接受这个数据”的说法可不是从我的嘴里出来的,谁说的,你心里清楚吧。你现在又要往回缩了?又变成“凡是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新闻媒体”啦,你不是说全世界新闻媒体都接受了么?别躲了,你说出的话我一个个给你留着备份呢,你就死心吧。

我可没见到你当初的这些解释,你现在要解释晚了,我就要问你什么叫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了这个数字。

我是没看到多少全世界的媒体,我不是让你列出来了么?你用不着管有多少媒体用我的“yy”,(虽然我根本不知道我yy了什么数字)你只要找到至少7个世界媒体采用了60万数字说法的媒体就行了。废那么多话干什么?


新闻媒体自己当然有报道或不报道的自由。你说没有不报道的自由,你能强迫他们吗?如果不能,那么自然就有不报道的自由。

要不要报道是cnn自己决定,就像你自己说的,你又不是cnn执行官,你凭什么规定他们必须做什么?可笑。

“全世界媒体都接受”的意思就是凡是报道的媒体都接受,看你的意思是认为有媒体不接受了?那么请你指岀哪个媒体不接受了?

照你的逻辑,又有多少媒体接受了wii的销量数据?


我告诉你,但凡和统计沾边的,具体的统计方式可能各有不同,但显然统计的“量”是不可能有区别的。

也许mc统计具体数量时有什么省钱的方式,也许ct在统计百分比有什么省事的策略,但总之,这个工作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可能凭空得到一个数据,这和ct有没有自由,有什么样的自由毫无关系。它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变成0成本,它没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一下子高不可攀无法统计。你强调自由如何根本没用。有自由没自由工作也是工作。统计机构如果是不欲在某周公布统计结果,就会把所搜集的材料直接放入日后的工作进程中,根本不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次CT却是周周结算,死不公布。作为一个对商业运营有一点认识的我来说,这种行为怎么也称不上合理,你是否能除了继续死抱着“这是人家的自由”这句话之外,提供一个稍微让我们信服的理由,说明CT此举在哪里是有合理性的,可以么?

我发觉你这个人好像听不懂人话,我给你重复一下:“要知道,统计百分比需要的是什么?是准确的销售数字,这个销售数字怎么来?不是靠统计机构的员工一点点搜集来的。人家给你统计完了,算完了,把数字给你让你验算,这和统计机构搜集数据的工作量能画等号吗?”你那么容易算出来是因为人家都给你搜集好了,把百分比计算出来给你了。请问哪个神仙这么好心能给这些统计部门的员工算得如此清楚?你有点常识行么?还有我在问你呢:“只公布百分比算什么?他好不容易统计出数字,不卖钱,却公布百分比?存心让自己的让统计数字卖不出去?这天下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么雷锋,那还费半天力气计算百分比干什么?”怎么不见你回答啊,你不是又要用自由蒙混过关吧?为自由不赚钱了,学雷锋了,是么?

现在已经沦落到把一个答复复制成几份说了?满嘴胡说八道,想当然,你骗谁呀?哦哟,敢情原来首周是可以算周一周五0销量的,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给个出处。别信口雌黄。

又把自由摆出来当护身符,为了自由不做生意了,不吃饭了,ct真是自由先锋啊!这是你自己跑过来要替ct辩护,可不是我逼你。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你跟我辩个p呀?什么原因比赚钱吃饭重要,你给找出一个来。

别把你那一个重要的词漏掉。“全世界”。你现在想找回头话,做梦吧。
而且就算按照你的回话,请找出几个媒体让我们看看呀,别凭空说,用实例告诉我们比您在这里凭空想象好得多。

好,请你找出一个周日一天算一周的先例,一个就行。

不是一天算一周,而是卖了几天算几天。

是你说的“出货量‘都是’在发售前公布”。不是我给你造谣吧?你不要现在又加条件,你当初没说。怪不得我抽你了。

“你说是就是?有证据吗?”这句话我原封不动还给你。作为你解释一天和七天通用问题的回答。
至于说整数,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有其他可能。整数,本身就是四舍五入后才可取整,如果有详细的,经过验证的数据,根本不需要这么做。npd公布的实际销量我从来不怀疑,我只是说整数出现可能存在的情况。你认为是哪种情况的问题。ok?


数据的原始来源是不是来自sony我不需要去管,我只要告诉大家这个数字是sony提供给cvg的。而sony在数字游戏上近几年的拙劣表现足以让我们怀疑它提供数据的真实性,这也是确实的,根本不存在所谓不攻自破的理由。如果你要破它,你首先要确定这个数字的确是sony从什么其他可值得相信的机构获取再提供给cvg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手段。我并不需要做这样的事,因为我不相信sony的数据,而该新闻本身也没有说sony是不是从其它渠道获取该数据的。ok?

我又什么时候说60万是“计划出货”?你睁大眼睛去看看前面。60万若是“实际销量”那就更不能信了。sony进入psp时代以来什么时候开始提供媒体实际销量的数据了?


第一,这个数据是不是sony提供的,你到现在都无法证明。bbc报道这个数字可是在sony告诉cvg之前;第二,如果是sony提供,更证明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这里说的是你故意歪曲cvg的报道,怎么,又想转移话题?


有什么错?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销量不在欧洲销量里?这句话应该是公布英国销量,并不是完全的欧洲销量,才正确。

又想偷换概念,“欧洲销量”是指整个欧洲的销量,英国销量在“欧洲销量”里面,但英国销量不等于“欧洲销量”,只是整个欧洲销量的一部分。

欧洲销量的一部分≠整个欧洲销量。所以我说ct不公布“欧洲销量”很正确。


现在需要自圆其说的不是我。

我可没要推翻谁,我还没那么伟大,我充其量是怀疑其用意,判断其动向,要推翻ct数据的证据干什么呢?

您光说别人说的话“没用”是不能反驳掉别人的观点的,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我们针对的是ct的反常举动,并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做,您不要一厢情愿给我戴上推翻xx数据那么伟大的帽子。我根本不想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你希望我发挥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遍,不要拿着“自由”做万金油,自由与否与他的工作性质毫无关系,它吃这碗饭的,就要有付出,懂了么?这世界上还没听说过有商人为了自由的不赚钱而奋斗终生的,你找出一个我看看。人家规规矩矩一周更新一次,怎么说也显得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心思,这和权威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是从商人的角度分析ct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罢了,那个网站再怎么不权威,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反常,很符合一个盈利网站所应该具备的态度。明白么?

这的确和数据真假没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这个例子去辨明两个网站谁真谁假,而是探寻其真实的行为动机,对我们来说,那个网站如何一点也不用多加分析,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而ct相对而言的反常行为则让我们怀疑它此举的动机,明白么?
你怎么知道人家瞎编?你有它反常的证据么?
不管怎么来的,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出格,不反常,我们没有怀疑它的根据。而ct有。

可多了?多到什么地步?说来听听?又提媒体报道,让你找出几个媒体,找啊!,n哪里引用ct数据,也请你指出。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你这些话说的就很没水平了,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却以此为根据信口开河。你要么找出几个真正把ct视为权威的媒体让我看看,要么解释一下ct反常举动为了什么。别老一厢情愿的斗风车。

我说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谁更准确,你自己看,你愿意信谁,所以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我现在只不过立足于这个数据,怀疑ct的反常举动在圆谎。你以为我要说什么,感觉你好象堂吉柯德,对着根本没有的目标发出吼叫。我什么时候想力挽狂澜?我有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么?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不敢,不说别的帖子,本帖好像也有几个人在问ct的反常举动。

我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我真的有哪些反常举动,人家怀疑我也是应该的。可惜我并没有去海牙指控人家,您所谓的某人凭什么指控我呢?

对呀,这才是问题,卖钱的数据居然废掉,公布不要钱的百分比,天下有这么做生意的?

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人家可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呢。

对那个网站,点击率就是钱。而对ct,点击率和数据贩卖都是钱。

卖力敬业和采信友关系么?没话找话不至于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吧?

我母亲的经验,我弟弟的经验,比你在这里胡编乱造可信的多。

你不要跟我玩这种小聪明,你要再敢说出这种话,别怪我不客气。


对了,我差点忘了,我已经收回了你所谓“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那么你就不能再质疑ct了。



你看看你自己的原话

“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欧洲统计部门多么多么高科技,多么多么精确统计出出货量,多么多么真实。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



照这么说,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别人的观点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别人没有“无度吹嘘……”,你就不会“才针锋相对……”,你现在的观点就不存在了,对吧?

按照你的逻辑,因为我要反驳你的观点,所以我就应该承接别人的观点,所以这些观点就应该算是我说的。

那好,既然算是我说的,那么我现在就收回这些言论(也就是你所谓的“无度吹嘘……”),那么你的观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动消失了。

用你自己的话说,“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现在没矛了,自然就没你的盾了。你怎么还在质疑ct啊?

你自己说的话到底算不算?你是不是个男人啊?你怎么还在质疑ct?难道你想告诉别人你是个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小人?


sce的抗议是指整个年末统计,请问包不包括首发?

我说的是落差50%以上的sce,而不是说sce针对这50%的落差而抗议。明白么?

修改是什么意思?你明白不明白?什么数据才能被修改?

实际出货还怎么修改?

n原计划推出200万,在发售后这个数字没变,因此有分析师误以为这个数据是实际出货,所以才质疑,后来n根据实际状况修正了出货数字,修正之后的数字才是实际出货。明白么?


又偷换概念,sce的说明是针对06年内北美总销量,不是针对首发。别人都明白,只是你自己造谣无法收场,只好揣着明白当糊涂。

既然一开始的200万是计划出货,何来误以为呢?事实就是人家分析师没有采纳你所谓计划出货的理论。


连例子都举不好,狼来了是形容笔误和造谣的关系?
这个不是你说了算的事情,而且和你是不是愚蠢的曲解我的逻辑无关。

你造谣造多了,别人自然不会相信你所谓的笔误。

原来把可以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的行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哎呀,是不是这件事我不主观的提出来,它这行为就会如清风一样“刷”的消失不见了?实际证据,你还需要什么证据?

公布很正常,不公布也正常,但把明明可以公布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就很不正常,明白了没有?你最好加上这些条件后再大叫正常吧。

人人皆知的意思,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说?懂英文的大仙人们都不露面?

哎呀,在张老师眼里,原来嘲笑sony老总的都是鸡蛋挑骨头的主儿。还想问,这些嘲笑者想挑鸡蛋里的哪根骨头?

又是人人皆知,怎么人人皆知,却没人给你帮腔啊?(除了当事的战神),看来这人人真是不可靠呢。

对呀,我也没说他认同我对英文的理解,只不过问题在于我正面质询战神英文的本意,战神不回答啊,死揪着一句话两句话干什么?

人家是说我理解英文中可能有部分误解成分,但并没有说他自己对这段英文的理解。更没有对我质询战神“请找出显示比较的是同期ds销量字样”的问题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您这么着急要宣判我是不是出洋相做什么?



都到这地步了,还要垂死挣扎。你的厚脸皮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再贴一遍xbgbmpsp的原话: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
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装傻出洋相,我满足你。难看,太难看了,呵呵。


一旦遇到反例,要么说不是商业产品,要么不是正常市场经济条件,哎呀,躲,接着再躲,看你躲到几时,原来圣经出版是免费赠送的,原来红宝书是配发制的,真高。唉,怎么把游戏主机的章节漏过去了。您还没告诉我们90年md是怎么成为世界主流的啊。别避而不谈啊?


我说它不是商业产品,不是正常市场经济,你也驳不了不是?


哎呀,真是,不知道是谁左躲右闪不肯承认我所指的成为主流必然包括最终销量最高的含义。请问,我早就说了,成为主流必然销量最高,为什么北洋却一反常态死也不肯按照我的规矩打赌呢?既然我的条件中已经包括的这个概念,他又没有对我的要求有任何以“不合理”为说辞的反对意见,为什么死活不按我的要求办呢?

哎哟,真是有新概念诞生,还“完全互换”才叫倒果为因,请问尊敬的张老师,所谓“不完全的互换”算什么?倒果为因这种是非分明概念还有“程度”之说?真新鲜。真长见识。

我可没说北洋的全球销量是个什么概念,它是什么概念都不行,无论是全球最终销量,还是全球非最终销量,都不能用来作为一个主机是否主流的评价标准。本身“全球销量”的概念就是一种主流后的结果 ,在任何情况下想把它作为评价主流的成因都是倒果为因。

你要这么说,是不是说最终全球说汉语的人最多=汉语全球主流=汉语赢全球?你能直接比么?一点打赌的基本知识都没有。销量是结果,它不能直接和它的成因放在同一位置上比较,这是基本的逻辑概念。你一定要掌握。

我告诉过你,全球销量,无论是不是最终,它也不能作为一个评价是否主流的要素。你如此处心积虑不厌其烦的把车轱辘话来回说,其实目的还是要把“全球销量”这个要素作为评价“一个主机是否是全球主流”的决定要素。对不对?

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白费这心机,结果是不能决定成因的,评价是否是世界主流的要素只有一个,就是看它在各大市场是否处于主流位置,是否是这些市场中各厂商,各玩家的第一选择。就同英语和汉语,你要说以此二语为母语的人数,英语充其量4亿,汉语超过10亿。毫无疑问汉语占据最高人数。但在各个国际交流场合,英语却是作为人们最直接,最普遍使用的通行语,即便是汉语,日语,拉丁语系国家,在国际交流场合也会首先采用英语作为交流语言。你现在的行为,就好像死抱着语言使用人数的多少来比较谁是世界最主流通用语一样可笑,如果说是将公共交流时期使用英语的人也算入,世界使用英语的人超过14亿,甚至包含使用汉语的10亿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你懂两者的关系么?也就是说销量数不能作为谁是主流的根据。主流是什么?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世界主流是什么,世界发展的主要流向,它从来不以总使用者的多少为基本判定标准,就如同19世纪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发达的都集中在欧洲,北美,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大片地区实行的是封建制甚至是奴隶制,那么你能说19世纪的世界是封建主义主流么?你终于暴露了你的无知,公开的把销量定为判定主流的标准。你大概忘了你说过的话,你所说的世界销量都是最终销量,请问,等到最终销量出来的时候,还用你来根据它说谁是主流吗?你连逻辑都分不清楚,我为什么跟你说md的例子?md和sfc比较初期,谁的销量最高?你根据这样的销量最高怎么判定后来的主流,你说那是最终销量,请问什么叫“最终”,“后来”的主流在“最终销量”的后面得出,这还叫最“终”么?主流判定用最终销量?只有你能说出这么强的话!你自相矛盾呢,没发现么?按照你的伟大观点,ps2除了2006年ps3登场的一年可以被称为第四代主流机以外,其余从2001年到2005年,谁是主流不能定是么?你不是说了?要先按照“最终销量”才能定主流么。这些年份ps2的销量可不是“最终销量”啊,就算到2006年,ps2也远远没到统计最终销量的时候,充其量是进入了统计阶段。那看来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判断ps2到底是不是主流机。因为不是“最终全球销量”么。哈哈哈

我觉得我说的很多了,但好像你一点也听不懂,还要非常固执的自造概念和逻辑关系,这样太浪费时间,不妨换个方法:
我请你先定义一下:你心中什么叫做“世界主流”。
根据你的回答,我一个一个向你提问题。让你解释。
最后我在跟你说一遍,我对世界主流的定义是,“世界上最主要,最常见,也最普遍的发展流向”。所以按照我的观点可以判断2002年到现在世界主流机还是ps2。按你的观点做得出来么?

我没有反对,是北洋自作主张按照自己的规矩来,我要他遵守我的规矩被他拒绝的问题。谁不敢赌,你说明白。

我提ps95、96年是针对北洋的打赌?你睡醒了么?



看看你的原话

“我早就说了,成为主流必然销量最高”

既然主流必然销量最高,那么销量最高必然是主流了。当然,这里的销量是指最终的全球销量。

可你后面又说

“无论是全球最终销量,还是全球非最终销量,都不能用来作为一个主机是否主流的评价标准。”

逻辑混乱。既然全球主流必然全球最终销量最高,那么全球最终销量就必然是全球主流。

那全球最终销量怎么“不能用来作为一个主机是否主流的评价标准”?你为什么不敢和北洋赌?

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自圆其说。还自编一个因果关系,把一个正常的逻辑推导过程说成是倒果为因。

“倒果为因”的意思是指把“因”和“果”的位置进行调换,把本来的“果”放到“因”的位置上。

而你所说的“果”(最终全球销量)和你所谓北洋倒果为因的“因”(非最终全球销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也就是说,北洋的“因”并不是你的“果”,北洋并没有把你的“果”(最终全球销量)放到他的“因”的位置上,何来“倒果为因”?

另外,你所谓的那个因果关系本来就不成立。

又扯什么英语汉语,你准备偷换概念到几时?

“赢全球”是对于商业竞争而言,是几个商品之间互相竞争,看谁的销量最高。

英语和汉语是商业竞争的关系吗?这里有销量的概念吗?请你告诉我,英语的销量是多少?汉语的销量是多少?

主流机的判定标准是最终销量最高,这并不表示非要等到5、6年最终销量的具体数据出来后才能说某主机是否主流。

这里的关键是“最高”,只要能确定是谁是最高,就能确定谁是主流。

只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通常2年时间就够了),最终销量的排名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只要能确定最终销量的排名,就能确定谁是主流。


什么逻辑,正常逻辑。

再次友情提醒你,临阵毁约的可不是我。北洋不反对我的提议而不肯按照我的提议打赌。莫非是我的问题?

你又错了,北洋的观点是主机可以依靠欧米市场赢得全球主流位置。我才跟他打赌。谁不敢?

去看看我和战神的帖子,我的观点一向是不变的,战神跟我论的恰恰是xo是否可以打破惯例凭借欧米赢全球。赢日本是不是赢全球的必要条件有“赢全球不包括赢日本”的要素??

我不同意,所以我才跟北洋打赌,可北洋临时毁约,怎么叫我不敢呢?

本身错误的观点是北洋故意弄出来想回避自己以前的观点,我怎么可能针对这种胡诌逻辑打赌呢?我的条件可是一开始就设立的。北洋的那充其量也就是个补充条款(还不一定正确),难道我这个提出打赌,开列条件的头家必须按照他的规则办?你什么逻辑?


“赢全球”就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和赢不赢日本没有必然联系。

北洋的打赌条件就是按照你的观点来定的,可笑你胆怯心虚临阵退缩自己推翻自己的观点。


————————————————————————
我什么时候说过“全球销量=最终销量”?

这里说的“全球销量”就是指“最终全球销量”
————————————————————————

两句话放在一起,特别有乐趣。这大耳光扇的。


又造谣。

我的原话是“根据观点的不同,‘全球销量’可以是指‘最终销量’也可以是指‘暂时销量’”,也就是说“全球销量”既可以是指“最终销量”也可以是指“暂时销量”,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

“最终销量”只是“全球销量”两种意思中的一种。

而在这里,“全球销量”采用的是“最终销量”这个意思。这等于“全球销量=最终销量”?这两个词能直接划等号吗?


还死命给自己狡辩。那倒是新鲜了,你不是说主流是要根据销量定么,请问,销量都“最终”了,后来的主流判定是不是还要来个“最终终”。哎呀,莫非不到2006年ps3登场,ps2正式进入最终销量统计阶段,2005年,2004年,乃至2003、2002年,ps2就不能判定是世界主流机了?唉,我重复个什么劲啊。你连你自己的话都说不明白,倒是真挺有意思的。

你不要把你的观点强加在我身上,我从来不按照最终销量多少判定是否主流。最终销量是主流的结果,而不是主流的成因。全球主流一定会最终成就全球销量最高,没有错。这里,成为主流是条件,达成最终销量是结果。而成为主流从来不是暂时性高不高的成因,成为主流只决定最终销量。


一方面说“全球主流一定会最终成就全球销量最高”,另一方面却又说“我从来不按照最终销量多少判定是否主流”,真是逻辑混乱。

别再扯什么因果关系了


我这里就直接问你一句话:

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是不是一定是主流机种?

如果你说是,那就可以按照最终全球销量来判定谁是主流。

关倒果为因屁事。


没有词了,只能攻击对方老调重弹,可就是这个老调让您始终难以驳斥,只能以“这是人家的自由”搪塞托词。我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商人要行使不赚钱,做雷锋的自由呢。

yy站,你说什么了?

没把来源贴出来,是因为我懒得帖,太久以前的回答了,你看见了么?这个和反常不同,我贴出来没人给我钱,不贴出来也没人欠我钱。贴不贴出来都是我的自由,因为没有经济利益挂钩,而ct的数据是卖钱的,是直接关乎其经济来源的,是生意。放着钱不赚非要公布免费高成本信息把自己的财路给废了一条。这当然反常了,要说一大元宝搁在地上我不捡,你这些话就有用处了。

我为什么要反对呢?为什么要心里不爽呢?你能给我一个理由么?我还真不知道。


“贴不贴出来都是我的自由”

“只能以‘这是人家的自由’搪塞托词。”

两句话放在一起真是相映成趣啊,你可以有自由,别人就不能有自由了。

照你说的,你没有经济利益,“我贴出来没人给我钱”,那你为什么要贴呢?

说到底你还是有动机嘛,不管有没有经济利益,反正都有动机。

你的动机就是反索,发一个反索贴,却不贴出来源链接,直接影响到你贴的数据的可信度,如此反常,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只能以“贴不贴出来都是我的自由”来搪塞托词。

是啊,你没有不爽,你被别人揭穿后还爽得很呢。你越是被别人抽,你就越爽,是吧。啊呀,你的脸怎么这么肿啊?


哎呀,我在猫眼这么长时间,公主和cg2的帖子也看了不少,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支持的捧上天,反对的骂到渣,但除了与生殖器和直系亲属相关的话语,我还真没看到有什么人能领导起这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好戏。

呵呵,就凭你这点道行,还能混么?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够很轻易让我知道你什么时候在线,你何时上线我都一清二楚,你不可能不进入tg看到这个帖子,根据你登陆时间长短我可以很清楚算出你回这个帖子用了多长时间。你觉得这是很神秘的事情吗?这个帖子,你要准备的时间我是很清楚的,你以为你实在倒萨?你不过时被我玩弄而已,自我感觉良好还加上sy剧情。想象在脑平行世界如何战胜我的光彩。现在谁比较狼狈,大家有目共睹,我回你的帖子连4个小时也不用,而你要反一篇得先后花10个小时以上,还一个字消灭一百个字,你有脸么?不妨让大家来评断谁的帖子含金量高。你除了自我yy,想象着如何抽我外你还能有什么可值得自傲的有营养的本钱,这个帖子先后说了几个问题,除了英语部分你可以利用我的不能行而勉强和我对个平手外,剩下的ct反常经营行为问题,全世界媒体都报道问题,战神是否自抽问题,北洋赌赛谁毁约问题,销量主流谁决定谁问题,你除了“这是人家的自由”“我没说全世界都……”“战神就是抽你”“你不敢和北洋……”“最终销量决定主流”这些毫无营养和逻辑性的定调语言外你还有什么有优势的地方(更不用说你在回复时有意遗漏一些重要问题的回复,想蒙混过关的行为)?说你胡搅蛮缠实际上都是抬举你。还有脸说别人无脑(第三次,再说一遍我立即报告斑竹)。你现在就好像萨达姆,米国没动手之前吹得一个厉害。到现在了,你到底占了多少便宜,自己去数数,用你的手指头算得过来了。我居然逼得你当众对对方大吼定调,看来我的乐趣又有保障了。

哈哈哈哈哈哈……在意我笑么?心不虚,何必在意人家什么表情呢?从今天起,对付你20%够了。


还在捧公主和cg的臭脚啊,你准备捧多久啊?真臭

可笑,你以为我像你一样一登陆tg就要急急慌慌回帖?你以为我像你一样不回这个贴就连饭都吃不下就寝食难安了?你以为我像你一样把回这个贴当成什么天大的大事必须首要处理了?我就不能先登陆tg和其他网站看看帖子以及再做完其他事再来回帖?我就算过个几天再来回帖也可以。你这么说倒反而暴露岀你是何等急急慌慌何等如临大敌,真是可怜的20%啊。具体话题说不过我,理屈词穷,就只好拼命找其他话题来yy,着实可笑。

还让大家来评断,果然又想故伎重施,所谓让大家来判断无非就是要搞投票嘛,明知这里任饭最多,所以就想让你的那些拉拉队吹鼓手来帮你一把,自己不行了,就只好来这一套?观点对错是投票投出来的?要让别人来评断,我不反对,不同意我观点的就来驳我,你想搞直接投票直接“宣判”这一套,这种小把戏就省省吧。

什么百分之多少能力,还自己装笑,在意热衷这种可笑做法的是你,不是我,我可从来没搞过你这种小儿把戏,要拼命装模作样来自我掩饰。我不需要靠这种毫无意义的自吹自擂来给自己壮胆。你打个“哈哈哈哈哈哈”出来,别人就真的认为你在哈哈哈哈哈哈了?真是何其幼稚可笑。别人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什么处境,是别人自己判断的,不是你自己说“我怎么怎么”故意装出一副什么样子自我yy就有用的,知道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zzzzzzzzzzzzz

[ 本帖最后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13 04: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3 10:43 发表
这么长时间才回了一帖,我还以为你灰溜溜夹着尾巴滚出论坛了呢,你知不知道我等得很辛苦,这次用了多长时间?看你这么寥寥几行就想打发对方,你哄弄谁呀?


呵呵,你又知道我花了多少时间回帖了,继续编,继续耍嘴皮,继续yy。“滚”这种东西乃是你的家传绝学,旁人不会。


哎呀,看来那么几句跟别人逗乐的话深深的伤害了我们张老师那脆弱的自尊,以至于到现在耿耿于怀生怕自己被人看扁。如此小孩子心态显得更有趣了。

让别人看得清楚也就可以少写不少话,张老师这如意算盘多精明呀。你不在重点要你解释的地方下文章,跑到这里,是不是没话找话了?


何谓少写多写?难道有规定必须写多少吗?写多少字是根据需要而定,需要写多少就写多少。就像打仗一样,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做法,技术含量低,就只能搞人海战术,就像你现在一样。你道理讲不出来就又想故技重演靠堆字来掩饰自己,我怎么会进你的套呢?呵呵


瞧,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这么多迫切需要您挥洒汗水回复的询问,您现在只剩下抱着自由不撒手的余力了么?你这明显属于敷衍了事啊,这让大家看着不笑话你?这就是你一个字顶一百个字的表现么?太难看了吧,早就说过,新闻自由和工作与否根本是两个概念,由新闻性挖掘出来那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工作。没人强迫他也必须完成,更何况这种报道相当有新闻性,根本不可能跳过,cnn甚至还要采访的比其他媒体都快都早(人家那是有线电视新闻网),你连这点都不懂,张冠李戴把新闻自由往工作职责上套,你几岁啊?看过国外的新闻么?我不是cnn新闻执行官,但我清楚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挖掘敏感性,并了解诸如游戏机问世之类的新闻还到不了影响国家决策而不能报道的程度。ok?


呵呵,你想说什么呢?你的意思是cnn肯定报道了ps3欧洲的具体销量而没有采用60万的数字,是吧?那很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请你拿岀cnn的这个报道吧。你拿得出来吗?别问我拿,我可没说过cnn一定报道了,是你说一口咬定cnn报道了,而且又一口咬定cnn没有采用60万这个数字,那么请拿岀证据吧。


你回避不了这些问题,我重新给你列出来(这么多问题,看来以你的实力的确只能分成两次答完,我可怜你,允许你这么做):

“且问”只是确证一下您们心中的精确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这莫非是质疑“如何统计”,张老师,您小学语文拿了几分?
哦哟,敢情这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是由张老师说了算的,张老师说有才有,张老师说没有就没有,太有创意了。你不付出说明ct统计方式的义务,请问你如何享受辩驳别人质疑某数字的有效性的权利?

我所问的问题你搞明白了么?公布数字无论有无百分比附加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公布百分比如果附在数字上可以卖更多钱,但光公布百分比一个子儿也赚不到,反而让可以赚钱的数据也丧失了卖钱的价值。现在的反常就是一个以统计为吃饭家伙的机构正在学雷锋。你看懂了别人的话没有?

你废不废话,我就是奇怪为什么ct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傻事,它图什么?我想新的CT相关报道你也看了吧?(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8840-1-1.html)第三周的销量统计了居然还是不自己报,却被人家泄露出来。又一笔交易报销了,这么雷锋的榜样模范作用在一批商人身上体现,值得我们深思啊……

哎哟,说句实话,ct的数据,还真没人家那么多自信,你ct才掌握着多少专营店啊?人家mc两万多家,都不能说自己的数据那么可信。你凭什么说人家是yy站,你有证据么?

你要再继续回避就等于承认你认输了,明白了么?
——————————————————————————————
“全世界媒体都接受”的意思就是凡是报道的媒体都接受,
——————————————————————————————
哎哟,这是太强了!!!!原来“凡报道的媒体”和“全世界的媒体”概念可以等同!真是让我太……说不出来了……看来凡是什么花边新闻,只要报道的媒体超过两家,可以形成“凡报导的媒体”的数量关系,就可引申为“全世界”的媒体,不行了,哈哈哈哈……你想偷偷把话题转移到“我认为什么媒体没有接受么”,呵呵,对不起,现在是我先问你,你没有反质询的资格,先解释一下这个等式怎么来的比较好。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期望得到您的回答,

我不管几家媒体报道了wii的新闻,你先把你要解释的东西解释出来再说。

继续,我们这里搞赔款呢,还要分多少年还清(您真是能赚取我同情的泪水啊)——

我告诉你,但凡和统计沾边的,具体的统计方式可能各有不同,但显然统计的“量”是不可能有区别的。

也许mc统计具体数量时有什么省钱的方式,也许ct在统计百分比有什么省事的策略,但总之,这个工作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可能凭空得到一个数据,这和ct有没有自由,有什么样的自由毫无关系。它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变成0成本,它没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一下子高不可攀无法统计。你强调自由如何根本没用。有自由没自由工作也是工作。统计机构如果是不欲在某周公布统计结果,就会把所搜集的材料直接放入日后的工作进程中,根本不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次CT却是周周结算,死不公布。作为一个对商业运营有一点认识的我来说,这种行为怎么也称不上合理,你是否能除了继续死抱着“这是人家的自由”这句话之外,提供一个稍微让我们信服的理由,说明CT此举在哪里是有合理性的,可以么?

我发觉你这个人好像听不懂人话,我给你重复一下:“要知道,统计百分比需要的是什么?是准确的销售数字,这个销售数字怎么来?不是靠统计机构的员工一点点搜集来的。人家给你统计完了,算完了,把数字给你让你验算,这和统计机构搜集数据的工作量能画等号吗?”你那么容易算出来是因为人家都给你搜集好了,把百分比计算出来给你了。请问哪个神仙这么好心能给这些统计部门的员工算得如此清楚?你有点常识行么?还有我在问你呢:“只公布百分比算什么?他好不容易统计出数字,不卖钱,却公布百分比?存心让自己的让统计数字卖不出去?这天下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么雷锋,那还费半天力气计算百分比干什么?”怎么不见你回答啊,你不是又要用自由蒙混过关吧?为自由不赚钱了,学雷锋了,是么?

现在已经沦落到把一个答复复制成几份说了?满嘴胡说八道,想当然,你骗谁呀?哦哟,敢情原来首周是可以算周一周五0销量的,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给个出处。别信口雌黄。

又把自由摆出来当护身符,为了自由不做生意了,不吃饭了,ct真是自由先锋啊!这是你自己跑过来要替ct辩护,可不是我逼你。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你跟我辩个p呀?什么原因比赚钱吃饭重要,你给找出一个来。

别把你那一个重要的词漏掉。“全世界”。你现在想找回头话,做梦吧。
而且就算按照你的回话,请找出几个媒体让我们看看呀,别凭空说,用实例告诉我们比您在这里凭空想象好得多。

————————————————————————————————

你说的,截至周日算一周,我问你从周日到周日怎么算。你回答这个想干什么?

继续还债:

是你说的“出货量‘都是’在发售前公布”。不是我给你造谣吧?你不要现在又加条件,你当初没说。怪不得我抽你了。

第一、是不是sony提供的,原文只写着sony给cvg提供了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我们用此文证明此数据来自sony条件已经足备,而是不是sony本社统计,这个不需要我去证明,因为我要证实的只是sony提供了数据给cvg,作为我的立论这就够了,而你要反驳我的立论,基础才建立在这个数据是不是sony本社统计概念之上,你不要把你的取证责任推到我这里来,你说bbc报导在之前,但有何证据说这个数字不同样是sony的提供?(而且前面还有人说bbc的数据来自sony,是你们那边的人)。第二、sony提供的数据,早就成了业界大笑话,从生产出荷——出荷的全球1700万psp数量的变迁,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迄今还相信sony提供数据的人,tg大概张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存留硕果啊啊……
我歪曲cvg的报道?还是谁根本就想混淆是非?


明明是自己造谣还要抵赖。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我说的出货是指首发出货,你除了抠字眼耍无赖还会什么呢?

真可笑,cvg的数据是不是sony统计,“不需要我去证明”,那么bbc的报道的数据是不是sony统计倒反而要我来证明?

bbc报道在cvg报道之前,bbc报道可没提sony,当然以最早的报道为准。而且有人说bbc的数据不是来自sony,是你们那边的人。

sony提供的数据可信度高不高不是你说了算的,事实证明,有媒体采用sony的数据,没人相信你。你一个人再吹到天上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你想用cvg的报道来证明什么实际出货,而cvg的报道说的是销售60万,不是歪曲是什么?反正你歪曲惯了。


哎呀,这是谁要偷换概念呀?我可没说英国销量等于欧洲销量,倒是张老师你说出英国销量不是欧洲销量的强语。是不是,和等于不等于,这两个概念你可千万别偷换。苹果是水果,但水果不等于苹果。你自己说了蠢话,现在想找回来太晚了。正确?自己琢磨去吧。


哎呀呀,我可没说英国不属于欧洲,倒是你要诬蔑我。照你的逻辑,你干脆说ct公布的是宇宙销量吧,反正英国也属于宇宙。偷换概念的是你,这里人人都看得到,请继续装。


你收回了话和我质不质疑有什么关系?你收你的,我质我的。

我说的矛盾只是我所有质疑的一个方面,你收回了一个表示,我的一部分质疑可以从此消失,但不等于我的其他不建立于其上的质疑就可以就此终结。我现在要质疑的是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这和它是不是有高科技手段没什么关系了吧?来,接着还债:


哟,果然是耍赖了,把自己说的话当成是大便,自己抽自己,有出息啊有出息。

想赖?你赖不掉的。

现在说什么“我说的矛盾只是我所有质疑的一个方面”、“我的一部分质疑可以从此消失,但不等于我的其他不建立于其上的质疑就可以就此终结”,哦,原来建立在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上的只是你的一部分质疑?


晚了,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你当初可没提到什么“一部分”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你既然要在这里抵抗我,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我前面也早就问过你,你对ct质疑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的原话如下:
“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



而你的回答则肯定了这一点:

“我的观点当然是针锋相对于你口中别人的观点,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

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既然这么高科技,既然这么精确,
为什么首周销量统计不出来?能统计出来为什么特意拿百分比充数?其动机是什么?

由此延伸‘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圆谎

是有意用百分比蒙混过关
,等透支的部分满额超出再公布具体销量’”


看到了吧,哪里提到了“一部分”啊?现在想改口,晚了。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对“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的质疑就是对“别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的结果。你这里所谓“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质疑“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一回事。

而你提岀的“圆谎”都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现在这个“此”(也就是“别人的观点”)已经被我收回了,那就无法“延伸”了。



你又接着说

“我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hart track试图圆谎,碍着你什么了?你是想跟我辩论“chart track扯谎圆谎都是它的自由”还是想跟我辩“chart track没有扯谎,也没有圆谎”如果是前者,你的确不用管其他人为chart track吹出什么牛来……,如是后者,嘿嘿,张老师,那可就由不得你挑选观点了,要知道,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您回避这些问题,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安置在输的位置上。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了吧,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你“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t圆谎”。

而“ct圆谎”是你的总论点,你提岀的种种理由都是为这个总论点服务(你这里所谓的“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为“ct圆谎”这个总论点服务)。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是说,ct是否圆谎的问题和你所谓的“别人的yy”是不可分割的。

而你现在却想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真可笑,你当初反对我这么做,现在你自己也要这么做,有这么便宜的事吗?用你自己的话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叫作茧自缚。

既然我已经收回了那些言论,那么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就不存在了。连总论点都不存在了,其他为之服务的东西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如果你现在还要继续质疑ct圆谎,那你就是自食其言,自己抽自己。

你对ct的质疑已经被你自己的理论给推翻了,还用得着我反驳吗?


————————————————————————————————————————
我可没要推翻谁,我还没那么伟大,我充其量是怀疑其用意,判断其动向,要推翻ct数据的证据干什么呢?

您光说别人说的话“没用”是不能反驳掉别人的观点的,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我们针对的是ct的反常举动,并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做,您不要一厢情愿给我戴上推翻xx数据那么伟大的帽子。我根本不想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你希望我发挥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遍,不要拿着“自由”做万金油,自由与否与他的工作性质毫无关系,它吃这碗饭的,就要有付出,懂了么?这世界上还没听说过有商人为了自由的不赚钱而奋斗终生的,你找出一个我看看。人家规规矩矩一周更新一次,怎么说也显得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心思,这和权威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是从商人的角度分析ct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罢了,那个网站再怎么不权威,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反常,很符合一个盈利网站所应该具备的态度。明白么?

这的确和数据真假没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这个例子去辨明两个网站谁真谁假,而是探寻其真实的行为动机,对我们来说,那个网站如何一点也不用多加分析,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而ct相对而言的反常行为则让我们怀疑它此举的动机,明白么?
你怎么知道人家瞎编?你有它反常的证据么?
不管怎么来的,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出格,不反常,我们没有怀疑它的根据。而ct有。

可多了?多到什么地步?说来听听?又提媒体报道,让你找出几个媒体,找啊!,n哪里引用ct数据,也请你指出。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你这些话说的就很没水平了,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却以此为根据信口开河。你要么找出几个真正把ct视为权威的媒体让我看看,要么解释一下ct反常举动为了什么。别老一厢情愿的斗风车。

我说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谁更准确,你自己看,你愿意信谁,所以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我现在只不过立足于这个数据,怀疑ct的反常举动在圆谎。你以为我要说什么,感觉你好象堂吉柯德,对着根本没有的目标发出吼叫。我什么时候想力挽狂澜?我有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么?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不敢,不说别的帖子,本帖好像也有几个人在问ct的反常举动。

我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我真的有哪些反常举动,人家怀疑我也是应该的。可惜我并没有去海牙指控人家,您所谓的某人凭什么指控我呢?

对呀,这才是问题,卖钱的数据居然废掉,公布不要钱的百分比,天下有这么做生意的?

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人家可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呢。

对那个网站,点击率就是钱。而对ct,点击率和数据贩卖都是钱。

卖力敬业和采信友关系么?没话找话不至于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吧?
————————————————————————————————————————————
对呀,sce的说明是针对06年内北美总销量,请问总销量里包括首发销量么?包括,你还说什么?不包括,请问到哪里去了?

计划出货怎么就不能让人误以为呢?n是计算店头出货的,在发售后不可能那么快得到准确数字,也就没有更新计划出货,有些人便误以为200万是实际出货了,这很正常啊,这和统计师有没有采纳计划出货理论有什么条件关系?你除了自己yy“事实”外还有别的手段么?


又想玩文字游戏了?总销量里面包括首发销量,但总销量≠首发销量,对总销量数据进行说明≠对首发销量数据进行说明,所以说你造谣并没有冤枉你。

如果是一开始就知道是计划出货,何来误以为呢?可见别人根本不理睬你的这种理论。


哎呀,到现在还不知道谁造谣比较多呢,也就是我厚道,不对你进行人身攻击。

太省事了,你以为照搬你的原话就能过关么?

我也再次提醒你:

原来把可以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的行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哎呀,是不是这件事我不主观的提出来,它这行为就会如清风一样“刷”的消失不见了?实际证据,你还需要什么证据?

公布很正常,不公布也正常,但把明明可以公布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就很不正常,明白了没有?你最好加上这些条件后再大叫正常吧。

人人皆知的意思,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说?懂英文的大仙人们都不露面?

哎呀,在张老师眼里,原来嘲笑sony老总的都是鸡蛋挑骨头的主儿。还想问,这些嘲笑者想挑鸡蛋里的哪根骨头?

又是人人皆知,怎么人人皆知,却没人给你帮腔啊?(除了当事的战神),看来这人人真是不可靠呢。

对呀,我也没说他认同我对英文的理解,只不过问题在于我正面质询战神英文的本意,战神不回答啊,死揪着一句话两句话干什么?

人家是说我理解英文中可能有部分误解成分,但并没有说他自己对这段英文的理解。更没有对我质询战神“请找出显示比较的是同期ds销量字样”的问题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您这么着急要宣判我是不是出洋相做什么?
——————————————————————————————

那只能说明你已经黔驴技穷,开始装蒜了。


过关?要过关的不是我,是你自己,而你显然还过不了关。

都到这地步了,还要垂死挣扎。你的厚脸皮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再贴一遍xbgbmpsp的原话: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装傻出洋相,我满足你。难看,太难看了,呵呵。

哦,马甲雷是想告诉别人,那个xbgbmpsp是认为马甲雷的理解是正确的,所以才说“
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是吧?你自己怎么说都行啊,关键是能不能骗到别人,呵呵。


接着还债:
唉,怎么把游戏主机的章节漏过去了。您还没告诉我们90年md是怎么成为世界主流的啊。别避而不谈啊?
————————————————————————————————————

这是你说的,你来告诉我们吧。

我再最后给你解释一遍:

成为主流必然销量最高,成为主流是条件,销量最高是结果,也就是说最终销量最高,是一台主机成为主流后的结果,而不是成因,它们之间是条件关系,而不是等量代换关系。在语文中,条件关系复句的意思是什么,你能给我说一下么?

你现在一直在倒果为因,就是拼命的妄图把两个条件关系的要素解释成一种可等量代换的关系,条件关系的说法是:因为有了a,所以才产生了b,这里的a和b是不能代换的,他们呈条件关系,不能够反过来论证b说明a。而等量代换的关系则是,因为a等于b,所以b等于a。两者是等价关系,可以互换。你将后一种概念用来强行解释前一种关系,这就是你惯用的伎俩。


第一,你提岀的因果关系根本不成立。

第二,“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判断句。这句话里面有“因”和“果”吗?

“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是……”不是因果关系。

既然不是因果关系,自然就不存在是否倒果为因的问题。


你现在无法自圆其说,于是就百般躲避,把车轱辘话来回来去的转出来。这种小把戏太古老了。现在连三流欺诈师都不用了。你还自编概念,谁告诉你因果关系的因果必须是一个“概念”,“成为主流”是社会概念,“销量最高”是经济概念,两者呈条件关系,到现在还迷糊呢。用最终销量来论证主流,不是倒果为因是什么?


谁无法自圆其说,一目了然。还想胡搅蛮缠,装傻是吧?倒果为因?哪个“果”倒到哪个“因”上去了?

“倒果为因”的意思是指把“因”和“果”的位置进行调换,把本来的“果”放到“因”的位置上。

而你所说的“果”(最终全球销量)和你所谓北洋倒果为因的“因”(非最终全球销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也就是说,北洋的“因”并不是你的“果”,北洋并没有把你的“果”(最终全球销量)放到他的“因”的位置上,何来“倒果为因”?

而且你所谓的因果关系本来就不成立,其次,就算你的因果关系成立,北洋也没有倒果为因。

“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这句话本身对不对?

如果是对的,那就不是倒果为因,因果倒果为因肯定是错误的嘛,而同一句话不可能既是倒果为因,又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那就不可能是倒果为因。


你根本连赢全球这三个字的基本概念都不清,还“销量”呢!我倒要问你,圣经卖得最多,它赢全球了么?

圣经的问题早就回答过了,把一些和商业竞争无关的东西与“赢全球”这个商业竞争的概念搅在一起,你还要继续装傻就请便。

自己说的全球销量等于最终销量,现在又想往回找了?你不是说阶段性全球销量不说明主流么?ps2从99年到现在,哪一年不是阶段性全球销量?哦哟,现在又想在具体时间上找点回头话,5、6年?就是10年,只要它没停产也不是最终销量,你别跟我打哈哈眼,模糊理论别到这里玩,现在我们就说你用“最终销量”决定“主流”的思想观点对不对,根据你的解释,我们只能得出ps2到现在还不是第四代主机格式的主流制订者。因为还没有到最终销量呢。你连最终销量都没有,你拿个p给他排名啊?

这就是根据你的理论得出的结果,你别以为你可以白口说出话来不负责任。我今天就抽你到死。


请你继续造谣,我已经习惯了。

我没说过“阶段性全球销量不说明主流”,什么时候的销量能说明主流要看具体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到主机发售两年后就差不多够了。

我的观点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就是主流机种,而“最终全球销量最高”不一定要等到主机停产才会知道。

不错,ps2现在还在销售,最终全球销量还没出来,但“ps2最终全球销量最高”这一点已经可以确定了,自然可以排名。

现在是你抽我?有人信吗?


“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和赢日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赢全球”就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和赢不赢日本没有必然联系。

我的条件是什么,张老师要不要把原帖找出来,自己在哪里信口雌黄可有损您为人师表的脸面(虽然我根本不相信你能是当老师的材料)。解释不了就开始胡搅蛮缠了么?

我不敢造谣,一切都是你说的,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想采用暂时性销量的说法,但仅就这个帖子的内容来说,等号不是你自己写上的么?

好,那就请张老师来解释ps2至今不能称为主流机的原因。
————————————————————
全球主流一定会最终成就全球销量最高
从来不按照最终销量多少判定是否主流
————————————————————
这两句话有什么逻辑问题?
我认为它成为主流后必然销量最高(最终),但我并不会用销量最高(暂时的,最终的)判断谁是主流。因为没有这种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倒果为因。如果这种逻辑能成立——暂时性的,md也当过主流,最终的,ps2现在都不是主流。这种逻辑关系你要搞懂看来真的很困难。

你不想扯因果关系就是因为你根本不懂什么叫条件关系。

问我?对不起,你问错了问题了。

但我也可以回答你,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没错。但根本不会有任何掌握基本逻辑常识的人类会按照最终全球销量来作为判定谁是主流的因素。那太晚了。除非你承认现在ps2仍不是主流机。这就是倒果为因的直接结果:你没法获得逻辑上的有限肯定,这将成为理论上一个永恒延长的概念。等结果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意义了。


“但我也可以回答你,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没错。”

这句话可是你自己说的。你已经承认了战神北洋的观点。

请问,现在能不能确定ps2是同时代主机(即ps2、xbox、ngc这一代)里面“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

如果能,那就能确定ps2是主流机种。


哎呀,到现在还犟嘴呢。

我没有经济利益挂钩,贴不贴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个高兴不高兴的事情。而你口中的别人,贴不贴出来却关系到他钱包的利益。这就不光是自由与否的问题了。你懂了没有?

我反不反索和你无关,反索对我没有经济上的影响,贴不贴出链接也不反常。这丝毫用不着搪塞。你想反攻我这一点,怕是从一开始的条件就搞错了吧(也是,你根本不懂什么叫条件)。

哎呀,我在那贴那里被抽了,让你找出来怎么现在都找不到啊?你莫非在梦中都恨不得要抽我吗?哈哈哈哈……


既然没有经济利益,“我贴出来没人给我钱”,那你为什么要贴呢?

因为你有动机,不管是经济动机还是非经济动机,反正你有动机。

高兴也是一种利益,要不然怎么别人都去追求高兴的事而不是相反呢?要不你怎么专发反索贴?不就是因为反索贴让你高兴嘛。

高兴不高兴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可是很重大的利益,相比之下,钱财乃身外之物,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这身体健康可比某个数据卖的钱要重要多了。

所以,你反不反索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为了满足你的反索心理,你才贴出那些数据,但为什么不彻底满足这种心理而贴出链接呢?实在太反常了。


谁要捧你?你太自作多情了吧?

哎呀,不知道您这位悠闲的大人不着急回帖干什么去了?还先处理其他……真是让我笑掉大牙,您在这些天究竟回了几贴处理了多少“要务”,以为别人都看不见么?如临大敌,哈哈哈哈……笑声中告诉你吧,我回你的帖子比你想象的快得多,我为什么通常隔5个小时以上才回,那是因为我要工作,要处理很多事情。对付你我从来就是3个小时上下解决,不要说以前,前两天我还先去处理了我家的电话费问题后才略微给你点教训,对我来说,200元的电话费比您重要的多。虽然我的工资也不见得付不起这200块钱。想看链接么?就在tg灌水区呢。你现在除了自我sy外还有其他本事么?理屈词穷?我前面那么多债等你二次还清呢,别忘了。哈哈哈哈

哎呀,您要不投票那就不投票,我什么时候说投票了?您敏感到这一步啦,我的拉拉队?真对不起,我到现在连他们几个人的id都还记不清呢。你真是难为我了。这么慌张要抽身了?您还打算继续辩么?接着来,我这里等着您几年光阴呢。哈哈哈哈


真是可笑。我干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你能看见什么?我想什么时候回帖也是我自己的事,不会按照你的规则走,想要我如何如何,你是办不到的,只能yy而已。

呵呵,居然把交电话费也向我“汇报”了,还要给我看证据,这么“主动坦白”,真是令人笑掉大牙。你到底怕什么?想证明什么?

看看你自己吧,这么心浮气躁沉不住气,差不多要把自己的日常行动都向我“汇报”一遍以示清白,如此心虚和阵脚大乱,还同时装出“哈哈哈”的样子,太可笑了。你是想为“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作一个最好的示范吗?

至于你的拉拉队,那不是你最后的救命稻草吗?你每次穷途末路不都是靠他们及时现身拉你一把吗?怎么能记不清他们的id呢?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啊。
zzzzzzzzzzzzzzzzz

[ 本帖最后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14 09: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4 11:58 发表
呵呵,连回答他人帖子都悄悄偷工减料的怯懦者,这点小心思还跟别人玩?看你的样子明显支撑不住了。别人几千字的问题一句话就带过,果然一个字顶一百个字呢,哈哈哈哈……

当然,没规定,张老师你爱写多少写多少,只不过人家的问题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用这种托辞只能显示出你心虚胆怯,不敢回应,只能以无聊的喷口水插科打诨,的确,文章要找重点回复,可我们尊敬的张老师却专挑不重点的敷衍两句,重点的半个字不敢提,这就是“讲道理”的您大贤人对付堆字的策略?真是让张老师您的颜面扫地不已啊,哈哈哈哈……


你自己堆几千字废话出来,我就非得进你的套?一则,你的观点早就被我驳翻了,无须再重复,二则,你已经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观点,无须别人去驳。


我凭什么拿?这是您说的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了,所以我要你提供最主要的几个,你该不会说cnn不属于全世界的媒体吧,我只知道cnn对这种新闻一定会报,但具体报多少我并不知道,而您可是大嘴一张“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xx了”,那我只能向你取证,他到底报了多少,是不是采信60万说法,这是您自作孽,我可救不了您。


我可没提到cnn,是你自己提到的。既然你一口咬定“cnn一定会报”,那么就请你先拿岀“cnn已经报道”的证据,要是cnn根本就没报,那自然就不存在采信什么数据的问题。既然你说cnn一定报了,那我只能向你取证,这是您自作孽,我可救不了你。


又逃避话题(还变本加厉),我可以理解为这是您彻底认输的表示吗?如果是,作个答复,我就停止帖这些字,如果不是,我就要让全tg的人都来看看您是如何顾左右而言他,不正面接受问话的。好么?


你的观点已经被你自己推翻了,何须别人来驳?如果你要让别人来看你自己耍无赖,我不反对。


在答复之前我仍贴出(第二次):
“且问”只是确证一下您们心中的精确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这莫非是质疑“如何统计”,张老师,您小学语文拿了几分?
哦哟,敢情这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是由张老师说了算的,张老师说有才有,张老师说没有就没有,太有创意了。你不付出说明ct统计方式的义务,请问你如何享受辩驳别人质疑某数字的有效性的权利?

我所问的问题你搞明白了么?公布数字无论有无百分比附加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公布百分比如果附在数字上可以卖更多钱,但光公布百分比一个子儿也赚不到,反而让可以赚钱的数据也丧失了卖钱的价值。现在的反常就是一个以统计为吃饭家伙的机构正在学雷锋。你看懂了别人的话没有?

你废不废话,我就是奇怪为什么ct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傻事,它图什么?我想新的CT相关报道你也看了吧?(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8840-1-1.html)第三周的销量统计了居然还是不自己报,却被人家泄露出来。又一笔交易报销了,这么雷锋的榜样模范作用在一批商人身上体现,值得我们深思啊……

哎哟,说句实话,ct的数据,还真没人家那么多自信,你ct才掌握着多少专营店啊?人家mc两万多家,都不能说自己的数据那么可信。你凭什么说人家是yy站,你有证据么?

——————————————————————————————
“全世界媒体都接受”的意思就是凡是报道的媒体都接受,
——————————————————————————————
哎哟,这是太强了!!!!原来“凡报道的媒体”和“全世界的媒体”概念可以等同!真是让我太……说不出来了……看来凡是什么花边新闻,只要报道的媒体超过两家,可以形成“凡报导的媒体”的数量关系,就可引申为“全世界”的媒体,不行了,哈哈哈哈……你想偷偷把话题转移到“我认为什么媒体没有接受么”,呵呵,对不起,现在是我先问你,你没有反质询的资格,先解释一下这个等式怎么来的比较好。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期望得到您的回答,

我不管几家媒体报道了wii的新闻,你先把你要解释的东西解释出来再说。

继续,我们这里搞赔款呢,还要分多少年还清(您真是能赚取我同情的泪水啊)——

我告诉你,但凡和统计沾边的,具体的统计方式可能各有不同,但显然统计的“量”是不可能有区别的。

也许mc统计具体数量时有什么省钱的方式,也许ct在统计百分比有什么省事的策略,但总之,这个工作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可能凭空得到一个数据,这和ct有没有自由,有什么样的自由毫无关系。它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变成0成本,它没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一下子高不可攀无法统计。你强调自由如何根本没用。有自由没自由工作也是工作。统计机构如果是不欲在某周公布统计结果,就会把所搜集的材料直接放入日后的工作进程中,根本不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次CT却是周周结算,死不公布。作为一个对商业运营有一点认识的我来说,这种行为怎么也称不上合理,你是否能除了继续死抱着“这是人家的自由”这句话之外,提供一个稍微让我们信服的理由,说明CT此举在哪里是有合理性的,可以么?

我发觉你这个人好像听不懂人话,我给你重复一下:“要知道,统计百分比需要的是什么?是准确的销售数字,这个销售数字怎么来?不是靠统计机构的员工一点点搜集来的。人家给你统计完了,算完了,把数字给你让你验算,这和统计机构搜集数据的工作量能画等号吗?”你那么容易算出来是因为人家都给你搜集好了,把百分比计算出来给你了。请问哪个神仙这么好心能给这些统计部门的员工算得如此清楚?你有点常识行么?还有我在问你呢:“只公布百分比算什么?他好不容易统计出数字,不卖钱,却公布百分比?存心让自己的让统计数字卖不出去?这天下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么雷锋,那还费半天力气计算百分比干什么?”怎么不见你回答啊,你不是又要用自由蒙混过关吧?为自由不赚钱了,学雷锋了,是么?

现在已经沦落到把一个答复复制成几份说了?满嘴胡说八道,想当然,你骗谁呀?哦哟,敢情原来首周是可以算周一周五0销量的,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给个出处。别信口雌黄。

又把自由摆出来当护身符,为了自由不做生意了,不吃饭了,ct真是自由先锋啊!这是你自己跑过来要替ct辩护,可不是我逼你。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你跟我辩个p呀?什么原因比赚钱吃饭重要,你给找出一个来。

别把你那一个重要的词漏掉。“全世界”。你现在想找回头话,做梦吧。
而且就算按照你的回话,请找出几个媒体让我们看看呀,别凭空说,用实例告诉我们比您在这里凭空想象好得多。

————————————————————————————————

你说的,截至周日算一周,我问你从周日到周日怎么算。你回答这个想干什么?


——————————————————————————————————

噢哟,现在又变了,又变成您是说首发出货了,请问原句里这个字样到哪里去了?(你不用现甲,我这里照样留有原始备份),自己说了蠢话,怪别人怪不着。ok?

先搞清楚(我给张老师当老师):

我提供了这个链接,证明是sony向cvg提供了60万这个数据。cvg的60万数据是从sony口中得知。同时表达对sony提供数据的不信任,并提出sony在进入psp时代以来,在数据上从来没有不玩花样的时候。

你屁颠屁颠跑过来,说这个数据不一定是sony统计,sony没说谎等等。

我管这个数据是不是sony统计干什么?我要证实的是什么东西?是这个数据是sony提供给cvg的。又不是sony从哪里搞到的数据?你有病啊?

Bbc的数据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这个是你辩驳我的观点时提出的,“60万的数据是bbc的”。那你既然要阐述这个数据是bbc的,你就要提供相应证据啊。你要证明什么,就提供什么证据,这个道理不明白?我要证明的是sony提供了60万的数据给人,你要证明的是这个数据是bbc统计的,不是sony的。那么你我分别要提供怎么样的证据你明白么?我们那边的人说了什么跟我要辩论的主题无关,你们那边的人说的话却正好和你相反。自己琢磨吧。

呵呵,sony提供的数据准确不准确当然不是我说了算,但很显然这是已经为大家所共知的笑柄,来自任天堂的解说文章“贩卖·出荷·生产出荷”早就被译成各类文字,帖遍各个论坛。npd的统计数量每个季度都要狠狠抽sony几记又响又脆的大耳光。我根本用不着吹,大家就已经把“sony统计”当成世界笑料,也就是那半懂不懂根本不知道区别的媒体有时还上当。

噢哟,我贴出cvg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您再说一遍?
真厉害,我还以为我贴出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个数据是sony提供的呢。您看的好远……


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我是说首发出货,你要装傻就请便。

第一,你无法证明这个数据是sony的,第二,如果是sony提供的数据,那就更权威了。比如sony说从psp发售到06年6月这段期间内的psp北美销量比nds高出90万,完全符合事实,而且还略为保守。而你却在这个问题反复耍无赖玩花样,有目共睹。

60万这个数据最早岀自bbc的报道,而bbc的报道早于cvg,请以最早的出处为准。sony的数据准不准确当然不是你说了算,你什么证据都拿不出来,只有一些反索饭yy文章在一些bbs上转贴,人家正规媒体对此根本毫不理睬,照样采信sony的数据,尔等反索饭都只不过是做无用功而已,做了白做,谁理你?

你贴cvg报道是想说60万是出货,而cvg的报道原文则说60万是实际销量,所以说你歪曲了cvg原文的意思。


哎呀,如果你发现宇宙其它地方有ps3销售,那这么说也未尝不可啊。您找得到么?欧洲已知有ps3卖的可不止英国一个国家啊。您连比方都那么有娱乐效果。


哦,除了英国,宇宙其他地方都没ps3销售?全宇宙只有英国这一个地方有ps3销售?北美和日本不属于宇宙?看来你是处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在你所处的这个平行宇宙里,只有英国有ps3销售。是不是?你还真有娱乐效果。


我没有再继续纠缠高科技统计方式吧?请问何处耍赖?赖?对不起,本人不需要。

当然,你以为是全部吗?

对呀,针对的是上述观点,有说“只”针对么?而且是这“些”,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些”,对么。

你问我“你对ct质疑的观点”就用这句话“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来充数?

我“对ct质疑的观点”的确有在“现在”的观点中,但不是全部,我从来没说过现在的观点=我对ct质疑的全部观点。

因为ct的统计技术高低,只关联一个问题,那就是ct有没有能力准确且快速的统计出英国销量的问题,并以此引伸出“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圆谎”的可能,当然,你如果代表谁收回这些言论,自然,质疑ct的统计的高技术与慢反应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但不要忘记,不管用什么统计方式,统计是商业行为这一点是不会随着它是不是用了高科技手段而改变的,因此,你处心积虑想回避掉的“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的问题并不会被省掉,生意是生意,科技是科技,两者我从来没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过。而这些问题,是直接与ct统计出了什么数据,有没有这些数据,有为什么不公布要学雷锋等问题直接联系的。和它如何统计出无关,你认为你收回的观点是什么?如果你收回的观点是“ct无力进行这些统计”,那么的确我所说的任何观点都不存在,这一切都是ct随意yy的结果,我的这些罗嗦根本不用吐出来就可以证实ct是在胡说八道。但你现在收回的观点仅仅是ct没有某种高科技统计手段,也就是说统计手段仍有,只不过不是高科技,那么你怎么能说“建立在没有高科技统计之上的观点也包括那些建立在又没有一般统计手段的观点”而要将它们全部回避呢?你能回避掉的只是ct有没有吹“精确”牛的部分,而回避不掉ct吹数量牛的部分。简单吧?圆谎问题,不仅仅建立在一个有没有精确手段之上,而是建立在它有没有这样的手段上,明白了没有。(恐怕连你自己也未尝不明白,如果你真是这么想,你何必跟我说半天“这是人家自由”的问题?哈哈哈哈)

你能收回ct有统计手段这个观点么?你很想摆脱这种困境我理解你,但不要妄想把无关你收回观点的理论也算在里面,那只能暴露你的胆怯。


不要偷换概念了,你当初自己说的话现在就想赖掉了?你所谓的“圆谎”“不公布销量而公布百分比的动机”都是来自你所谓的别人说的什么高科技统计方式,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建立在这些言论上,都是“由此延伸”。现在我收回了这些言论,那么你的总论点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当初可是问过你,你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你当时可没提到半句“那些建立在有没有一般统计手段的观点”,当时都是言之凿凿一口咬定,“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看见没有,要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不可分割的。现在这一条被推翻了,就又想另找理由了?

我当初反驳你的“ct圆谎论”时,你一口咬定不能脱离“别人的yy”,理由是你鼓吹的“ct圆谎论”是建立在“别人的yy”的基础上,按照你自己这个逻辑,反驳“ct圆谎论”不能离开“别人的yy”,论证“ct圆谎论”自然也不能离开“别人的yy”,两者不可分割。现在这个“别人的yy”被我收回了,你就想改口了?有这么容易吗?


再批一次:

哟,果然是耍赖了,把自己说的话当成是大便,自己抽自己,有出息啊有出息。

想赖?你赖不掉的。

现在说什么“我说的矛盾只是我所有质疑的一个方面”、“我的一部分质疑可以从此消失,但不等于我的其他不建立于其上的质疑就可以就此终结”,哦,原来建立在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上的只是你的一部分质疑?


晚了,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你当初可没提到什么“一部分”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你既然要在这里抵抗我,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我前面也早就问过你,你对ct质疑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的原话如下:
“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



而你的回答则肯定了这一点:

“我的观点当然是针锋相对于你口中别人的观点,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

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既然这么高科技,既然这么精确,
为什么首周销量统计不出来?能统计出来为什么特意拿百分比充数?其动机是什么?

由此延伸 ‘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 圆谎

是有意用百分比蒙混过关
,等透支的部分满额超出再公布具体销量’”


看到了吧,哪里提到了“一部分”啊?现在想改口,晚了。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对“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的质疑就是对“别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的结果。你这里所谓“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质疑“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一回事。

而你提岀的“圆谎”都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现在这个“此”(也就是“别人的观点”)已经被我收回了,那就无法“延伸”了。



你又接着说

“我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hart track试图圆谎,碍着你什么了?你是想跟我辩论‘chart track扯谎圆谎都是它的自由’还是想跟我辩‘chart track没有扯谎,也没有圆谎’如果是前者,你的确不用管其他人为chart track吹出什么牛来……,

如是后者,嘿嘿,张老师,那可就由不得你挑选观点了,要知道,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您回避这些问题,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安置在输的位置上。

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了吧,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你“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t圆谎”。

而“ct圆谎”是你的总论点,你提岀的种种理由都是为这个总论点服务(你这里所谓的“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为“ct圆谎”这个总论点服务)。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是说,ct是否圆谎的问题和你所谓的“别人的yy”是不可分割的。

而你现在却想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真可笑,你当初反对我这么做,现在你自己也要这么做,有这么便宜的事吗?用你自己的话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叫作茧自缚。

既然我已经收回了那些言论,那么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就不存在了。连总论点都不存在了,其他为之服务的东西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如果你现在还要继续质疑ct圆谎,那你就是自食其言,自己抽自己。

你对ct的质疑已经被你自己的理论给推翻了,还用得着我反驳吗?


还债还债——

————————————————————————————————————————
我可没要推翻谁,我还没那么伟大,我充其量是怀疑其用意,判断其动向,要推翻ct数据的证据干什么呢?

您光说别人说的话“没用”是不能反驳掉别人的观点的,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我们针对的是ct的反常举动,并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做,您不要一厢情愿给我戴上推翻xx数据那么伟大的帽子。我根本不想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你希望我发挥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遍,不要拿着“自由”做万金油,自由与否与他的工作性质毫无关系,它吃这碗饭的,就要有付出,懂了么?这世界上还没听说过有商人为了自由的不赚钱而奋斗终生的,你找出一个我看看。人家规规矩矩一周更新一次,怎么说也显得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心思,这和权威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是从商人的角度分析ct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罢了,那个网站再怎么不权威,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反常,很符合一个盈利网站所应该具备的态度。明白么?

这的确和数据真假没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这个例子去辨明两个网站谁真谁假,而是探寻其真实的行为动机,对我们来说,那个网站如何一点也不用多加分析,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而ct相对而言的反常行为则让我们怀疑它此举的动机,明白么?
你怎么知道人家瞎编?你有它反常的证据么?
不管怎么来的,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出格,不反常,我们没有怀疑它的根据。而ct有。

可多了?多到什么地步?说来听听?又提媒体报道,让你找出几个媒体,找啊!,n哪里引用ct数据,也请你指出。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你这些话说的就很没水平了,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却以此为根据信口开河。你要么找出几个真正把ct视为权威的媒体让我看看,要么解释一下ct反常举动为了什么。别老一厢情愿的斗风车。

我说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谁更准确,你自己看,你愿意信谁,所以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我现在只不过立足于这个数据,怀疑ct的反常举动在圆谎。你以为我要说什么,感觉你好象堂吉柯德,对着根本没有的目标发出吼叫。我什么时候想力挽狂澜?我有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么?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不敢,不说别的帖子,本帖好像也有几个人在问ct的反常举动。

我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我真的有哪些反常举动,人家怀疑我也是应该的。可惜我并没有去海牙指控人家,您所谓的某人凭什么指控我呢?

对呀,这才是问题,卖钱的数据居然废掉,公布不要钱的百分比,天下有这么做生意的?

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人家可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呢。

对那个网站,点击率就是钱。而对ct,点击率和数据贩卖都是钱。

卖力敬业和采信有关系么?没话找话不至于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吧?
————————————————————————————————————————————
别让我这个穆仁智再催。

我已经说过,我所说的是首发销量与统计不符的sce对npd不满,而不是sce对统计首发不满。两个句子的主语你分得清楚么?说别人造谣,先清楚你语文怎么样。

奇怪,人家一开始知不知道和人家理睬不理睬有什么关系?逻辑好强!!


还在继续造谣,sce的说明是针对06年内北美总销量,不是针对11月的单月销量。

既然别人认同了你的计划出货理论,怎么会不知道200万是计划出货?事实证明,别人根本不理睬你的自创理论。


现在你已经沦落到没话说连续复制的地步了?真是让人可怜


你自己沦落到了想不出新调而只能老调重谈的地步,这才使得我只需要复制前面说过的话就足以反驳你,是谁可怜呢?


我也再次提醒你:

原来把可以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的行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哎呀,是不是这件事我不主观的提出来,它这行为就会如清风一样“刷”的消失不见了?实际证据,你还需要什么证据?

公布很正常,不公布也正常,但把明明可以公布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就很不正常,明白了没有?你最好加上这些条件后再大叫正常吧。

人人皆知的意思,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说?懂英文的大仙人们都不露面?

哎呀,在张老师眼里,原来嘲笑sony老总的都是鸡蛋挑骨头的主儿。还想问,这些嘲笑者想挑鸡蛋里的哪根骨头?

又是人人皆知,怎么人人皆知,却没人给你帮腔啊?(除了当事的战神),看来这人人真是不可靠呢。

对呀,我也没说他认同我对英文的理解,只不过问题在于我正面质询战神英文的本意,战神不回答啊,死揪着一句话两句话干什么?

重点:

人家是说我理解英文中可能有部分误解成分,但并没有说他自己对这段英文的理解。更没有对我质询战神“请找出显示比较的是同期ds销量字样”的问题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看清楚了没有?我可没说我的理解完全正确,但他并没有为战神解释同期在哪个段落出现。对么?


还是那么无耻,xbgbmpsp的话的意思很明确,又想歪曲他的话了?

再贴一遍xbgbmpsp的原话: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
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xbgbmpsp的话当然是针对你和战神在理解上的分歧而言,你和战神的分歧是什么?“战神说的没错”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这么明明白白的话,你居然还能继续装模作样耍赖,你的廉耻在哪里?做人做到你这份上,也真是够可悲的了。承认自己搞错就这么难?你就是真理的化身了?你这种人毫无RP,纯粹为战而战,不择一切手段,无论是多么一目了然的事情,你都要拼命耍赖到底,真是走火入魔到了极致。


怎么是我说的?你不是说全球销量决定谁是主流么?90年16位机全球销量md比sfc高啊?我这是按照你的逻辑,你得说清楚啊!


至少要发售2年后的全球销量才能决定主流。“两年后”不是你定的吗?你又要赖了?


请你给出“因果根本不成立”的理由。我这句话可写作“因为某主机成为世界主流,所以它的最终全球销量必定在同类产品中最高”。明白了吗?你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说出你的不成立理由,否则我只能认为你是犟嘴。

“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你一直非常想偷换给我的,这句话没有因果不代表我的话不存在因果。

这句话的确不存在因果,因为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从来不能成为一个主机是否主流的因,这恰恰证明你是在倒果为因,形成了逻辑错误。


请你给出“因果成立”的理由,否则你就是犟嘴。

战神北洋的观点就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现在你承认“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不是因果关系,那么自然就不存在倒果为因的问题。


你连最基本的语文知识都没有,我阐述的概念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成为主流,所以销量高。

北洋则恰恰是想用销量判断主流,形成了以销量为因,主流为果的他的个人逻辑,(而你恰恰还赞同他的编造出的逻辑)

我所指的成为全球主流后最终销量全球最高,你不是说你所指的也是全球最终销量么?那么怎么不是倒果为因?

倒果为因所形成的不是错误结论,而是错误的逻辑,(你连倒果为因的错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不会吧,你是中国人么?)

譬如,你说一个东西因为很好,所以它很受欢迎。受欢迎是结果,好是原因。但如果人家问你它为什么受欢迎,那么你能说“因为它好,所以受欢迎”吗?这个结论或许是对的,但你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你把结果反过来说成因。这就回形成反复逻辑错误。你什么也不懂还胡解释。

放到这里也一样,你说全球销量最终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对,可以这么说,但这你等于没解释什么叫主流啊,什么叫主流?说呀?你不是说全球最终销量最高的才是主流么?那等于现在也没有主流,ps2现在不是最终销量,那就不是主流?你解释得出来么?


引用你的原话
“北洋则恰恰是想用销量判断主流,形成了以销量为因,主流为果的他的个人逻辑”

又造谣了,北洋的观点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你自己前面已经承认“这句话的确不存在因果”,怎么这里又说“形成了以销量为因,主流为果的他的个人逻辑”?前言不搭后语,又自己抽自己。

引用你的原话
“你说全球销量最终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对,可以这么说”

既然你也同意这句话,那么你就是同意了战神北洋的观点了。

我不需要解释什么是主流,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谁是主流,只要能搞清楚判断主流的方法就可以了。ps2现在不是最终销量,但“最终销量最高”这一点已经确定,主流自然也可以确定了。

关于如何判定“全球主流”,这里再引用你的原话

“‘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

我倒想请问,这“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是不是就是指“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销量最高”?

而“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销量最高”是不是就必然“全球销量最高”?

呵呵,搞了半天,原来你也是用“全球销量最高”来判定谁是“全球主流”。

我早就说过,一个主机是否主流就是靠销量来判断,离开了销量,就无法判定谁是主流。

你想在销量之外再另找一个判断主流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果然,万变不离其宗,你兜了这么大的圈子,最后还是回到销量上去。


圣经不需要卖?白送给你?是么?装傻!

呵呵,又把“卖”和“商业竞争”混为一谈了。

“赢全球”是商业竞争的概念,没有商业竞争,何来输赢?


你到底是说什么销量能决定主流,决定一个好不好,现在没让你探讨具体时间,说清楚,你既然说是销量(果)决定主流(因),那我就要根据你的逻辑来问你问题。

请问不停产,怎么叫“最终”,你去字典上查查什么叫“最终”。

最终的销量不到最终你怎么可能知道是不是“最”高?ps2若停产,gc不停产,在百年后说不定gc最终销量比你ps2高。最终是绝对概念,没有相对性,你别有侥幸心理。

那么我们可以认定2001~2004年没有主流机。

你要不要自己去问问别人?看看他们认为你抽我还是我抽你?


根据你自己说的“‘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这句话,你自己也承认“销量决定主流”。

现在“最终销量”还没出来,但“最终销量排名”已经出来了。gc还有望最终销量超过ps2?有人信吗?从你这个推论就可以看岀你观点上的荒谬性。

照你这个逻辑,你的“‘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也不成立,不到最终你怎么可能知道谁是最终的主流?ps2若停产,gc不停产,在百年后说不定gc就超过ps2而成为最终的主流。“最终的主流”是绝对概念,没有相对性,你别有侥幸心理。

问你的拉拉队吗?要故技重演了?


“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和赢日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倒果为因的结论都不能说是错的,但却是废话。

不能,因为是“最终全球销量”,不到最终不能判明。

现在不能,请你解释2001年~2004年的主流机空缺问题。


照你这个逻辑,你的“‘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也不成立,不到最终你怎么可能知道谁是最终的主流?ps2若停产,gc不停产,在百年后说不定gc就超过ps2而成为最终的主流。“最终的主流”是绝对概念,没有相对性,你别有侥幸心理。

请你解释2001年~2004年的主流机空缺问题。


高兴不高兴,是心情问题,谈不上任何反常或不反常。我的健康可不在我发了几贴,我和张老师你不一样。

我的心情我只要觉得够满足就行了,多一点少一点我不在乎,如果你认为商人什么时候变成雷锋叔叔,利润赚一点亏一点也不在乎,那我就承认它不反常。只不过对于这样的商人,我要保持我深深地敬意。大家也该来参拜。

你的意思就是说ct是一群不为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集体。是么?那就没什么说的了。


高兴不高兴和心情问题也是利益问题,要不然怎么会有心理医生这个行业呢?如果心情问题不是利益问题,那么怎么会有人会花钱去看心理医生呢?钱是一种利益,付出这种利益去看心理医生自然是为了换取另一种利益。

还是那句话,你为什么要发贴?你发贴的动机是什么?从这个动机来说,你的行为就非常反常。为了满足你的反索心理,你才贴出那些数据,但为什么不彻底满足这种心理而贴出链接呢?实在太反常了。

你也根本不能证明ct的行为会影响赚钱。


呵呵,这就是没话说后“少管,这是我的事”的优异表现。对于这种耍赖的小孩话,我每看一次都会大笑不止。这说明你脑子反应慢,对答能力低下。哈哈哈……

呵呵,只是顺便拿我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价值来和您的价值比较一下,我很喜欢这么比较,更很喜欢让大家看到,你以为专门给你看得?这说明您的价值不如我那200元电话费。

你不用自作多情,我那篇帖子根本就是在水区发牢骚的帖子。提出来教训你只是顺便的工作,看着您这么上窜下跳,气得不行,我真是太快乐了。

哎呀,我还真不知道你说的是谁,好像我没组织过什么啦啦队之类的东西,大概是某人因为被长期围攻,患上了过敏病症,见到有谁为对方说话,“啦啦队”眼就会自动发动吧?哈哈哈哈哈?


真可笑,这不是我的事是谁的事?我可没有义务向别人汇报什么,也不会这么沉不住气和心虚这么急于向别人表白什么。至于是谁脑子反应慢对答能力低下,只要看看是谁特意把话题转移到与主题无关的什么交电话费啊又做了什么什么啊靠这些东西来掩饰自己,自然就知道了。

你当然很喜欢这种比较了,因为你一天到晚太心虚了,整天提心吊胆的,所以会这么急急忙忙的对别人进行表白拼命要撇清自己,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什么,居然把交电话费也急急慌慌的“汇报”了,当然不是专门给我看的,因为你在很多人面前都心虚,所以要向很多人进行表白,还要给别人看证据,这么迫不及待的“主动坦白”,还“顺便的工作”,真可怜,向别人证明你自己交电话费也在你的“工作”范围内,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可悲。别人都没这种“工作”,就只有你有。真是令人笑掉大牙。你在向别人表白的方面,反应倒是很快,对答能力真高啊,什么电话费啊,什么去做了什么啊,拼命为自己辨白。你到底怕什么?想证明什么?差不多要把自己的日常行动都向别人“汇报”一遍以示清白,如此心虚和阵脚大乱,还要同时装出“哈哈哈”的样子,你“工作”真辛苦啊。你真是为“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作一个最好的示范。你的拉拉队都救了你好几回了,还假装不知道,掩耳盗铃,真可笑。
zzzzzzzzzzzzzzz

[ 本帖最后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15 14: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5 15:29 发表

哎哟,真是让人大惊失色。原来这就是张老对抗他人的最后手段:无中生有,大骂对手废话,借机躲避话题,掩盖自己已经被揍得体无完肤片甲不留的惨状。驳翻了?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推翻了?在哪里?还是不知道,你以为掩耳盗铃别人都跟你一样听不见看不见了么?这种胆小如鼠,见真格就阳痿的宵小之辈,还自称老师,真是笑掉大家的大门牙。


无中生有掩耳盗铃的是你自己,自己的观点早就被人推翻了,还一遍遍的堆砌废话要别人重复回答你,我岂会照着你的规则走,你用对付别人的那一套来对付我,你是打错算盘了。


你提到了“全世界凡报道的媒体都接受了xx数字”,我告诉你cnn是报道这种新闻的媒体,并请你找出cnn报道这个数字的证据。我看过cnn,你不要以为别人都给你一样无知。中央台内部频道从日本nhk,到米国cnn都可以接收到。我现在要问你cnn报道了数字没有,你搪塞我没有用,大家都看着大嘴张开说出“全世界媒体”的你解释,除非你跟大家说cnn不属于全世界媒体。鹦鹉学舌也救不了你,还是赶快说吧。


既然你说cnn报道了这个ps3欧洲首发销量,那么就请你证明这点吧。如果本来就没报道,那就不存在采信什么数字的问题。还抠字眼呢,全世界媒体就等于是全世界所有媒体?是不是我都要一家家找给你看啊?


推翻了?你推翻个p了!没胆量,你还有脸在tg混么?连个有无逃避话题都不敢正面回答,你是男人么?


推翻就推翻了,你自己装傻反复堆砌废话还敢说别人?在这个帖子里反复耍无赖,你自己还有脸还这里混?一目了然的错误还敢恬着脸装模作样否认,你自己有脸吗?你自己是男人吗?


我接着讨债,就要看你怎么样左躲右闪我的大耳刮子扇你的脸


且问”只是确证一下您们心中的精确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这莫非是质疑“如何统计”,张老师,您小学语文拿了几分?
哦哟,敢情这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是由张老师说了算的,张老师说有才有,张老师说没有就没有,太有创意了。你不付出说明ct统计方式的义务,请问你如何享受辩驳别人质疑某数字的有效性的权利?

我所问的问题你搞明白了么?公布数字无论有无百分比附加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公布百分比如果附在数字上可以卖更多钱,但光公布百分比一个子儿也赚不到,反而让可以赚钱的数据也丧失了卖钱的价值。现在的反常就是一个以统计为吃饭家伙的机构正在学雷锋。你看懂了别人的话没有?

你废不废话,我就是奇怪为什么ct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傻事,它图什么?我想新的CT相关报道你也看了吧?(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8840-1-1.html)第三周的销量统计了居然还是不自己报,却被人家泄露出来。又一笔交易报销了,这么雷锋的榜样模范作用在一批商人身上体现,值得我们深思啊……

哎哟,说句实话,ct的数据,还真没人家那么多自信,你ct才掌握着多少专营店啊?人家mc两万多家,都不能说自己的数据那么可信。你凭什么说人家是yy站,你有证据么?

——————————————————————————————
“全世界媒体都接受”的意思就是凡是报道的媒体都接受,
——————————————————————————————
哎哟,这是太强了!!!!原来“凡报道的媒体”和“全世界的媒体”概念可以等同!真是让我太……说不出来了……看来凡是什么花边新闻,只要报道的媒体超过两家,可以形成“凡报导的媒体”的数量关系,就可引申为“全世界”的媒体,不行了,哈哈哈哈……你想偷偷把话题转移到“我认为什么媒体没有接受么”,呵呵,对不起,现在是我先问你,你没有反质询的资格,先解释一下这个等式怎么来的比较好。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期望得到您的回答,

我不管几家媒体报道了wii的新闻,你先把你要解释的东西解释出来再说。

继续,我们这里搞赔款呢,还要分多少年还清(您真是能赚取我同情的泪水啊)——

我告诉你,但凡和统计沾边的,具体的统计方式可能各有不同,但显然统计的“量”是不可能有区别的。

也许mc统计具体数量时有什么省钱的方式,也许ct在统计百分比有什么省事的策略,但总之,这个工作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可能凭空得到一个数据,这和ct有没有自由,有什么样的自由毫无关系。它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变成0成本,它没有自由这个工作也不可能一下子高不可攀无法统计。你强调自由如何根本没用。有自由没自由工作也是工作。统计机构如果是不欲在某周公布统计结果,就会把所搜集的材料直接放入日后的工作进程中,根本不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次CT却是周周结算,死不公布。作为一个对商业运营有一点认识的我来说,这种行为怎么也称不上合理,你是否能除了继续死抱着“这是人家的自由”这句话之外,提供一个稍微让我们信服的理由,说明CT此举在哪里是有合理性的,可以么?

我发觉你这个人好像听不懂人话,我给你重复一下:“要知道,统计百分比需要的是什么?是准确的销售数字,这个销售数字怎么来?不是靠统计机构的员工一点点搜集来的。人家给你统计完了,算完了,把数字给你让你验算,这和统计机构搜集数据的工作量能画等号吗?”你那么容易算出来是因为人家都给你搜集好了,把百分比计算出来给你了。请问哪个神仙这么好心能给这些统计部门的员工算得如此清楚?你有点常识行么?还有我在问你呢:“只公布百分比算什么?他好不容易统计出数字,不卖钱,却公布百分比?存心让自己的让统计数字卖不出去?这天下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么雷锋,那还费半天力气计算百分比干什么?”怎么不见你回答啊,你不是又要用自由蒙混过关吧?为自由不赚钱了,学雷锋了,是么?

现在已经沦落到把一个答复复制成几份说了?满嘴胡说八道,想当然,你骗谁呀?哦哟,敢情原来首周是可以算周一周五0销量的,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给个出处。别信口雌黄。

又把自由摆出来当护身符,为了自由不做生意了,不吃饭了,ct真是自由先锋啊!这是你自己跑过来要替ct辩护,可不是我逼你。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你跟我辩个p呀?什么原因比赚钱吃饭重要,你给找出一个来。

别把你那一个重要的词漏掉。“全世界”。你现在想找回头话,做梦吧。
而且就算按照你的回话,请找出几个媒体让我们看看呀,别凭空说,用实例告诉我们比您在这里凭空想象好得多。

————————————————————————————————

甭玩这胡言乱语的逻辑,你自己说出的话,谁给你有义务联系上下文,说了蠢话就是说了蠢话,承认了这篇翻过去,不承认就大嘴巴抽你脸,简单么?

第一,我不需要证明这个数据是不是sony统计,因为这和我要证明的东西无关,第二,sony的统计早就成了大笑话,从以往装b的超过90万(用npd显示数据玩命抽脸,很爽吧?)到现在的仙台大佛。谁告诉你统计的是“从psp发售到06年6月这段期间内”把原文给我贴出来,标红,一个字不能差,分别告诉我哪段英文对应哪段汉语翻译。做不到你就自动自抽,怎么样?我够厚道吧?让大家有目共睹。

我不管这个60万数字出自什么地方,我只把这个60万数字是sony提供给cvg的链接字样放出。你除非证明sony的数据来自bbc,否则你什么也说不清。

哎哟,敢情任天堂的官方网站也会把这种yy转贴,真是毒瘤啊。正规媒体?哎呀,ed采用过生产出荷数做销量?mc采信过sony公布的数据?真是给脸不要脸。连在sony的诚实程度都不如,人家那至少还承认库存积压问题严重呢。无用功,我根本用不着去做功,人家世界媒体早就把你sony当笑话看了。

哎呀,睁眼瞎我可管不了。我提cvg的目的还有这么多,真亏张老师能替我想的那么周全,啊哈哈哈……


胡言乱语的是你自己,我自己说的话清清楚楚在那里,看不到的人,要么是眼睛瞎了,要么是脑子有问题。你还是抽你自己吧。

既然你承认不能证明这个数据是sony统计就可以了。sony的统计是不是大笑话,你说了也没用,谁听你的?照你自己的说法,人家媒体就是愿意引用sony的数据而不信你的,你能奈何?那段英文的原文就在那里,你都不知道被抽了多少次了,现在还反复装傻到底装给谁看呢?

你已经承认你无法证明cvg的数据是谁统计的了,还嘴硬呢。媒体是指电视台报纸这类,还把eb和mc扯进来,你跟我反复耍无赖是没用的,还就不吃你这一套。你自己都没脸,还能给别人脸?世界媒体早就把sony当笑话看了?好吧,照你的逻辑,你就证明一下你所谓的“世界媒体”是哪些媒体以及如何笑话sony的吧


哎呀,张老师这就变成博望主义者了,也不错。那我们就暂时算地球这一块吧。在没发现其他宇宙生物之前,等发现了其他宇宙生物,我们再探讨宇宙问题。


没词了还要继续编啊,英国北美日本都属于宇宙嘛,人也是这个宇宙的生物嘛,看来ct、mc、npd公布的都是宇宙销量啊。


你不用作垂死挣扎了,没用的,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显然你这么做实在太不聪明了,我其实完全可以认同你的观点,不再说圆谎问题,但你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想你大概根本没想过吧?

你要跟我谈道理,好,那我们就好好看看本篇的道理在哪里?

本篇我们谈得是什么?是ct的行为是不是圆谎的问题。对吧?

这里面涉及到的有几项:

ct有无高科技可精确快速算出销售数量。

ct是否是一个商业机构靠卖数据维持生计。

ct的统计数据和百分比数据哪个成本高,应该公布哪个赚钱。

ct如果是商家,那么可不可能折损利益做雷锋?

这就涵盖了两大类问题:1、技术问题;2、商业性问题

而其中,建筑在第一项——技术问题之上的,是我关于ct在速度和精准性上的质疑,也就是ct是否在说谎的第一手,也是最直接的论证,如果这一点被证明,那么ct的行为就显得更加反常和不合逻辑,成为我辩驳的依据之一,但如果不能证明或者你收回这些话,那么也不会影响到第二项,即商业问题的探讨,因为商业问题可能涉及技术含量(商家采用新技术令自己的业务更加精准,赚钱更多),但技术问题不能改变商业规律(商人不能说没有技术就不再以赚钱为目标,彻底学习雷锋焦裕禄了,对不对?)

你在这里实际上偷换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把你收回技术上的问答,变成收回了全部关于ct的定调问题。

你想得非常好,以为这样就抓住了我的软肋,实际上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这样的表态,恰恰把自己放在一个完全被动的位置上。

如果按照你说的,你收回了全部关于ct问题的观点,请问,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你认为“ct无论有无高科技都计算不出准确销量”、“ct不是一个商业机构靠卖数据维持生计”等等?那还需要辩论什么,我的目的被你实现了。我也就证明出ct是个胡说八道不负责任的统计机构,而且乱说数字不用收入支出,对么?那我就彻底胜利了。ct有无圆谎的确不再重要了,它既然根本和正规的统计制度无关,也根本不涉及任何商业运营,那么它所作的一切都是自己高兴,没有必要圆谎,从这一点上,你说的很对。我们的确不用再探讨圆谎问题了。

但这对你来说,是一种胜利么?你费尽心机想把圆谎问题打倒,却顺便把你坚持的ct是正规商业统计机构的基础也一并打倒了。这就是你期待的结果么?其实,按照常理,这后面的几项要素就算是我想让你收回,你也是坚决不能的,这涉及的是你的基本立场问题,你怎么可能收回呢?你不能收,也不可能收得回了。收回了,你就输了。

说实话,圆谎问题,涉及的方面可要比高科技问题广泛太多了。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可能圆谎,如果说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说是一个说了话跟放p一样根本没有公信力的机构,他没有必要圆谎。说出来就说了,也没有必要把数据掖着藏着,正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慈善机构,它要指望着数据赚钱,所以它要维护它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一旦出了诸如透支销量或统计错误的问题,必须要想尽办法进行弥补,这才可能出现圆谎的动机。公信力对于它这样的机构来说意味着长期利润。一定要维护,甚至不惜短期的损失。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计算出了销量却宁可用百分比充数,把数据废掉的原因——相对于维护本机构的公信力,这点损失根本不上台面。简单吧。

现在你明白了么,以为简单的复制能救得了你的命,你太天真了。

这恰恰不是我反驳了自己的观点,而是你为了反驳我的观点把你自己的立场丢了个一干二净。当然,你要这么坚持我也无所谓,就当你已经全面放弃了ct是正规统计媒体的立场,从此以后,你再敢提ct的数据,任何人都可大耳刮子贴你。


“如果按照你说的,你收回了全部关于ct问题的观点”

又造谣了,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收回全部关于ct问题的观点?我收回的是你所谓的“你那边的人说chart track的统计是计算机监控,多么高科技,精确到出货一台都有报账。”这句话,地址: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6-1.html,87楼。

在我对此提岀质疑后,你的回答: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7-1.html,95楼)

你的发言都反复指岀,你关于ct圆谎的观点都是来自这些言论,通往你观点的只有这一条路。

我以前在反驳你这个观点的时候,倒是希望有另一条路可走呢,可是你不给啊,百般强调你的观点是如何建立在“这些言论”上面,两者是如何的不可分割,要反驳你的观点就必须走这唯一的一条路,没别的路可走,离开这条路就不行,用你自己的话说就是“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还问我“那么请问你的立足点是什么?”(既然我要反驳你的ct圆谎论需要这个立足点,那么你要论证ct圆谎论也同样需要这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是相互的),现在却说“这里面涉及到的有几项”。晚了,自己当初说了蠢话,现在谁也救不了你。

我现在用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这“别人的yy”已经被我收回了,那么你的ct说谎和圆谎的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

那条唯一的路被我推翻了,你现在突然说还有另一条路也可以通向你的观点,呵呵,当初我想走另一条路的时候,你百般强调没有,现在轮到你自己想走另一条路了,就有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你当初自己说的话现在就想赖掉了?你所谓的“圆谎”“不公布销量而公布百分比的动机”都是来自你所谓的别人说的什么高科技统计方式,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建立在这些言论上,都是“由此延伸”。现在我收回了这些言论,那么你的总论点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当初可是问过你,你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你当时可没提到半句“那些建立在有没有一般统计手段的观点”,当时都是言之凿凿一口咬定,“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看见没有,要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不可分割的。现在这一条被推翻了,就又想另找理由了?

我当初反驳你的“ct圆谎论”时,你一口咬定不能脱离“别人的yy”,理由是你鼓吹的“ct圆谎论”是建立在“别人的yy”的基础上,按照你自己这个逻辑,反驳“ct圆谎论”不能离开“别人的yy”,论证“ct圆谎论”自然也不能离开“别人的yy”,两者不可分割。现在这个“别人的yy”被我收回了,你就想改口了?有这么容易吗?

再批:

哟,果然是耍赖了,把自己说的话当成是大便,自己抽自己,有出息啊有出息。

想赖?你赖不掉的。

现在说什么“我说的矛盾只是我所有质疑的一个方面”、“我的一部分质疑可以从此消失,但不等于我的其他不建立于其上的质疑就可以就此终结”,哦,原来建立在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上的只是你的一部分质疑?


晚了,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你当初可没提到什么“一部分”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你既然要在这里抵抗我,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我前面也早就问过你,你对ct质疑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的原话如下:
“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



而你的回答则肯定了这一点:

“我的观点当然是针锋相对于你口中别人的观点,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

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既然这么高科技,既然这么精确,
为什么首周销量统计不出来?能统计出来为什么特意拿百分比充数?其动机是什么?

由此延伸 ‘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 圆谎

是有意用百分比蒙混过关
,等透支的部分满额超出再公布具体销量’”


看到了吧,哪里提到了“一部分”啊?现在想改口,晚了。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对“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的质疑就是对“别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的结果。你这里所谓“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质疑“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一回事。

而你提岀的“圆谎”都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现在这个“此”(也就是“别人的观点”)已经被我收回了,那就无法“延伸”了。



你又接着说

“我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hart track试图圆谎,碍着你什么了?你是想跟我辩论‘chart track扯谎圆谎都是它的自由’还是想跟我辩‘chart track没有扯谎,也没有圆谎’如果是前者,你的确不用管其他人为chart track吹出什么牛来……,

如是后者,嘿嘿,张老师,那可就由不得你挑选观点了,要知道,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您回避这些问题,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安置在输的位置上。

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了吧,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你“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t圆谎”。

而“ct圆谎”是你的总论点,你提岀的种种理由都是为这个总论点服务(你这里所谓的“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为“ct圆谎”这个总论点服务)。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是说,ct是否圆谎的问题和你所谓的“别人的yy”是不可分割的。

而你现在却想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真可笑,你当初反对我这么做,现在你自己也要这么做,有这么便宜的事吗?用你自己的话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叫作茧自缚。

既然我已经收回了那些言论,那么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就不存在了。连总论点都不存在了,其他为之服务的东西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如果你现在还要继续质疑ct圆谎,那你就是自食其言,自己抽自己。

你对ct的质疑已经被你自己的理论给推翻了,还用得着我反驳吗?

从此以后,你再敢质疑ct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大耳刮子抽你。


还债还债——

————————————————————————————————————————
我可没要推翻谁,我还没那么伟大,我充其量是怀疑其用意,判断其动向,要推翻ct数据的证据干什么呢?

您光说别人说的话“没用”是不能反驳掉别人的观点的,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我们针对的是ct的反常举动,并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做,您不要一厢情愿给我戴上推翻xx数据那么伟大的帽子。我根本不想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你希望我发挥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遍,不要拿着“自由”做万金油,自由与否与他的工作性质毫无关系,它吃这碗饭的,就要有付出,懂了么?这世界上还没听说过有商人为了自由的不赚钱而奋斗终生的,你找出一个我看看。人家规规矩矩一周更新一次,怎么说也显得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心思,这和权威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是从商人的角度分析ct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罢了,那个网站再怎么不权威,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反常,很符合一个盈利网站所应该具备的态度。明白么?

这的确和数据真假没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这个例子去辨明两个网站谁真谁假,而是探寻其真实的行为动机,对我们来说,那个网站如何一点也不用多加分析,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而ct相对而言的反常行为则让我们怀疑它此举的动机,明白么?
你怎么知道人家瞎编?你有它反常的证据么?
不管怎么来的,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出格,不反常,我们没有怀疑它的根据。而ct有。

可多了?多到什么地步?说来听听?又提媒体报道,让你找出几个媒体,找啊!,n哪里引用ct数据,也请你指出。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你这些话说的就很没水平了,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却以此为根据信口开河。你要么找出几个真正把ct视为权威的媒体让我看看,要么解释一下ct反常举动为了什么。别老一厢情愿的斗风车。

我说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谁更准确,你自己看,你愿意信谁,所以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我现在只不过立足于这个数据,怀疑ct的反常举动在圆谎。你以为我要说什么,感觉你好象堂吉柯德,对着根本没有的目标发出吼叫。我什么时候想力挽狂澜?我有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么?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不敢,不说别的帖子,本帖好像也有几个人在问ct的反常举动。

我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我真的有哪些反常举动,人家怀疑我也是应该的。可惜我并没有去海牙指控人家,您所谓的某人凭什么指控我呢?

对呀,这才是问题,卖钱的数据居然废掉,公布不要钱的百分比,天下有这么做生意的?

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人家可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呢。

对那个网站,点击率就是钱。而对ct,点击率和数据贩卖都是钱。

卖力敬业和采信有关系么?没话找话不至于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吧?
————————————————————————————————————————————

去小学学习语文,搞清楚主语和谓语的区别。给你两个例句。分辨一下两者的区别。

曾经在南山挖过煤的他为争取工人利益决定组织罢工

他为了南山挖煤者的利益决定组织罢工。

奇怪,人家一开始知不知道和人家理睬不理睬有什么关系?逻辑好强!!

呵呵,这个,大家都看着,谁打算先溜之乎也了。哑口无言,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逃避,太难看了。


别转移话题,原文就在那里,还扯什么主语谓语,你也配?

哦,人家采用了你的计划出货理论但却不知道200万是计划出货,你的逻辑才与众不同。

你这张臭嘴就改不了造谣的毛病。谁溜了?你自己弄一大堆大粪出来我就得一个个去闻?我不闻就等于是溜了?


还债——
我也再次提醒你:

原来把可以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的行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哎呀,是不是这件事我不主观的提出来,它这行为就会如清风一样“刷”的消失不见了?实际证据,你还需要什么证据?

公布很正常,不公布也正常,但把明明可以公布卖钱的数据废掉,公布百分比就很不正常,明白了没有?你最好加上这些条件后再大叫正常吧。
——————————————————————

哎哟,真是,你是xbgbmpsp,你不是他你给他解释原话?你当你几个脑袋?我教你你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去把这句话的原作者请来,请他详细说说这句话他针对的到底是什么。我看你这么为他解释也挺累的了。

我不是真理化身,但对你毫无意义的人身攻击词汇,我已经提醒过三次。这次我不会再提醒了,我准备向管理层提交有关你人身攻击的消息。在论坛里,你并没有任何权力去攻击他人的廉耻问题。


怎么,没词了?xbgbmpsp的原话本来就是大白话,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还要怎么解释?

再贴一遍xbgbmpsp的原话: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
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xbgbmpsp的话是针对你和战神在理解上的分歧而言,你和战神的分歧是什么?

“战神说的没错”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里的“斗英文”就是指你和战神在那段英文上争论的分歧,你和战神“斗英文”斗的是哪段英文?你和战神的分歧是什么?还垂死挣扎呢?我解释这段话一点都不累,倒是你自己想在这个问题上给自己辩解才真的很累吧。廉耻这个东西不是别人决定的,是你自己决定的,自己非要把廉耻丢了,别人也拦不住。


是你说的按照销量决定主流,我的2年后条件是针对“成为主流”的,不是针对销量的,你硬要把它们反过来,那两年的期限就对你没有任何约束性。这是你自己决定的。


我是说2年后的销量,我可没说是任何时候的销量,稍微有一点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这样理解,你要故意曲解就随便你,与我无关。


我已经给出来了,因为它成为主流,所以它销量最终会最高,“成为主流”是原因,它直接决定着一台主机的销量会不会最终最高。而主流是可以随时判断的,我们只要根据它市场的反应,人们认知的程度,首选的方向,都可以判断它是不是主流,2001年可以,2004年也可以,不必拘束于是否“最终”。这就是主流乃销量的成因而销量不可为主流成因的区别。

而你什么也给不出来。

他们所说的是倒果为因的概念。倒果为因根本不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因果关系如果倒过来就什么也不是。而你想做的又是另一个倒果为因,因为战神北洋提出的倒果为因不成为因果,所以反过来的也就不是因果。你和他们真是如出一辙。要问你,4/0这个算式没有意义,0/4这个算式有意义吗?你的伎俩越来越差了。


你给出什么来了?因为是因果关系,所以是因果关系?你的因果关系本来就不成立。市场的反应、认知程度、首选方向,归根结底都由销量来衡量。

真是可笑。倒果为因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来的“果”放到“因”的位置上,把原来的“因”放到“果”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倒果为因的句子里面必然有“因”和“果”的位置,必然使用了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至于这个因果关系本身成不成立是另一回事,反正“因”和“果”的位置和逻辑结构是一定有的。如果战神北洋的观点里根本没有“因”和“果”,根本没有使用因果关系这个逻辑结构,何来倒果为因?根本没有的东西怎么倒?如果没有“因”和“果”也能叫倒果为因,那岂不是可以把任何句子都说成是倒果为因了?

再看看你自己的原话吧
“北洋用全球销量的结果来评价主流的成因,这叫倒果为因,你懂么?这就等于说一个人辩论‘它好,所以它受欢迎’,别人问‘它为什么好?’回答‘因为它受欢迎’。”

看到没有,你自己对倒果为因的解释也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它好,所以它受欢迎”这句话倒果为因就是“因为它受欢迎,所以它好”,倒果为因的句子本身必然要使用“因为……如果……”的逻辑结构,你可以说这个因果关系不成立,但不能否认它使用了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没有使用这个逻辑结构就不存在倒果为因。


非常简单,因为这个句式从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没有意义的。他这样做就把因果关系颠倒,形成错误的逻辑。所以这不能称为因果关系。简单么?

我同意一句话本身成立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个观点的逻辑关系是正确的。你到底能不能分清一句话的对错和其逻辑的对错有什么关系?就像说地球是圆的,是上帝把它捏成圆的。的确,地球是圆的没错,但它的逻辑却是错了,没有上帝。

那你是不是说由于你认同了地球是圆的这句话,你就等于同意了是上帝把地球捏圆的这个逻辑?这是你的逻辑么?

你不需要?那是因为你根本解释不出来。判定主流可以用任何方式,但唯独不能用最终销量的办法。在逻辑上他没有办法解释的通,你不要以为你可以在这方面模糊过去,你既然要做这种倒果为因的大文章,你就要保证这里面的逻辑不能有一点错误。明白么?所以你要讨论“最终”,你就只能按照“最终”的概念定,没有相对最终的概念,相对了,也就不“最”了。

这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全球各大市场皆为主流,这其中可能包含有销量的要素,但销量不是唯一要素。主流,是按照用户的认知,厂商的走向,以及其上产品的丰富程度,销量是一个不定概念,今天也许你高些,明天可能我高些,这种不定要素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除非是产品销售寿命终结,最后判断销量高低。这也就是销量乃至主流的结果而不是成因的原因。

不过我觉得跟你解释这么多也是白费,那么我就正式告诉你,除了暂时性销量外,上述其他的要素都可以成为主流判断的参考,如用户的购买力度,用户的认知普及程度……等等。这根本不是所谓另找,而恰恰才是判断主流唯一的正途。你的根据是完全彻底的错误。不要再挣扎了。


“我同意一句话本身成立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个观点的逻辑关系是正确的”。

这句话也是逻辑混乱。一句话本身成立就是在逻辑上成立,逻辑上不成立的句子怎么能叫成立?还自编一个概念,硬要搞出“本身成立”和“逻辑成立”这两个概念出来,明明就是一回事。“地球是圆的”的逻辑是“上帝把它捏圆”?什么逻辑,这根本是两个意思,互不相干。

我这不需要解释主流的概念(你一定要我解释也行,主流就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谁是主流,只要能搞清楚判断主流的方法就可以了。在逻辑上解释不通的是你自己,一方面承认主流机一定最终全球销量最高,另一方面又说不能用最终全球销量来判断主流。

销量是不是唯一的因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销量能不能作为主流的判断标准,事实证明,销量可以作为主流的判断标准。这里的销量是指大局已定后的销量(一般是主机发售2年后)或最终全球销量,而不是指任意时期的销量(比如发售后一两个月的销量),不存在“今天也许你高些,明天可能我高些”的问题。没有销量,你根本无法判断主流,根本讲不出别的理由,只好讲话含糊其词,所谓“皆为主流”就是“皆为销量最高”。

你的解释的确是白费和徒劳的,讲话如此含糊其词,什么用户的购买力度认知普及程度云云,说白了都要靠销量来体现。


古兰经和佛经现在也是卖的。这不是商业竞争是什么?


什么商业竞争,难道一个基督徒会因为佛经更便宜就不买圣经而改买佛经?一个回教徒会因为圣经更便宜就抛弃古兰经而改买圣经?不同宗教书籍的销售根本没有商业竞争上的关系。


你不要再给我造谣了,我从来没有承认“销量决定主流”,你要再造谣我就要给你加一条罪名了。

最终销量没出来,最终销量的排名怎么可能出来?我的逻辑根据你的解释恰恰是最正确的,因为到现在还不是最终,你不能通过最终销量给他排名。简单么,只要你坚持以最终销量决定主流,那么就等于你认同这种逻辑。矛和盾现在都在你嘴里。

最终就是绝对概念,不绝对就不是“最”终。这是你说的根据最终销量判断谁是主流,不是别人说的。你现在觉察出荒谬了么?

哎呀,这不是你说的“有谁相信我抽你”么?怎么你自己反而不敢去验证了?

最终就是绝对概念,不绝对就不是“最”终。这是你说的根据最终销量判断谁是主流,不是别人说的。你现在觉察出荒谬了么?

我解释不了,这一切都是根据你那“需要根据最终销量判断谁是主流”的论点而来,你指望谁给你解释?


你的原话
“‘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

不看销量,你怎么判断谁是主流?说到底就是要看销量。

呵呵,PS2、XBOX、NGC之间的最终销量排名还没出来吗?难道XBOX和NGC还有反超PS2的可能吗?你连这都要否认,那谁对谁错就很明显了。

你当然解释不了,你永远都解释不了不用“最终全球销量”要如何才能判断谁是主流。


哎呀,我可不找心理医生,我健康的很呢,而且就算找,那这件事也发生在找之前,我和心理医生之间还没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呢。你怎么能穿越时空隧道为我未来可能花的钱而说今日我的做法反常呢?

我发帖是我高兴,我的心情我只要觉得够满足就行了,多一点少一点我不在乎,如果你认为商人什么时候变成雷锋叔叔,利润赚一点亏一点也不在乎,那我就承认它不反常。只不过对于这样的商人,我要保持我深深地敬意。大家也该来参拜。请您解释一下我贴不贴出来对我的经济利益有什么现实影响?ct的数据帐可是现发现结啊。

哎呀,能赚钱的数据被不赚钱的百分比顶数,请问这利润跑到哪里去了?张老汇报一下?


别偷换概念啊,我可没说你找心理医生,我只是说心理问题高不高兴也是利益问题。

我问过你几次了,你发贴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有动机,你就回避不了这个问题。明明有动机,却不彻底实现这个动机而非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就非常反常啊。

你先证明那个数据能影响赚钱吧,如果本来就不影响赚钱,那么按照你的逻辑,“没有经济利益挂钩”,ct公不公布数据“只不过是个高兴不高兴的事情”,你的反常论就不成立了。

————————————————————
真是可笑。我干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你能看见什么?
————————————————————
这句话不是小孩的鼓噪是什么?

呵呵,你不汇报我却能知道,这就是因为我能清楚地探知你什么时候上网,上多长时间。是你自己沉不住气大叫“我不能处理其他论坛,其他tg的帖子”,请问我需要知道这些么?你这先急着向我汇报干什么?我的灌水帖子是早就有的,也根本不针对你,我只不过提一下打击打击你,让你知道你自己的分量。这就是我调笑你的乐趣所在。看你这么气急败坏,我真是太快乐了。

呵呵,自己在梦中的情景,被他人搅扰是一种失礼,您还是永远在您想象中怎么把马甲雷打倒吧。我觉得您左躲右闪前面那么多需要您回答的问项,却能为这最后的无聊口水费出这么多笔墨,充分说明您现在的处境已经到了怎么样的艰难,回帖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帖的质量越来越差,回帖的数量越来越短,估计什么时候就像清风一样,唰地瞧不见您的踪影了。到那时我一定会用最嘹亮的笑声为您送行。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你自己先yy说我怎么怎么,所以我才辟一下谣,可不是我主动要说什么。真正急着向别人汇报的是你自己吧,又没人说你什么,你自己就主动汇报了什么电话费啊还要出示什么证据啊,一副迫不及待要向别人证明什么的样子,而且还把它当成是什么工作,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呢?你这里的这些言论与主题也没什么关系,纯属小孩耍嘴皮子,讨些嘴上便宜,除了用来自慰yy之外还有什么用呢?伤得了别人分毫吗?不过也难怪,在帖子的主题上讲不出什么道理,只好靠主题之外的东西来找回一些平衡了。
zzzzzzzzzzzzz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7-4-16 20:16 发表

请看清楚,眼光独到的大仙人,我前面什么地方说过CNN这次报道了首发销量,我只是告诉你,CNN曾经报道过主机首发的消息,而且这种媒体一向对这种新闻是敏感的。这一次也不会错过,CNN没报道那是不可能的(http://digi.163.com/06/0113/09/27BB08KE001618J1.html http://game.17173.com/content/2006-10-30/20061030173059501.shtml http://bbs.wiichina.com/read.php?tid=1536&page=e&fpage=1 上面三个联接显示CNN不仅报道,而且还非常重视有关于此的新闻。),问题在于您说了全世界的媒体都接受了CT的数字,这我是不清楚的,所以我要请你解释。你不会认为CNN这个报道的媒体属于全世界没报道媒体的行列吧,你不用一家家找,找出CNN采信的证据就可以。


你给出的3个链接和我问的有关系吗?

看看都是些什么东西:

CNN认为Wii的首发日期为9月末10月初
Wii最新消息:CNN为Wii新闻服务等
CNN民调显示索尼 PS3 可能将非常昂贵

我要你拿岀的是cnn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证据,你找的这些东西和我要你拿岀的是一回事吗?

全世界接受当然是指所有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都接受,本来就没报道的媒体自然就谈不上接不接受。

现在又说“我前面什么地方说过CNN这次报道了首发销量”,既然你都不知道cnn是否报道这次首发销量,那又何来接不接受呢?


我接着讨债,就要看你怎么样左躲右闪我的大耳刮子扇你的脸

且问”只是确证一下您们心中的精确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这莫非是质疑“如何统计”,张老师,您小学语文拿了几分?
哦哟,敢情这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是由张老师说了算的,张老师说有才有,张老师说没有就没有,太有创意了。你不付出说明ct统计方式的义务,请问你如何享受辩驳别人质疑某数字的有效性的权利?


本来我是不需要回答这些问题的,不过看你这么无计可施非要把这些当成救命稻草来用,那么我就彻底打烂你的这些救命稻草。

这么说你是不质疑了?你到底质不质疑?讲话这么颠三倒四?

难道权利义务是你说了算?你质疑别人的数字应该你拿岀证据,拿不出证据,你的质疑自动不成立,何须我说明呢?正因为你没证据,所以我才可以驳斥你,如果你有了证据,我反而不会驳斥了。真是逻辑都没有。


我所问的问题你搞明白了么?公布数字无论有无百分比附加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公布百分比如果附在数字上可以卖更多钱,但光公布百分比一个子儿也赚不到,反而让可以赚钱的数据也丧失了卖钱的价值。现在的反常就是一个以统计为吃饭家伙的机构正在学雷锋。你看懂了别人的话没有?

你废不废话,我就是奇怪为什么ct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还给自己带来损失的傻事,它图什么?我想新的CT相关报道你也看了吧?(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8840-1-1.html)第三周的销量统计了居然还是不自己报,却被人家泄露出来。又一笔交易报销了,这么雷锋的榜样模范作用在一批商人身上体现,值得我们深思啊……

哎哟,说句实话,ct的数据,还真没人家那么多自信,你ct才掌握着多少专营店啊?人家mc两万多家,都不能说自己的数据那么可信。你凭什么说人家是yy站,你有证据么?


你以为统计机构是怎么赚钱的?你以为某个主机的一个单周销量数据就能卖钱了?统计机构能拿出去卖钱的是大量的成千上万的数据,不是某个单一的数据。

某个主机的单周销量数据本来就卖不了什么钱,不要说区区一个ps3的周销量数据,看看mc和eb,每周都在官方网页上免费公布好几个主机的周销量数据,还有前十名软件销量数据以及后40名软件排名,npd也每月公布几个主机月销量数据,这些都是免费公布的,可见单单这几个数据卖不了什么钱,公布这些数据根本不影响赚钱。

照你的逻辑,mc、eb、npd是不是更反常啊?他们公布的数据比ct还多呢,这么多可以卖钱的数据都免费公布了,都白白浪费了。mc和eb都是要把大量数据编成白皮书一类的东西才能拿出去卖钱,每周免费公布的那些数据根本不影响赚钱,npd也是一样,都是把大量数据编辑统计在一起才能卖钱,光是几个主机月销量数据根本卖不了什么钱,公布了也不影响赚钱,所以才会免费公布。那么按照你的逻辑,“没有经济利益挂钩”,ct公不公布数据“只不过是个高兴不高兴的事情”,你的反常论就不成立了。


ct的数据从超过7000个销售点收集而来,涵盖了全英国90%的销量。mc统计的商店的销量在全日本占多少比例?
http://www.chart-track.co.uk/ind ... uk/retail/index.jsp

可笑,前面还质疑ct掌握多少店,现在却又问凭什么说那个yy站是yy站,就用你自己的话来问你,那个yy站掌握多少专营店啊?数据怎么统计出来的?


——————————————————————————————
“全世界媒体都接受”的意思就是凡是报道的媒体都接受,
——————————————————————————————
哎哟,这是太强了!!!!原来“凡报道的媒体”和“全世界的媒体”概念可以等同!真是让我太……说不出来了……看来凡是什么花边新闻,只要报道的媒体超过两家,可以形成“凡报导的媒体”的数量关系,就可引申为“全世界”的媒体,不行了,哈哈哈哈……你想偷偷把话题转移到“我认为什么媒体没有接受么”,呵呵,对不起,现在是我先问你,你没有反质询的资格,先解释一下这个等式怎么来的比较好。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期望得到您的回答,

我不管几家媒体报道了wii的新闻,你先把你要解释的东西解释出来再说。


还犟嘴呢,既然是接受,自然是建立在报道的前提下,只有报道了,才谈得上接不接受,如果本来就没报道,何来接不接受?

也就是说,在ps3欧洲首发销量这个问题上,分为三种媒体:

一种是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并接受了这个数据的媒体

一种是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而不接受这个数据的媒体

最后一种是没有报道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既然没有报道,自然也就谈不上是否接受。

我的观点是,凡是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的媒体,都接受了这个数据,如果你认为其中有哪个媒体报道了ps3欧洲首发销量而没接受这个数据,那么请举例证明。

怎么能不管呢?有几个媒体报道了wii的销量,这直接关系到wii销量的可信度,也直接关系到你的逻辑。既然你对ps3要实行这样的标准,那么对wii自然也应该实行同样的标准,岂能厚此薄彼呢?莫非是你无法自圆其说?


现在已经沦落到把一个答复复制成几份说了?满嘴胡说八道,想当然,你骗谁呀?哦哟,敢情原来首周是可以算周一周五0销量的,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给个出处。别信口雌黄。


你是看不懂人话还是怎么的?首周就是指首发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有几天算几天。

标题的“第二周”你怎么解释?没有首周,哪来第二周?

Last week, Chart Track revealed that the PlayStation 3 had sold 165,000 units in the first two days following the launch, making it the fastest-selling home console in the UK.

看看本贴首页的英文原文吧,ps3“last week”(上周)卖了165000,看到没有,周五周六两天的销量就是“上周”了。

ct的每周销量统计都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截止。ps3英国第二周销量就是从3月25日(周日)到3月31日(周六)的销量。

“某商品的当周销量”怎么定义?很简单,就是指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只要计算了该商品在当周销售的所有天数的销量,那么就是当周销量,有几天算几天。

所以,ps3英国首周有几天销量根据ps3发售日来决定,看它总共卖了几天,如果是周一发售,那就是从周一算到周六,六天;如果是周五发售,那就从周五算到周六,两天;反正是把ps3该周所有天数的销量都算进去了。

比如日本周销量统计都是截止到周日,很多游戏都是周四发售,到周日为止,总共卖了四天,那么首周销量就是四天销量,如果是周日发售,那么首周销量就是一天销量。

如果非要像你那样抬杠,一定要七天才能算是首周,那么我就告诉你,ps3英国首发两天销量也可以算是七天,只不过周日到周四的ps3销量都是0,从周五开始,才有实际销量。这么算你满意了吧?


————————————————————————————————
你的话是清清楚楚在那里。没人给你改

————————————————————————
主机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你再怎么造谣也没用。
————————————————————————
看不到的人我想的确有些瞎。脑子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但很显然这又将是您人身攻击的一条证据。

我不用证明,我要证明的东西在我的引述段落中完全可以证明了,这里是您要死皮赖脸的证明这个数据一定不是SONY提供。另外请您现在立即找到一个除BBC外的媒体(哦,这里指电视媒体)采用过SONY数字的。英文摆在那里,抽谁自知。

它是谁统计的,不在我的论述主题中,我要论述的是CVG的数据乃SONY提供。喔唷,“媒体是指电视台报纸这类”,请问“这类”不包括什么?互联网是媒体么?电台是媒体么?我在光明日报干了这么多年编辑,要你给我解释媒体,你掂量掂量自己骨头几斤几两了么?


你说起瞎话栽起赃来还真是面不改色啊。

还是看看原贴是怎么说的吧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7-1.html,105楼

你当时的原话如下:

“我知道的是sony计划出荷100万(欧洲),但不是实际出荷,任何实际出荷都是在发售以后公布而不是发售前”

而我对此的回答是:

“众所周知,ps3欧洲首发出货100万,你说首发出货60万,请出示证据,没有证据就不要乱放狗屁。出货都是在发售前公布。”

看到了吧,这就是你紧抓不放的“出货在发售前公布”的最早来源,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我说的是首发出货,你当时说ps3发售后公布的数字才是首发实际出货,所以60万是首发出货,而我认为ps3发售前公布的100万才是首发出货,60万是实际销量,ps3首发出货是在发售前公布。明明白白的意思,到你这儿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你说证明了就证明了?你证明什么了?自欺欺人。你根本无法证明这个数据是sony提供,所以我无须证明这个数据不是sony提供。这里请你现在立即找到任何一个媒体采用其他数据的。

光明日报?怪不得这么会颠倒黑白,原来是在戈培尔手下做事的。你懂什么媒体,戈培尔搞的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媒体,你可不要搞糊涂了,不要以为是个报纸就是媒体了。

啊呀,你这个戈培尔的得力干将兼大编辑怎么漏掉了一句话啊?咋搞的?眼神不济?

还债

世界媒体早就把sony当笑话看了?好吧,照你的逻辑,你就证明一下你所谓的“世界媒体”是哪些媒体以及如何笑话sony的吧


宇宙销量那肯定除了地球外还有其他的,你要说是属于宇宙销量,我支持你。你以后就这么说吧。


干吗非要地球外呢,地球内就不是属于宇宙了?


请注意,我针对的这些话,这些言论,可没说过有关商业问题的观点也涵盖在内。

圆谎问题我说的很清楚了,你要收回的是科技这一部分,我没有意见,但商业问题属于科技这一部分吗?我针对科技问题的矛头既然随着你收回这些话而消失,剩下的就该轮到商业问题了啊!请问如果你不是全部收回关于CT的观点,那你如何跟我辩驳了这么长时间的商业问题呢?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商业问题和科技问题属于同一立足点,商人没有高科技就不做生意不吃饭了。如果你说“对”,我立即停止辩论,怎么样?

别人的YY是你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并不是说你收回了这问题就完结了,你要懂得收回的概念意味着你要解释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随着你收回就不存在了。

“圆谎”“不公布销量而公布百分比的动机”的问题的确来自于我对高科技的质疑,但你收回了高科技的回答,问题不是没有了而是更大了,那你就必须要解释他没高科技怎么统计出来的以及他既然能不通过高科技统计为什么反而不公布,你明白么?

有些问题,你收回了,也许就完结了,但有些问题你收回了问题更大,更没法解释。你以为世界上的问题都是你收回了就没有了吗?我不赖,我正式告诉你,这些问题随着你仅仅收回关于高科技的问话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解释。你所期盼的总论点不存在是一种妄想,你不仅仅要解释原先的所有问题,而且还要解释随着你收回后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你明白么?

很显然,你并没有把别人言论的所有基础都收回,你只收回了一部分,那就没有办法了。

改口,不,对你,我根本没在任何地方改口。


还抵赖呢,现在再马后炮说什么要分为商业问题和科技问题两部分,已经晚了。

现在又想耍赖皮了

“你收回了高科技的回答,问题不是没有了而是更大了,那你就必须要解释……”

“我正式告诉你,这些问题随着你仅仅收回关于高科技的问话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解释”

“你不仅仅要解释原先的所有问题,而且还要解释随着你收回后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

按照你自己的逻辑,我收回了这些言论,你的质疑就失去了立足点,就无法存在了,那我还需要解释什么?再叫我解释,你就是自抽。现在又说有什么新问题还更大了,真是可笑,照这么看来,我收回了这些言论,倒是对你的观点更有利了?既然如此,你当初怎么死抓住这些言论不放还口口声声说是立足点?现在这些言论被我收回了,你的观点怎么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看看你当初的原话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7-1.html,105楼
“不过是告诉你,如eb、mc这种由零售店上报数字后进行估算的方式,时间越长越不好计算。两天的销量各零售店上报的速度快,时间近似,而一周销量各零售点的统计就可能有先有后,有些甚至能差一到两天。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而按照你们那边的人给chart track编造出的统计方法,根本不存在这种弊端,出货是计算机监控上报的,怎么可能出错呢?怎么可能上报的时间有先有后呢?”

你以前是说因为“你们那边的人”说的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ct才怎么怎么不合理(“怎么可能出错”、“怎么可能上报的时间有先有后”),而如果是像mc和eb那种非高科技统计方式,那么就“都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这种所谓高科技统计方式的言论已经被我收回了,那么原先你所谓的种种不合理问题自然是不存在了,怎么又倒打一耙说“必须要解释他没高科技怎么统计出来的”?mc和eb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前面说mc和eb没有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mc和eb“可以理解”,而ct有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ct有问题。现在ct没有高科技统计方式了,怎么又有新问题了?前面说因为ct有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有什么什么问题,怎么现在又变成说因为ct没有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有什么什么问题?你什么逻辑?到底是哪个才有问题?你倒是说明白,到底是有了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有问题,还是没有高科技统计方式所以有问题?mc和eb是不是也有问题?

看看你以前这方面的原话吧,真是太多了,我引用都引用不完,太多了。你赖得掉吗?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7-1.html,105楼)
“别人的观点和你无关,可为什么我针对别人的观点时你来横出头?”
“因为我针对的是这种错误观点”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747-7-1.html,95楼)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你的发言都反复指岀,你关于ct圆谎的观点都是来自这些言论,通往你观点的只有这一条路。你的矛头都是对着这些观点的,现在这些观点都没了,那么你的矛头自然就失去目标了。现在居然又说有新问题了,你是自己抽自己吗?

我以前在反驳你这个观点的时候,倒是希望有另一条路可走呢,可是你不给啊,百般强调你的观点是如何建立在“这些言论”上面,两者是如何的不可分割,要反驳你的观点就必须走这唯一的一条路,没别的路可走,离开这条路就不行,用你自己的话说就是“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还问我“那么请问你的立足点是什么?”(既然我要反驳你的ct圆谎论需要这个立足点,那么你要论证ct圆谎论也同样需要这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是相互的),现在却说“这里面涉及到的有几项”。晚了,自己当初说了蠢话,现在谁也救不了你。

我现在用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这“别人的yy”已经被我收回了,那么你的ct说谎和圆谎的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

那条唯一的路被我推翻了,你现在突然说还有另一条路也可以通向你的观点,呵呵,当初我想走另一条路的时候,你百般强调没有,现在轮到你自己想走另一条路了,就有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你当初自己说的话现在就想赖掉了?你所谓的“圆谎”“不公布销量而公布百分比的动机”都是来自你所谓的别人说的什么高科技统计方式,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建立在这些言论上,都是“由此延伸”。现在我收回了这些言论,那么你的总论点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当初可是问过你,你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你当时可没提到半句“那些建立在有没有一般统计手段的观点”,当时都是言之凿凿一口咬定,“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看见没有,要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不可分割的。现在这一条被推翻了,就又想另找理由了?

我当初反驳你的“ct圆谎论”时,你一口咬定不能脱离“别人的yy”,理由是你鼓吹的“ct圆谎论”是建立在“别人的yy”的基础上,按照你自己这个逻辑,反驳“ct圆谎论”不能离开“别人的yy”,论证“ct圆谎论”自然也不能离开“别人的yy”,两者不可分割。现在这个“别人的yy”被我收回了,你就想改口了?有这么容易吗?

再批:

哟,果然是耍赖了,把自己说的话当成是大便,自己抽自己,有出息啊有出息。

想赖?你赖不掉的。

现在说什么“我说的矛盾只是我所有质疑的一个方面”、“我的一部分质疑可以从此消失,但不等于我的其他不建立于其上的质疑就可以就此终结”,哦,原来建立在那些“你们那边的人”的言论上的只是你的一部分质疑?


晚了,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你当初可没提到什么“一部分”


“我的矛头一开始就是指着这些话,这些言论。”

“你既然要在这里抵抗我,那么你就要承接人家留下的摊子,……我所针对的一向是上述观点”



我前面也早就问过你,你对ct质疑的观点是不是建立在别人言论的基础上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的原话如下:
“你现在的观点是依附于前面某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吗?是不是没有前面某人的话,你现在的这个观点就不存在了?”



而你的回答则肯定了这一点:

“我的观点当然是针锋相对于你口中别人的观点,这就如同矛盾,有矛才有我的盾,正因有人无度吹嘘……。

我才针锋相对提出我的观点‘既然这么高科技,既然这么精确,
为什么首周销量统计不出来?能统计出来为什么特意拿百分比充数?其动机是什么?

由此延伸 ‘该统计机构是在给自己先前的牛皮 圆谎

是有意用百分比蒙混过关
,等透支的部分满额超出再公布具体销量’”


看到了吧,哪里提到了“一部分”啊?现在想改口,晚了。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对“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的质疑就是对“别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的结果。你这里所谓“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质疑“不公布销量而特意百分比的动机”,一回事。

而你提岀的“圆谎”都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现在这个“此”(也就是“别人的观点”)已经被我收回了,那就无法“延伸”了。



你又接着说

“我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hart track试图圆谎,碍着你什么了?你是想跟我辩论‘chart track扯谎圆谎都是它的自由’还是想跟我辩‘chart track没有扯谎,也没有圆谎’如果是前者,你的确不用管其他人为chart track吹出什么牛来……,

如是后者,嘿嘿,张老师,那可就由不得你挑选观点了,要知道,我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您回避这些问题,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安置在输的位置上。

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了吧,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反驳一些sf对chart track的统计方式的吹嘘和ps3实际销量到底是不是chart track需要圆谎的要素问题上”,你“从这些表现上认为ct圆谎”。

而“ct圆谎”是你的总论点,你提岀的种种理由都是为这个总论点服务(你这里所谓的“ct怎么会这么雷锋的问题,放着生意不做非要当义工”也是为“ct圆谎”这个总论点服务)。

根据你自己的原话,“你想既回避别人的yy,又要证明chart track没有说谎和圆谎,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是说,ct是否圆谎的问题和你所谓的“别人的yy”是不可分割的。

而你现在却想把“别人的yy”和ct是否圆谎分开来,真可笑,你当初反对我这么做,现在你自己也要这么做,有这么便宜的事吗?用你自己的话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叫作茧自缚。

既然我已经收回了那些言论,那么你的“ct圆谎”这个总论点就失去了立足点,就不存在了。连总论点都不存在了,其他为之服务的东西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如果你现在还要继续质疑ct圆谎,那你就是自食其言,自己抽自己。

你对ct的质疑已经被你自己的理论给推翻了,还用得着我反驳吗?

从此以后,你再敢质疑ct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大耳刮子抽你。


鹦鹉学舌救不了你。还是想想自己怎么还债吧。

还债还债——

————————————————————————————————————————
我可没要推翻谁,我还没那么伟大,我充其量是怀疑其用意,判断其动向,要推翻ct数据的证据干什么呢?


哟,做了又不敢认,孬种啊。前面都已经“敢保证”ct是圆谎了,现在又说“没要”推翻ct的数据。


人家规规矩矩一周更新一次,怎么说也显得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心思,这和权威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是从商人的角度分析ct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罢了,那个网站再怎么不权威,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反常,很符合一个盈利网站所应该具备的态度。明白么?

这的确和数据真假没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这个例子去辨明两个网站谁真谁假,而是探寻其真实的行为动机,对我们来说,那个网站如何一点也不用多加分析,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而ct相对而言的反常行为则让我们怀疑它此举的动机,明白么?
你怎么知道人家瞎编?你有它反常的证据么?
不管怎么来的,至少人家的行为不出格,不反常,我们没有怀疑它的根据。而ct有。


首先,谁告诉你那个yy站是一周更新一次?那个yy站也是不定期更新,有时候是几天有时候是几个小时,那种站不过是自己搞个函数自己算,又不是真的从零售店那儿统计,用得着一周吗?

其次,它是否定期更新和数据的可信度根本没关系。你数据再怎么一周一更新还是无法证明数据本身的可信度。我也可以一周一更新,以后我可以每周发个帖子更新一次销量数据,不反常不出格,你信不信我公布的数据?

看看你自己的可笑逻辑,“不管它真实性怎样,在做法上它不显得反常”,既然连真实性都确认不了,那就够了,还要其他什么反常?反常无非就是用来证明数据不真实,既然在反常出现之前,数据已经没有真实性了,那就不需要靠其他反常现象来证明了。

顺便告诉你,这个yy站现在已经打不开了。
http://consolewars.free.fr/

果然是个野鸡站皮包站


可多了?多到什么地步?说来听听?又提媒体报道,让你找出几个媒体,找啊!,n哪里引用ct数据,也请你指出。

那个yy网站是多么的规矩啊

你这些话说的就很没水平了,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却以此为根据信口开河。你要么找出几个真正把ct视为权威的媒体让我看看,要么解释一下ct反常举动为了什么。别老一厢情愿的斗风车。

我说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谁更准确,你自己看,你愿意信谁,所以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我现在只不过立足于这个数据,怀疑ct的反常举动在圆谎。你以为我要说什么,感觉你好象堂吉柯德,对着根本没有的目标发出吼叫。我什么时候想力挽狂澜?我有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么?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不敢,不说别的帖子,本帖好像也有几个人在问ct的反常举动。

我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我真的有哪些反常举动,人家怀疑我也是应该的。可惜我并没有去海牙指控人家,您所谓的某人凭什么指控我呢?

对呀,这才是问题,卖钱的数据居然废掉,公布不要钱的百分比,天下有这么做生意的?

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人家可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呢。

对那个网站,点击率就是钱。而对ct,点击率和数据贩卖都是钱。

卖力敬业和采信有关系么?没话找话不至于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吧?


事实就是有媒体采用ct的数据,任天堂也采用了。没有媒体去采用那个yy站的数据,任天堂也不引用那个yy站的数据。你对任天堂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我和任天堂站在一起,我相信任天堂的判断。你信不信任天堂的判断?你认为任天堂是傻瓜?你比任天堂还聪明?

你的原话
“你自己也没验证人家采用的谁的数据较多”?
要验证很容易,我去找采用ct数据的媒体,你去找采用那个yy站数据的媒体,看看谁找得多。

你的原话
“我并不需要去论证那个网站的数据被谁采用,有采用它了也不能说明它就准确,不采用也不能说明它不准确”

可笑,怎么不需要论证?心虚了?自己也知道根本无法论证有哪家媒体采用那个yy站的数据?看来你自己心里还是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数据有没有被媒体或厂商采用直接反映了业界对这个网站数据的信任程度。

真是奇怪啊,照你的说法,那个yy站是多么的规矩啊多么的合理啊,而ct是多么的反常啊,为什么有媒体和厂商采用ct的数据而没有哪家媒体和厂商采用那个yy站的数据?

难道别人都是傻瓜,就你一个聪明?如此奇怪匪夷所思的现象,你解释得清楚吗?你能自圆其说吗?

关于ct赚钱的问题,你以为统计机构是怎么赚钱的?你以为某个主机的一个单周销量数据就能卖钱了?统计机构能拿出去卖钱的是大量的成千上万的数据,不是某个单一的数据。

某个主机的单周销量数据本来就卖不了什么钱,不要说区区一个ps3的周销量数据,看看mc和eb,每周都在官方网页上免费公布好几个主机的周销量数据,还有前十名软件销量数据以及后40名软件排名,npd也每月公布几个主机月销量数据,这些都是免费公布的,可见单单这几个数据卖不了什么钱,公布这些数据根本不影响赚钱。

照你的逻辑,mc、eb、npd是不是更反常啊?他们公布的数据比ct还多呢,这么多可以卖钱的数据都免费公布了,都白白浪费了。mc和eb都是要把大量数据编成白皮书一类的东西才能拿出去卖钱,每周免费公布的那些数据根本不影响赚钱,npd也是一样,都是把大量数据编辑统计在一起才能卖钱,光是几个主机月销量数据根本卖不了什么钱,公布了也不影响赚钱,所以才会免费公布。


哦,你也知道那个yy站“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那么就奇怪了,ct只不过统计个英国销量,你都要追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而“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的那个yy站统计的可都是全球销量啊,北美欧洲日本都包括进去了,岂不是更说不通吗?都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啊?你能自圆其说吗?

另外,我说的是那个yy站为什么如此卖力敬业免费公布数据而不卖钱,你所谓的“没有ct那么正规的企业规模”、“人家挣得是广告费,点击率就是钱”想说明什么呢?顺便一提,这个yy站现在已经打不开了,还什么点击率赚钱呢……

我问的是为什么那个yy站的数据不拿去卖钱,明明能赚的钱为什么不赚?你却说因为规模小,所以只靠点击率赚钱就可以了。

这是什么逻辑?企业规模小就不想赚钱了或者说就故意要少赚一点?就学雷锋了?

一些任饭好像很喜欢说任天堂的规模远小于sony集团,但赚的钱和整个sony集团差不多,照你的逻辑,任天堂是不是也会因为自身规模小所以明明能赚到的钱就故意放弃不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就又回到了那个问题,那个yy站为什么如此卖力敬业免费公布数据而不是拿去卖钱呢?

如果不是它自己不想赚,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它赚不到。别人根本不相信它的数据。看来马甲雷是这个yy站唯一的知音啊。

说到这里,关于这个yy站,有四大反常之处:

第一,比这个yy站规模更大的ct只不过统计英国销量(马甲雷还要质疑),这个yy站何德何能可以统计全球销量(马甲雷反而不质疑)?

第二,为什么别人都不相信这个yy站的数据?

第三,别人根本不采用那个yy站的数据,为什么那个yy站还要那么规规矩矩那么卖力敬业公布数据?

第四,别人都不信这个yy站,为什么马甲雷却要拼命推崇?真的是众人皆醉你独醒?


————————————————————————————————————————————

你去请你小学的语文老师来,让他来教你主谓宾语。我觉得你真的不配我费口舌。

人家也没有去N问,人家怎么知道你一直不变计划出荷的原因?逻辑,你要好好学。

你这张臭嘴就改不了造谣的毛病。谁溜了?你自己弄一大堆大粪出来我就得一个个去闻?我不闻就等于是溜了

这句话我给你留下。我看你的确是不想活了。


别转移话题,原文就在那里,还扯什么主语谓语,你也配?

哦,人家采用了你的计划出货理论但却不知道200万是计划出货,你的逻辑才与众不同。

呵呵,我曾经两次送你进xhw,我还赚一次。


我怀疑你理解语文的能力,所以我才让你请原话的主人出来给你解释。

我也再贴一遍:

哎哟,真是,你是xbgbmpsp,你不是他你给他解释原话?你当你几个脑袋?我教你你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去把这句话的原作者请来,请他详细说说这句话他针对的到底是什么。我看你这么为他解释也挺累的了。

分歧有很多,譬如,关于是PSP的销量还是出荷……我的确承认我理解错误了原句中的出荷概念,但对于是不是比较同期,没有人给我一个正面答复。也许你想来?

你的嘴真应该刷一刷。


再贴一遍xbgbmpsp的原话: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
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xbgbmpsp的话是针对你和战神在理解上的分歧而言,你和战神的分歧是什么?

“战神说的没错”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里的“斗英文”就是指你和战神在那段英文上争论的分歧,你和战神“斗英文”斗的是哪段英文?你和战神的分歧是什么?还垂死挣扎呢?

“分歧有很多,譬如,关于是PSP的销量还是出荷……我的确承认我理解错误了原句中的出荷概念”

脸皮还真厚,说瞎话也不眨眼。你所谓的销量还是出货的分歧是在第2页,而xbgbmpsp的那段话是在第13页,他在13页的回帖说的是第2页的分歧?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6014-13-1.html


再看看13页的几个回帖的上下文

xbgbmpsp
186楼
“斗英文~~~马甲雷也未必不行,只是这次算是钻了套了~~~只能说论坛上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了~~~”


马甲雷
191楼
“谁说我钻套?

一个两句话和两个意思的误差比得过把psp得销售日期按在ds上要求限制ds的05年3月前统计更荒唐?

哈哈哈,自己翻译的东西抽自己的嘴巴,还需要我多说什么?”


xbgbmpsp
192楼
“马甲雷要继续觉得自己的理解(所有关于这段英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旁观者也无话可说~~~

如果真是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那只能说,战神说的没错,斗英文,马甲雷你不行~~~”


看看你自己在191楼的回帖,你自己也知道xbgbmpsp的回帖说的是你和战神在psp和nds比较日期上的分歧,而xbgbmpsp在192楼的回帖也是针对你的191楼。

而你在这里居然还说什么“分歧有很多,譬如,关于是PSP的销量还是出荷……我的确承认我理解错误了原句中的出荷概念”,睁眼说瞎话到这种程度,还面不改色,世所罕见。


不要忘记,销量只有两个概念,阶段性销量和最终销量,你想指哪个,自己跟大家说。我才懒得曲解你。


我说的是主机发售2年后的阶段性销量


我已经把逻辑关系给你列的这么明白,睁着眼睛跟我说“因果关系本来就不成立”,请问你到底有什么逻辑方式能证明?哦?认知程度、首选方向,归根结底都由销量来衡量?请问,一个产品未上市前,通过广告获得巨大的客户认知,请问,它通过了什么销量?PS3当初的市场调查显示日本消费群体对它的首选感觉远远超过WII,请问这又是通过两个产品的什么销量来衡量的,莫非是时空隧道传来的未知销量?

我已经懒得再跟你废话了,北洋认为:因为统计的全球销量最高,所以这台主机就能成为主流。要不要请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来教你这句话的因果分析?

北洋用全球销量的结果来评价主流的成因,这叫倒果为因,你懂么?这就等于说一个人辩论‘它好,所以它受欢迎’,别人问‘它为什么好?’回答‘因为它受欢迎’。”


你列什么了?你自己搞了个“因为是因果关系,所以是因果关系”的循环论证,因果关系就成立了?

哦,消费者当初对ps3的首选感觉远远超过wii,照你的逻辑,你认为ps3是主流了?如果不是,那么你这个靠认知程度首选方向来判断主流的标准是不是就不灵了?你举的这个例子是不是正好推翻了你自己的观点?

你是懒得废话还是心虚没词了?我这里有使用“因为统计的全球销量最高,所以这台主机就能成为主流”这句话吗?我这里有使用因果句吗?北洋的打赌条件是判断句而不是因果句。

我这里使用的句子是“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主机”,这句话里有因果关系吗?这是因果句吗?这里面有“因”和“果”吗?如果没有“因”和“果”,那何来倒果为因?

明明不是因果句,还非要一口咬定什么倒果为因,真是可笑,你是不是没词了?只能抓住这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我觉得我很无奈。自己解释了这么半天的概念,居然被您大仙人引用出来还不能理解。

你懂什么叫逻辑关系么?

“因为上帝把地球捏成圆球,所以地球是圆球”

这句话分逻辑分析和结论。结论,地球是圆球。为什么?上帝捏的。结论正确,但逻辑错误。你连这么一点逻辑分析的能力都没有。还到这里丢人呢。

你解释的了么?你根本什么也解释不出。


还当编辑呢,要么是你自己逻辑不行,要么就是你自己故意揣着明白当糊涂,前者说明你专业素质低下,后者说明你RP低下。

“地球是圆的”和“是上帝把它捏成圆的”是两句不同的话,逻辑上互相独立,互不相干。

一句话成不成立就是从逻辑上看它成不成立,一句话“本身成立”就是“逻辑上成立”,一句话逻辑上不成立,那这句话就是不成立。离开了逻辑,还有什么标准来判断成不成立?

“因为上帝把地球捏成圆球,所以地球是圆球”

真是可笑,这句话不过是你自己编造岀的一个根本不成立的因果关系。两句话是互相独立的,后面那句“地球是圆球”是否成立和前面那句“上帝把地球捏成圆球”根本无关。逻辑错误?逻辑错误的是“上帝把地球捏成圆球”这句,而“地球是圆球”这句的逻辑是正确的。

“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这句话里的哪个逻辑是错的?这句话里可没有类似“上帝把地球捏成圆球”那种昏話。

实在不可理喻,你这种人为了辩论怎么可以这么不择手段???怎么什么瞎话都能编出来???


我来给你上一课(不止一课了):

我们所谈到的逻辑概念里有这么几个要素:

销量、主流

其中,销量又分阶段性销量和最终销量,主流则只有一个概念。

如果按照我的逻辑:成为主流是最终销量最高的成因,那么没有任何逻辑上的问题,你也不可能找到逻辑反例或者无尽的逻辑循环。成为主流的主机必然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最终销量最高,销量不是成为主流的原因,那么成为主流的判定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只要是认知性高于其他产品,更好市场口碑或普及速度比对手快。而这里要注意,上述这些作为判定主流的条件,是很多要素融为一体,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不能单提出一个论述其他。否则就会出错,也就是说,一个主机成为主流的原因很多很多,但唯独销量上的体现不能做它的原因。

但如果按照你的逻辑,以销量判定主流。那么就会出现错误,你说你指的什么销量,阶段性销量?我能找出反例证明阶段性销量说明不了主流问题(如MDSFC、SSPS)。最终销量?最终是什么概念,是绝对性的概念。它没有任何可以让你阶段性统计的可能。(否则那就是阶段性销量)。没有什么大局定不定之说,销量就是销量,逻辑上任何最终销量都必须按照产品停产后进行结算,如果你的逻辑成立,那么等于在最终销量结算之前该产品都不能称为主流,因为你所给出的逻辑关系是“最终销量决定主流”,除非你不明白什么叫“决定”。判断主流靠销量?你不要忘记什么叫逻辑,逻辑必须是在各个领域共通的规律。你自己始终不能对自己的逻辑概念进行演测,无言以对只能恶人先告状说别人解释不了。你自己能不能通过推演把你的逻辑证明出来?证明不出来,说话不白废?

我倒真觉得我有点徒劳,对这么样一个人弹琴真是浪费感情。


还在扯因果关系,呵呵,你除了因果关系就真的没词了。

我早说过了,我的观点使用的不是因果句而是判断句,即“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这句话里根本就不涉及因果关系,你扯的因果关系和我的观点根本没关系。

关于最终销量排名的问题,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都已经把这个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你到底还要装傻到几时?

我认为最终全球销量最高的主机一定是主流机种,而“最终全球销量最高”不一定要等到主机停产才会知道。

这里的关键是“最高”,只要能确定谁是最高,就能确定谁是主流。

只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通常2年时间就够了),最终销量的排名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只要能确定最终销量的排名,就能确定谁是主流。

ps2现在还在销售,ps2的最终全球销量还没出来,但“ps2最终全球销量最高”这一点已经可以确定了,自然可以排名。

你要否认这一点吗?那么请问,你认为xb和gc的最终全球销量还有望超过ps2吗?如果不是,那就说明你也承认“ps2最终全球销量最高”已经确定,而并不需要等到主机停产。

照你自己的逻辑,你的“‘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也不成立,不到最终你怎么可能知道谁是最终的主流?ps2若停产,gc不停产,在百年后说不定gc就超过ps2而成为最终的主流。“最终的主流”是绝对概念,没有相对性,你别有侥幸心理。

你自然是徒劳,你也只能徒劳,你说得出什么?


教义本身的竞争也是竞争。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商业竞争才是竞争。


哟,缩了,前面说“古兰经和佛经现在也是卖的。这不是商业竞争是什么?”,这里就承认不是商业竞争了。

不要偷换概念,你一开始说的是不同宗教书籍的销售之间有没有竞争关系,而不是教义的竞争。


“‘赢全球’就是‘世界各大行货市场皆为主流’”

不看销量,我怎么判断谁是主流?那是你可以替我说的?

你自作多情什么?我判断主流不靠销量,你有意见么?

没出来,连最终销量都没出来怎么可能出现最终销量排名?你不如自己解释一下,难道?没有难道。逻辑理论向来不需要任何人用观点约束。逻辑就是逻辑。

我可以用认知度,可以用用户反馈,可以用普及程度,甚至可以是阶段性销量(参考),可以用任何东西(且它们必须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独立说)。最终销量是主流后的结果。


哦,照你这么说,PS2、XBOX、NGC之间的最终销量排名还没出来?那么请问,XBOX和NGC还有反超PS2的可能吗?如果你认为没有这个可能,那么就等于是说现在的排名将来也不会改变了,就等于是说现在的排名就是最终销量排名。

认知度、用户反馈、普及程度这些到底怎么判断主流啊?你倒是说清楚啊。问你如果不用销量怎么判断主流,你就只能这么含糊其词遮遮掩掩?


我不认为这是利益问题,你凭什么说是利益问题呢?

我也回答过好几遍了。发帖是我高兴,我的心情我只要觉得够满足就行了,多一点少一点我不在乎,如果你认为商人什么时候变成雷锋叔叔,利润赚一点亏一点也不在乎,那我就承认它不反常。只不过对于这样的商人,我要保持我深深地敬意。大家也该来参拜。请您解释一下我贴不贴出来对我的经济利益有什么现实影响?ct的数据帐可是现发现结啊。

很简单,CT的数据是卖钱的,这你不会不承认吧?卖钱的数据不能卖钱,不影响赚钱还影响什么?要不你给大家解释本来可以卖钱的数据不能卖钱不影响赚钱的逻辑?你这个想法怎么出来的?我觉得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也不会缺乏这点常识吧?


心理问题当然是利益问题,要不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至于你看不看心理医生并不影响心理问题也是利益问题这一点。就好像你不去赚钱并不影响“钱是一种利益”这一点。

我问过你几次了,你发贴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有动机,你就回避不了这个问题。满足?那就对了,既然为了满足,为什么不彻底实现这个满足而非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呢?这就非常反常啊。

mc、eb、npd的数据都是要卖钱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定期免费公布一些数据?是不是也影响他们赚钱了?请你解释一下mc、eb、npd为什么要做这种“本来可以卖钱的数据不能卖钱”的事?mc、eb、npd的行为是不是也反常啊?
zzzzzzzzzzzzz

[ 本帖最后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4-18 16:4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