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传上田文人已经离开SCE

上田文人?做ICO和旺达巨像的那个?


TOP

引用:
原帖由 幻想华 于 2011-12-1 10:52 AM 发表


雷帝,比起《ICO》《旺达》

个人更喜欢【松野泰已】的《皇家骑士团》

这家伙一直跳槽中……最近在LV5旗下……哎……

我的《皇骑》啊……什么时候才能重现江湖啊……
没戏,甭想了。

如果SE是厚道的公司,当初就不会把松野撵走了。

买了奥迦的牌子用意很明显:松野离开了我SE就什么也不是。

现在L5和SE的关系又在很微妙的阶段。



TOP

引用:
原帖由 skycube 于 2011-12-1 11:05 AM 发表
Eurogamer根据一位日本游戏开发者消息,上田文人将会在完成《最后的守护者》之后正式离开索尼
之后才走的
不过说起来,这事也不能怪SCEJ等不起。

原来说好了2010年上市的游戏,现在2011年都快过完了还没见几个完成度高点儿的画面出来,搁着谁也得急啊。

你要说是一发卖好几百万的销量的游戏那倒也没得说,估计撑死了日本也就几十万的规模,全球能上100万就不错。这样的游戏还要延期将近2年(这都是钱啊)……SCEJ不吐了血才奇怪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索尼股价不倒 于 2011-12-1 02:40 PM 发表
这群日商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真是低的发指,一个时代一部游戏,主机战快打完了它才捞出来游戏的半成品。PS3要不是靠那些欧美小组2年一作的二三线独占拉回电人气,本时代会比现在惨一万倍

山内得GT好歹还是招牌,游戏 ...
不,这个你冤枉日本游戏开发者了。

实际上就山内一典这些游戏制作人而言他们的小组开发游戏其实还是很快的,从PS2时期就能看出,只要条件合适,一个世代出两三款续作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制作人及其小组,而是PS3这个机器的命运在本世代特殊了点儿——它销量是三大主机中垫底儿的。

这个真是怪不了制作人,PS3早期扩展阵地的速度太慢,在整个世界市场中占据的比重很低,而像GT这样的烧钱游戏又是独占作品,在当时根本未曾普及开来的PS3上出,光是贩卖的风险山内一典就吃不起,不光他,整个SCEJ都吃不起。一旦因为普及量的问题导致这个品牌的销量大幅缩水,那么以后再想弥补都不大可能了。

所以说这个罪责实际上还是系于硬件平台的普及不及时。而不是制作人们的开发速度。

当然制作人和制作小组的责任也是有的,他们以往太习惯于硬件的普及带给他们无后顾之忧的环境(也就是过于顺境了),一旦遭遇变数就显得无所适从。瞻前顾后。这也是导致作品难产的原因之一。

TOP

其实这就是一个悖论么。

第一方当然很希望推出大作来扩展阵地。但是如果说主机销售形势过于低迷,再加上第一方手头的大牌并不多的情况下,过早地打出这张牌,又没有其他的牌作为辅助,那么很容易导致这张牌独木难支,销量大幅缩水,对第一方的弊反而会大于利。

SCE在进入PS3时代以来,硬件的准备工作可以另说,但软件的储备形势的确不怎么太好(尤其是针对日本市场的),除了一些如GT这样的老牌子尚且能在11区获取一定的支持以外,大量面向日本市场的品牌消逝或者流失。能给SCEJ拼搏的空间并不很大。再加上一些制作人也不希望自己去顶这个缸,借故推托或者延迟的现象也必然不少见了。

TOP

其实一直在想,SCEj难道不能从SCEA处借调一些欧美制作人员来帮忙吗?

还是说它身为SONY集团的子公司,没有权限擅自从欧美公司调人呢?

任天堂和微软都时常从美国等地分公司调派一些员工给面向日本的软件做开发帮手(甚至有时整个开发组都借调过去)。为什么SCEJ就不行呢?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11-12-2 00:0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幻想华 于 2011-12-2 01:36 PM 发表


雷帝,我现在感觉,游戏界越来越失望……

一个个精英全走光了,大公司里剩下的全是小品级的人物了……

想想当年,精英集结的游戏界吧……
如:三上真司,稻船敬二,松野泰已,加贺昭三,都是名人……神之 ...
环境变了,自然物是人非。

以往在日本游戏业界一款软件只要卖10万份就可以赚钱,现在却必须要卖到50万份甚至100万份才能盈利,那么那些过于艺术品性而缺少商业运作价值的制作人就显然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如同李广之于刘彻,李广以其英勇善战著称,但在整个汉武帝时期却连侯都没封上,那不是因为李广以往善战而现在不善战,只是因为李广是防御型的将领,以往在和亲时期他守卫长城顺风顺水,而汉武帝时期却是汉朝对匈奴主动用兵,要的是进攻型的武将人才,防御型的李广自然没有了价值。

并不是业界不能容纳他们,而是环境的改变让他们的存在显得格格不入了。除非是有大钱能够让他们造几年造不完的企业,否则哪个企业敢随随便便拿钱给他们去烧又出不来多少经济利润呢?

现在的业界,是一个拼财力和眼光的时代,能在这个业界生存的厂商,都得有点绝活。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yx999 于 2011-12-2 04:19 P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马甲雷口里能决定世界业界平衡的国家的开发人员居然还需要游戏蛮荒地带低级人员的帮助?别开玩笑了,那多丢份啊~
这个跟谁能够左右硬件业界的取胜毫无关系。

做软件靠得就是创意或技术力,而做硬件则不一定。硬件看的是其上的游戏是否吸引人,是否能在各个市场都吃得开。明白么?

就如同欧美花巨资开发一个软件能卖千万,任天堂花小钱开发一个廉价游戏也能卖千万,那不是因为神总眷顾日本的厂商,只是因为那廉价软件符合了其硬件“迎合大众”“吃开市场”的需要罢了。懂么?

SCE要开发GT那样的产品,自然需要更多的技术力,如果任天堂需要,也会这样做,但这并不代表人家离开了这些就不能在日本市场大胜你,接着在全球市场暴日你。这就是现实。

TOP

这个实际上就要看厂商有没有远瞻力了,这也是对许多经营游戏业的商人的一种考验。

因为游戏品牌这个东西是非常奇怪且特殊的东西,你很难从它一个时期内的表现去判断它日后的前景会是什么,就好比说动森,它诞生的很早,在之前任天堂诸多品牌中并不起眼,甚至说它是二三线游戏可能都有些抬举它,但就是这样一款游戏,却在DS登场以后意外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从一个二三线作品一下子升格为千万级的特级作品;再譬如MH,原本只是一个PS2上的边角料游戏,初代甚至连30万都没卖满,可就是这样一个游戏,在上了掌机后居然一路形势看涨甚至是飙升,竟大有取代DQ成为日本新国民游戏的势头。这些现象谁又能说得好呢?

所以,正与许多游戏从一上市就带着王者风气藐视群雄相对,也有许多游戏,往往并不会一开始就发芽开花结果,展现它的价值。它的价值很有可能要沉淀几代甚至十几代以上才会真正的绽放出来。能否看出这些游戏未来的潜力,而不是在它还在蓄发期时就因为它的表现不佳而轻言放弃,便是考验一个厂商是否有远瞻性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当然不排除有道者,但更多的恐怕只有扼杀者存在了。

所以,现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这样的厂商能够多一些,能够尽可能地保存下来一些火种,为日后可能的发展储备力量(当然这也仅仅只能是一种期望,毕竟不是每个日本厂商都像任天堂那样有钱,可以白养着大量工作室让他们蓄势待发)。

TOP

现在也不是没有日本厂商在储备一些RPG游戏品牌。如SEGA的梦幻之星系列,3A的星海和女神侧身像。当然还有MONOLITHSOFT的异度和鲸腹系列等等。

这终归要看游戏本身的素质,以及宣传的力度、针对的市场人群等等。

其实人们未必希望JRPG没落,只不过是因为很多厂商不再用心地去做一款那样的游戏了。毕竟一款好的JR是需要真正下心思去搞的,虽然未必它的投入比其他游戏大,但它对于制作人员的要求和游戏本身的开发密度都很高。

现在不是有十分雄厚的实力的企业,一般而言都不太敢问津大制作JR的项目,而有这样实力的企业一些又陷入很让人纠结的卖萌装B循环中(当然不是说卖萌装B一定不对,但凡事有度才好,如果过于把精力集中在这些东西上无疑是本末倒置)。所以除了少数一些品牌外,对大多数昔日谕亮一时的JR名作,我持有不大乐观的态度。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