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剧透] 目前看到对流浪地球评价最有意思的影评

https://www.douban.com/review/9946544/

部分内容,完整请移步上面地址
引用:
如果要在电影《流浪地球》里找到一个最符合刘慈欣本人价值观的角色,我相信一定是人工智能莫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当刘培强选择烧毁莫斯的时候,编剧甚至借莫斯之口,说出了原著小说里那句经典台词:“我知道,要人类一直都保持理性,确实太难了。”这句话在原著小说里,是联合政府的科学家在被处死前,说给反抗军听的。而在电影里,当莫斯被刘培强点燃,它在火焰中依然亮着自己的小红眼睛,用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竟然让莫斯的死亡显出了一点悲剧色彩。

莫斯代表着一种绝对的理性,对于刘慈欣来说,这种理性其实才是生命能够在宇宙中继续活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当刘启提出点燃木星的方案时,莫斯冷静地告诉刘培强,这个方案以色列科学家早就提出来了,通过科学的计算,这个方案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但刘启和刘培强就是要赌这个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方案能够成功,这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希望。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和电影里,都出现了“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但两者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含义。在原著小说中,希望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希望能够让人类在绝境中不会陷入疯狂,只有人类怀抱希望,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性。但在电影里,希望成为了一种信仰,这种希望是出于感性而不是出于理性,刘培强正是因为怀有这种希望,所以才反对莫斯完全基于理性判断而采取的行动。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2-11 16:46 发表
这人也是个编剧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15465/
对,所以我觉得他看的角度非常有意思,绝不是和稀泥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2-11 16:46 发表
这人也是个编剧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15465/

就在2014年评价心花路放,还在回复别人的评论里说出过这样的话:一个电影是不是圈钱、是不是敷衍,从剧本阶段最能看出来,因为剧本最不花钱。比起演 ...
另外,从他的分析,以及自己看片的经历,我觉得剧本本身是没问题的,最主要可能还是为了满足时间的限制,被剪得不成样了。当然演员的演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2-11 17:13 发表

我是觉得他明知道剧本有问题但是故意不写。如果狄仁杰的剧本他都能看出问题来,流浪地球的问题他可以只字不提。随便翻翻,这人还探讨过科学问题,还是法律本科过了法考。我觉得他不敢写,或者说是选了角度写。
你太悲观了,没有谁能强迫人的,他不喜欢,最多不谈论,或者明着赞暗里黑,这样写我觉得不会是不敢写的问题。
何况有什么不敢呢?豆瓣、知乎里大把直接往死里黑的都有,除了破球爱好者的怒骂,好像也没有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