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十月围城》的剧本真是太滥了

GT4我们QQ上聊一下十月围城吧

昨天我在叉包的群里说了很多,懒得再在这里发一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9-12-30 12:22 发表
所以我看到替身死的时候就提前退场了。
所以你就没看到张涵予版中山桑鳄鱼的眼泪~~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2001 于 2009-12-30 14:04 发表
十年前的电影谁还记得剧情,
印象最深的只有人物


死转牛角尖的只配看看纪录片了
问题是十月围城的人物也站不住啊~~

我就随便举个例子,李玉堂这样一个老谋深算谨慎小心的人,担负着保护孙中山整个计划的指挥任务,他怎么可能在行动前的晚上,在这么重要的时刻,会因为仆人调慢了他的怀表(或许还在他饭里下了麻药),结果就造成第二天睡过头了呢?


TOP

而且,从现在完成片的文戏和武戏比重以及整个风格来看,《十月围城》根本不能算是动作片,而只是含有一点动作要素的剧情片
这样的话,剧情站不住就什么都站不住了

当然,我给它的定义更直接:非常传统的,充斥着向以往主旋律革命片致敬桥段的主旋律影片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2001 于 2009-12-30 15:53 发表

……
你括号里的推测也是有可能的
那就更荒唐了,一个明天就要有生死攸关大行动的人竟然会这么不注意细节?再说了,谢霆锋要下药,怎么下?说下就下?
我括号里写的就是三流编剧随便乱编的段子

真这样糊涂的话,清廷早就可以埋伏个杀手在李玉堂家里了(李玉堂多次资助同盟会、办的报纸又激进,清廷肯定早就盯上他),那解决孙文更是易如反掌

TOP

孙文来港这么重要的大事,居然没有自己的贴身保镖,也事先没有周密的安排
仅仅是在孙文要来的三四天前,由陈少白向商人李玉堂提起此事,而李玉堂手中也没有武林高手的人脉,只能聚拢空有热血的贩夫走卒之流。
和尚巴特尔还是在孙文到前两天才匆匆结识的李玉堂,而且还是和尚自己找上李玉堂;李宇春也是因为任达华被杀急于报仇才投奔李玉堂;李玉堂在接受任务后还根本没想着去联系黎明,还是在孙文将到的前一天才去赎回铁扇让黎明加入保镖行列,就算黎明之前是个绝顶高手,李玉堂现在又凭什么就这么相信黎明的功力和状态已经足以能完成单挑几十名大内高手的无双任务?(布置他守楼)
至于甄子丹,根本就是在孙文到前的晚上临时哗变的。而且这样一个小警察,清廷本来就只是收买他做耳目,怎么可能因为他的倒戈,而使得清廷的计划完全崩溃?
革命党要是办事都这么托大,那孙文早就死了无数次

阎孝国这样的军人,制定行刺计划肯定非常周密详尽,也肯定对各种变化思考过对策。怎么可能眼看着自己的手下全部被灭然后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再傻呵呵地出来追黄包车?

小楼那个地形,非常开阔,进攻包围的手段都有很多,而负责守卫的只有黎明一人,拿的还是短兵器,我想问一句,几十个大内高手怎么就不能突破黎明的防守?

无论是同盟会还是清廷杀手,都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扯淡

TOP

李玉堂那17岁的儿子牺牲,有人觉得感人吗?

我就觉得他根本没必要做替身,完全是白死,死得毫无价值

小李上车的时候有清廷杀手监视?好吧,就算有杀手看见一个戴着铜盆帽的人上了车,后面车子在街巷中转来转去,一片混乱,完全有足够机会让小李下车。小李在不在车上,又有什么区别?车都遮得严严实实,谁能看见车上有没有人?
让小李白白送死,客观上只能让人感觉到陈少白这种“革命党”的冷漠、虚伪

这剧本我编的话,怎么着戴上铜盆帽的也得是梁家辉,就算最后小李还得死,也不是现在这种窝囊的死法

TOP

即便是在TG这个小小的论坛,上述角色也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
这是我看片子的时候强烈的感觉

但这个帖子说的不是本片的立意,不去探究它表层或深层的涵义(或许我们可以私下里交换看法),这帖子就是对剧作故事的不满,而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人会对这漏洞百出的故事更为不满

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如果扒掉这个戏孙文反清的时代背景,扒掉这个戏关于民主还是专制的论辩,这个戏剩下的几乎全是概念化、虚假化、在以前的革命片中完全用滥了的桥段

当然,如果编导的意图是试图让观众产生另一种思考而故意用漏洞百出的剧情和拙劣的桥段,那我只能感慨三位编导的良苦用心了~~

TOP

别的且不说,《投名状》至少对阴谋的表现还是有点深度的,《十月围城》就完全是莽夫对莽夫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omadsoul 于 2009-12-30 20:49 发表
剧本逻辑的问题我和你没有任何争议,呵呵。

我想说的是,这到底还是部让人有感觉的电影,有某种或者可以叫情怀的东西在里面。

恐怕这是那么多人诟病其剧本的原因。
如果这片子剧情走向、人物关系完全不变,但时代背景变成了1927年,同盟会变成了GCD,朝廷杀手变成了KMT特务,香港变成了南昌,宣扬的主题也不是民主与独裁的斗争,而是穷人翻身闹革命
那么你还会觉得它是“一部让人有感觉的电影,有某种或者可以叫情怀的东西在里面”吗?

TOP

意见同游牧民~~

TOP

引用:
原帖由 wefan 于 2009-12-31 18:38 发表
看子弹哥就行了,如果无视情节,整部片会美好起来。。。
这片要真是像《十三太保》那样的武打片当然就可以无视情节了
问题是这片子很明显打斗就是个点缀,对这样一部革命正剧要无视情节还真有点难

甄子丹在本片的打戏全部加起来还抵不上《杀破狼》的两场BOSS战
说实话如果只为看甄子丹的话,我看个预告片花絮就足够了

TOP

确实,如果理解成是展现陈少白这类人的阴险狠毒厚黑,那么很多逻辑确实成立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