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手机数码
|
汽车资讯
|
游戏硬件
|
评测专题
|
手机壁纸
|
海淘值得买
|
度假
|
求职招聘
|
广告联系
»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TGFC Lifestyle
»
影视专区
» 《东方早报》:中国电影票价和美国差不多?+专家评论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东方早报》:中国电影票价和美国差不多?+专家评论
北野天翼
小黑屋
帖子
10090
精华
1
积分
14522
激骚
627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06-1-1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29 20:25
显示全部帖子
都说当下的中国电影事业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电影人才辈出,优秀作品越来越多。可是,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电影观众人数较之上世纪90年代却萎缩了90%是观众不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未必。
是昂贵的票价,把观众挡在了电影院的门外。票价高不高,不妨做个比较。就以广州为例吧,媒体报道,在广州,岁末年初的贺岁电影,票价竟高达100元一张,其他影片最低也是60元一张。这样的票价,和美国差不多,可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20。也就是说,按收入与票价的比率,中国的电影票价比美国贵了20倍!
再比如电影《色|戒》,有知情者披露,香港的票价在50~70港币之间,深圳却是原价90元,预售价80元。可香港的人均收入是深圳的5倍以上。
看电影,向来是中国老百姓喜爱的娱乐。回想过去,热恋着的一对,或热闹的一大家子,高高兴兴去人气极高的电影院看电影,那曾
经是多么惬意的享受。虽然时过境迁,随着家庭影院的普及,在家看碟拉走了一部分观众,但无可怀疑,花钱去电影院感受众多人一起看电影的气氛,去感受大片的场面、画面、色彩和音响的震撼,去享受影院的豪华舒适,至今依然是很多人的爱好。无奈的是,昂贵的票价让人们感到那已然是一种难得的奢侈。试想想,一个普通老百姓,看一场电影竟要花去自己月收入的十分之一乃至几分之一,能不掂量再三?
对于电影业,高票价其实也是一个不可取的策略。票价昂贵,观众望而却步;观众减少,影院为生存把票价再往上提,观众进一步萎缩,由之形成恶性循环。这就造成了电影院少有人光顾的尴尬。如果换个思路,采劝薄利多销”的策略,将票价定在普通百姓可以接受的合适价位,更多人就能走进影院。
“观众萎缩90%”,呼唤终结电影票价的“昂贵”。据说,最近新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的香港娱乐圈人汤镇业,在今年广东两会提出的第一份提案,就在一番对比、分析后,得出“内地电影票价目前高得离谱”的结论,建议内地电影票价控制在20元一张,以便让更多老百姓进电影院。这个建议,符合中国的国情,表达了百姓的期盼,有利于电影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值得重视。
————————————————————————————————————————————————————————————————————————
电影票价何以不降反升?
2007-5-20 2:08:27
沈若愚
《蜘蛛侠3》上映期间,沪上一线影院的票价在70到90元之间。回想2004年8月的时候,《蜘蛛侠2》的票价是50到60元;而《蜘蛛侠》2002年8月在上海某影院首映的时候,票价是80元。于是有报道认为,电影票价格高得离谱,五年时间不到,首映价已经变成了一般价。
这就引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电影票价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因为据说票价低了,观众就会增加,影院票房也会增加。但是影院为什么放着大把钞票不挣,反而逆市而上?电影票价为什么不降反升呢?
有媒体调查认为,大家还是想去电影院的,但是有一些障碍,位列第一位的障碍就是票价太高。现在45%的人认为电影票价偏高,所以不看电影。
有资料说,1979年,我国有293亿人次看电影。也就是说,当时平均每个老百姓一年能看28场电影,一个月要看差不多两到三场电影。根据《上海电影志》的数据,从1949年到1995年期间,上海观影人数的峰值也是1979年,为3.28亿人次。而上海电影院的平均票价(因为包括所有的影院,所以有些是免费票、低价票)1985年以前一直在一角以下,从三分到八分不等;十年以后的1994年终于超过了一块。
根据以上数据,许多人认为中国老百姓有看电影的传统和习惯,而现在票价高了,看的人就少了,一旦电影票降价,观众们被高票价抑制的观影热情就会被重新唤起。
但是这几年电影院的票价不降反升,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两条。
首先是银幕数有限。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内地电影放映单位1979年为12.2万家,随后逐年增加,1985年到达峰值,为18.2万家,此后慢慢萎缩,到1998年仍有6.9万家。此后国家统计局取消了“电影放映单位”这项统计。根据电影局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内地拥有电影院1330家,有效的银幕数是2668个。而据报道,目前上海正常运作的电影院大约只有60家。在银幕数量如此之少的格局下,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电影票价是不会降只会升的。而且,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DVD越来越普及,这都冲击了电影市场。
其次,有些观众,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情侣,愿意为高票价买单。《蜘蛛侠3》等影片票房火爆就能说明问题。好时段,好片子(这个很难定义)就能好卖,那些高票价的影院爆满的情况是不少的。
有人认为,双休日上午和深夜的半价场一票难求,说明高票价难以支撑,而有些影院预售会员卡,凭会员卡可以打折,说明定高票价是在玩数字游戏。其实不然,那些在正价场上买票的观众,掏出的可是真金白银。定价方案多种多样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这在上海也不是什么新花样,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有人看到某些场次的上座率不高,只有三五成,就说,你看看,票价这么高,卖不掉票子了吧,降价吧,降价人就多了。其实出租车的空驶率也在五成左右,大家基本接受。因为如果大幅度降价了,虽然客人会多很多,但是司机是要亏本的,电影院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是愿意看电影的人少了,二是电影院空一些可能更赚钱
[
本帖最后由 北野天翼 于 2008-1-29 21:00 编辑
]
UID
51839
帖子
10090
精华
1
积分
14522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38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
最后登录
2019-11-1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控制面板首页
密码修改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