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说说关于LABO的看法(2018年2月版本)

就在昨天,任天堂又发布了新的三部LABO视频,我也有了进一步的看法。
之前在LABO一月版看法里我说过,如果能提供操作和反馈的重新映射,对初中学生来说也将具备制作和发现的价值;如果能定义新操作,对高中生也会有;开放SDK可以更高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hjrhJx9IU这一篇中3分13秒到3分25秒的3个范例来看。
打小人靶显示了不仅仅能重映射操作,还能进一步加入逻辑判断;
扫把吉他虽然本身很没技术含量,但是显示了屏幕UI有一定的可编辑性,几个参数以条状量化显示;
识别硬币,应该是通过IR摄像头对落下物面积的判断实现,如果两个硬币的大小识别参数不是预设的(应该不是),那也意味着可以定义新操作。

虽然还是看不出开没开放SDK,但已经显示了相当高的可编辑性。
而且这个时候纸板的意义就被完全确认了,纸是一种小孩都可以比较安全的通过剪切、折叠、粘贴手段加工的材质,如果仅仅是制作、玩、发现三点说出来内容,那塑料金属木头的预制件大概也可以胜任,但是加上创作这一点隐藏功能,纸在门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总的来说,我比1月份时候更为满意LABO的存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mmouse 激骚 +1 拍拍肩膀 2018-2-16 17:26

TOP

引用:
原帖由 Uranus 于 2018-2-16 19:42 发表
我还有个疑问,就是灵敏度和响应程度是否能达到宣传视频里说的那样,从WII开始的体感,灵敏度和响应成都总是不尽如人意,无法高频次高准确度的响应,希望LABO可以没有这样的担心
直接参数输入的一般不会差,
需要根据参数动作识别的肯定会有延迟。

具体来说,机器人开车、飞行、头部转向这类操作应该没啥延迟,但是出招延迟应该就会比较明显。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