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1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EA的首席财务官宣布对Switch持观望态度,暂时可能不会推出更多游戏

虽然内容不完整,我相信多做一款ns版额外增加的成本fifa18是比nba2k18更高的,反响差成本高放弃也很正常。


TOP

引用:
原帖由 SADSAFASF 于 2017-11-4 20:59 发表
反倒是B社一反常态力顶NS,是B社真看好NS还是里面有PY交易
ns的第一个pv出现的两个第三方作品就是B社和2K的,有超过一般第三方的合作关系不奇怪。



TOP

PC版占销量的1/10就不错了,而且大半还是半折以上卖出去的,现在的跨平台游戏还不是越来越少不了PC一份。
移植成本低和卖得好一样重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1-5 09: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撞击量5000万都是我任第一方在赚钱,第三方大肠赔钱,和WII一样。
nds和wii第三方不至于赔钱,因为就算要专门制作,但成本很低,几万十几万即可回本,那作为员工练习和品牌衍生都值得。
但是wiiu和ns这种高清平台就不一样了,一般水平的作品回本线可能就高达50万,不能移植需要专门制作就很伤了。

TOP

还有一点,nds和wii上真正好的第三方作品都是只能针对制作的,它们的特殊机制对游戏的完成度很重要。
但是ns不是,理想的第三方游戏就是一般的第三方游戏。
这种情况下第三方还因为机能不够移植只能专门制作简直没有道理,这是一个完全跟第三方做对的平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明年大概是最难熬的阶段

任天堂从wiiu末期转移的产能已消耗,游戏产能回到正常状态;
想要第三方把跨平台游戏设计倒退到ns可以运行的地步,ns存量还不够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09:31 发表
今年老任才发了几个游戏,就产能耗尽2333。
我个人观点是2017年的游戏借用了2016年wiiu的产能,差不多是正常产能的两倍,之后的年份应该会减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11:43 发表
喷了,第一方NS就发售了七款游戏,一个实验性质的12Switch,一个复刻WiiU的马车8DX,你意思是任天堂正常年产量三款游戏2333。
明年3月3日为止才是1年,我不认为一周年才7款作品,我认为首年平均每月一款,正常2月一款。
此外游戏具体消耗的产能也是不同的,一个狂吹的人月开支足够做10个卡比。

本帖最后由 卖哥 于 2017-11-6 14:07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14:54 发表
OK,那就八款,减一半四款?

你也说了一个狂吹等于十个卡比,问题是任天堂是狂吹多还是卡比多?任天堂能够同时支援GB/SFC、N64,GBA/NGC,NDS/Wii,3DS/WiiU,就是靠的这些中等规模的游戏,更何况还要考虑3DS第一方已经很少了,这部分解放的人力资源也会投入到NS的游戏开发。
我觉得12s和独立游戏级别的纯下载游戏不算,非50%以上持股的制作组制作的不算,到明年3月会有10款第一方游戏,明年同样的标准应该有5款左右。
掌机/独立游戏级别的作品也算的话是会很多,第三方也完全不缺。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17-11-6 15:25 发表
如果超过5款你输点什么?来一段倒立学狗叫的自拍?
发帖恭喜任天堂产能突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此外我针对wiiu时期暴露的任天堂产能问题也早做出过建议。
cpu必须足够强,降低第三方移植门槛;
不跟风用本社产能开发3a游戏;
本社生产中小型作品为主,以有限的产能带来更多的作品;
向欧美制作组外包中大型预算的作品,少消耗产能获得游戏产出。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中已矣  于 2017-11-6 15:58 发表
也就是说正反两张嘴怎么都是你说的
当然,事态是变化的,我能在16个月前支持ns,12个月前怀疑ns,8个月前否定ns,自然也不耻于再次站在任天堂这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16:15 发表
最后一条说的是,当初卡普空的新鬼泣吗?好像挺失败的吧2333。
找坏案例自然有,不值得因噎废食。
任天堂的外包是有监督的,质量有一定保证。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16:41 发表
问题是有好案例吗?日本游戏大型预算外包给欧美制作组。
大金刚1吧。
虽然做了后任天堂买了rare 49%的股份,但做的时候应该算对外外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6 16:46 发表
怎么一杆子支到SFC年代了,开发预算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啊。
现代欧美制作组优势更大吧,当年日本游戏行业是绝对优势,现在欧美能接大型游戏的团队不少,日本大概就一个白金。
而且大金刚在当时也绝对算大作了。

TOP

 31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