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s1真是神奇的地方。

现在挖坟也多说无益,任天狗发售前是SF跟机能饭的(恐龙为代表)的欢乐时光。。。

幸亏高清饭涵盖了了机能饭+SF+RF,可以一起为打到万恶任毒瘤而奋斗。。。前途是SF跟RF不先打起来

[ 本帖最后由 霏菲飞 于 2007-10-14 22: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10-14 22:14 发表
playerstation
发表于 2004-5-14 12:44
很少看到你的长篇业界帖,先顶一个吧。
对于这次的情况,我的看法是,十年前的那一幕估计又要重演了。
GBA到NDS,就如同当年的SFC到N64一般,有意思的是,两者的设计思路 ...
LS真享受挖坟的乐趣



TOP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10-14 22:18 发表
重要的是,当年是这贴的见证者,回过头看这些言论。能不欢乐吗:D
时代的眼泪 ,当年两台机都没发售,就有人认为PSP赢定了,才有“秒杀”一词的流行

[ 本帖最后由 霏菲飞 于 2007-10-15 03:02 编辑 ]


TOP

江西恐龙




UID 1063
精华 0
积分 5160
帖子 365
火星战斗力 0 rp
阅读权限 70
注册 2002-3-20
状态 离线  #1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4-5-14 12: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粪青贴――我对“任天堂FAN”有话说――粪青贴


最近PSP和NDS双双公布,论坛上人人都暴露出本来面目,真是人品大爆发啊!我趁此机会粪青一回,发表一下在下对业界的某些看法。标题里虽然说“我对‘任天堂FAN’有话说”,实际上我想谈谈“游戏性”,“任天堂FAN”,“CU”这三方面的东西,文章未做多大修饰,不通顺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第一部分:游戏性篇
PSP公布之后,尤其是看了清晰版的游戏演示,给我感觉打击太大了――她和SP的反差太大了,PSP简直就是PS2的掌机版。而与之对应的SP只能说是SFC的掌机版,一下子跨越了两代主机。有关NDS,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想一句话概括NDS:底子薄,但还有反扑的机会。(很小)以下重点说一下我对“SP进化到PSP”的看法。

大家这几天都忙着讨论PSP和NDS,我倒是突然想到了SP,这小家伙很好玩,陪伴了我很多时光,但仔细想想: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个时代是个电视游戏,电脑游戏华丽得不能再华丽的时代,我们适合玩SP这样的掌机么?SP到现在为止就相当于SFC的掌机版。由于任天堂的长期掌机市场垄断,导致大家一直在玩“SFC档次”的掌机游戏,我不是说SFC画面不好――但是我们有权利要求掌机游戏画面更好!PSP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个自由的权利,我们呼吁自由!
很多人认为任天堂的游戏好玩,任天堂的游戏才能带来革新。但所谓的游戏性、所谓的革新带来的后果就是1480个GBA游戏中,半数以上为平庸之作,经典作品少之又少
这像是任天堂的风格么?大家醒醒吧,垄断掌机市场的恶果就是没有新的竞争对手,导致多数游戏厂商不思进取。移植作品一大堆,烂得不能再烂!引用一位网友说过的一句话:“就连GBA上的SFC模拟器的效果,都要比某些SFC移植到GBA上的作品表现力要强”,那充分说明了一点――SP这个温床,宠坏了一大般游戏厂商。

看看现在SP上的那些大作吧,出了一个《马力赛车》,接着类似的游戏一大堆:《KONAMI赛车》,《蛊惑狼赛车》……画面都是一模一样,完全没有革新之处。恶魔城确实不错,但做来做去,却怎么也摆脱不了那点可怜的画面的影子。再看看SEGA在SP上制作的几个DC大作――《太空频道》,《SEGA拉力》,《喷射小子》,《疯狂出租车》,这些还算是有点冒险精神的移植作,但效果呢?烂得一塌糊涂。又看看KONAMI的所谓创意大作《我的太阳》,说白了,加了个太阳光感应器,其游戏就真的那么好玩了吗?我看2代和1代差不了多少,也算个中庸的骗钱之作。《机战》系列更不要说了,剧情编得天花乱坠不是缺点,缺点在于千古不变的游戏画面(相对来说)……………………
以上游戏,在PSP公布之前,在大家口中还是讨论得津津有味,这PSP一出来,我倒啊……越想我这些年玩这种素质的游戏我就越火!尤其是《我的太阳》,多了个小岛秀夫就成了大作,要说素质,MD时代哪一个A?RP会比《我的太阳》差?看看《皇帝财宝》吧,现在GBA上有几个A?RPG能超越她的素质?回头想想GBA上的一些射击游戏,至今没多少清版过关的游戏可以超过SFC,MD的那些大作。MD版《火枪英雄》大家还记得不?容量才8M啊,现在GBA有哪个射击游戏比她好玩?不管是8M还是32M还是64M甚至128M――绝对没有!格斗游戏就更不用说了,GBA上的所有格斗游戏都几乎是炒冷饭,因为这样才保险,才容易回本。谁敢冒险去开发新鲜游戏啊。(类似KOFEX2之类的游戏,制作得确实精良,但绝对称不上是原创游戏)……

说了那么多,大家想想,导致游戏乐趣没有得到发挥的罪魁祸首是谁?答案很简单――就是任天堂!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没有竞争对手!(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


有些人说任天堂的游戏性高,好玩,但PS2上哪一个游戏会比任天堂的游戏差?这贴子里随便哪个任天堂FAN站出来说话,你举一个任天堂的游戏,我就能找一个更好玩的PS2或XBOX游戏来反驳你。
PSP这么一公布,等于是完全抨击了GBA这数年来打造的市场,先不管从商业角度来说PSP能不能赢。至少从游戏制作理念上来说,SONY等于是给予了任天堂当头一棒――“你看看你这些年做的GBA游戏都成啥样子?让我告诉你吧,真正的掌机游戏画面应该是这样的”(请大家观看PSP游戏演示画面)
诚然,也许多年以后,PSP赢得了掌机游戏市场,说不定SONY的垄断也造成了游戏开发的疲乏,最终导致游戏性的进展缓慢,所有游戏厂商都忙着炒冷饭赚大钱。假如出现了那种情况,SONY也是要被批判的。但是那是以后的事,至少从目前看来,PSP的作用是明显的――那就是我们早日玩到了优秀画面的掌机游戏。

任天堂多次抨击游戏界,说大家忙着赚钱,新游戏毫无创意可言。数次听到这种言语,我不禁想冷笑几声。到底没有创意的是谁啊?一个马里奥就左做右做地做了N个版本,这也能叫创意?GB系列掌机垄断市场数十年,最终导致炒冷饭行为大张旗鼓,这也能叫创意?

小时候读小学,开班会时。班主任表扬某某同学,因为他的考试成绩很优秀。我心里觉得纳闷――这有什么好表扬的?读书刻苦是应该的,考试成绩优秀更是应该的。后来我才知道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成绩中庸的同学。因为成绩中等不是一种错误,但和成绩好的同学比起来,鼓励是一种提高上进心的方法。
试着想一下存在这么一个班级,班上成绩很一般的任天堂,是班上第一名。由于大家成绩都不太理想,所以任天堂一直担当着老大的职位。他可以不需要努力学习,因为本来已经没人的成绩可以超越任天堂了,任天堂只需要每天按时上课,交作业就行了,这样的生活一直经历了数年。但这个和平日子终于被打破了――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她的成绩非常好,而且人缘相当不错。她的名字叫SONY。假如没有SONY这个尖子生,任天堂将一直懒散地学习着,自从SONY转班进来之后,班上学生关系起来巨大的变化,大家都喜欢和SONY说话,SONY的成绩也相当好,在老师眼里SONY是个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此时的任天堂心急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任天堂其实没有错,她就相当于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成绩中等也犯法了不成?但是偏偏这世上有一个叫SONY的好学生,她次次考试都得高分,这么一比下来,任天堂你就得接受老师的鼓励:“任天堂啊,你看看人家SONY的作业PSP,再看看你的作业SP……你不能再这么顽皮下去了,要努力哦!”于是任天堂发奋努力,终于做出了新的作业NDS……
先不管到时候是任天堂NDS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还是SONY的PSP可以得到表扬,大家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假如SONY同学没有插班进来,任天堂同学会这么刻苦吗?

每次大家一提到游戏性,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任天堂的游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一种脱口而出的思维方式。但真相其实谁都知道:“撑死的骆驼比马大,游戏性比任高的游戏多得是”。其实想想就知道了:大家一说到NGC游戏,就想到了任天堂游戏。但一说到PS2游戏,却是说到了KONAMI,CAPCOM,TAITO……你任天堂一家的游戏能和大家对着干么?你任天堂一家的游戏性比大家的游戏性高么?(说出此番话来,我知道一定会得罪很多任FAN,但请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究竟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要说游戏性,赛车有《GT4》,《BURNOUT3》,格斗有《铁拳5》,《KOF3D》,RPG有《最终幻想12》,《勇者斗恶龙8》,SLG有《前线任务4》,动作游戏有《鬼武者3》,《鬼泣3》,冒险游戏有《寂静岭4》,创意游戏有《EYE TOY》……这些任天堂有么?如果大家硬要说上述游戏的游戏性不高,那我真是无话可说。
要说游戏性,任天堂的《瓦里奥制造》够高了吧?告诉你吧,KONAMI早在N年前推出的《徐徐大作战》早就把这题材的游戏性发挥到及至了,人家甚至推出了2、3代。《银河战士》游戏性够高了吧?告诉你吧,2D《银河战士》早在N年前就被《恶魔城 月下》打败了,真是长江后浪退前浪啊。而3D《银河战士》游戏性确实够高,够强,但是PS2上的FPS游戏一大堆,XBOX上的FPS游戏也一大堆,这都没法比啊……(NGC版《银河战士》确实好玩,本人为此游戏而买了一台NGC)
《马里奥》就更不要说了,不管是2D版还是3D版,任天堂你会做的游戏人家就不会做么?从SFC世代开始一直到PS2时代,无数类似的清爽过关式ACT游戏充斥市场,甚至更出现了大量游戏性超越了《马里奥》的作品,比如《狡狐大冒险》,比如《我流忍者》,又如《超级忍》(游戏类型也许难以相近,但在所有类似的清版游戏里,《马里奥》已经很不出众了)

我其实也很喜欢任天堂的游戏,我是从FC时代玩过来的,中间空缺了SFC,因为那时候觉得MD好玩。现在买了NGC,觉得《马里奥》不错,但游戏性绝对不是大家说描述的那么高。《银河战士》确实很强,绝对经典之作,《生化危机4》也在我购买计划当中――以上,说了那么多,但我绝对不会去捧NGC,捧任天堂。其实那是一件无聊的举动,虽然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谁发明出来的,但我只想说其行为举止无聊透顶!我也有PS2,购买PS2的原因是因为PS2好玩的游戏最多,最强。XBOX我年底计划再买一台,因为要玩《DOOM3》,《半条命2》,《光环2》,FPS是我的命根子……各大主机上都有想玩的游戏,何必JJYY斤斤计较那么多?
我不想责备任天堂,我也不想夸奖SONY。但有人捧任天堂捧过头了,比如有些玩家只玩NGC,从不玩PS2。或者说玩过PS2,但坚持认为NGC游戏才好玩,那么我只能对其遗憾地说一句:“任天堂所谓的游戏性,只是美丽的谎言”有太多好玩的PS2游戏、XBOX游戏被你们错过了。为了追逐所谓的游戏性,为了追逐所谓的“任天堂FAN”这个称呼,这值得么?真正的游戏性,是属于大家的!



第二部分:任天堂FAN篇
所谓的FAN,查了一下意思,有“迷, 狂热者, 爱好者”之意,大抵上,这是个褒意词。是一种尊贵的象征。就好比欧美的“贵族”称呼一般。现在的玩家喜欢自称为FAN,这种行为绝对值得鼓励,因为它有助于促进玩家之间的交流。有的时候誓死捍卫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我绝对没有攻击这个单词的意思,相反,我自己也承认是个“荣誉勋章FAN”,“终结者FAN”……尤其是CU碰到LU,在LU面前自称为某某FAN时,那种荣耀感确实带给自己一定的满足。
不过FAN也分好多种,我在这里提到的一种,就是不提倡大家学习的。
伪非FAN――
近年来,游戏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所谓的FAN,其实是伪非FAN。抱歉我引用了“伪非FAN”这么个词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伪非”应该是天师同志发明的词。我不知道他发明这个词是啥意思,总之在我这个句子中,“伪非FAN”的意思即为“口口声声坚持自己是某事物FAN,实际上对该事物研究得不深甚至不感兴趣。”简言之“伪非FAN”就是“假FAN”,是个贬意词。

怎么说呢,我也没有绝对的证据去证明别人是假FAN,本来嘛,称呼而已。何必较真?但里面隐藏的一个弊病不得不和大家说一下:这种现象,对玩家间的交流起到了负面作用。因为一旦涉及到争吵,双方各持己见,很容易陷入一个陷阱当中――争吵的某一方假如是“伪非FAN”,他的行为特征将会是:“无条件地坚持自己的最初观点,并且死不认错”。更有严重点的,自己明明对某个游戏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之心。但一旦陷入争吵,自己会潜意识地告诉自己:“我喜欢那个游戏”。一边玩得手抽筋,一边还大呼“好玩!好游戏!游戏性好哇!”而实际上在内心世界里这个游戏就是狗屁不如。
这种现象绝对是存在的,我个人对该现象的看法就是――最吃亏的其实是伪非FAN自己。因为他在玩那个根本不喜欢的游戏时,那副嘴脸根本就不是他自己,那是一个恶魔,一个虚荣心强,好胜的恶魔。

多年以前,我也无意间尝试过当一个“伪非FAN”。我记得那年是1999年左右,我去朋友家玩PS,最后我提议玩《机战a》(那次字打不出,以a代替),谁知他说:“《机战a》一点都不好玩,别玩这个”。当时我感到很突然,这是个大作啊,绝对好玩啊!于是我说:“就玩这个吧,超级好玩的!”(“伪非FAN”的一个特征就是喜欢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我朋友大声怒斥:“你连里面有哪些机器人都不知道,哪来好玩啊?你就喜欢学杂志上的口语说话。”他说得很正确,其实我连什么Z高达W高达统统分不清楚,于是……游戏最终放弃了,我们转为玩《KOF97》,打了一下午。

由于当时有种谎言被揭穿的感觉,脸红得要命。所以这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从此之后。我不喜欢的大作,我再也不去买去捧去玩了。我要做回我自己,我何必批着虚伪的外衣化身为伪非FAN?
给人印象,在论坛上此类伪非FAN有不少,就拿不少任天堂FAN来说吧。真正玩到了NGC的玩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玩家由于受过SFC的感动,所以一旦出现有关NGC的争吵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认为自己是任天堂FAN,有义务为任天堂的形象做保护工作。这种人在所有伪非FAN里面,还算情况好一点的,他虚荣心暂时没有升华到极点。但有一种极其恶劣的伪非FAN,他们维护任天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任天堂FAN”这个称呼好玩,尊贵,他们在自称为任天堂FAN时,会产生有一种极其高贵的优越感(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NGC没有盗版吧),这也正是他们喜欢自称为“任天堂FAN”的原因。他们甚至连FC的马力奥也没有打通过,他们甚至不知道NGC记忆卡是美日版不通用的,他们甚至连GBA都没有,他们甚至不……甚至不能够正确地拼写出“NINTENDO”几个字!!
请大家相信我,这种人是一定存在的――正是这种人挑起了数次“任天堂VS索尼”的大争论。这种人愧对了“任天堂FAN”这个称呼,这种人应该受到谴责。在论坛上挑拨离间对大家倒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是其性格一旦定型,产生惯性,试想你对社会的隐患会有多大?
(记得有个杀人案,某男子闯入女工人宿舍偷窥,被发现后,由于羞于面对现实,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房间里所有女性,这种性格大抵上就是这回事了)

请某些自称是“任天堂FAN”的玩家想一想:你之所以这么称呼自己,是因为喜欢任天堂的游戏?还是喜欢“任天堂FAN”这个尊贵的称呼?





第三部分:CU篇
上面提到了FAN的贬意群――“伪非FAN”,这一部分着重提一下和其类似的另外一种玩家群――“CU”。
“CU”顾名思义,就是专业玩家。其实在外界看来,我们全都是CU。或重或浅,或多或少。都显示出专业的一面。而在我们这个玩家群看来,我们里面还有CU中的CU……表面上看它的概念和“伪非FAN”相差甚远,但实际上,CU与伪非FAN也是一念之差。
有的CU。往往某游戏大作来临之际,CU会磨刀霍霍向牛羊――他们要证明自己是最强的,他们要玩大家都玩的大作,要么以最短时间打穿游戏,要么尽自己全力打出最好道具,最佳结局。总之“最快最强最佳”是他们的口号,只要有人玩的游戏,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管那个游戏是不是自己的最爱,总之――努力证明自己实力是玩此游戏的目的。
有的CU,喜欢收集。要么是全机种置霸,要么是全系列游戏置霸。总之,能显示自己是CU的方式都用上了。网友们羡慕之声惹来一片。
有的CU,喜欢收集游戏相关情报,也许他玩游戏很菜,也许他没钱收集全系列。但他关注着该游戏的一切……电影、海报,手办,COSPLAY,制作人采访,相关的所有信息他都喜欢收集。
有的CU,喜欢将崇拜之心流露于表,“小岛是我的偶像!”,“宫本贸头脑太聪明了!”,“三上真司真有个性!”……疏不知,很多游戏都是挂名制作,真正给大家带来游戏性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程序员,执行策划师,原画设计师。(注:在此无贬低小岛等人之意)
……

理智的CU,其玩游戏的水平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朋友一起讨论某个游戏,发表一下自己独道的见解,这正是游戏的乐趣之一。
但是人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活着,一旦纵欲,人的性格很容易步入歧途。理智的CU会变成不理智的CU。这种CU,会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去玩自己不是很喜欢的游戏。目的是为了显。或者家境不是很好,买了这部机子又买那部机子。目的也是为了显。这都是人的贪欲导致的。轻则耽误学习,重则改变性格。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情便是改好自己的性格。而最恐怖的事情同样是改坏自己的性格。
试着想一想:我们能一辈子都玩游戏么?游戏始终是一项娱乐,一个人如果永远处在娱乐当中,那么他就失去了进步,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其实仔细想想:做一个LU,倒是不错的选择,很可惜我们都走得太远了,我们这一生都热爱着游戏。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浇熄自己火热的心,把游戏给生活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只有放宽心胸,正确面对游戏,才能享受到美丽人生。


CU是值得大家去模范,去追捧的,但是得小心别过火了。正确对待游戏、对待人生,方为上上之策!



偶厚道点帖过来算了

TOP

呵呵。。。恐龙当年在战区可是好活跃。。。记得好像因为一电视机问题跟某人在战区闹得不可开交

TOP

罗老进来了。。。本帖20页目指

TOP

偶看见LS编辑了好多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罗炜20070725 于 2007-10-15 03:09 发表

很显然你忽略了Wii60联盟。
相对的还有高清联盟

TOP

忽然想起某次恐龙曾经发誓再也不踏足TG,结果貌似只消失了 一个月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