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转]专访杨京:EA在华缺乏最基本的商业道德

引用:
有人将一款虚拟游戏的房子卖出了高达10000美元的价格。究竟这是怎样的一款游戏?又是什么样的公司开发了这款游戏?带着这些疑问,杨京在那段时间内用尽自己所能用到全部人脉去打听这些消息。
.....这样的消息居然要用全部的人脉去打听,说书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2:25 发表


当年的事件不能用“螳臂挡车”来形容,而应该是“车骗螳螂,螳螂上当后车把螳螂给碾了……”
这只螳螂同一辆车上了两次,两次都被碾的稀碎,纵使大家都知道这车也不是啥好货色。就这样老老实实的连上贼车,实在是难以博得别人的同情。

这就好比是鸡被一个劣性嫖客连续2次霸王嫖后蹲在春楼门外哭诉一样......

[ 本帖最后由 火彩 于 2008-4-10 14: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5:18 发表

第2次是恶意违约…………这个谁都料不到的。
没啥想不到,第一次乖乖的被人坑,怎么会想不到再次合作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一朝被蛇咬还三年怕井绳呢,更何况是这种商业行为。

若说有了一次被人坑的经历,还不长进,怕就真是脑子里缺根弦了。
我便觉着我说的那个例子很贴切呐。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hujin 于 2008-4-10 15:29 发表

那说明他们之间是有真感情的,不是交易。
听你这么说,我还真被感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5:32 发表
缺根弦这种话,也只是在论坛上说说罢了。真要见了杨总,你就会知道他是那种特有魄力的大人物。
第2次签了合同,明知道钱景无限,你会退缩么?都和你说了是违约……谁会想得到EA也玩违约。
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以杨总这一生的成绩,值得业内人士去敬重。
有魄力的大人物,不等于不会犯低级错误,更不代表会时刻都能做出准确的商业判断,以及从完美的投资回报率、经济效益分析中预测出个一二三来。人格魅力在这个时候根本没用,连你都说了这事儿是“EA违约”,就算是如何有魄力的人不也要面对这样的事情吗?

这种事儿怎么会想不到?
一个人想不到,难道管理层都想不到,看英文合同的律师们想不到,做财务分析的想不到?

内幕我是不知道,但凭我个人这几年在公司里看过的,做过的来看(甚至包括政府投资项目)。其实没什么是不能预期的,除非是被某些东西蒙蔽了双眼导致头脑发热,或者是根本就没考虑过接受负面预期而一心一意的只想做个形象工程了事,甚至是抱着投机侥幸大于前车之鉴的心理。

[ 本帖最后由 火彩 于 2008-4-10 15: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5:42 发表
如果你的回贴就是这么一段不就结了,商业上失误人人都是可能的呀。你说得没错啊。

你说人家缺根X,那就是不对的。这是对一个成功商业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老者的侮辱。

别的不说,你现在的存款能够达到他的零头么?你何必把人家说得像是个富家子弟第一次做生意被人坑了一样……
笑,我都说了,这就好比是“一个鸡被同一个嫖客两次霸王嫖后蹲在春楼门外哭诉一样”。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就EA来说,他骗人了,让国内企业更进一步的认识到美国公司的霸权;
就“一个成功商业人士、存款比我多的多的老者”来说,他连续两次在同一个商业对象身上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判断,这点足以列入教科书。

各打五十大板的事儿而已,何必说的跟EA穷凶极恶,国内企业如履薄冰一般?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5:55 发表
我觉得你的用词很不尊重人
这没什么尊重不尊重的,就事儿而不是对人,毕竟我不认识这位“存款比我多的老者”。
我也只是针对上面的报道说出我的观点而已,从我的观点来看,这样的报道把杨京和他与EA的两次合作写的如此“惨绝人寰”,从某个角度来看不就是表达出了在决策方面缺根筋吗。

如果你想把不了解内幕的我所言看做是我对这位“存款比我多的老者”所下的盖棺定论也无所谓......因为那是你的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8-4-10 16:06 发表
呵呵,无所谓。我不想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和你纠缠了。
你喜欢用“缺根筋”、“鸡”来形容别人,那是你的自由。

杨总是一位好人,他值得每一位从事IT行业的人去学习他的优点、他的理念。

此话题就此OVER吧。
噗,纠缠这话过了,不过既然你不想讲了,我也没必要奉陪,但我最后想说的是。
如果沿着你自己这套论的延长线下去就会发现,你之前不是也承认了“螳螂”和“车”吗。

当然,我若学习别人的优点或者理念也没有必要说出来啊......
如电影里那般,学过如来神掌是不会告诉你的。

以上,飘走。

[ 本帖最后由 火彩 于 2008-4-10 16: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4-10 16:22 发表
所以说就算是比较知名的大公司,也不乏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这个该怎么说呢,不仅是游戏行业。
国内公司在面对国外企业,尤其是地位不对等的前提下,受制于人甚至导致更糟糕的结果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一方面是对方的实力、财力、影响力凌驾于国内公司,另一方面还在于国外企业的光芒让一些人失去了戒心。

话说在现在的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便觉得和国外公司谈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带个深色的太阳镜,不要被光芒所吓倒。
能看懂由国外专业律师团撰写繁冗的合同,并在确保合同有效执行力的前提下让自己的企业不受制于人,是良好商业合作的第一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