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无透] 釜山行 就一般般啊 外界过誉了把?

引用:
原帖由 caiyifeng 于 2016-9-13 09:19 发表

这片要是没有专业的营销公司炒,我都不信。
特么跟以前的韩星营销一个路数,短时间几个论坛集中爆发,毫无预热。
乐视年初的《太子妃升职记》也是一个路数,豆瓣短时间集中爆出上百个帖子,每贴都不同的方向吹。然后带上你国药丸,领先20年之类耸人听闻的标语,引战炒大流量。
看着吧,没准过两天门户媒体搞不好就要相约出通稿了。
韩流宣传都已经是体系化的官方炒作模式了,新浪微博热搜第五位,出了名的广告位。韩流推广最爱买的位置,半年下来,宋仲基每次都空降第五,然后直升第一。套路,韩官方砸钱营销,政府行为rio牛逼。潘婷都用上过气棒子组合当代言人了,之前是汤唯的。能让潘婷逼格都不要了,看看韩棒子营销多厉害。
我觉得不是靠营销公司炒作,里面的演员在大陆知名度都不怎么高,也没什么粉丝基础,炒不起来,那些粉丝众多的小鲜肉主演的片子照样被骂成烂片,豆瓣评分一泡污,口碑不是靠水军炒作就行的,还得看多数人的想法

这片子一是高票房产生的新闻效应(截止到9月4日,《釜山行》在韩国影院累计票房为1153万1431人次,已经超越了《辩护人》,成为韩影票房史上排名第13位的电影。港台票房打破韩国电影历史记录),还有就是靠口碑传播,国内网站上都是压倒性好评


TOP

引用:
原帖由 doraamon 于 2016-9-13 15: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7分吧。下面有剧透..........

为什么那些僵尸智商这么低连门都不会开的,最后一幕却这么聪明懂得捉住火车栏杆不让自己掉下去?这都是叫做会使用工具了。不是只会一般跑跑步追追人而已吗?
丧尸没有思考能力,只有走、跑、爬、抓、咬这几种本能反应,抓火车栏杆就是为了爬上去,本能反应而已,而开门这个动作要往什么方向用力是需要思考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lanwzw 于 2016-9-13 17: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5 Premier

讲真,每次看到韩国电影票房记录都觉得挺好笑的,一千多万就是影史最佳多少之类的。你说韩国人少,那不是水平高又好看吗,国外票房应该高啊,也没有。艺术性高所以票房无所谓?那你拿过奥斯卡或者欧洲啥奖没,都没中国电影拿的奖多吧。商业、艺术都不行,到底高在哪里?越少人看逼格越高吗?
我也挺喜欢看某些韩国电影的,也觉得韩国电影跟一般流行韩剧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但是看着有些电影相关公众号大V啥的老是把韩国电影捧成亚洲之光、天上有地下无,总觉得太过分。
1000万人次的票房,平均票价40元人民币,票房销售额就是4亿,很高了,韩国人口只有中国二十几分之一。中国大陆电影票房高是因为人口多,而且票房还有很多水分。

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票房算不错吧,釜山行香港票房超过4000万港币,台湾票房也超过3000万新台币。多数国家的电影市场除了本国片,其他基本都是美国电影垄断,韩国电影这海外成绩已经是不错了。中国电影也就是靠中国人口多,所以光国内票房就可以很高,但海外票房还不如韩国吧。韩国电影就是吃亏在本国人口少而已。得奖就别说了,霸王别姬都是20几年前的电影了,而且得奖的电影类型多数都比较小众,不能代表中国电影业整体水平。现在中国电影整体水平比韩国差了几条街。


TOP

丧尸题材电影通常比较小众,但釜山行从票房和关注度来看已经进入了主流领域,已经说明了其过人之处。釜山行的丧尸题材只是一个外壳,不像欧美同类片以血腥刺激为卖点,电影着重表现人的亲情友情,角色老弱妇孺都齐了,地点在城市里常见的列车上(而不是在荒郊野外或老房子之类远离日常生活环境的地方),整体环境氛围很贴近日常生活,仿佛就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比起欧美那些丧尸题材电影,釜山行的代入感要强得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饼大大 于 2016-9-15 15: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3
僵尸世界大战也有列车场景啊  活死人黎明还都住在超市咧,更日常咧,僵尸肖恩各钟民宅,小巷,欧美僵尸片起码有一半都是日常场景,发生在学校的也不少,亲情友情人性黑色幽默僵尸片什么都能往里塞,欧美早就玩的不要玩了。吹也要讲基本法,不能胡吹是吧
僵尸世界大战有列车场景?我都没印象,就算有也没多少篇幅。僵尸肖恩是搞笑片。欧美丧尸题材就是杀杀杀、到处瞎转悠、拯救世界,着重表现丧尸,影片氛围和日常生活有较大差异。釜山行就是讲一群普通人乘坐列车时遭遇到的事,就是日常生活氛围,大部分篇幅都在列车上,着重表现这些人的遭遇和情感反应,就像我们自己出门会遇到的事一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