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不能保护知识产权的危害

引用:
原帖由 糖滕蛋 于 2007-1-10 14:21 发表
整天说和谐,知道为什么老大要提出和谐2个字吗??
有句话,不患贫而患不均. 社会贫富差距迅速加大,导致了人民群众的满足感越来越低.
和谐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满足感".也就是消除那些不安定因素.

和谐的第一个牺牲品就是"陈良宇"...

这些事件互相间都是有联系的.陈良宇下台,牵涉出的惊天大案是哪一件? 不是收受贿赂,也不是帝国主义糖衣炮弹,而-是社保基金问题.捅出这么一个大案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提升人民的满足感.安抚最贫困的那些人群,他们同时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起源.

说到底,和谐是主题,和谐就是当前的政治方向. 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江泽民把他们养得更肥. 现在胡老板来收拾残局了.望着底下一大帮红着眼掉着口水磨着刀的"摩托党,","砍手党"们,他不得不杀猴给鸡看,先解决社会的稳定问题.

大家也可以根据"和谐"这个主题,
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该买房的现在可以买房,
该买基金的绝对可以买.
因为和谐社会下,大盘绝对会是稳定上扬的,房市也绝不会崩盘.
说到底,这些才是我们可以关心,值得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猛男乙 于 2007-1-10 14:38 编辑 ]


TOP

LS的一直在说大国的崛起.
其实,大家想想,在CCTV播放的这部片子,究竟是样什么东西呢?
我的看法是,大国的崛起这部片子,这其实是部高明的洗脑片.
对于这片子,咱们看看就可以了,真要吸收这其中的一些东西,我看就没必要了.



TOP

下午没事,随便谈谈大国的崛起这片子吧.

大国的崛起极事铺张地刻画美国在两任罗斯福总统的国家干预政策下的经济发展。
  
  但是,回首美国经济发展史,你会发现。西奥多·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其目的只是纠正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欺诈交易和垄断行为,而并没有国家直接参与市场的行为。
  
  可以说,西奥多·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只是在净化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以维护自由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良性成果。在这里,政策是美国经济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结果,而非像《大国崛起》中所说的那样——“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因”。
  
  当然,在西奥多·罗斯福的任期内,美国经济确实曾经有过增长。但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说过的自由竞争的延续,另一方面是灭绝印第安人的“西进运动”。
  
  西奥多·罗斯福的名言:“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是“西进运动”为美国带来了土地、矿藏、石油、粮食、畜牧等诸多有利因素,从而促成了其任内的美国经济的增长。
  
  至于《大国崛起》中所说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我们与其把它上纲上线地说成是“推动经济发展”,倒不如说那是西奥多·罗斯福在解决社会问题。
  
  解决了社会问题,一定会对经济有所帮助。就像抓到了杀人犯,稳定了人心,同样会对经济有所帮助一样。但毕竟,那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再说福兰克林·罗斯福。
  
  《大国崛起》引用凯恩斯的理论,以此来作为福兰克林·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的理论依据。
  
  但是,《大国崛起》刻意地回避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福兰克林·罗斯福恰逢其时地遇到了二战,那么他的凯恩斯理论下的新政是否还会有那么大的功效。而这个问题,正好又是解读美国经济崛起的关键。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二战之前,福兰克林·罗斯福虽然同样大力推进他的“新政”,但不幸的是,他的“新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业问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美国的基础建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美国人极度绝望的恐慌,但是,没有经济发展。
  
  应该说,是二战挽救了福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今天,任何一个关心经济发展的人都会知道,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来自市场方面的需求。而二战,就是为美国带来幸运的市场需求。
  
  二战期间,福兰克林·罗斯福治下的美国政府积极帮助本国企业寻找来自欧洲的军火购买者。无数个美国企业凭借着二战这个天赐良机而得到了超速发展,其中就包括战前本已步履维艰的福特汽车、通用……。二战,让它们起死回生。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有多个国家步美国的后尘,希望通过大力实施国家干预政策而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但事实上,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取得短暂发展之后,便陷入了更大的经济困境。
  
  为什么?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没有取得美国一样的成功?
  
  如果没有二战,福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是否还会有那么大的功效?
  
  这是困扰很多经济学者的难题,也是寻求国家经济崛起之路的关键。但可惜,《大国崛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甚至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这,又是为什么?
  
  二
  
  答案就藏在《大国崛起》的其他故事里。
  
  法国为什么崛起?《大国崛起》认为是“拿破仑的天才”。德国为什么崛起?《大国崛起》的回答是“统一”。日本为什么崛起?《大国崛起》的答案是“维新”……
  
  抽丝剥茧,我们感觉到,《大国崛起》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实现崛起,就必须通过国家干预,让国家直接来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
  
  这真是一个危险的声音。
  
  因为我们知道,法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其根本原因是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运动。早在11世纪,意大利便出现了波伦亚大学,并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发祥地。随后,卢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提出了“改革教育”、“三权分立”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而拿破仑,恰好就是卢梭“改革教育”运动的受惠者。
  
  可以说,在原本等级观念极强的法国封建社会中,如果没有卢梭思想影响下的改革运动,那么拿破仑终其一生也可能只是一个农夫。
  
  相同的状况还出现在德国和日本。
  
  德国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但这种干预更多地体现在打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壁垒方面,以及发展教育方面。
  
  日本有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但其国家干预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本国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如教育、企业间的自由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
  
  可《大国崛起》呢?
  
  却轻描淡写地把这些公认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原因全都给回避掉了,只笼统地留下一句似是而非的“国家干预”。
  
  《大国崛起》还把苏联案例放在了与英、美、法、德、日等国等同的位置。但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概念的内涵方面,还是在概念的外延方面,苏联计划经济式的“国家干预”与其他国家完善市场环境式的“国家干预”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大国崛起》的策划者们为什么要把逻辑上完全不同的两种案例放在一起讨论呢?
  
  他们是不是想通过概念上的混淆而为行政力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招魂呢?
  岁末,有外电称,《大国崛起》受到了相当数量的来自行政方面的欢迎。
  
  新华社也报道,某行政部门宣布,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国有企业将全面控制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同时在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谋求主导地位。
  
  有关方面的政策,与《大国崛起》的舆论造势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否暗示着,在即将来临的2007年里,我国的民营经济将会遇到更大力度的宏观调控?
  
  所以我把《大国崛起》在央视上的热播看成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果,有关方面真的按照《大国崛起》所鼓吹的那种逻辑混乱的“国家干预”道路来发展经济。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断言的是,在这崛起的过程中,热闹很可能是某些人的,而我们的民营经济,则只会落得一个陪太子读书的尴尬下场。


TOP

引用:
原帖由 林中骑士 于 2007-1-10 16:28 发表
猛男一分钟码这么多字?这篇强的!
这篇早先码过的,发在mapren过.
正谈到就拿出来.

TOP

呵呵,LS的也和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10 19:27 发表


推翻制度容易,不过是自废武功而已,问题是废完武功之后就能不废吹灰之力炼成新武功了吗?
中国近百年来推翻了多少制度?最后还不是原地打转。
有句话: 不破不立.
中国之所以不立,是因为当初破得太晚,别人比咱破得早.
破得太晚的原因,是因为从前太过强大.

TOP

古今中外,我还没有听说过不以国家利益为主的国家领袖.

而这个"国家利益",说到底,就是拥有最多土地和资产的那个集团的利益. 他们就代表了国家.
在我们国家,这个集团很简单:就是共产党.

TOP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11 12:50 发表


你的观点过于狭隘、偏激,国家利益并不等同于某个集团的利益,当然,任何一个集团都千方百计想将本集团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但是,请注意,国家利益是超越个别集团利益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奋斗的目标。
你很有理想:D
我们的奋斗也都是为了自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林中骑士 于 2007-1-11 13:13 发表


NO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还是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保持先进性教育推广到群众中来!
再戴上三块表,就和谐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11 13:33 发表
事实上,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当年邓小平提出的“不管黑猫白猫,能装老鼠就是好猫”已经被扭曲为“利字当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诚然,国家利益已经被某些利益集团利用并扭曲了其原意,但并不等于国 ...
OK,说说实质的吧,那你认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11 15:27 发表


我们不认为国家利益应当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只是要求个人利益不应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思维颇为混乱:D

TOP

 2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