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知名分析师表示FF7重生表现不佳,销量或仅为第一部的一半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6 00:22 发表


FF7RB销量不如RE,大部分问题是SE的销售策略造成的,这和游戏本身素质其实没多大关系。

但就算这样,RE+RB销量过千万也只是时间问题。砍细节缩规模做成一部出,销量也未必会好。
路過說幾句

對於給SE貫徹錯誤營銷模式以至於無法在日本市場生存的結局洗地的行為,不作過多評判,畢竟「食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作為一種自我勉勵也未嘗不可。

但因為分章賣銷量不濟就用「RE+RB銷量過千萬也只是時間問題」的說法來安慰自己,這就有點太過於自欺欺人了。

個人想法,企業賣遊戲,應該不僅是追求一個「總量千萬」的結局就可以吧?怎麽說,也要考慮到你的投入和產出是否名副其實,對嗎?

如果僅僅分章賣就可以用總量去抹除你實際上是投入了數個項目的成本,那在遊戲圈裏做生意還真是簡單。那是不是能說從空之軌跡到黎之軌跡這所有的產品都是講述一個世界觀下的故事,它們的銷量就可以按照一個遊戲來累積?成本也可按開發一個遊戲的標準來計算?那Falcom至於到現在也只是一個小中企業?

這種挽尊方式,表現真的不很聰明。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11:00 发表


你是不是想说,SE给PS5出3A大作,就是错误的方向?
我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您把RE和RB算在一起去套出一個「合計千萬」的結果,這種挽尊方法不很高明。
因為都知道它們名為分章,實際是兩個開發項目,成本不會因為是一個作品的分章而只需要投入一份就夠。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11:00 发表


你是不是想说,SE给PS5出3A大作,就是错误的方向?
至於SE現在走的道路是不是錯誤的方向,這點完全可以通過它的財報總結來確定。
換個表達方法就是「以成果論成敗」,這是最簡單的評判方法。一個前景,無論你怎麽描繪的天花亂墜,實踐下來卻達不到目標,甚至損增益減,也不會有人相信它是對的,正確的,成功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14:28 发表


所以你的意思是,以成果论成败,FF7RE路子是对的,FF7RB路子是错的?
這就是個人理解的問題了。據我所知FF7RE即便是在它推出的時候,對比SE以往同等級開發項目也算不上多「成功」,結合它的銷量與它的本體的開發成本計算,最多是個不過不失的結果。

這還不算上開發途中又推翻重做,前面浪費的那些經費與資源投入的情況。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er 于 2024-4-17 14: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财报出了吗?
只是說以結果論成敗這個道理,不是具體指哪一次財報。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14:39 发表


所以你觉得FF7RE和RB根本不该出,应该去做成本更低的游戏?
具體的方法怎樣是正確的,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是沒有立場去定論的。

如果作為旁觀者的我們能夠提供一個穩賺不賠的經營思路,那應該是我們去賺錢,SE在一旁碎碎念。

我只不過是提醒一句,SE在以往的經營活動中所行走的道路,並不都是像現在這樣尷尬,許多方法當年行之有效,現在使用也不見得落伍,卻被SE寧可虧錢也要束之高閣,其中所體現出的問題,並非是完全投射於經營思路中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14:53 发表
企业确实是一直以结果论成败的,SE也是如此。

他们从高清复刻到4399,到2A,到3A,一直都在想复制成功的路径,但事实上2B成功后他们搞了一堆低成本的游戏想撞大运,但事实是把自己的口碑拉低了不少。

所以低成 ...
低成本並不是罪,高成本也不是。

是不是低成本作品對於SE這種規模的企業而言無關痛癢,以前SE同樣有很多低成本的作品,如不思議迷宮、尾巴團、富豪街等,但市場反饋也很理想,並非賣不出的前景。

SE現在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它想開發低成本還是高成本,而是它完全放棄了「自主自決」的經營頭腦,在平臺的單與全問題上完全顛倒,也就是之前我曾經提到的「完美避開所有正確答案」。

關鍵還在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如何提供,它是很清楚的,因為以前的它正是在這些問題上選擇了正確的答案才讓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而SE現在的悲劇在於,它明明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麽,但卻不能去選,只能強迫自己必須選擇那個錯誤的。

就譬如登陸平臺選擇,實際上它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如果面對的是一個銷量過億,分布均衡,即便不登陸其它平臺也不會影響到它市場前景的平臺,就選擇獨占,無論這個作品是3A作品還是低成本作品都是如此,或者說,越是3A作品,越應該獨占在這樣的平臺上,控製成本,減低內耗,提高銷量的利潤率;反之,如果面對的是一個銷量尚不讓人滿意,分布畸形,如果不登陸其它平臺就會喪失相當數量用戶和市場的平臺,就要選擇全平臺,雖增加的跨版本的成本,但以此換取更廣闊的的市場。

而現在的SE卻完全背道而馳,在不需要擴大市場的平臺上增加許多成本一定要全平臺,而在急切需要擴大市場的平臺上,卻固執的一定要獨占平臺,結果就是前者投入了更多的錢和資源卻沒有換來更多的市場,反而造成分流;後者則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平臺的用戶與自己花了巨大心血和資源開發出的遊戲失之交臂,流失大量潛在用戶和市場。

總像SE現在這麽做,能撐到此時真的很不容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量产QUBELEY 于 2024-4-17 15: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我不觉得se在平台选择有什么问题
最强ip最强作品,才有独占的资格。ff正统系列,初始登录平台,除了ff15,都是独占
那么ff15做好了吗?恰好是ff15把ff这个ip祸害到了现在
其他二 ...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當然可以不覺得這有問題或者覺得這有問題,因為我們不論持有何種立場和觀點,畢竟都是旁觀者,無論SE前景如何,我們都不必承擔任何責任。

但對於前個季度滿篇財報評論都在大口訴苦水「收益減少」,「日本市場通行不暢」,要「下大力氣繼續拓展海外市場」的SE來說,可能感受就不一樣了。

這裏我個人也僅是表達一方私見,真正拿主意的還是SE自己。但我始終認為,若SE仍執著現在的單全平臺觀,再怎麽下力氣去拓展海外市場,成效也不會太顯著。

TOP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4-4-17 15: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之前那个se黑女人游戏跨pc,情况有区别吗
其實對SE這樣的企業來說,跨PC平臺和不跨的區別並不很大,就算是當時SQUARE與SIE如影隨形的PS時期,FF7、FF8也都在主機平臺版本推出約一年後登陸過PC平臺,說到跨也早跨了。

只是這種跨平臺對於遊戲製作企業來說,象征意義多於盈利意義,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因為PC遊戲的收益對比同期主機遊戲還是比較低的,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7 21:00 发表


你的观点很笼统,具体一点,FF7RB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你提到的正确答案?

PS5是当前每月销量最高的主机,FF7的基本用户盘也是在PS平台,无非也就再跨个PC,SIE也就只签了3个月的独占协议,还能怎么样呢?
哪裏,是我看不太明白你現在的想法才對。

按你的想法,SE選擇一個主機獨占,根據的不是這個主機的總銷量,而是這個主機的「階段性銷量」,以及在日本只有500萬總銷量,相信登陸其上收獲的五六十萬用戶便是當前日本FF7的「基本盤」。

按照前一個想法,個人完全無法理解re為什麽要出在PS4上,而不是在當時階段性銷量完全碾壓它的NS上;而根據後一個想法,個人也完全不能讀懂,你還要抱怨日本市場什麽,這不是「基本盤」都在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er 于 2024-4-18 04: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财报都没出,现在很多人意思就是销量大爆死了,se策略不对,皇帝不急太监急。出了财报或者靠谱的销量在讨论不迟。
憂心這一項倒是沒什麽必要,雖然RB銷售的財報未出,但可以從之前的情況做參考,即便是比RB銷售情況好得多的RE,也沒有讓SE的經營狀況好上一些。況且又是轉移新平臺,RB的成本更高。

TOP

引用:
原帖由 ahzhuo 于 2024-4-17 20: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altus有啥新作同步PC了,真5无印不也是搞限时独占。最近几个冷饭加二线,索尼不愿意掏钱再正常不过了,等到P6能全平台再说吧。恶魂重置难道不是真独占?还有PC玩家念念不忘的血源到 ...
JR並不算式微,如真女神V世界銷量很輕松突破百萬,這是以往女神轉生系列從未達到過的成績,還是獨占平臺。異域神劍系列基本是200萬左右的成績,雖然相對於同期的話題作品不算多,但對比這一系列之前的saga、gears,即便是成績最好的異域神兵[119萬]也已被銷量最差的異域神劍3[186萬]超過了。

SE現在的狀況,並非是JR這一遊戲類型的式微,而是其主拼平臺PS4、PS5在日本的「式微」造成的。更可悲的是,SE對此很清楚,但不敢去改變。因為SIE對其股權影響雖不復存在,但無論是SE管理層還是開發組,都被SIE從上到下安插了「隱形決策人」,很多開發組並不顧及SE的企業決策,都是小團體運作,如果決策層要求他們改變開發方向,哪怕僅是研究可能性,都會受到開發組以移籍跳槽相威脅的結果。現在SE中還算聽話的可能只有淺野組和千葉組,且均是原ENIX派系的,屬於內卷失敗的一方,在開發資源,經費獲得等方面差得太遠。

TOP

引用:
原帖由 泡泡嘴 于 2024-4-18 10:32 发表


当年ff7轰动游戏圈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扎实的游戏素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ff7是首部3d化的大型rpg游戏,他给玩家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ff7这一品牌形象和playstation深度绑定在一起,培养了一 ...
當初是在PS上培養的客戶群體,並不代表這些群體在至今接近30年的事件中會永遠延續和繼承。市場流向是不確定的,任何時候,都不能以幾十年前的市場去完全對照今日市場,動物森友會在21世紀初期只是一個二線小品,但今日則發展為僅次於馬力歐卡丁車的神級IP,過去的市場環境,只能作為今日的參考,而不可照搬。

其實,新品FF7登陸NS這種可能,不僅有,而且SE是做過現實推演的,此前的FF7CC重製,就可以看作是SE為FF作品登陸最暢銷平臺的一次「兵推」,在CC重製中,SE幾乎是把它所有的公宣資源全部投入到對PS4\5的兩個版本的宣傳上,但這樣做的結果僅是讓4、5版本在首周銷量勝過NS版,但在次周及更後周的銷量統計中,就變成了NS版「奮起直追」而4、5兩版很快跌出TOP.20的情況,原因就在於NS有著極為雄厚的邊緣用戶,能夠在銷售持久力上完勝4、5平臺,最後的結果如只以實體版論,NS一個版本相當於4、5兩版加在一起的銷量。這種銷售狀況,與一些人認為的ff的主要用戶在PS平臺上的印象,怕是完全相悖的。

只不過這種「兵推」的結局,也像極了80年前日本為中途島海戰做的兵推————不是接受兵推的結果,調整戰術,而是去向裁判抗議。
規律這種存在,是不可能像裁判一樣屈從於某些人的主觀意願的,當年日海抗議兵推結果,此後的中途島海戰便受到了戰爭規律的懲戒;現在SE用「忠誠」去抗議市場的規律,又會有什麽不同的結局嗎?個人對此不持有樂觀看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8 11:14 发表


NS就是个玩4399的平台,我并不是在说4399不好,有些4399也挺好玩的,娱乐性不比3A大作差。但NS哪来的能力移植FF7RE或者RB?主流3A有几个上NS的?又有几个第三方能玩转NS?FF正作的用户群基本面在哪个平台?

这 ...
對您的回答,請上翻兩樓,見183樓。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4-4-18 12:04 发表


回避问题也没用,事实上新游戏NS独不占的情况是最常见的,你是不是要对全世界厂商做策略指导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這是不是一個討論FF7重生市場表現不佳,銷量比前作少,SE在日本市場處境艱難的話題?

您強調SE「敢於」「獨不占」NS時無論祭出怎樣驕傲的面色這都與這一話題並無關聯,也不會因此而傷害到我的觀點和NS主機目前的市場前景。因為並不是「我」,或者NS這臺主機在因為缺乏市場,特別是日本市場的普遍認可與銷量反饋而陷入困境,也不是「我」或者NS這臺主機在前次的財報通風會上面對股東的利潤下降的質詢怒火尷尬地表示「將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盡量減少對日本市場的依賴」。

更簡單的說,現在賺不到日本市場錢而處境艱難的那方,既不是「我」,也不是NS的主人Nintendo。而這個話題,也只是在討論SE應該怎樣補救,改變目前它在日本市場中尷尬的地位。

您如此驕傲地宣稱這種獨不占,是想表現什麽樣的情緒給誰看呢?現在並不是NS這臺主機因為沒有FF這個系列作品就不會成功,尤其是不會在日本成功的形勢吧?

中國人常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一時彼一時」,代表時運流轉。但現在,你是否首先應明白在此時此刻的話題中,誰是河東誰為河西?是誰更需要誰的問題了嗎?

你要是替SE說自己意誌堅如磐石,決定即不悔,永不回頭,既然不能在日本市場營利,就幹脆徹底搬去歐美,也不失一種骨氣。可現在的SE並沒有體現出這樣的不怕亦不悔的決心,反而是對目前的處境表現的非常不甘,更沒有徹底與日本市場切割的勇氣,只能拼命地在邊角上下工夫。那您驕傲地強調SE獨不占NS,是想表達一種怎樣的訴求呢?

TOP

 42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