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讨论)关于世嘉土星成本控制的疑问,以及一些假设性提问。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土星本身没什么问题,硬件设计上也是一贯水准。如果还是世嘉和任天堂的竞争,土星应该会成功且会压N64一头。

SONY的入局只能说是个意外,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和家电巨头比设计,比集成度,比成本控制,怎么可能呢。世嘉就输在土星售价过高上,否则还是有一拼的。

就连微软在历代XBOX设计上,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也比不上PS,何况世嘉。按照摩尔定律,芯片成本降价不假,但是竞品也会降价,集成度成本比你会更低。

本帖最后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1: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2:01 发表
1996年秋N64姗姗来迟,到1997年秋的北美市场就只剩下任索两家在打了,你的假设只在土星直接占了PS生态位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然而世嘉从来就没表现出索尼那种运作能力,渠道上也没那先天优势
我是假设索尼没入局,土星凭借唯一的次世代光碟主机,面对N64卡带机还是有优势的,对欧美那一票开发商更是有吸引力

土星设计没问题,只不过PS1太强了。94年前连3DFX都没诞生,没有任何通用方案,3D图形技术上到图形工作站,下到街机主机商,都在各自摸索。以当时业界的技术力,PS1的成本,3D性能,综合看几乎是完美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23-8-29 12:34 发表
PS不强,只是正常思路设计的成本相对平衡的主机,产能也能保证,94年12月发售,出来半年到95年五月底就一百万了(同年还达成了二百万)

各方面看,土星怎么可能没问题

N64也是昏招一堆,继续用卡带是最大的问题,3D明明是最强的,结果贴图跟不上
说的就是PS1性能和成本综合考量最佳,当年索尼有CD ROM专利,又自研音频芯片,又是家电大厂,用的硬件上同时代根本找不出来能打的。

土星是有问题,看和谁比,如果只和N64比,硬件上也不见得差多少,CD ROM对比卡带优势还是挺大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1:04 发表
理性讨论,如果只有情绪输出,请勿回贴。

世嘉土星杂志,第一期,采访提问当时研究开发部副部长浜田和彦,对主机开发的困惑。
浜田:与其说是困惑,作为一个工程师,既然要做,就有一种想把当时的SYSTME32和MODEL1更为便宜的搬到家里。
设计思想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主要是成本方面。该如何控制它。
如果是街机,价格方面是不太在乎的,制作方面比较自由。ROM和RAM可以随便加,可以为所欲为。
而家用主机是有价格限制的,在限制的范围内,哪些部分可以通用这一块,下了很多功夫。
只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堆料来制作。
提问:和成本方面的战斗怎么样了?
浜田:我是做了点计算,很悲催(笑)。结果上,和其它主机相比较,软件开发会说希望加上这个或那个(功能?)。
而且,街机的技术一直在发展。受此影响,硬件开发时,会想这价格上涨了该怎么办呢之类的,可进行了多次的商讨后,都是我这儿妥协了,把(功能?)包括了进来。
所以就有点贵啦(笑)。本来是要在30000日元以下出的。
但在仕样变更前,改为了50000日元以下,虽然之后硬件规格一直往上走,价格还是保持了下来。
因为是分散处理设计,有些不能能用的部分也花费了各种心思。与街机设计相比缺少了部分的自由度,这部分必须靠智慧来补齐。
所以说这是工作人员全体的努力结晶。

……………………………………………………………………………………………………
以下是提问铃木裕。
提问世嘉土星的双CPU,所谓的分散处理设计是?
铃木:是我强烈要求双CPU的。当然,如果是双CPU,对于程序员来说,需要相当的技术力量,但考虑到在3D才是主流的时代,我认为双CPU更好。
3D这个东西,处理起来负担是非常大的。所以世嘉土星搭载了两片SH2。但是,如果不需要3D的情况下,1CPU也是够用的,SH2有足够的性能。
这主要是为了对应将来的(发展)。

………………………………………………………………………………………………………

我这儿的疑问是,发售初期,土星是亏本销售还是平价销售。
土星退市前,强行降价10000日元进行销售,每台亏本10000日元,导致的特别损失好像是443亿日元。
这里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按电脑的思路,根据摩尔定率,CPU内存等芯片应该是1年减半,94年发售的机器,98年成本不说归零,基本不值钱才对。
根本原因是否用的非泛用型芯片导致采购价格一直下不来?

我曾设想是,为什么用INTEL的CPU,3DFX的显示芯片,就是这东西采购价格是一年砍 ...
1,杠神说的对,大批量采购就接近泛用型,土星成本高昂和这个没什么关系。

比如MD神u,68000,当时一块68000 CPU在东京秋叶原电子市场上的售价高达21000日元,佐藤秀树承诺一次性购入30万块,希望单块售价降低到2100日元。一般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更不可思议的是,摩托罗拉居然同意了。

2.土星成本居高不下,除了两个CPU以外,主要是主机设计水平问题,电路复杂导致集成度优化困难,成本下降幅度比不上PS

3.以电脑思路设计主机在90初行不通,消费级CPU GPU都是初级阶段,标准繁多,尤其是3D还是摸索阶段。土星设计阶段还没有3DFX这个公司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1:52 发表
双CPU和超频,放到现在来想都是不可思议的昏招,但土星VF1、2移植度都不算低吧
世嘉街机基版是不是有双CPU设计?我记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如果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铃木裕玩命给土星双SH4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6:16 发表
那只说假如,只是假如。
不用管硬件出现时间。
SS只用单CPU(不用SH2,改MC68040之类性能强一些的。),内存,VDP1和2改为VDP1+VOODOO,初代VOODOO只支持3D,加声音芯片。
其它芯片都砍掉。
这成本能不亏钱么。
集成难度应该小了。

V810、V60、V70、MC68040、MC68030、i960、i860、R3000、ARM60、i486、80386、SPARC、PARISC(当是的SS的CPU候选名单)
时间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时代红利和风口说的就是关键性的时间点。

DC就符合你的假设,用了性价比很高的方案,CPU SH4,CPU POWER VR。土星不行,那个时代就没有现成的简介方案。自研,世嘉又没有那个技术力。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