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30 15:21 发表 前两天我跟别人说过这事 就索尼和微软而言,2005年开始的主机软硬比还是别太当回事,因为把非全价下载游戏都算进去了 但是Wii和WiiU可能是利外,因为这两个平台的技术和政策问题,Wiiware销量很低,只有VC还算有点市场 所以Wii和WiiU的软硬比水分,可能比索尼和微软低一些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我不确定Wii Sports这种捆绑游戏算不算软件总销量里,这个也算水分 微软索尼也捆绑游戏,但捆绑比例没有Wii高 到了本世代,销量有多少全价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3A数字版全平台普及了,你花15美元买个打折的3A,和买个全价的独立游戏,在销售额上是一回事 在PS3和X360世代,3A的数字版可没那么普及 举例而言,2010年的Halo Reach还是在实体版发售几个月后才推出数字版,就这样在当时都算快的了 一直到PS3和X360末期才实现3A数字版同步 所以Switch的4399比例肯定比PS4和X1高,但其他两家也有大量3A打折销量,从销售额构成的角度来说,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WiiU软件销量不高,但是考虑到装机量最低,所以软硬比还不错 差不多就是一小佐核心用户把能买的游戏都买了 3DS的软硬比才是真的有问题,而且没有GBA那种因故早衰的借口,大概要归结于手游的冲击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30 15:38 发表 3DS还有个问题就是屏幕分辨率确实不行,其他平台的独立游戏难以快速移植 欧美大厂又集体跑到手机上,结果欧美第三方力作就等于几乎没有了 相比较之下PSV虽然很惨,但是一直有独立游戏的支持,到了后期还让小公司赚了一些钱 看到Switch的某个独立游戏销量经常比其他平台高,我是一点都不惊讶的,因为PSV后期就已经出现类似的例子了 至于任天堂有没有分析过这件事,我就不确定了 可以确定的是,Switch在政策方面比过去友好得多,向索尼看齐 索尼在20122014年的一波政策改革瓦解了微软的独立游戏攻势,现在任天堂也跟上了,政策优惠最少的反而是起步最早的微软,成了龟兔赛跑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30 16:49 发表 PSV的软硬比我没搜到,但是维基百科有写这么一句“Despite the smaller userbase, the platform continues to be viable for game release into 2017 due to the high attach rate of software sold per hardware user.” 你要说比3DS更低我完全相信,但重点不在这里,3DS任天堂第一方把该出的都出了 而PSV连索尼自己的第一方都不怎么待见,第三方作品更是少,索尼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筹备PS4首发上 也就是说,PSV完全可以更更更惨的,最后这个结果还算不上最惨 日本市场是怎么回事都知道,有地区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所以PSV能捞到日厂的跨平台,而欧美PSV在首发之后几乎就是一直靠独立游戏撑着了 欧美大型第三方在GBA和NDS上有赚,但3DS上,欧美发行商的游戏,过百万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的人可能已经忘了,过去欧美大厂对于掌机也是有热情的 最典型的就是UBI,他们给GBA做的很多跨平台游戏都相当好,堪称跨性能移植gameplay的典范 比如分裂细胞,GBA的性能显然没法跟PS2或者XBOX相比,但是他把画面从TPS改成传统2D横版卷轴以后,该有的元素居然还都有,玩起来像模像样 忍者神龟的GBA版更是最好的版本,一个传统的2D清版,秒了其他平台的破烂3D EA也有些不错的作品,比如荣誉勋章从FPS变成了类似魂斗罗和战场之狼的2D STG 这其实就是我喜欢GBA的根本原因,它逼迫21世纪的公司去思考如果这时候再做一个SFC游戏是什么样 其实这早就不是SFC那个时代了,他们还要出PS2游戏,在这种环境下,能掏出一个什么样的2D游戏,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很有意思的 而不像后来3D化的掌机,往往是主机游戏的简单劣化版,手游更是各种残废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1-30 19:13 发表 现在NS也算有点这个苗头的,NS现在很棒的一点在于它的特性非常丰富和多元,是亲子机、是健身机、是聚会机、是掌机、是主机,NDS和Wii那样的蓝海风暴短期内很难复制,而NS的异质特性深度不及但应用范围更广。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2-4 11:54 发表 我是觉得NS该发力一下青壮年玩家市场了,本来MP4不延期就可以成为带动者,想想N64那时的恐龙猎人、黄金眼、完美黑暗,FPS在任天堂平台上还是有底蕴的。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2-4 11:41 发表 我没记错的话人体堂负责独立游戏的人已经离职了,那时候Sony负责独立游戏的人也是在顶峰左右离职的。独立游戏对主机商来说始终只是垫场用的,本质问题是主机商赚不到什么钱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2-4 12:22 发表 这里的底蕴更多指的是文化和传统的意思,就是说FPS这个类型也曾经在任天堂的平台风靡过,任天堂可以考虑将这个景象在NS上重现。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2-4 13:10 发表 别忘了NS的便携特性,按你的说法从机能角度没有任何游戏在NS上的体验会比其它平台好(除了4399),但NS的特性就是能让各种类型游戏玩起来更方便舒适,国外大龄玩家难道只想随时玩马里奥而不想随时玩FPS吗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2-4 13:35 发表 我并没说要特别作为重点发展,而是NS需要各种类型的游戏,也适合各种类型的游戏。你认为NS机能不适合第一人称游戏,那和NS机能一个水平的X360怎么诞生了那么多优秀的第一人称游戏?按这个想法NS一定也不适合开放沙箱游戏了,但狂吹照样卖的好的不行。真按你这个思路MP系列出了也是白出(因为你已经把NS定性为不适合这类游戏了),但如果MP4最终素质炸裂并取得不俗的销量,那就说明不是这个类型在NS上没有市场。 另外不是要去做和另两家一摸一样的东西,也不是裂化移植一下,而是要通过MP4这样的第一方软件让第三方看到———为NS量身打造的用心FPS是能卖的好的。这样才能激励第三方为NS出更多此类游戏。
原帖由 @u571 于 2019-2-4 13:59 发表 话不是这么说,狂吹卖的好不是NS的功劳而是老任独占的功劳,如果同时有PS4/X1版本,NS肯定不是卖的最好 任天堂主机现在消费群已经演变成为超轻度玩家+任天堂独占游戏玩家组合群,这样的消费层根本不可能成为3A第三方消费主力
原帖由 @yfl2 于 2019-2-4 16:34 发表 不是一个级别的,销量就差很多 3d化后更是如此 更何况,MP受好评的是关卡和解谜,看你整天fps我也是喷了 接下去是不是希望动物森林带动即时战略了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924 16:36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yfl2 于 2019-2-4 17:07 发表 制作规模上前面也说了,历史上同期的塞尔达和银河战士都是一个级别的制作水准 到底是规模还是水准,你是故意忘记基本概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