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访问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29 发表 从你绞尽脑汁能想出的那几个诸如送红包之类的贿赂方法来看,我认为我对你能坏到什么程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买通要符合利益,尤其是要进行博弈,而用你想象的那种“腐败”的方法,我估计连审计署都不用费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31 发表 要买通,肯定不止买通负责人就行,因为这些机构都是跟各个零售商挂着关系的,你以为只要买通几个头就行了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37 发表 但这些机构负责的是各个零售部门的上报数据,要打点,肯定不止是几个头那么简单。零售部门的数据统计造假,最终是零售部门自己遇害(因为各个零售网点要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去参考,预计今后怎样的软件怎样的作品更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39 发表 不可能,因为这牵扯到零售店以这些销量为参考去如何选择进货和进多少货的问题,你造假倒是不要紧,人家零售店根据你的数据进货了大批卖不出去的东西砸手里你负责给人家包赔损失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42 发表 但这决定着人家日后的进货选择和进货数量啊。 你多报了WIIU的数量,最后人家多进货了WIIU卖不出去人家找你要损失你咋办?潜规则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47 发表 人家不靠这些数字做日后进货的参考,靠什么?难道靠厂商自己公布的数据? 这是人家自己的统计机构,人家不信它难道信各大厂商自己?压了货你是打算去找谁负责? 你的意思还必须做两套数据,一套对外一套对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49 发表 你的意思做两套数据,是么? 你给的那点儿贿赂够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52 发表 我说了,就你能想出的那种贿赂办法,真的不行。 两套数据近乎于0?谁告诉你的?你以为对外数据可以随便扩编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2:56 发表 一看就是善良的孩子,没在这方面接触过阴暗。 这个,我只能告诉你,没那么简单。 看过一个电视剧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吧?杨立青那么精明一人,要做一套假的战略战术意图糊弄敌人,也是熬了几天几宿。你以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00 发表 所以说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啊,你能想出来的最坏的招,在真正的坏人眼中都是属于不上趟的。 就好比说老百姓想象皇帝和太监怎么给清官按罪名,都是诸如“偷瓜”“糟蹋粮食”“弄脏水”之类的事儿,他们淳朴的心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03 发表 但上市公司造假这种“困难”的事儿屡屡被挖出,而你所谓的买通民间机构这种“容易”的事儿却没听说有爆出过啥真相丑闻之类。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04 发表 但为什么屡屡都是上市公司造假被爆出来啊?按你说法这种更容易买通的民间机构应该更容易被内部曝光才对啊,因为你是做这种统计工作给下面的零售店作参考的,动辄一两万零售店你说的好哪个你没打点到人家就给你揭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07 发表 这种民间机构是容易买通,但也同样容易东窗事发你明白不? 而且零售店还不像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部门,是有一个企业文化做支撑的,零售店就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要个个打点的难度远远超出一个公司对属下部门的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09 发表 就这么几个统计机构,要出事儿还不是眼皮底下的事儿? 不值一提?你可以随便找几个不值一提的事例出来我们再往下说,譬如MC、NPD、GFK、哪个曾经有过类似被爆出造假之类的事情,传闻都可以,有出处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8-5-4 23:17 发表 当然了,如果算上暴露的难度。 因为造假的难度并不仅仅体现在你买通这一件事的难度上。不是你买通就完事OK的,你得去想怎么隐蔽。 这不是搞皮角,你找到漏洞就OK了,这是实施犯罪,你看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