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IGN:主机销量对比图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9-4-17 21: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PS2销量越来越高了?以前好像比NDS多一点啊。
2013年的数据是155M,为什么现在又多了4M我也不知道
如果说停产后卖掉了4M库存我相信,但是都2013年了还有那么多库存?


TOP

引用:
原帖由 Rudyfang 于 2019-4-17 21:46 发表
再也没有主机会拥有像PS2庞大而又丰富的游戏阵容了
游戏开发周期变长,没办法,PS2就是最后一台大作能那么连发中间无贤者时间的主机,后面再无可能了
只有2000年憋了一年前戏,然后连发到死
欠游戏债我也是PS2时期欠的最多,多到现在都不可能打完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7 21: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udyfang 于 2019-4-17 23:20 发表
貌似Master System在欧洲比较受欢迎压过了NES,我在油管上看到UK网友说Master System在那里超火爆
平手,但是销量上二者欧版都很低,远不如美日,那就是个没被真正开发的市场
世嘉当年在欧洲算比较成功了,但我也最多只能说在英国成功而已
欧洲游戏市场早期特别乱,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堆乱七八糟的电脑持续着乱战,比如AMIGA、C64、MSX,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类似FC登场前日本的战国时期,这么理解就差不多了
真正一统江湖把欧洲带入主机时代的,就是索尼PS1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00:25 编辑 ]


TOP

360软件销量比PS3高一小截,PS3装机量比360高一小小截,Wii的装机量最高软硬比最低
这一代的绝对胜负是分不出来的

PSP首发时的硬件历史意义可以媲美PS1,秒杀当时所有的移动设备,销量也媲美GBA,就这样都没把NDS拉下马

所以我说PSV一公布我就没看好,PSP那样的硬件都没击败NDS,PSV要击败3DS更不可能了
然后索尼自己也不出力,那就不是击败谁的问题了,是连独善其身都成问题了

当然掌机这块比较乱,GBA之后所有掌机都受到了手机的冲击,不像主机那么单纯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9-4-18 14: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只算这一代,不看前因后果,三家是共赢。

不过具体到每家,我还是觉得,360是赢了,把索尼PS/PS2建立的帝国拉下马,游戏全平台现在被视为理所当然,PS4和未来的PS5都放弃了独立 ...
大方向上赢的不是微软,是西方,这个西方包括美国索尼,因为SCE变成SIE之后总部都搬到美国了
如果是以“索尼VS微软争夺整个电子行业主动权”的话,这个战斗其实很早了,起码在久多良木心里很早就开始了
有多早呢,1995年PS1美版首发的时候,久多良木就在内部会议说过“我真正的死敌不是世嘉和任天堂,而是微软,必有一战”
这可是1995年,距离1999年那场双方翻脸的PS2发布会还有四年呢,但是久多良木心里的大方向早就订好了
所以说二者相安无事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起码在久多良木本人心里是这样的,至于他“被退休”以后,PS3删了黄狗Linux变成纯粹的游戏机,那也不是他能管的

以普通玩家的角度来看,PS4当然是赢了,但是以久多良木的角度来看,对于PS4的这个胜利,他本人并不会感到很开心的
因为单纯作为游戏机胜利,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主导权,虽然这已经很不现实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9-4-18 14: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电子产业主导权?他们是不是太高估游戏机了,或许九十年代,游戏机确实是最有可能和PC分庭抗礼的客厅娱乐中心,不过IT业瞬息万变,微软和索尼死磕游戏机,却没有赶上互联网风潮让谷 ...
我下面说的这些源头都是老牌记者Takashi

PS2那块EE久多良木就打算搞成奔腾一样的通用CPU了
当然最终结果这东西只能玩游戏,PS2是可以装Linux的,但是因为整数性能差,跑通用软件效果不好
所以EE没人要

PS3一开始的方案是16块GS合体运算,延迟太高,失败
然后找到IBM,没找NV,原因是想搞双CELL结构,第二块CELL相当于显卡,再次失败
后来没办法才找到NV搞了个RSX,当然这个“后来”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2005年,而是2003年
之后的发展都清楚了,久多良木“被退休”,索尼卖掉CELL工厂,IBM放弃CELL后续研发

当然,我并不想把久多良木说成一个“只想着把游戏机变成电脑”的人
PS首先是一个成功的游戏机,然后才能再谈电脑,这个要点,久多良木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

出井伸之曾经要求PS2加入更多电脑功能,这时候反而是久多良木强调必须以游戏机为主,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从结果来看,久多良木当然是正确的,PS2成功了
至于PS3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从单纯硬件的角度来看,久多良木认为自己能设计出PS1和PSP,会这么想也不奇怪
但另一方面,PS家族其实只有这两个的硬件是独步天下的,而PSP在当时无敌的硬件也没有获得绝对性胜利
因为游戏机需要的不只是硬件,实际上不只是游戏机,连其他电子设备都是如此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22:26 编辑 ]

TOP

单独回一个贴
关于“游戏机要不要承载电脑/机顶盒的功能,多大程度上会对主业造成负担”这个话题

我的个人看法是,这东西就像设计战斗机
F-15A的口号是“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但是还是能衍生出对地的F-15E
因为首先他以空优为标准设计,给他充足的能力富裕,这样即使挂一堆炸弹也不会跟肥猪一样笨重,F-16也是一个道理
如果一开始想的就是多功能,设计一个战斗轰炸机,那么最后很容易变成和稀泥

主机也是一回事,首先要把全部性能投到游戏本身上,确保这个核心功能
然后性能多到可以分出一点富余的时候,再谈机顶盒功能

玩家最担心的永远是“上一代成功了,下一代开始浪了,把精力放在机顶盒上,拖累核心游戏能力了”
但是以那些大公司集团的观点来看,不要说微软,就是索尼,现在都无法接受一个纯粹的游戏机,只有任天堂能接受
所以能拿出一个不拖累游戏能力的方案,就已经成功了,PS4就是这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4-18 15:29 发表
电子产业主导权也是说大了,酒多良木本质是一个电子工程师,PS3对他来说就是要捧红CELL,他想做的是联合东芝成为日本的INTEL
就这意思,久多良木也没有对索尼的软件和生态环境架构抱太大指望,对软件生态有不切实际指望的反而是出井伸之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4-18 15:32 发表
看一下PS部门的OP,再看下SONY集团的OP,大家觉得现在SONY还会把机顶盒这玩意看的那么重吗?
我不说太复杂的功能,基本的东西是必须要有的,比如看网飞,当然这个PS3就有了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4-18 15:34 发表
软件生态他是注重的,PS3装黄狗不是要对抗微软,而是要发展出类似于APP Store的玩意,只不过战略眼光和实际执行是两回事
久多良木的思维是先有硬件再谈软件,出井伸之甚至可以接受放弃硬件纯搞软件,他当年那些演讲“从硬件的索尼变成内容的索尼”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内容上的竞争对手就更多了,所以这个思路很难行得通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4-18 21: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PS2的EE是大贺典雄让一个快退休的高管自行成立一个外部工作室做的,酒多良木对其的控制权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
木原研究所?
好像我记的不对,这个也不算外部工作室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9-4-18 22:21 发表


木原研究所做的是GS

EE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哦应该还有东芝的参与
翻了一下日语维基也没找到,倒是找到了那个Dean Takashi说过的PS3最初原型机规格

GScube 16は、PS2アーキテクチャをベースにメインメモリを4倍の128MBにしたEmotion Engineと、混載メモリを32MBに増量した「Graphics Synthesizer I-32」をそれぞれ16基搭載した、グラフィック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のプロトタイプである。 形状は正方形で、上部にGSユニットの稼働状況を表す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が搭載されている。単独で稼働する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ではなく、ホストシステムを必要とする。

また、チップを64個並列に搭載した「GScube 64」や、さらにそれを拡張し4000×2000ピクセルで120fpsでの映像出力が可能な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も予定されていた。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motion_Engine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